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PPT课件.ppt_第1页
高三地理复习: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PPT课件.ppt_第2页
高三地理复习: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PPT课件.ppt_第3页
高三地理复习: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PPT课件.ppt_第4页
高三地理复习: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 地球的运动,依纲梳理夯基础,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依纲梳理夯基础,北极星,6634,近日,远日,顺,慢,递减,快,逆,依纲梳理夯基础,图示法掌握地球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的规律 (1)地球自转的速度,依纲梳理夯基础,依纲梳理夯基础,注意: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 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依纲梳理夯基础,(2)地球公转的速度,依纲梳理夯基础,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依纲梳理夯基础,注意: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左右;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位置较夏至日靠东。,依纲梳理夯基础,二、黄赤交角及影响 1黄赤交角,依纲梳理夯基础,2影响: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如下图:,南北回归线,依纲梳理夯基础,图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和五带的影响。 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依纲梳理夯基础,依纲梳理夯基础,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依纲梳理夯基础,1昼夜交替(如图),(2)昼夜界线:AB线为 。 (3)交替周期:1个 。,晨线,太阳日,依纲梳理夯基础,昼夜产生和昼夜交替产生原因不相同,地球不透明,不发光产生昼夜,地球不停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依纲梳理夯基础,2产生时差(如上图)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如图,同纬度的甲、乙相比, 相对位置偏东, 时刻较早。,乙地,乙地,依纲梳理夯基础,(2)地方时 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 。 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 ,地方时相差 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 时。 (3)时区与区时 时区: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 区时:每个时区 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相同,60,2,4,24,中央经线,依纲梳理夯基础,(4)特别的计时方法各国各自执行的计时方法 东部时区的区时充分利用太阳照明。 半区时与中央经线相差 的经线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 的区时,即 的地方时。,7.5,东八区,120E,依纲梳理夯基础,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 (2)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 偏转(图中C处向南运动的物体向 偏) 沿赤道: 南半球:向 偏转(图中D处向北运动的物体向 偏),地转偏向力,不偏转,左,西,西,右,依纲梳理夯基础,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依纲梳理夯基础,昼长大于夜长,昼越长,夜越短,北半球夏至日,最大值,昼长小于夜长,昼越短,夜越长,北半球冬至日,最小值,昼夜等长,依纲梳理夯基础,地球上偏东的地点不一定早看到日出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依纲梳理夯基础,先看到日出,偏东的钟表时刻要提早一些。例如,当60E的地方时是9时时,61E的地方时为9时04分,75E地方时为10时整。但如果不是同纬度地区,情况就不一定了。如右图中的B点较A点位置偏东,但A点早已日出,而B点仍处于黑夜。,依纲梳理夯基础,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赤道,南半球各纬度,依纲梳理夯基础,3.四季的更替 (1)四季形成的原因: 和 的季节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 (2)天文四季:一般把一年内 的季节定为夏季。 (3)北温带国家的四季: 月为春季,夏、秋、冬依次类推。,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3、4、5,高频考点巧突破,晨昏线问题是判读光照图的突破口,通过分析晨昏线我们可以从题目中挖掘出许多解题的隐含信息。,高频考点巧突破,1晨昏线的概念:地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昏线组成的,故也称晨昏圈。 2晨昏线的六个特点 (1)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高频考点巧突破,(2)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平分赤道。,高频考点巧突破,(4)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春分、秋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26。也可以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如右图所示: 因为为太阳光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为太阳直射点与地心连线的夹角,也就是直射点的纬度数。 又因为+1=90,+1=90,所以=。,高频考点巧突破,(5)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663490,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高频考点巧突破,3.确定是昏线还是晨线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可按以下步骤判断: (1)确定自转方向,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出来。 (2)在所判断的晨昏线上任意选一个普通的点。 (3)看运动趋势,晨昏线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沿自转方向进入白昼的点所在的线为晨线;沿自转方向进入黑夜的点所在的线为昏线。如下图所示:,高频考点巧突破,学法指导,晨昏线的妙用 根据晨昏线在地球上的位置、走向及其与其他地理点、线、面的关系,可以解决许多有关地球运动的问题。,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若右图中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高频考点巧突破,2确定东、西经 以0经线为起点,随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 3确定地方时 (1)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高频考点巧突破,4确定日期和季节 (1)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2)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6月22日。 (3)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12月22日。,高频考点巧突破,5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南北纬视具体情况而定)。 6确定昼夜长短 某地的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与晨线和昏线两交点之间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数。,高频考点巧突破,7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某地日落日出时间的计算公式是12昼长/2。 8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右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正处于 季。,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2)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 ,其中 是晨线, 是昏线。 (3)将该图利用右图转换为昼夜各半的侧视图,标注经度。,高频考点巧突破,(4)写出B点的经度,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5)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 时,C点的昼长是 小时,北京时间是 。,高频考点巧突破,解析:解答该题关键是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逐步突破,具体分析如下:,高频考点巧突破,答案:(1)(0,70E) 秋 (2)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 160E (3)见下图 (4)110W 见图 (5)18 12 15时20分,高频考点巧突破,1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无论是地方时,还是区时,计算时都要依据“东加西减、每相差经度15(或1个时区)时间就差1小时”。 重要依据: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是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是0时。,高频考点巧突破,2日期的判断 (1)一般规律:地球上作为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日界线,它在地球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如图(表)所示:,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另一条是自然的零时线,它在地球上的位置不断地向西移动,但始终位于太阳直射经线的对面。 (2)判断技巧:在判断日期时,一般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即180经线;按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加减日期时要注意月份甚至年份的变化);再根据太阳直射或其他时间信息,找出零时线的位置;由零时线向东至日界线的范围为早一天,由零时线向西至日界线的范围为晚一天。,学法指导,判断某一时刻,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范围各占多少时,可以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180经线表示日界线,之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相应的零时线,最终则可以根据零时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零时线向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如下图为新的一天占全球1/4的示意图:,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2(2010年广州模拟)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出现了罕见的日全食奇观,这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7月22日这天的农历是( ) A五月十五 B五月廿三 C六月初一 D六月十五,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2)远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杰克想通过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来了解此次日全食奇观,据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从上午9点开始,那么杰克打开电视机的最佳时间是( ) A7月21日6点 B7月21日8点 C7月21日20点 D7月22日20点,高频考点巧突破,(3)安徽省合肥市日全食约开始于北京时间930,此时全球处于7月21日的范围占全球的( ) A11/24 B13/24 C9/16 D7/16,高频考点巧突破,解析:(1)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黑影正好落在地球上的现象,因此它一定发生在日、地、月三者一线且月球居中的农历初一。(2)美国纽约位于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因此应于21日的20点打开电视。(3)安徽省合肥市日全食约开始于北京时间930,此时西一区为22日的0时30分,而西二区还是21日的23时30分,故从西二区向西到西十二区的范围都是21日,它们占全球的7/16。 答案:(1)C (2)C (3)D,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学法指导,可用“手势”记忆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方法:面向物体的运动去向,手心向上“南左北右”,四指指向运动方向,则拇指所指方向即为水平物体的偏转方向。,3(2008年高考上海卷)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据此完成(1)(3)题。 (1)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2)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 B C D,高频考点巧突破,(3)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转偏向力有关的是( ) 上海至纽约飞行航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 南亚地区夏季风的形成 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 秘鲁寒流在流动中呈离岸的趋势 A B C D,高频考点巧突破,解析:第(1)题,甲同学在伞面内侧顺时针转动伞,乙同学从伞顶观察伞则应是逆时针转动,类似在北极上空观测,那么红墨水的流动就类似北半球由高纬向低纬流动的河流,流动的轨迹应向右偏。第(2)题,由上题可知模拟的类似由高纬向低纬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但赤,高频考点巧突破,道上和东西方向上的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没有模拟出来,同时伞的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差别也相差太大。第(3)题,上海至纽约的飞行航线向高纬度凸出是为了飞行最短距离;直布罗陀海峡的洋流是由海水密度差异以及补偿形成的;南亚的夏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的;秘鲁寒流在南美西海岸由南向北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呈离岸趋势。 答案:(1)B (2)A (3)D,高频考点巧突破,由于晨昏线和太阳直射光线垂直,随着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晨昏线也在不断移动,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具体表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及时空变化规律。,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学法指导,1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则越短。 (2)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3)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4)太阳直射的纬线或地区白昼不一定最长。 (5)昼夜长短的变化,可借助下图进行直观形象的记忆。,高频考点巧突破,2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时间计算,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关系示意图,高频考点巧突破,理论含义:过晨线为日出,过昏线为日落,从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为昼长时间。 计算方法:(1)找到该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交点;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出时间;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落时间。(2)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4夜长时间(昼弧所跨经度/360)24。,高频考点巧突破,规律:同纬线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时间相同;南北半球对应的纬线,如北纬(如40N)的昼长等于南纬(如40S)的夜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极圈仅出现一天极昼或极夜,赤道全年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4(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1)(3)题。,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四地纬度依次是( )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高频考点巧突破,(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 Aa月内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地较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地与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3)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 A0Pa/Pb1 BPa/Pb0 CPa/Pb1 DPa/Pb1,高频考点巧突破,解析:(1)读图表示上半年,即16月,1月1日至6月22日之间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短。从图中看出,从a月到b月三地昼渐长,所以三地在北半球,地昼渐短,所以地在南半球。所以选A。 (2)看图,a月和b月三地昼长小于12小时,所以昼短夜长,而地昼长大于12小时,所以昼长夜短,故AB都错。地昼长接近12小时,所以地纬度比地低,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小,故C错。地与地之间的赤道上昼夜等长,故选D。,高频考点巧突破,(3)地在a月昼长变化约为2小时,地在b月昼长变化约为5小时,故0Pa/Pb1。 答案:(1)A (2)D (3)A,高频考点巧突破,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与测量 正午太阳高度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高频考点巧突破,可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与计算。如图所示,已知图中杆高为h,当太阳从3位置照射时的影长为l,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可通过公式计算:tanH=h/l。,高频考点巧突破,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近大远小) 某日太阳直射某纬线,则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离该纬线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简记为“近大远小”)。由此可以推知:一日内,同一纬线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例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向赤道两侧递减。,高频考点巧突破,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来增去减) 由近大远小的规律可以推知: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例如,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日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日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最远时达一年中最小值。,高频考点巧突破,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H90纬度差 其中,H为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90为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 纬度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之间的差值(当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个半球时,纬度差为两地纬度数之差;当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个半球时,则纬度差为两地的纬度数之和,简记为“同减异加”)。,高频考点巧突破,5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H2326(为当地纬度);在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恒为4652;从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从4652逐渐降低至2326,任一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H902326。,学法指导,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的区别(等太阳高度线的判读),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相对于地面的仰角,正午太阳高度则是正午12时时太阳光线与地表的夹角,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可以在等太阳高度线图上加以区别: (1)一般而言,在等太阳高度图中,圆圈代表等太阳高度线,圆心为太阳直射点,经过圆心的直线为经线(赤道除外),特别注意不一定是同一条经线,经过圆心的弧线为纬线。如图中经过圆心的经线过北极点,实为相对的两条经线。,高频考点巧突破,(2)如果没有特殊的数字标注,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而图中其余部分各地的太阳高度角均大于0,因此也可以说图中所示半球全部为昼半球,一般来说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但有数字标注的图上例外。 (3)示意图中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所以通过该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根据该纬线可以推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和季节。,高频考点巧突破,(4)就南北方向而言,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就东西方向而言,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其他纬线,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5)由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因此昼半球上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纬度跨度也是180。,5(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卷)下图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是( ),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A23N B63N C43.5N D27N 解析:选B。由曲线图可知,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可知,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为47,即可知c23.5,求得a3.5。由a为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计算出该地纬度为63N。,热点探究显身手,1光照图的类型,光照图的综合判读,热点探究显身手,热点探究显身手,2.光照图的判读,热点探究显身手,热点探究显身手,热点探究显身手,3.太阳运行轨迹图判读 右图是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根据此图可得到如下信息:,热点探究显身手,(1)全年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北方的天空,故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2)为6月22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太阳正东升、正西落;为12月22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太阳东南升、西南落;(3)设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为,则该地的纬度为南纬(90-)。,热点探究显身手,命题展示,如图为地球某日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热点探究显身手,(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 (2)此时,90E地方时是 月 日 时,北京时间是 时。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 A45E、135E B135E、45W C60E、120W D0、180,热点探究显身手,(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 A90W向东至180 B0向东至180 C90W向东至90E D0向东至90E,热点探究显身手,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北极圈以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90E为正午12时,日期为12月22日。北京时间比90E早2小时,此时北京时间应为14时。第(3)题,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