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ppt_第1页
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ppt_第2页
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ppt_第3页
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ppt_第4页
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發展的重要性&原則,幼發保一A&一B 星期三 3,4,N &星期四N,5,6 授課教師:卓美秀,為什麼要了解兒童發展?,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關鍵期嬰幼兒時期的發展 知道 - 了解 -發現問題 提供適合的環境與教養方式,發展 就是生物從生命之初 到其死亡的期間, 所經歷的變化的歷程。,發展的意義,個體生命開始(受孕)死亡,(一)發展是一種變化的歷程。 (二)發展是生理及心理兩方面的連續性與擴張性改變。 (三)發展在生理方面的改變,如:身高變高、體重增加、內部器官逐漸地生長等。,發展的特點,(四)發展在心理方面的改變,如:認知能力的提升、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進步、自我人格的形成等。 (五)發展的變化,包括:量的變化和質的變化。 整個發展的歷程,就是人類各方面發展的量與質的交互改變。,發展的特點,發展的歷程就是 -個體在生理 及心理發展上,產生的量與質交互的連續性與擴張性之變化歷程。,發展歷程,質 的 變 化,保育一詞在字面上, 可簡化為 保和育兩方面。,保育的意義,保護:嬰幼兒必須仰賴親人的保護,才能 避免外來侵害,得以健康的成長。 保養:是指維持與養護。我們必須滿足嬰 幼兒生長的需求。 保全:即是安全的維護,可引申為安全的 養護環境與安全感的建立。,保的意義,生育:懷胎生子。 養育:照顧、養育未成年的子女。 教育:教導孩子學習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啟發孩子的身心發展。,育的意義,是指對嬰幼兒所做的 一切保護與教養措施,嬰幼兒保育的意義,自生命在母親體內形成的那一刻起,到入小學就讀前的幼兒,均屬於嬰幼兒保育的範圍。,嬰幼兒保育的範圍,發展的分期,三.發展改變的類型: Hurlock (1978),大小的改變 比例的改變 舊特徵的消失 新特徵的獲得,嬰幼兒發展與保育的重要性,一、嬰幼兒發展的重要性 前一階段的發展是後一階段的基礎,嬰幼兒時期的身心發展速率大於任一個時期,必須奠定良好的根基,日後才能健全發展。 二、嬰幼兒保育的重要性 (一)嬰幼兒保育對個人的重要性 嬰幼兒時期是最富依賴性和可塑性的階段。嬰幼兒的依賴性含有成長的可能之積極意義。可塑性意味著受教育的可能。 (二)嬰幼兒保育對家庭的重要性 (三)嬰幼兒保育對國家社會的重要性,發展的一般原則,一、發展的模式具有共同性 (一)發展有一定的順序 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跑。 (二)發展有一定的方向 1.由頭到尾(由上而下):頭足規律。 2.由中心到邊緣(由近而遠):近遠規律。,二、共同的模式下有個別差異性 (一)每個人的發展速率略有差異,(二)每個人的發展結果,也就是身心特質互不相同 除了個別差異之外,個體的發展也有性別差異。 三、發展的歷程具有連續性 發展的歷程都是持續不斷、循序漸進的;身心的變化都是 由少積多,由簡而繁。 四、連續的歷程中有階段性 當個體由一個階段邁入更高階段時,身心特質不只是量的增加而已,更重要的是質的變化。,五、發展的速率具有不平衡性 (一)各系統的發展速率不同 斯開蒙(R. E. Scammon)發現人體器官系統的發展曲線可分成下列四種類型: 1. 淋巴型:11、12歲左右發展至高峰,約為成人的2倍。 2. 神經型:發育是先快後慢,在6歲時已達到成人的90,到14歲左右已接近100。就腦的重量而言,4歲時約為成人的80,6歲時約為成人的90。柏龍姆(B. S. Bloom)指出,4歲的幼兒具有成人智商的50,8歲時約為80。 3. 一般型:其發展速率是呈波浪形前進,約在20歲左右發展完成。 4. 生殖型:發展速率是先慢後快,青春期才急遽發展,約在20歲左右發展完全成熟。,(二)各階段的發展速率不同 嬰幼兒時期是第一加速期。進入青春期時,出現了第二加速期。 六、發展的過程是由一般到特殊 由簡單到複雜,由一般到特殊,由籠統而分化進而統整。,問題與討論,早期的發展比後期的重要,也是後期發展的基礎,為什麼呢? 有沒有實例可以印證?,一、影響發展的客觀因素:遺傳與環境 (一)遺傳 指個體在生命之初,也就是卵子和精子結合的那一剎那,上一代的特質經由生殖細胞中的基因傳遞給下一代的歷程。 (二)環境 指個體自有生命開始之後在他的生存空間中所有可能對他產生影響的一切因素。 1.產前環境 2.產後環境 自然環境:氣候,地形 社會環境:教育,文化,風俗,影響發展的因素,(三)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遺傳限度內環境對智力發展的影響,遺傳限度 1.遺傳決定智力發展的上下限。 2.環境會影響智力的發展。 3.遺傳和環境兩因素交互影響著個體智力的發展。,二、影響發展的主觀因素:成熟與學習 (一)成熟 指個體身心兩方面,在遺傳秉賦的影響下,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成長變化的過程。 (二)學習 指個體隨著經驗的累積,或是經由練習,逐漸產生行為改變。 (三)成熟與學習的交互作用 成熟與學習對發展的影響是相輔相成、交互作用的,成熟是學習的基礎,學習可以促進個體機能更加成熟。 成熟早期是開始學習訓練的最佳年齡。,0-6歲幼兒發展里程碑,一、心理分析論 (一)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論 1.口腔期(出生1歲):性本能是透過口腔活動來獲得滿足。 2.肛門期(13歲):性本能是透過肛門活動來獲得滿足。 3.性器期(36歲):性本能是透過性器官來獲得滿足。 4.潛伏期(612歲):性本能暫時進入潛伏狀態,對周遭事物及活動感興趣。 5.兩性期(12歲以後):青春期之後性需求轉向年齡相近的異性。,發展的重要理論,(二)艾瑞克遜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出生到1歲:信任與不信任。 1220歲:自我統整與角色錯亂。 13歲:自主與懷疑。 2040歲:友愛親密與孤獨疏離。 36歲:主動與內疚。 4065歲:精力充沛與頹廢遲滯。 612歲:勤奮與自貶。 65歲以後:此生無憾與悲觀絕望。 二、學習論 (一)史金納的操作制約論 1.增強可強化該行為的重複出現。 2.懲罰可抑制該行為的重複出現。 (二)班度拉的社會學習論 主張個體的行為是透過觀察和模仿的歷程學習而來。,三、認知發展論 1.感覺動作期:出生2歲,個體以感覺和動作來認識外界事物。 2.前運思期:約27歲,個體開始運用簡單的語文符號來代表經驗過的事物。 3.具體運思期:約712歲,個體能按具體事例從事推理思考。 4.形式運思期:約12歲以後,個體能從事抽象的思考與推理。 智力的主要功能是協助個體適應環境;基模(schema),也就是個體用以認識周遭環境的基本模式。 個體不斷地改變既有的認知結構,以求內在認知和外在環境達成平衡,這樣的過程稱為適應,是透過同化與調適兩種歷程來完成。,四、動物行為論 (一)達爾文進化論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二)動物行為研究 尾隨反應提出銘印現象,彰顯了關鍵期的重要性。恆河猴早期剝奪母愛發現早期環境的重要性。,綜合小測驗,下列有關發展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發展的特性是在連續歷程中呈現階段現象 (B) 發展方向的順序性有個別差異 (C) 個體各部位組織系統的發展速率完全一致 (D) 發展的變化只有大小的改變,沒有比例的改變 A,綜合小測驗,幼兒身體與運動機能發展由頭延伸至足,由軀幹擴展到四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