肾综合征出血热全解.ppt_第1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全解.ppt_第2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全解.ppt_第3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全解.ppt_第4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全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肾综合征出血热,概念及定义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并发症 相关检查 治疗要点 护理诊断及措施,概念 既往称流行性出血热,本病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为主要的传染源。临床表现为发热、充血、出血、低血压休克和急性肾衰竭。我国为本病的重疫区。,病原学,。,2、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吸入被污染的气溶胶颗粒 消化道传播 接触传播:咬伤或皮肤伤口接触 母婴传播:胎盘 虫媒传播,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4、流行特征 地区性:亚洲、欧洲大陆31个国家地区,我国疫情最重 季节性与周期性:全年均可发病,有明显高峰季节。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褐家鼠以35月,林区姬鼠以夏秋季。 人群分布: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较多。,5,流行病学,1、宿主动物与传染源 66种脊椎动物即使宿主又是传染源。我国山西、河南及城市疫区以褐家鼠为主,农村以黑线姬鼠,林区则为大林姬鼠。 病人不是主要传染源。,6,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1、发病机制 病毒直接损害 免疫作用:型变态反应是引起血管和肾衰竭的主要原因,2、出血、休克和急性肾衰的机制 休克:分原发与继发,原发与全身小血管广泛受损,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大量外渗使有效血容量下降有关;继发与大出血、继发感染和多尿期水电解质补充不足有关。 出血:血管壁损伤导致红细胞外渗;DIC所致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及功能障碍;肝素样物质增多 急性肾衰竭:与组织灌注不足及肾实质受损有关,3、病理改变 以小血管和肾脏病变最明显。基本病变是全身小血管广泛受损,可见内皮肿胀、变性和坏死,引起各脏器病变。,7,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三类症状和五期经过。,多在发热 末期或退 热同时或 热退后,持续时间 长短与病 情成正比,移行期 5002000ml/d 多尿早期 2000ml/d 多尿后期 3000ml/d以上,发热 三痛 (头痛、腰痛、眼眶痛) 皮肤三红 (颜面、颈部、胸部) 粘膜三红 (眼结膜、软腭、咽部) 肾损害,尿量逐渐 恢复至 2000ml/d 或以下,并发症,相关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多,早期中性粒为主,病后45天淋巴细胞增多,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起病第2天起不同程度下降。 显著蛋白尿-本病主要特征之一,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 三早一就: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发热期: 抗病毒、减轻外渗、 对症治疗、防治DIC,低血压休克期: 补充血容量、纠正 酸中毒、应用强心 剂、应用血管活 性药和糖皮质激素,少尿期: 稳、促、导、透 稳定内环境促 进利尿导泻 透析疗法,多尿期: 维持水、电 解质、酸碱 平衡。防止 继发感染。,恢复期: 继续休息, 补充营养, 逐步恢复活 动与工作,主要护理诊断,组织关注无效 与全身广泛小血管损害、血浆外渗、出 血、后期并发DIC有关。 1、休息:早期绝对卧床休息 2、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变化 观察充血、渗血及出血的表现,有无咯血、呕血、便血,有无剧烈头痛、突发视力模糊、血压进行性下降、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 了解化验结果,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常预示DIC,多预后不良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配合抢救,防止并发症 4、给与氧气,注意保暖。 5、做好出血护理。,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有关。 2、体液过多 与肾损害有关。 3、潜在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