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郁病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内科郁病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内科郁病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内科郁病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内科郁病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郁证,1,病名释义:, “郁”指病机:是气机郁滞的意思。“郁”有积、滞、蕴结之义。医经溯洄集五郁论“郁者,滞而不通之意。” “郁”指病因: 因郁而病的意思。是指由情志抑郁所导致的多种病证的总称。古今医统大全郁证“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鬰”,2,一、概述,1.郁证定义 2.古今郁证的区别 3.历史沿革 4.范围,3,一、概述,1.定义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又有脏躁、梅核气等病证)。,4,2古今郁证的区别 (广义) 明代以前属于古代的郁证,其范围十分广,六淫、七情、痰、食、瘀等所致的疾病,都属于郁。 明代以后才以情志之郁为主要内容。如景岳全书郁证说:“凡诸郁滞,如气血食痰,风湿寒热,或表或里或脏或腑,一有滞逆,皆为之郁。”,一、概述,5,2古今郁证的区别 (广义)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古今郁证作了鉴别,说:“邪不解散,即为之郁今所辑者,七情之郁居多,如思伤脾,怒伤肝之类是也。其原总由于心,因情志不遂,则郁而成病矣。” 明代以前是广义的郁包括外感,明代以后是狭义的郁,以情志之郁为郁证的主要内容。,一、概述,6,3.历史沿革 内经无郁证的病名,但有五气之郁和治法。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本治疗法则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木郁达之被后世医家所推崇。,一、概述,7,3.历史沿革 金匮要略有郁证的脏躁及梅核气的证治。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一、概述,8,3.历史沿革 从金元时期开始把郁证作为一个单独的病证, 朱丹溪提出(气、血、火、食、湿、痰)六郁学说,并明确指出六郁是以气郁为先,先有气郁而后产生诸郁, 六郁汤、越鞠丸等通治六郁的方剂。,一、概述,9,3.历史沿革 明代张景岳则提出因郁而病和因病而郁之说, 景岳全书杂证谟郁证曰:“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认为精神因素在郁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概述,10,3.历史沿革 明代医家虞抟医学正传把郁证作为病名,并被后世医家采用。,一、概述,11,4.范围 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出现郁证的症状表现时,均可按郁证辨证论治。,一、概述,12,二、病因病机,郁病的总的病因是情志内伤所致,与肝关系密切。 (一)病因 1.情志失调: 2.体质因素:,13,1.情志失调:,恼怒 伤肝,肝失疏泄调达,肝气郁结 (气),日久化火,火郁(火),血瘀(血),忧思 伤脾,脾失健运,食食滞不消(食) 水水湿不化(湿) 水聚湿成痰(痰),(一)病因,克 脾,14,(一)病因,2.体质因素:,素体肝旺, 或体质虚弱 (脾虚),复加情滞刺激,肝郁克脾,脾虚生化乏源,气血不足 心脾失养 (心脾两虚),或郁火暗耗营血 心病及肾 心肾阴虚,肝郁化火,15,(二)病机,病位:主要在肝 可涉及心、脾、肾 病因:七情所伤 病理性质: 初病多实,久则为虚证或虚实夹杂 实:气、血、湿、痰、火、食六郁邪实为主, 虚:病延日久则宜由实转虚, 火郁伤阴 阴虚火旺、心肾阴虚; 脾伤气血生化乏源 心脾两虚。,16,三、诊断与鉴别,(一)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以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闷胁胀为主要表现,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咯之不出为主症 2病史:患者大多数有忧愁、焦虑、悲哀、恐惧、愤懑等情志内伤的病史。 3多发于青中年女性。各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正常,除外器质性疾病。,17,三、诊断与鉴别,(二)相关检查 咽部症状进行食道的X线及胃镜检查。 脏躁的临床表现与癔症关系密切,需要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后者有思维障碍、知觉障碍和性格改变,如被控制感,幻听,原发性妄想等。,18,(三)鉴别诊断,1.梅核气与虚火喉痹鉴别 共同点:咽喉不适。 2.梅核气与噎膈鉴别 共同点:症状与吞咽有关 3.脏躁与癫病鉴别 共同点:心神失常。 4.与胁痛的鉴别,19,(二)鉴别诊断,1.梅核气与虚火喉痹鉴别 共同点:咽喉不适。,20,21,2.梅核气与噎膈鉴别,22,共同点:心神失常。 脏躁 多发于青中年妇女或绝经期缓慢起病,主要表现有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宁,易激惹,易怒,时作欠伸等,具有自知自控能力。 癫证 则多发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出言无序或喃喃自语,静而多喜等,病者缺乏自知自控能力。,3.脏躁与癫证鉴别,23,4.与胁痛的鉴别,胁痛以胁肋疼痛为主 郁证以情志异常为主,24,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证论治,25,(一)辨证要点,1.辨明脏腑与六郁的关系 郁证的发生主要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以气郁为主要病变。 肝-气郁、血郁、火郁 脾-食郁、湿郁、痰郁 心-虚证,26,(一)辨证要点,2.辨别证候虚实 实证:病程较短,表现为精神抑郁,胸胁胀痛,咽中梗塞,善太息,脉弦或滑。 虚证:病程较长,见精神不振,心神不宁,心慌,虚烦不寐,哭笑无常,脉细或细数。,27,(二)治疗原则,根据内经“木郁达之”和杂病源流犀浊“治郁之法,顺气为先”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是治疗郁病的基本原则。 实证-理气开郁,并根据兼证分别采用活血、降火、祛痰、化湿、消食等。 虚证-根据损及的脏腑和气血阴精亏损的不同情况而补之,或养心安神,或补益心脾,或滋养肝肾等。,28,治疗禁忌和注意事项,(1)郁病一般病程较长,用药不宜峻猛,否则欲速不达。在实证治疗中,应注意理气而不耗气,活血而不破血,清热而不损胃,祛痰而不伤正,燥湿而不伤阴,消食而不伤脾;在虚证治疗中,应注意补益心脾而不过燥,滋养肝肾而不过腻。,29,治疗禁忌和注意事项,(2)注意精神调摄:移情易性临证指南医案“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3)香橼、佛手药性平和,理气而不伤阴,无论新恙久病,均可选用。 (4)理气药多为香燥之品,久病阴血暗耗者慎用。,30,(三)分证论治,1、肝气郁结 主症: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 兼症:善太息,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或腹胀。 舌脉:苔薄腻,脉弦。 证机概要:肝郁气滞,脾胃失和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31,加减:(1)应用时为了提高疗效,加郁金、青皮、佛手。 (2)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嗳气频作,脘闷不舒者,加法半夏、生姜;若无效再用旋复花、代赭石 (3)瘀血固定或刺痛加当归、丹参、郁金、红花 (4)肝气乘脾,腹痛、腹泻可用痛泻要方。 (5)妇女出现乳房胀痛,橘叶、炒王不留行; (6)大便有不尽之感,加薤白。,32,(三)分证论治,2.气郁化火证 主症: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目赤耳鸣。 兼症(肝火):口苦而干,或头痛,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机概要:肝郁化火,横逆犯胃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代表方剂:丹栀逍遥散加减。,33,加减:(1)肝经火热较甚,口苦,大便秘结者,龙胆草、大黄(芦荟)泻热通腑。 (2)肝火犯胃,肝胃不和,口苦,嘈杂吞酸合用左金丸清泻肝火,降逆和胃。 (3)肝火上炎,头痛,耳鸣,加菊花、钩藤清热平肝;伤阴,舌红少苔,加生地、麦冬,34,(三)分证论治,3.痰气郁结证 主症:咽中如有物梗塞,咯之不出,吞之不下 兼(肝郁气滞)症状:精神抑郁,胁肋胀满 舌脉:苔白腻,脉弦滑。 证机概要:气郁痰凝,阻滞胸咽。 治法: 疏肝理气,化痰解郁 代表方剂:半夏厚朴汤加减。,35,36,加减:(1)可加玄参、浙贝母、桔梗、海浮石等顺气化痰。 (2)痰郁化热,烦躁口苦,舌红苔黄者,加黄芩、黄连、瓜蒌、胆星清热化痰;也可用温胆汤加减; (3)服药时也可口含溢津散(川贝、风化硝)。 (4)如为慢性咽炎患者,可用银花、麦冬、胖大海、木蝴蝶,代茶饮。,37,(三)分证论治,4.血行郁滞证 主症:精神抑郁,性情急躁,胸胁疼痛。 兼症(气滞血瘀)症状:头痛,失眠,健忘,或身体某不发冷或发热感,女子月经不调。 舌脉:舌紫暗,或由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证机概要: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治法: 理气解郁,活血化瘀。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38,39,40,(三)分证论治,5.心神失养证(脏躁) 主症:心神不宁,精神恍惚,悲伤欲哭,数欠伸。 兼心肝阴虚的症状:心烦不得卧,心悸,坐卧不安。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营血暗耗,心神失养。 治法:养心安神。 代表方剂:甘麦大枣汤加味。,41,加减:(1)应用时为了提高疗效可加百合、生地、合欢花、郁金滋养阴血,疏肝解郁; (2)心悸不寐,神疲纳呆可合归脾汤 (3)心烦易怒,失眠怔忡者加,珍珠母、磁石重镇安神 (4)血虚生风出现手足蠕动,加当归、生地、珍珠母、钩藤养血熄风。,42,(三)分证论治,6.心脾两虚证 主症:多思善疑心悸胆怯,失眠健忘。 兼心脾两虚症状:面色不华,头晕,食欲不振,便溏身疲, 舌脉:舌淡,脉细弱。 证机概要:气血亏虚,心脾失养。 治法:补益心脾,益气养血。 代表方剂:归脾汤。,43,加减: (1)阴虚有火舌红,口干,心烦,加生地、麦冬、黄连。 (2)气郁明显,加合欢花、郁金疏肝理气。,44,(三)分证论治,7.心肾阴虚证 主症:情绪不宁,五心烦热,盗汗。 兼心阴虚症状:心悸,失眠多梦,健忘, 肾阴虚症状:眩晕,腰酸,口干咽燥。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心肾阴虚,虚火上炎。 治法:滋养心肾。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45,46,加减:(1)肾阴虚相火妄动,遗精较频者,加知母、黄柏泄相火。 (2)心肾不交,虚烦不得眠可用黄连阿胶汤。 (3)午后潮热者,加青蒿、地骨皮,退虚热。,47,预防和调护措施,1.正确对待各种事物,避免忧思郁虑,防止情志内伤,是防治郁病的重要措施。 2.医务人员深入了解病史,详细进行检查,用诚恳、关怀、同情、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在郁病的治疗及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3.对郁病患者,应作好精神治疗的工作,使病人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并解除情志致病的原因,以促进郁病的完全治愈。,48,结语1,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病因是情志内伤所致, 理气开郁、调畅气机 注意精神调摄:移情易性临证指南医案“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49,结语2,1、肝气郁结 治法:舒肝解郁,理气和中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2.气郁化火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代表方剂:丹栀逍遥散加减。 3.痰气郁结 治法: 疏肝理气,化痰解郁代表方剂:半夏厚朴汤加减。 4.血行郁滞 治法: 理气解郁,活血化瘀。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50,结语3,5.心神失养证(脏躁)治法:养心安神。代表方剂:甘麦大枣汤加味。 6.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益心脾,益气养血。代表方剂:归脾汤。 7.心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心肾。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51,研究进展,临床研究中医中药 (1)李改祥,肝胆脾心受累气血失调所致,以温胆汤加味治疗该病100例有效率98%。 (2)陈困龙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68例强调方中多苦温香燥,加养阴药。 (3)胡金梅用自拟方治疗76例,痊愈67例。(柴胡、当归、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