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三 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学习目标 (1)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能详细说出常见意外事故的原因与处理措施。 (2)学生能简单护理幼儿,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第一节 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一、异物入体,1异物入眼 异物入眼多为尘埃、小飞虫等,粘在眼结膜表面或者角膜上,也有进入眼睑结膜囊内的情况。 处理方法:用温开水滴入眼中,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手帕或者棉签轻轻拭去。 预防:平时注意培养幼儿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不用脏手揉眼睛,不互扔沙子,不要玩尖锐的物品。,2异物入鼻,幼儿在玩耍中可能将纸团、小珠子、豆粒、果核等塞进鼻孔,形成鼻腔异物。小的东西塞入鼻内,往往可以随鼻涕流出;比较大的东西,则可能发胀而不易流出;尖利的东西会引起化脓、出血、溃烂,流出脓水。 处理方法:小异物,用手指按住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鼻。如果不能排出异物,则应去医院处理。医院里医生使用取异物的工具,可顺利取出异物。,3异物入咽 咽部异物有鱼刺、骨头渣和枣核等。以鱼刺为多。 处理方法:患儿对着阳光或灯光,张大嘴巴,用筷子压舌板,将舌头压下去,让其发“啊”音,然后用镊子将鱼刺取出。 如果骨头渣、鱼刺、枣核等扎在嗓子上,发生异物梗喉,要去医院处理。 喉部有异物,要将幼儿抱起,使其头低臀高,并用手拍背,让幼儿咳出异物。如果不能咳出,应立即送医院处理。,4异物入耳 常见的入耳异物可分为生物性异物和非生物性异物。生物性异物有苍蝇、小飞虫等昆虫类异物,非生物性异物有水、纸团、小纽扣等。 处理方法:教师洁净双手后,若为生物性异物可用光诱法或闷淹法。 光诱法,到暗室用手电筒照射耳孔,虫子顺着光线爬出。 闷淹法,耳道口朝上,滴入油35 滴,几分钟后虫子会被淹死,死虫随油液流出。 如水入耳,可用脱脂棉球吸出。 小豆粒、小弹丸之类入耳,身体弯向有异物的耳朵一侧,单脚跳跃即可。以上方法均无效时,应立即就医。 预防:培养爱耳的意识,不随便挖耳垢。不要将小物件塞入耳内。,二、惊厥,高烧惊厥较常见。症状是: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凝视,呼吸细弱且不规则,口唇青紫,四肢、单侧或双侧面部抽动,持续的时间可由12 分钟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不等。 处理措施: (1)让幼儿侧卧,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 (2)可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 (3)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于幼儿上下牙之间(或者放根筷子等比较硬的东西),以免幼儿咬伤舌头。 (4)用针刺或重压人中穴,即唇沟的上1/3 处。,注意: 幼儿惊厥后,成人千万不可惊惶失措,不可大声呼叫或用力摇晃、拍打幼儿。在急救处理的同时,应做好去医院的准备工作。当幼儿因发烧导致的惊厥时,切忌包裹过严、过厚,否则会使体温持续上升,导致惊厥加重。,三、烫伤 烫(烧)伤多由火焰、开水、蒸汽等因素致伤。儿童皮肤嫩薄,故同等热力在其身上造成的损伤比成人要严重。 1烫(烧)伤程度的区别 (1)度烫(烧)伤。 局部皮肤发红、疼痛,数天后可自愈,不留疤痕。 (2)度烫(烧)伤。 真皮烧伤,有水泡,明显水肿,剧痛。如不发生感染,一般在两周内可以愈合,愈合后不留疤痕。 (3)度烫(烧)伤。 全层皮肤坏死,甚至波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有的患儿还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受伤处颜色苍白或呈焦痂状,无痛感,干燥,无渗出液,如皮革坚硬且无弹性。23 周后,焦痂下有液体渗出,易感染,愈合极慢,且留下严重疤痕。,2急救措施 轻度的烫烧伤可在皮肤患处涂以甘油、凡士林等烫伤药膏,如果有水泡可用消毒注射器将水抽出,然后洒上消炎粉,再用凡士林纱布包裹。不要自行挑破水泡,防止皮肤感染;如果烫伤严重,面积较大,应尽快把烫湿的衣服去掉,不要涂药,用干净被单将伤者包裹起来,尽量少碰,立即送医院治疗。如果被生石灰烫伤,必须将其除去,才可以用水冲洗。 3预防 (1)教育幼儿不要玩火,炉子周围应有围栏。 (2)开水、热饭、热汤要有专人看护,以免幼儿打翻;要等饭凉了以后再递给幼儿。 (3)给幼儿用饮水机接水时,先接凉水再接热水;给幼儿准备洗澡水时,要先倒凉水,后倒热水。,四、骨折,1症状 (1)疼痛:因断骨刺伤周围的组织,有剧烈的疼痛和局部明显的压痛。 (2)功能障碍:骨折后失去正常的功能,如指骨骨折,不能握物;下肢骨折,不能站立行走。 (3)出现畸形:骨折后,原来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失去平衡,组织肿胀,局部出现畸形。 (4)青枝骨折:由于幼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而未能送去医院治疗,骨折未经复位长好以后,肢体就会出现畸形。所以,小孩肢体受伤后,即便痛得不十分厉害,也要到医院做检查,查看是否发生了骨折。,2现场处理 骨折的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这种处理称为“固定”。急救的重点是及时止痛、止血、防止休克,不要盲目地搬动患儿。 固定伤肢的方法为:先在受伤肢体上垫一层棉花或布类,再用薄木板把断骨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露出手背或脚趾,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注意: 若伤肢的皮肉已破损,断骨露在外面,就不要把断骨强行硬塞进去,也不要在伤口涂红药水、紫药水或撒消炎粉,正确的方法应在伤口上盖上纱布,然后固定肢体送医院。,五、脱臼 脱臼又称“桡骨小头半脱位”,幼儿的肘关节处于伸直状态,肘关节韧带较松,如猛力牵拉,则可能造成关节面脱落原来的位置,局部疼痛,活动受到限制。 处理方法:尽可能地保持原来状态,迅速送医院,切不可贸然试行复位。 预防: (1)幼儿园的门不要装弹簧,以免夹伤幼儿的手和脚。 (2)教师对幼儿要“放手不放眼”,防止跌伤。 (3)成人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提起幼儿的手臂,不能用粗暴的动作为幼儿脱衣服。,六、鼻出血 造成鼻出血的原因有:鼻部外伤,如碰伤鼻子;幼儿挖鼻孔损伤了鼻黏膜;发热时鼻黏膜充血肿胀,血管脆性增加;鼻腔异物等。 处理方法: (1)安慰幼儿不要紧张,用口呼吸,头略低。 (2)捏住鼻翼510 分钟,同时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指压法)。 (3)2 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 (4)如果仍无法止住,可以用脱脂棉塞进鼻孔止血。 (5)若无法止血或幼儿经常出鼻血,应去医院诊治。,注意: 如果幼儿鼻部已经不流鼻血了 ,但发现幼儿仍总是吞咽“口水”,要让幼儿将“口水”吐出来,以防止幼儿鼻后部出血,幼儿把鼻血咽下去。另外,如果幼儿经常鼻部出血,一定要带幼儿去医院做全身检查,因为出鼻血可能为冰山一角,幼儿可能有其他疾病。,七、晕厥 晕厥是由于一时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而引起短暂的意识丧失。常常由于情绪紧张、恐惧、闷热、站立时间过长,或因各种穿刺、注射、拔牙等引起。 晕厥时可进行以下急救: (1)让幼儿平卧休息,头略低,以利于脑部恢复足够的血液供应。 (2)可按压人中穴,帮助幼儿清醒。 (3)若怀疑晕厥是由低血糖引起,应立即给患儿饮糖水,提高血糖浓度。晕厥好转恢复后应去医院诊断查明原因。,八、常见外伤 1擦伤 擦伤是由于身体一部分受到磨损引起的组织表层的损伤。因为血管神经等受损伤,有出血疼痛、上皮剥离、出现水泡等情况,一般都是皮肤擦伤。 原因:幼儿奔跑、跳跃时不慎跌倒,很容易蹭破膝盖、胳膊肘,尤其是穿衣较少的夏季更为常见。 处理方法: (1)如果蹭破了表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如果伤口较深,有出血,应该先用肥皂将手洗净消毒,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或取干净棉花沾温开水或过氧化氢液洗净伤口污物,无须包扎。 (2)如果表皮剥落者,涂红药水或碘酒(注意,两者不可同时涂用, 以免发生化学反应)。,2扎刺 原因:幼儿周围的物品并非十分光滑,如带刺的花草、木棍、竹棍等。竹刺、木刺扎入皮肤后,有时有一部分露出皮肤,有刺痛感,应立即取出。 处理方法:先将伤口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拔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瘀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在了指甲里难以拔除,应送医院处理。 3划伤 原因:幼儿在使用剪刀、小刀等文具或触摸纸边、草叶和打碎的玻璃器具、陶器时,都可能会发生手被划破的事故。 处理方法: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周围用75% 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被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再包扎。,4挤伤 原因:幼儿的手指经常被门、抽屉挤伤,给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可出现指甲脱落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处理方法: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以便减轻痛苦。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 5头部摔伤 原因:由于身体发育特点,24 岁幼儿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1/4 以上,幼儿玩耍时跌落后经常摔伤头部,有时出血,有时不出血。 处理方法: (1)出血时,马上用一块清洁的纱布轻轻按压伤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并及时送医院。 (2)摔伤后未见出血,要对幼儿进行24 小时地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急救: 受伤后有恶心、呕吐的现象; 受伤后有意识丧失的现象,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头部剧烈疼痛; 眼、耳、鼻周围有出血症状; 有抽风、麻痹、言语障碍等症状。,九、扭伤,幼儿的脚扭伤,一般会出现红肿,局部会出现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不久会出现瘀血斑等。此时不能马上按摩、热敷或贴敷伤筋膏,因为软组织损伤后,局部肌肉、韧带及腰肌等软组织会有 不同程度的撕裂和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处理措施: 在急性脚扭伤的初期(24 小时内)立即进行冷敷,如冲凉水、敷冰袋等,而且越早越好,在较短时间内使受伤的地方温度降低,局部血管收缩,阻止进一步的内出血和疼痛。 冷敷(24 小时)以后再热敷。,十、蜇伤 夏季蚊虫增多,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被蜇伤的概率也随之增多,较常见的蜇伤有蜜蜂蜇伤、黄蜂蜇伤等。,处理措施: (1)如果被蜜蜂蜇伤,幼儿伤口处疼痛红肿。可先用橡皮膏将皮肤中的刺粘出来,然后再用肥皂水涂于被蜇伤部位。 (2)如果被黄蜂蜇伤,因黄蜂毒呈弱碱性,可将食醋涂于被蜇伤部位,缓解疼痛。 (3)如果幼儿被蜇伤后疼痛难忍,应马上送医院处理。,注意: 教育幼儿发现蜂类从身边飞过时,最好站立不动,保持镇静,观察现场环境或让蜂自行飞走。如果用手拍打,虽然毒蜂可能被赶走,但是后来的人也许就成为受害者。,十一、食物中毒 食用被细菌、毒素污染或未煮熟的食物,幼儿可能出现食物中毒现象。 症状:大多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的腹泻,一日可泻数次,常常伴有脱水和酸中毒。 处理方法: (1)尽快送医院进行急救。 (2)如果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类似的中毒幼儿,立即向有关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幼儿园应立即启动食物中毒紧急方案。,十二、误服药物 如果发现幼儿误吃了有毒的东西,或乱吃了药片、药水等,要立即催吐、洗胃,以尽量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1)洗胃方法:只要幼儿未昏迷,就要耐 心给幼儿讲清道理,取得合作。可先让幼儿喝些清水,再采用机械刺激的方法催吐。令幼儿张大嘴,用筷子、匙柄或手指,轻轻刺激他的嗓子眼,引起呕吐。反复喝水、催吐,直至吐出的全为清水。 (2)兼有保护胃粘膜作用的洗胃剂:现场急救可用清水洗胃,当遇到一些腐蚀性较强的毒物,为保护食道、胃的黏膜,可使用面糊、蛋清、豆浆、牛奶等,既可达到洗胃的目的,又能保护胃粘膜。,若误将碘酒当作止咳药服用了,可用米汤洗胃。米汤中的淀粉与碘发生化学变化,可达到解毒的目的。催吐后,会吐出像蓝墨水一样的东西。然后反复喝米汤再催吐,直到米汤不变颜色为止。 (3)若吃进毒物已过4 个小时,毒物进入肠道(洗胃就没有用了);或幼儿已昏迷,应速送医院处理。 (4)在急救的同时,要收集患儿吃剩的东西、呕吐物,以及患儿口袋内残留的有毒物质,以供医生检验毒物的性质,为进一步解毒、治疗提供依据。,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护理技术与突发事件的处理,一、常见的护理技术 1滴眼药 从冰箱内取出眼药水,检查药液是否有过期、沉淀、变色、异味。患儿在滴眼药之前,应用消毒棉签擦净患儿的分泌物、眼泪。滴眼药时,患儿可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向后仰,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分开上下眼睑,眼睛向上看,右手持眼药水,将药液滴入下眼皮内12 滴后,再将上眼睑轻轻提起,使药液充分分布于结膜囊内。滴眼药后,让患儿安静休息片刻,闭眼12分钟。,2滴鼻药 滴药时,患儿仰卧,头后仰,使鼻孔朝上。操作者将药液滴入患儿鼻孔一侧或双侧,每侧45 滴。滴药后轻轻按压鼻翼,保持原姿势35 分钟。 使用喷鼻剂时,头不要后仰,操作者将药瓶的喷嘴插入鼻子,在按压喷雾器的同时患儿吸气。在抽出喷雾器之前,要始终按压喷雾器,在一侧或双侧鼻孔中喷药后,患儿轻轻地用鼻吸气23 次。,3滴耳药,患儿取坐位侧偏头或侧卧于床上,使外耳道口向上,操作者牵拉耳廓,将外耳道拉直, 沿后耳壁滴入23 滴。滴液后,保持原姿势510 分钟,并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35 次,通过外力作用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流入中耳。,4测体温,较常见的测量体温的方法有3 种,即测量腋窝温度、测量口腔温度、测量肛门温度。 正常人,腋温为36.237.2 ,口温为36.737.7 ,肛温为36.937.9 。3 种体温以肛温最为接近人的体温,口温次之,腋温最差。但是,从简单易行角度考虑,腋温在幼儿园最为常用。 体温的异常:37.4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5喂药 喂药前,要仔细查阅药物说明书,认准用药时间、间隔、用药量及建议用药的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说明进行喂药前的准备工作。 1 岁以下婴幼儿,把药放在喂药专用滴管中喂食。 对于较大患儿可把药放在勺子里进行喂食。 对于3 岁以上患儿,鼓励其自己吃药。 喂药后,可以让患儿斜躺着,上半身稍微倾斜向上,或者立起,轻拍后背,或者侧卧。 喂药过程中尽量让患儿心情平静,不要急于求成。一次少喂一点,多喂几次。,小贴士 不要把药混到饭、果汁或奶中送服。 婴幼儿吃饱1 个小时后喂服比较适合。 如果是婴儿,可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中间喂药。,6冷敷法 冷敷法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可防止皮下出血或肿胀,以及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高热和牙痛等。,冷敷法:把小毛巾折叠成几层,浸湿在凉水中,拧成半干,敷在患儿的损伤部位; 高热患儿可敷在额头、颈部两侧、腋窝、肘窝、腘窝、大腿根等大血管通过的地方。 每510 分钟换一次毛巾,连续敷1520 分钟。 冰袋法:将冰袋外用毛巾或布套包裹,放在患儿需冷疗部位。,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1火灾 (1)预防措施。 幼儿园园长是消防安全的第一负责人,对本园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应依据国家的消防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幼儿园消防安全责任制。 幼儿园应该建立义务消防队伍。 对师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基本消防知识。,(2)应急措施。 火警一旦发生,必须立即呼救,并利用报警器材向单位内部报警,同时拨打119 火警电话,派专人接应消防车,警戒火灾现场。 若幼儿未曾离园,先启动幼儿紧急疏散应急预案。 主管领导等必须赶赴现场组织并指挥灭火扑救工作。 扑救前必须根据火情,切断电源、关掉煤气阀,紧急转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品。 在公安消防队赶到后,火场指挥改由公安消防队指挥,单位领导要全力配合,并组织内部力量进行救护、疏散、警戒等,直至火势得以完全扑灭。 火灾扑灭后,要组织力量保护现场,特别要注意防止死灰复燃。 密切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火灾原因。,2地震 (1)防范措施。 园长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到宁可千日无震,不可一日不妨,切实保护好教职工及幼儿的生命安全。 对教师要加强防震抗灾知识及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定期培训。 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可以召开有关地震的主题班会,教会幼儿如何自救。 幼儿园制定关于地震的应急预案,合理安排人员,选择合适位置作为避险区,制定好撤离线路图,定期进行模拟演练。 (2)应急措施。 若发生轻度地震,处理方法如下。 地震时如果幼儿在教室,要听从教师的指挥,马上组织幼儿有序疏散,疏散路线和负责人要提前安排好。 若在室外,立即组织全部幼儿蹲下,并注意避开电线、大树等危险物。,若发生震动较大破坏性地震,处理方法如下。 如果幼儿在室内,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间等;也可以躲在桌子、柜子等下面,以及教室内侧的墙角,并注意保护好头部;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待地震减轻时,立即按疏散路线将全部幼儿疏散到一楼操场。 地震时如果幼儿正在睡觉,要立即叫醒幼儿,在震动激烈时,有序组织幼儿趴在午睡室通道上、躲在桌子下或墙脚下,待震动减轻时,立即组织幼儿疏散到一楼操场。 如果正在室外活动,教师马上将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蹲下,注意避开高大物体或建筑物,伺机疏散幼儿到安全地方。 如果地震发生后因不能迅速撤离而困于室内,或被建筑物挤压等,千万不要惊慌,要就近检查幼儿身体状况,并尽量为幼儿找到饮食,同时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时刻与幼儿在一起,消除幼儿的恐惧心理。在精神上安慰幼儿、不断鼓励幼儿。 做好地震后房舍安全检查及加固维修、环境物品消毒等复课准备工作。,3触电,(1)触电对人体的伤害。 局部症状:轻者感到身体发麻,重者可出现烧伤。 全身症状:重者因电流通过心脏时,引起心室颤动,致使心脏停搏,呼吸骤然停止。 (2)急救。 切断电源源:救护者需冷静分析现场情况,选择一个安全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输垫付运费合同协议
- 购私人土地合同协议
- 欺诈借款协议书
- 道路用沥青采购合同协议
- 物资回收协议书
- 遗产互助协议书范本
- 动态反馈的高级会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入团考试成功之路试题及答案
- 企业安全法律合规体系构建
- 学校文化建设培训体系构建
- GB/T 15773-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 烧烤类菜单表格
- DB11∕T 583-2022 扣件式和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
-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建设指南
- DB21T 3532-2021 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程
- 碳酸乙酯(碳酸二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模具保养记录表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说课稿课件
- SAP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 四川大学年《系统解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博德之门BG+TOSC细节攻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