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意义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ppt_第1页
临床意义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ppt_第2页
临床意义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ppt_第3页
临床意义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ppt_第4页
临床意义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诊断和基本检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检验科 卢丽萍,本次课主要内容,肝功能实验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验 肿瘤标志物检验,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检查,肝炎病毒,甲、乙、丙、 丁、戊,其他,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病毒标志物:指病毒本身或组成病毒的成分及病毒抗体等,是相关病毒的指示剂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组成: HAV-Ag、抗HAV-IgM 、 HAV-RNA HBsAg、Anti-HBs、HBeAg、Anti-HBe、HBcAg、Anti-HBc-IgM、Anti-HBc-IgG HBV DNA、Pre S1、Anti- Pre S1 Anti-HCV-IgM、Anti-HCV-IgG HCV-RNA,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HAV:微小RNA病毒 在肝细胞内复制,经胆汁从粪便排出 测定方法: 抗-HAV-IgM,抗-HAV-IgG HAV-Ag RT-PCR HAV-RNA 参考值:HAV-Ag:ELISA ( - ) HAV-RNA: ( - ) 抗-HAV-IgM、IgA : ( - ) 抗-HAV-IgG(+)部分成年人,ELISA检测,临床意义: 甲型肝炎: HAV-Ag(+)占70.687.5% 粪便HAV-Ag(-)不需要隔离 血清HAV-Ag(+)有确诊甲肝价值 HAV-RNA诊断具特异性 早期诊断指标: 抗-HAV-IgM: 12周出现,持续36月后消失 正在感染,特异性指标 抗-HAV- IgA :粪便中 抗-HAV-IgG:高滴度:诊断HAV感染 低滴度:既往感染,保护性抗体 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乙型肝炎病毒,双链DNA病毒 中央为核苷酸含病毒DNA,周围包有表面蛋白和抗原。,Double-Stranded DNA,HBsAg,HBcAg,Dane Particle,DNA Polymerase,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HBV感染的现状,全球HBV感染者3.54.0亿其中75%分布在亚太地区 全球每年有100万死于HBV感染的相关疾病 占疾病死亡原因的第9位 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1.3亿 国内慢肝患者3000万以上,乙肝的发病数、 死亡数均居传染病前列,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 1) 感染后12月血清出现 肝脏中有HBV存在,不含DNA 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常与HBV同时存在 基因突变 乙肝潜伏期和急性期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慢性HBsAg携带者,2)HBsAg(+),临床意义,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HBs ) 1). HBsAg转阴后出现 对HBsAg产生的中和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机体对乙肝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 2). 抗HBs (+) 曾感染过HBV,现已恢复,并有一定的免疫力 接种乙肝疫苗 被动获得Anti-HBs(接受免疫球蛋白或输血治疗) 抗体可持续多年,效价与保护作用呈平行关系,2)HBeAg(+),4.乙肝病毒e抗体( Anti-HBe) 1).非保护抗体,乙肝潜伏期的后期出现 急性感染恢复期 HBV部分被清除或抑制 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预后良好 急性肝炎 易转为慢性 慢性活动性肝炎 易转为肝硬化,2).抗HBe(+),5.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 HBcAg ) 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被HBsAg包裹, 不易检测 阳性: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预后差 6.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Anti-HBc) 不是中和抗体,反映肝细胞受病毒侵害 包括IgM、IgG、IgA,1). 抗HBc-IgM 乙肝病毒感染后血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 乙肝急性感染及病毒持续复制的指标有强传染性 与乙肝转归有关:阴 阳:复发 对HBsAg阴性的急性乙肝诊断更有意义 慢性活动性肝炎,2). 抗HBc-IgG 病毒感染后1个月开始升高,持续终身, 无保护性 高滴度:正在感染 低滴度:既往感染指标 慢肝、肝癌中检出率高 献血员、血制品安全性筛选,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列检查结果,7.乙肝病毒DNA ( HBV-DNA ) HBV的基因物质 HBV感染最直接、最灵敏、最特异的检测指标 1).阳性,乙肝直接诊断依据 2).应用疫苗后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监测 3).复制,高度传染性最可靠的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1. HCV-RNA 1).阳性: HC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活动性感染 HCV感染最直接、最灵敏、最特异的检测指标 2).评价干扰素等疗效,检测血制品的安全性,2. Anti-HCV-IgM 1).病后4周,持续14周,6月转阴 2).病毒复制,传染性强 早期诊断敏感指标 3. Anti-HCV-IgG 1).已有HCV感染,输血后肝炎占8090% 2).易转为慢肝、肝硬化肝癌 3).不能作为HCV感染早期诊断指标,丁型肝炎病毒(HDV): 缺陷病毒,需HBV或其他嗜肝病毒的辅助才能复制传播 临床意义: 抗原检测:HDVAg出现早,持续12周 HDVAg(+):诊断急性HDV感染的最好、最直接的证据 抗体检测: IgM:出现早,持续220周 早期诊断 IgG:只能在HBsAg阳性的血清中测得, 可靠诊断指标 HDV感染终止后仍可保持多年,丁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临床意义: IgM(+)持续时间短,急性感染的诊断指标 IgG效价(恢复期)急性期4倍者,提示HEV新近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目前HG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方法还不成熟 临床意义: 抗体(+): 曾感染过HGV 输血后肝炎 使用血液制品引起HGV合并HCV感染者,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输血传播病毒(TTV): PCR为主要检测方法 参考值:PCR法阴性,输血传播病毒检测,TTV DNA(+): 表明有TTV存在,但普通人群中TTV阳性率较高,国内献血员阳性率报道为11-15%,无症状携带者较多,又由于TTV基因异源性较高,导致PCR法阳性率较高。因此尚不能全面了解TTV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临床意义:,肝脏,贮备、再生和代偿能力很强,功能繁多,检验肝功的方法,灵敏度 特异性,评价肝功能状态应注意,结合临床、影像、内窥镜 病原学(肝炎病毒标志物) 病理学(肝活检) 免疫学(自身抗体,肝癌标志物),2)尽量选择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指标,肝病检查项目的选择,1、选择原则:,4)实验室条件允许,1)病情需要,3)常规检查项目与特殊检查项目相结合,2、选择项目优化组合,1)健康查体: ALT、TB、ALB、A/G,肝炎病毒标志物 必要时加血清蛋白电泳,2)疑似肝炎: 急性(无黄疸): 肝炎病毒标志物、ALT、PA、胆汁酸、 血清胆红素、尿胆原 慢性(无黄疸): 加上AST、ALP、TP、 A/G、-GT、血清蛋白电泳,3)黄疸的诊断与鉴别: 血清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红素、ALP, GGT,胆汁酸 4)怀疑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转氨酶,血清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 蛋白电泳 附加检查:MAO,型前胶原肽,5)原发性肝癌: 一般肝功(转氨酶,-GT,胆红素) 加测AFP、CEA、ALP同功酶、-GT同功酶等,6)疗效观察和病情观察: 急性肝炎:ALT,AST,PA, 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红素 慢性肝炎:ALT,AST,胆红素, 总蛋白,白蛋白,A/G,血清蛋白电泳 必要时附加:MAO,型前胶原肽 原发性肝癌随访: AFP,-GT,ALP及其同功酶,蛋白质代谢,蛋白电泳 血浆凝血因子 血氨等,肝合成功能,A/G,肝细胞损伤,肿瘤、胆道通畅,肝合成功能,血清酶学,胆红素代谢,胆汁酸,肝排泄功能,一般肝功能检查项目,肿瘤标志物检测 (tumor markers,TM),1978年Herberman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召开的人类肿瘤免疫诊断会上提出 1979年确认并开始使用 TM主要是指那些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相关的、并反映其一定生物特性的物质,这些物质达到一定的水平时能揭示某些肿瘤的存在。 TM的临床意义: 诊断 、 复发 、 判断疗效 、 预后,肿瘤标志物的分类,1. 细胞型肿瘤标志物 在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膜上表达细 胞膜上的抗原、生长因子与激素受 体、染色体、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来源和存在部位,肿瘤组织分解时释放,在血清、尿液和其他体液检测得到,由肿瘤组织合成并分泌,肿瘤细胞结构的一部分,2体液型肿瘤标志物,本身的生化学特性和免疫学特性,(1)癌胚抗原标志物 (2)糖类抗原标志物 (3)酶类标志物 (4)蛋白质类标志物 (5)激素类标志物 (6)基因类标志物,理想的TM :,特异性高,对肿瘤与非肿瘤鉴别的准确性可达100%。 敏感性高,能在极早期发现肿瘤的存在,不漏诊。 在体液中的浓度应与瘤体大小、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并可据此判断预后。 半衰期短,可根据其水平的升降监测治疗效果及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检测方法灵敏可靠,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常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 癌胚抗原(CEA) 糖类抗原(CA125、CA15-3、CA199、CA72-4) 2-微球蛋白( 2-MG) 铁蛋白(Ft) 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Ag)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核基质,肿瘤标志物常用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 酶免疫测定技术 荧光免疫测定技术 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IA)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DNA提取技术 DNA杂交技术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 (RFLP) PCR技术,肿瘤标志物的测定 :,肿瘤细胞特异或相关抗原的测定 肿瘤相关酶含量活性的测定 肿瘤相关激素水平及其受体数量的测定 细胞刺激因子的测定 癌胚基因产物、癌基因及其癌基因蛋白、抗癌基因等测定,术后CEA,动态变化比单次数据更有意义 良性疾病常呈一过性升高或轻微异常 即使在正常范围内,浓度有增加可能也有意义 动态TM含量测定可指示肿瘤复发或转移的类型和位置。 迅速升高(4ng/ml.6月) 骨或肝转移 缓慢升高(2ng/ml.6月) 脑、软组织 皮肤转移 肿瘤标志物测定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肿瘤抗原的异质性和转移 产生、分泌、血液供应及清除等因素,肿瘤标志物测定中的几个重要事项:,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筛选:用于有症状人群或有某种危险因素 人群的筛选(AFP) 分期:结直肠癌的CEA 有预后价值的标志物: CEA、2-微球蛋白、CA125等 不适宜基本诊断、肿瘤定位(PSA/PAP例外),疗效的检查和监测(最有意义的适用指标) 判断手术、放疗或化疗及免疫治疗是否成功 治疗: 制备对肿瘤标志物的单抗(瘤细胞表面抗原抗体),再用化疗药物标记抗体,使药物得以较集中的集聚至瘤细胞表面,达到治疗目的。,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水平 肿瘤完全切除或消退,恒定或下降 重新增加 肿瘤残留或潜在转移,正常 增加 肿瘤复发,常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主要来源于胎儿胃肠道和胰腺,内胚层肿瘤中可产生高浓度的CEA。 其生物半寿期为28天。 CEA主要用于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检查和监测。 在监测可治疗的手术后的患者中,CEA比CT、超声及内窥镜更敏感。,正常参考范围 健康非吸烟者3ng/ml 吸烟者320ng/ml,临床意义 消化道癌肿:结肠癌、直肠癌 CEA20ng/ml 其他肿瘤:乳腺癌、肺癌、胰腺癌、胃癌、前 列腺癌、宫颈癌、卵巢肿瘤 良性疾病:直肠息肉、肝硬化、非特异性结肠炎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胶原性疾病 肿瘤预后: 手术治疗成功:68周降至正常水平 降而复升:表示肿瘤有进展、复发或转移 逐渐上升(24ng/ml. 6months): 局部复发 迅速增加: 有转移,CEA,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主要在胎儿肝脏和卵黄囊中合成,妊娠1216周 达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出生后不久(一年 内)降至正常水平。孕妇在3236周血中AFP达 高峰,可达500 ng/ml 生物半寿期约5天 AFP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和监测,参考值,男人和非妊娠妇女8.5ng/ml 国内: 25ng/ml(25g/L) (1U/ml1.21=ng/ml),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阳性率67.8%74.4% 原发性肝细胞癌AFP1000ng/ml AFP升高持续1个月以上,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炎、 幼儿性睾丸或卵巢、畸胎瘤等可确诊肝癌,联合测定AFP和CEA鉴别肿瘤:,生殖腺胚胎肿瘤: 睾丸癌、卵黄囊肿瘤、畸胎瘤,3个月,胎儿神经管开放性缺陷、肾畸形、脐膨出,开始升高,78个月,高峰,妊娠,分 娩,3周,恢复正常,400g/L,PSA是一种糖蛋白,1979年由Wang等从人前列腺中分离出来 正常情况下,前列腺腺胞-淋巴系统间屏障作用 血内含量甚微 肿瘤或其它屏障破坏病变 血中PSA升高 人PS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借助分解纤维连结蛋白参与精液的液化 生物半寿期25天 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检查和监测,前列腺特异抗原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正常参考值 40岁 0 1.3g/L 4150 02.5g/L 5160 03.5g/L 6170 04.5g/L 70岁 5.5 g/L 4g/L可做为cut off值,临床意义 前列腺癌: 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明显优于PAP 肿瘤生长的早期指征 50岁男性用PSA筛选的意义在讨论中 以PSA4g/L为诊断标准,敏感性71%, 特异性49% 急性前列腺炎和良性前列腺肥大,游离PSA(Free PSA , F-PSA) 结合PSA(Combined PSA,CPSA),80%90%,总PSA,结合PSA(CPSA),游离PSA(FPSA),1抗糜蛋白酶结合 PSA-ACT,占绝大部分,(TPSA),2巨球蛋白结合 PSA-MG,小部分,1020%,TPSA 4.010.0g/L 血清FPSA/TPSA25% 良性增生: FPSA/TPSA25% 普查: 以F/TPSA2123%作为良性的临界值, 其特异性可达90%(DPC公司) F/T25%,C/T75%作为恶性的诊断标准 F/C0.15作为恶性的诊断标准 当PSA与2巨球蛋白结合时它会被封闭影响检测,恶性肿瘤:,CPSA占TPSA的百分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SCC抗原是肿瘤相关抗原TA-4亚成分 Kato等1977年首先报道 正常和病理性鳞状细胞中均可检出 正常参考值 2.5ng/ml,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抗原),临床意义 SCC升高: 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宫颈癌、肺癌、鼻咽癌等 其浓度随病期加重而增高 肿瘤疗效、复发、转移 推荐和CEA联合使用 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肺炎、肾功衰竭、妇科良性病 注:因汗液、唾液中存有SCC,实验中应注意防止污染,是乳腺癌的标志物 主要用于乳腺癌的辅助诊断和乳腺癌治疗期间的乳腺癌转移、复发的诊断和监测 对蛋白酶、神经酰胺酶敏感,血清应避免微生物污染 正常参考值 022U/ml(95%界限) 030U/ml(99%界限),癌抗原15-3 (Cancer Antigen15-3,CA15-3),临床意义 CA15-3升高 乳腺癌: 联合CEA增加乳腺癌早期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CA15-3100U/ml 乳腺癌转移 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晚期 支气管癌、肺癌、大肠癌、胰腺癌 肝硬化、肝炎、良性乳腺病 (升高的幅度小而恒定),CA19-9胃肠癌相关抗原,从大肠癌中分离出来 生物半寿期为7小时 胎儿胃、小肠、大肠、胰腺和肝的上皮细胞中含有此类抗原 正常人分泌物(唾液、精液、乳汁、消化液)也存在 正常参考值 健康人:025U/ml (95%) 37U/ml( 99%),糖抗原19-9 (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临床意义 CA19-9升高 胰腺癌的主要标志物,阳性率7092% 术后1020天 恢复至正常水平 复发前612个月 持续升高 联合CEA胰腺癌诊断敏感性可升高57% 10000U/ml 血源性转移 胆道癌、胃癌和大肠癌 阳性率分别为6785%、2560%、1858% 急性肝炎、慢性肝、胆道疾病、胆囊炎、胰腺炎,CA72-4是一种肿瘤相关糖蛋白 是消化道肿瘤和卵巢癌的标志物 正常参考值 5.3U/ml 临床意义 CA72-4升高 胃癌: 监测的首选标志物,灵敏度优于CA19-9和CEA 三者联合提高诊断阳性率,达70%,癌抗原72-4(Cancer Antigen72-4,CA72-4),卵巢癌:辅助鉴别粘蛋白性卵巢癌(CA125正常) 联合CA125提高检出率 结肠癌、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良性疾病及正常人罕见CA72-4升高,CA125是一种高分子量的非粘蛋白样糖蛋白 在癌变的卵巢上皮细胞膜上表达 半寿期26天 是最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 正常参考值 35U/ml 3565U/ml常被定为“grey zone”,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125,CA125),临床意义 CA125升高 卵巢癌: 诊断敏感性90% 与卵巢癌的质量、分期及预后有关 上皮性卵巢癌、尤其浆液性腺癌明显升高, 粘液性一般不升高 卵巢癌复发: CA125先于临床症状出现 卵巢癌手术和化疗后疗效观察指标,子宫内膜癌、结肠癌、乳腺癌、肺癌 妇科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等良性 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细胞角蛋白适合作为肿瘤病理学的鉴别标志物 完整的细胞角蛋白溶解性极差,但可在血清中检测到可溶性片段 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片段 正常参考值 3.3ng/ml,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tokeratin 19 fragments, CYFRA21-1),临床意义 CYFRA21-1升高 非小细胞肺癌的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 侵袭肌层的膀胱癌的病程监测 急性肺炎、肺结核 间质性肺疾病 肝硬化和肾衰,轻微升高,在中枢和末稍神经元 神经外胚层来源的恶性肿瘤 (如支气管小细胞癌、成神经细胞瘤、肠癌等) NSE是以组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