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doc_第1页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doc_第2页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doc_第3页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doc_第4页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读近地面(虚线)和大气上界(实线)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12题。1“温室效应”会使()AA部分增大 BB部分缩小CC部分增大 DC部分缩小解析:“温室效应”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则吸收的太阳红外线部分增大。答案:C2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并向大气排放,则会使()AA部分增大 BA部分缩小CB部分增大 DC部分缩小解析:温室效应增强了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C部分的范围增大。氟氯烃破坏大气臭氧层,使臭氧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而到达大气上界的紫外线总量是没有变化的,因此图中A部分范围应缩小。答案:B下图为一种气温空间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34题。3该图显示了()A气温沿经线方向、纬线方向和垂直方向三个方向的空间变化B气温沿经线方向和纬线方向两个方向的空间变化C气温沿经线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向的空间变化D气温沿纬线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向的空间变化解析:该图的纵坐标为高度,反应了气温沿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即气温的垂直空间变化;该图的横坐标表示不同的纬度,即沿着某条经线所作,故它反应了气温沿着经线方向(即纬度变化方向)的空间变化。答案:C4读图可知()A气温沿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先递减后递增B气温沿经线方向上的变化,是先递减后递增C气温沿纬线方向上的变化,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D气温沿经线方向上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解析:读图可知,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基本都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沿着经线方向看,纬度越高的地区,气温越低,即气温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答案:D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完成56题。5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解析: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所以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答案:A6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b处的地面辐射弱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A BC D解析:B在高原上,地势高,吸收的地面辐射要少于近地面;同时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故其气温小于同纬度的平原。答案:B“春天孩儿面,一日三朝变”。请参阅某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区气温曲线图,回答79题。7图中最低气温出现的日期是17天中的()A7日 B10日C12日 D17日解析:读图很容易看出。答案:A8下列4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A3日B6日C11日D16日解析:气温日较差是一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读曲线图可知四个备选日期中16日气温日较差最大达12C左右。答案:D9造成初春气温骤变的原因,除冷暖气流的影响外,云对气温高低也有一定影响。以下关于云对气温影响的正确叙述是()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造成地面气温不太高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气温升得更高夜晚多云,云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高夜晚多云,云将地面热量传到太空中,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更低ABCD解析:云层能强烈反射太阳光,故白天多云时,气温不太高;夜晚云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故夜晚多云时,气温不太低。故选C。答案:C图A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B是“该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最合适的厂址应布局在城市的()A东北方 B东南方C西南方 D西北方解析:本题关键要看懂风向频率图,图中黑粗线表示风向频率变化,其上点的坐标反映风向,同时其离坐标原点的距离又反映风出现的频率。从图中可看出,该地最大风频为东北风,最小风频为西南风。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对大气污染较严重,为了避免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即西南方向,故选C。答案:C11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A50米 B75米C100米 D150米解析:在对流层中,气温应该随高度上升而降低,这样有利于近地面空气的对流上升,从而使近地面的污染物质能迅速扩散到高空而减轻对地面的污染。但从本题图中却发现,由t1t3阶段气温在一定高度内却是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这种反常现象即是逆温现象,从图中可看出,到t3时逆温最强,100米以下空间都受影响,这样低层大气中的污染物就不能顺利地向高空扩散,从而使近地面污染加剧。故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100米,故选C。答案:C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1214题。12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A8时至16时30分 B17时至23时C16时30分至次日7时 D23时至次日5时13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A500米 B100米C350米 D150米14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时()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解析:题中垂直温度梯度0是临界,大于0则表明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即逆温。垂直温度梯度为0的高度可达350米。大气发生逆温时,会抑制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更加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答案:12.C13.C14.B15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现象是()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B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D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明亮解析:A项与大气逆辐射有关,B项指大气的散射作用,C项指大气的反射作用,D项指大气的散射作用。答案:A二、综合题(30分)16(15分)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大气层的名称:A_,B_,C_。(2)A层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是_。(3)空气对流显著的大气层是_。(填字母)(4)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_层会被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5)某地区近地面气温32,该地对流层的厚度为16.8千米,按一般规律,此时该地对流层顶的气温应是()A100.8 B68.8C132.8 D42.8(6)图中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_,这是因为_。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的名称、气温分布规律、大气运动特点以及各层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第(5)题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题,依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得:32C(6C/1000米)16.81000米68.8C。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3)A(4)电离(5)B(6)升高该层有大量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17(15分)根据下图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作用。(2)大气把_辐射的绝大部分能量吸收,以_辐射的形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_作用。(3)影响图中_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_,这是因为_。(4)地面增热主要来自图中的(下填代号)_,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5)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什么作用的结果(填图中序号)?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_。夜间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_。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升高,同时地面又把热量向外辐射。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据观测,地面辐射的75%95%都被贴近地面的大气所吸收。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答案:(1)削弱(2)地面大气逆保温(3)太阳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的热量越多,太阳高度角越大,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太阳辐射被削弱得越少(4)(5)热力环流与实例一、考纲透析(1) 描述热力环流及其形成的原因。(2) 如何能抓住形成热力环流的几点规律。(3) 怎样运用所学大气受热过程知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不同下垫面状况下形成的热力环流形式。(4) 弄清如何根据热力环流知识,分析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体验高考(2011大纲全国)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文科基础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A BC C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上海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一般高于郊区,主要是由于中心城区( )A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B建筑密集,上升气流强C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D大气中固体尘埃含量低三、自建基础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 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 差异。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 形式。3.关于热力环流的几点小知识:(1)同一地点,气压值是随高度的增加而 ;(2)同一地点,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 ;(3)高压、低压,是相对于 而言。4热力环流的形成同一水平面的 差异空气的 运动地面间 不均称为 大气的 运动即风四、总结提高1要注意一些规律的使用前提。如“越接近地面气压越高”这个规律一定要注意是在同一地点。“气温越高气压越低”这个规律一定要注意是在只考虑热力因素的情况下才成立。一是概念。教材中有“热力环流”,但没有“热力”的解释,这令到每届的学生都对此概念十分费解。由于温度差异造成气压差异,气压差异造成大气水平运动,而温度和压强是物理热力学系统状态参量,所以由温度和压强差异所形成的环流称为热力环流。二是应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热力环流原理的例子,如:空调安装在房间的上部、农村的灶堂装有烟囱、夏天刚进经暴晒的小车里开空调的同时应在后窗开一条缝。三是成因。这部分内容用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能令难点迎刃而解,如分析“上空的气压总是比近地面低”可用压强公式P=gh加以推导。四是规律。经条理性分析后,还要和学生进行规律总结,如图可分水平、垂直、弯曲三处找出规律: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1)图中气压的高低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高度而言的,因而图中高压的数值并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数值大于低压;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低压的数值要高于对应高空高压的数值。(2)气流不一定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但在垂直方向上气流则有可能由低气压区流向高气压区。2常见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在海陆风、山谷风等的复习中,要注意其风向的变化实质不在于是白天还是晚上,而在于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温度对比情况。(1)海陆风形成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2)山谷风形成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3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1).判读气压的高低判断气压高低的依据及判读思路如下: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PDPC、PAPB。综上分析可知:PBPAPDPC。(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使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如下图所示)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3).判断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及其下垫面性质可按如下思路进行判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气压高低根据温压关系,判读出气温高低根据不同下垫面的热力差异,判读出下垫面的性质,如高压可能对应夏季的海洋(冬季的陆地)、白天的绿地(夜晚的祼地)、城市的郊区等。(4).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及日较差可按如下思路进行判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气压高低判读出天气状况(低压多阴雨天气,高压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小(晴天日较差大、阴天日较差小)。例题: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_。(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地,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_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地。(4)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5)在图中画出高空的等压面。解析该题以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为背景,综合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解答该题可按如下思路进行:答案(1)甲乙丙丁(2)如下图(3)乙阴雨甲(4)西南(5)如图(与近地面弯曲方向相反)五、精题砺剑、基础自测一单选题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地区的冷热不均 B.高空和地面温度的差异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2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低纬环流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D季风环流分析近地面等压面图,回答3-4题:甲乙3甲乙两处的气压状况是( )A.甲处高于乙处 B.甲处低于乙处 C.甲处等于乙处 D.不能确定4若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气压状况,则( )A. 地面空气由乙吹向甲 B. 乙地盛行下沉气流C.甲为城市,乙为郊区 D.甲为郊区,乙为城市5读右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A图中四点气压:ABCD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C近地面A处温度高于C处DA、B、C、D之间没有可能形成热力环流6在无风的地方点燃蚊香,可见烟雾总是上升且只能上升到一定程度,这是因为:( )A.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B.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C.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 D.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7地面因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下图所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C )8下图能止确反映城郊间、海陆间热力环流的是 ( A )9下图是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地面气温a点b点C.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D、从昼夜上说,一般是夜晚出现10(2012朝阳模拟)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阴雨天气11下图a.b.c.d.e代表对流层大气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甲 乙 丁丙 B甲乙丙 丁C乙 丙 丁 甲 D乙 甲 丁 丙二综合题12.下图是冷暖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实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分析回答:(1)A、B两地中温度较高的是 地,A地为(城市或郊区)。(2)、中高压是,A、B中高压是。(3).若B点海拔为100M,气温为28.3,那B点上空海拔为3000M的处气温为13.实验原理分析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米、米和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纸片A纸片B电炉冰块(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地理原理。(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填左或右)偏。(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 。、能力提升(2012临沂模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1-2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C)。 (2012安徽百校联考)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3-4题。3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M地乡村风的风向是()。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4能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A)。 (2012莆田模拟)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5关于图中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均温地大于两地B7月均温地小于两地C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地D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地6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向 B吹向 C吹向 D吹向读下图,完成下面7-8题:7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为水平气流,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A 甲 乙 丙 丁 B乙 甲 丙 丁C乙 丙 丁 甲 D乙 甲 丁 丙8若甲为某城市,乙为其郊区,从环境效益的角度A考虑,不宜在乙地建立的企业是A玩具厂 B家具厂 C造纸厂 D水泥厂下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9-11题。9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气压低于地B地气压高于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11若图示时间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B甲、乙都是陆地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乙都是海洋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文汇报2010年8月6日消息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_(时段)。(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变大或变小)。(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4)右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1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后面的思考题。(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_同一水平面上的_大气_热力环流。(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弯曲。(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_。(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六、参考答案体验高考解析第1题,在垂直方向上,上下温差越大,空气越易对流运动,大气越不稳定,反之,大气越稳定。图示时刻,甲地近地面与2 500米上空气温相差最大,大气垂直状况最不稳定;丙地与2 500米上空气温相差最小,大气垂直状况最稳定。第2题,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乙区域有湖泊分布,水汽较多,温度较高,则空气密度较小,空气最易上升;当正午时,西部地区的冷空气正好移到乙地上空,空气会强烈对流上升,产生强对流天气。答案1.D2.B3.C 4.B自建基础1.纬度分布 温度 2.最简单3.1)递减(2)递减(3)同一水平4. 冷热 垂直 气压 水平 热力环流、基础自测一单选题1.A 2.C 3.A 4.D 5.C 6.D 7.C 8.A 9.C 10.D 11.A二综合题12.(1)B, 郊区 (2), A (3)10.9C13.(1)热力环流 (2)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