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pdf_第1页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pdf_第2页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6年 2月 第 4 4卷 第 1期 ( 总 第 2 4 2 期 ) Fe b2 0 16 Vo 1 4 4 NO 1 ( S e r NO 2 4 2 )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 Fa u l t Ana l y s i s o f W FGD Sy s t e m a n d i t s Tr e a t me n t 李忠辉 ( 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 司, 长春1 3 0 0 3 1 ) 摘 要 : 针对 湿法烟气 脱硫( WF G D) 系统 出现 的故 障, 结合系统设计 、 运行参 数调整、 设 备本身结构特征 , 分析 了吸 收塔塔体泄漏 、 除雾器坍塌 、 浆 液循 环泵 入 口滤网堵塞、 过流元件磨蚀等 WF GD系统故 障原因 , 提 出了降低喷嘴及 喷淋 管堵 塞、 调整 冲洗水 压 0 2 5 MP a 、 降低垢 的形 成等处 理措 施 , 排 除 了故 障, 保证 了机 组 WF GD 系统 的安全 运行 。 关键词 : 湿法烟气脱硫 ( WF GD) ; 吸 收塔 ; 除雾 器 ; 浆液循环泵 ; 泄漏 中图分 类号 : TMT 0 3 1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9 5 3 0 6 ( 2 0 1 6 ) 0 1 0 0 5 4 0 3 吸收塔是湿法烟气脱硫 ( WF GD) 系统的核心 , 主要 由喷淋层 ( 含湍流器) 及循环泵、 除雾器及其冲 洗水系统 、 氧化空气系统 、 浆液搅拌系统组成, 它是 集预洗 、 冷却、 吸收、 氧化多功能于一体的核心设备 。 大唐长春第二热 电有限责任公司 WF GD系统 自运 行 以来相继出现了吸收塔塔体防腐层脱落及塔体泄 漏、 除雾器坍塌及冲洗水管断裂、 喷淋母管端头开裂 及分支管路喷嘴脱落、 吸收塔入 口烟道结垢堵塞 、 浆 液循环泵人 口滤网堵塞及泵体 冲刷磨 损等系列 问 题。事实证 明, 吸收塔运行性能 , 直接或间接决定 WF GD系统的可靠性 。 1 设备概况 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现装机容量为 6 2 0 0 MW ,锅 炉 为 HG 一 6 7 0 1 4 0 一 YM1 4 9型 。6 台机组的 WF GD系统均无烟气加热装置, 其中, 5 、 6 号机组 WF G D系统为“ 2 炉 1 塔” 方式 , 分别于 2 0 0 7 年 、 2 0 1 0年投运 。该公司于 2 0 1 4年、 2 0 1 5年分别对 5号 、 6号 除尘器 进行 电袋 复合 式 除尘器 施工并 对 增 压风机取消实施 了“ 增 引合一” 技术改造。1 至 4号 机组 WF GD系统均采用“ 一炉一塔” 方式 , 未设置增 压 风机与烟气旁路 系统 , 其 中, 3 、 4号机 组于 2 0 1 2 年 WF GD系统投运 , 同年实施了电袋复合除尘器改 造项 目, 2 0 1 4年系统 部分设备 出现泄漏 , 以下对脱 硫塔 出现 的故 障原 因进行 分 析 。 2 吸收塔泄漏原 因分析及处理 2 1 吸收塔 塔体 漏点 统计 及原 因分 析 3号 至 6号 机 组 W F GD 系 统 吸 收塔 出 现 的漏 点统计见表 1 。 表 1 吸收塔塔体 漏点统计 从 表 1 统 计 结 果可 以看 出 , 吸 收塔 喷 淋 区 泄漏 次数居多, 占泄漏次数的 4 5 , 造成该区域泄漏的主 要原因多为喷淋母管端头开裂或喷嘴脱落后带压浆 液直接对塔壁冲刷 。腐蚀穿孔的重要原因是喷嘴调 整或安装位置不合理 , 喷淋层外圈喷嘴喷出的循环 浆液对塔壁防腐内衬 的冲刷, 主要表现在对支撑梁 收稿 日期 : 2 o 1 5 0 9 0 5 作者简介: 李忠辉( 1 9 7 2 ) , 男, 工程师, 从事火力发电厂运行管理工作。 5 4 2 0 1 6年 2月 第 4 4卷 第 1期( 总第 2 4 2期) Fe b 2 01 6 Vo 1 4 4 No 1 ( S e t No 2 4 2 ) 及塔壁 的冲刷磨蚀上 。吸收塔 防腐层的工艺与质量 差也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原因。 2 2 塔体泄漏处理措施 a 最大限度降低喷嘴及喷淋管的堵塞 , 减缓或 避免喷淋母管端头脱落及喷淋分支管路穿孔或喷嘴 脱落 , 运行 中应避免循环泵因故长时间停运, 减少对 应喷淋管石膏浆液的沉积 , 降低喷嘴或喷淋管的堵 塞; 运行期间加强出口压力、 流量或 电流的监视 , 根 据参数变化分析判断喷淋管的堵塞情况 ; 利用系统 停运机会检查喷嘴堵塞情况及喷嘴与分支管路 的结 合情况 , 发现堵塞及时疏通 , 对下部喷淋分支管上出 现 的穿孔 等 缺陷重 新 进行 防腐 加 固 。 b 利用机组检修机会 , 根据塔壁冲刷痕迹调整 外圈喷嘴的安装位置或角度 , 减轻防腐内衬 的冲刷 磨损, 合理布置了喷淋层外圈喷嘴 , 外圈喷嘴与塔壁 保持合适 的距离 ( 大于 5 0 0 mm) , 外圈喷嘴的喷射 角应小于 内圈喷嘴的喷射角 , 一般控制在 9 O 。 左右 ; 另外 , 为 了满足 喷淋覆盖率 , 在必要位置需增设 P P 板 防 冲刷 。 C 对于吸收塔 内防腐 , 在正确设计、 合理选材、 科学施工的基础上 , 重视 、 分析防腐层的劣化趋势并 采取相应措施 , 利 用机组检修机会对塔底 、 浆 液区 ( 反应区) 、 喷淋区的防腐层进行冲刷与腐蚀检测 , 将 不 同区域 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 得 出劣化趋势分析 表确定修复方案。 d 针对泄漏部位 的位置、 防腐层材料、 介质流速 以及系统运行周期等诸多因素, 漏泄初期采用木楔 钉住后 , 制作保护罩并填充耐磨胶泥进行封堵。 3 除雾器坍塌原 因分析及处理 3 1 除 雾器 坍塌原 因分析 除雾器是 WF G D系统中的关键设备 , 它用于分 离烟气携带 的液滴, 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湿法系统 的 连续可靠运行 , 除雾器堵塞或坍塌, 将会造成除雾效 果降低, 净烟气携带水分与石膏量增加 。 1至 4号机 组 WF GD系统 的除雾器采用一层管式除雾器+三 层屋脊式结构 , 发生坍塌 的除雾器主要集 中于屋脊 式除雾器 。 造成除雾器坍塌的原因, 一是由于工艺水 系统阀门内漏 , 改变 了系统的水平衡 , 特别是在系统 长期低负荷运行时, 导致除雾器得不到足够的有效 冲洗 , 因而会加重 除雾器的堵塞 , 堵塞恶化 时, 大量 石膏堆积造成了除雾器坍塌 。另外当除雾器内部冲 洗水管断裂或固定处断开后 , 局部水压力增大, 因长 期水冲击 , 引发除雾器发生机械损伤而坍塌。 3 2 处理 措 施 a 调整冲洗水水压保 持在 0 2 5 MP a左右 , 过 大, 对 P P材质的除雾器元件造成冲击损伤、 断裂或 坍塌 ; 过小 , 则起不到应有的冲洗效果, 造成除雾器 因阻塞结垢严重而引发坍塌, 通过监视除雾器压差 值、 某一 回路冲洗水压力 的波动、 吸收塔液位等分析 判断, 为除雾器检修提供依据 。 b 利用机组检修 的机会检查 冲洗水 阀门的 内 漏情况 , 消除 内漏缺陷 ; 对冲洗水管路的固定与密封 部位应进行细致检查, 以降低 因水锤或 固定不牢 固 造成的管路断裂 。 在除雾器安装上要确保其水平度, 有效降低浆液液滴与冲洗水水滴 在除雾器上的滞 留; 保证 冲洗水水质及 P P标准材质施焊时除雾器 的整体强度不受影响。 4 浆 液循环泵入 口滤 网堵塞 、 过流元件磨蚀 原 因分 析及 处理 4 1 原 因分析 浆液循环泵作为保持吸收塔浆液往复循环的动 力设备 , 每台 WF GD系统均装有 3台大流量离心式 浆 液 循 环泵 , 由 于浆 液 中含 有 一定 量 的 S i O 与 Ai 0。 、 浓度大、 p H值低等原因, 造成循环泵入 口滤 网堵塞 , 叶轮及泵 壳磨 损汽蚀严重 , 以上缺陷 的发 生, 直接影响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 WF GD系统 中, 浆液的物理特性与流动特性、 空气的含量, 决定了浆液泵的磨损与腐蚀 , 浆液的磨 蚀性与浆液 中固体颗粒的动能、 固体颗粒相对泵过 流元件的硬度、 固体颗粒对泵过流元件的冲击频率 有关 。公式 为 : CA b = KPd。 Ds 式中: C 舳 为磨蚀性 , 无量纲数 ; K 为比例常数 ; d为 固体颗粒尺寸; P为固体颗粒密度 ; 为液体 的体积 流速 ; D 为 浆液 浓度 。 由式 中可看出, 泵的磨蚀性与颗粒密度、 颗粒尺 寸的 3 次方、 浆液流速的 2次方及浆液浓度成正比, 因此 , 限制浆液流速 、 降低石灰石粉的粒径对减缓泵 的磨蚀具有重要意义 。 泵入 口滤网堵塞越严重 , 导致 泵过流元件浆液 的流速会越大, 磨蚀也会加剧。当 浆液 中 C a S O。 浓度偏高时就会与 C a S O 同时结 晶 析出, 形成碳垢 , 该垢在吸收塔内各组件表面逐渐长 大形成片状垢层 , 也是造成入 口滤网堵塞的原因。 55 。 2 0 1 6年 2月 第 4 4卷 第 l 期 ( 总第 2 4 2期 ) 吉 林 电 力 J i l i n El e c t r i c Po we r Fe b 2 01 6 Vo 1 4 4 No 1 ( S e r NO 2 4 2 ) 4 2处 理措施 C 降低 运行 周 期 内泵 的磨 蚀 速度 , 对循 环 泵 吸 a 降低灰垢 的生成 , 是解决入 口滤网堵塞 的有 入盖、 护板、 机械密封等设备表面进行保护和修复 , 效措施 。 在除尘器的效果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 严格控 延长过流元件 的使用寿命、 降低更换成本。 制 吸收 塔入 口的 烟温 , 在 吸 收 塔入 口干 湿 交界 处 防 止高温烟气中携带的灰分与石膏液一起堆积在入 5 结束语 口, 形成的大量坚硬的灰垢, 夹杂在滤网中或堆积在 吸收塔人 口烟道处 , 严重时堵塞入 t 2 1 烟道。 在运行调 大唐第二热 电有 限责任公 司通 过采取 以上措 整上选择合理 的 p H 值、 控制浆液中石膏 的过饱和 施 , 减少了吸收塔 喷嘴与喷淋管的堵塞 、脱 落 , 控 制 度 、 保持足够的含固量等措施 , 控制结垢 。 除雾器冲洗水在 0 2 5 MP , 增 大 浆液循 环泵 入 口滤 b - 将入 口滤网 由原来 的小方孔改 为圆孔 以及 网的通流面积, 降低灰垢的生成 , 使 WF GD系统安 通过增大滤 网规格尺寸, 增加通流面积降低堵塞, 降 全 、稳 定运 行 。 低碳垢 的形成 , 保证氧化风量充足 , 应减少氧化风管 堵塞与断裂现象 的发生。 ( 编辑 韩桂春) 扩 l, 摩 8 矿 0 p ( 上接 第 4 5页) 林地、 耕地 , 分歧线路增多, 风 电场距离升压站位置 比较远 , 线 路 出风 电场 后 接人 升 压 站 2回路 比 3回 路连接距离缩短 幅度较大, 致使 2回路投资远低 于 3回路 。 表 6 B风 电场 2回路与 3回路投资 的经济 比较 项 目L GJ L GJ _ 1 8 光缆 6 结论 风电场内集电线路回路的确定应结合风电场规 划、 风机布置、 升压站位置、 风 电场地形和地物情况 及工程造价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 , 一般情况如下 : a 风电场规划容量大 于 2 0 0 Mw 或风 电场位 5 6 于丘 陵 、 山区时 , 宜采 用 2回路 ; b 风电场范围内涉及林地 、 耕地 、 铁路 、 高速公 路、 河流等敏感地物时, 宜采用 2回路连接; C 风 电场 规 划 容 量 小 于 2 O 0 MW , 且 风 电 场 内 地形平坦、 地物简单、 风机布置集中有序时 , 宜采用 3回路连 接 ; d 从 运行 维护 方面 分析 , 当路 径长度 相 近时 , 宜 采用 3回路连接 否则宜采用 2回路 。 参考文献 1 周沈杰 风电场 集电线路导线选 型分 析 J 上海 电力 , 2 0 0 8 ( 0 6 ): 5 0 3 5 0 6 2 国家电网公 司组编 风 电场 电气系统典 设 汁: 第 3册 线路部分 M 北京 : 中国电力 出版社 , 2 0 1 1 3 张殿 生 电力 工程 高 压送 电线路 设 计 手册 ( 第 2版 ) M 北京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2 0 0 3 4 6 6 k V及 以下 架空 电力线 路 设计 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