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_第1页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_第2页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_第3页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_第4页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课题名称:复习课-连加1学 科数学设计人陈石昌教学对象091班主讲人陈石昌课 型集体课辅 助多媒体 教具一、教材介绍与分析本节课是新开学的第一课,它是复习课,以复习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为主。它是100以内不进位的连加,100以内连加笔算是100以内口算加法的综合运用,它的基础是10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口算连加。同时,学生通过对连加的学习,还可以更进一步巩固100以内加法笔算法则,提高计算的能力。二、学情分析091班的学生是智障不同的各种学生,全班一共13人,根据他们的特点,我把他们分成A、B、C三组,以此来方便教学。A组学生3人,包括覃柳欣、唐传毅、黄骏豪,他们能够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B组学生包括甘润民等4人,他们能够听到老师的指令,但是言语上发展得不好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C组学生包括杨天铖等6人,他们发展了低微的言语交流能力或甚至没有发展,自己的观点不能完整表达出来。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组: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B组: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C组:跟读算式。2、 过程与方法A组:通过学习,初步学会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B组:尝试计算。C组:跟读算式。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四、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计算。 六、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八、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经过那么久的学习,我们班的同学都有了一双数学的眼睛,会从生活中找数学信息,并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看!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谁?喜羊羊要带小朋友们去郊外,不过在去的路上,有一道障碍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你们能解决吗? 二、新授:出示课题:连加 (一)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 郊外到了,喜羊羊说这户家里住着一个小朋友叫小东,他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看看今天他在干什么?2、 出示情境图,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请学生仔细观察,说图意。3、 提问: 小东在干什么? 小鸡这里有什么数学信息? 瞧!画面上发生什么变化了? 画面上又发生什么变化了? 这幅图描述的是什么意思,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 有几个部分的小鸡?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只小鸡?4、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 (1) 随生答板书 (2)与生一起理解算式。 (3)读算式 (4)比较不同。 引导学生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三个数,两个加号,让学生给这样的算式起名字。指出:数学上叫做连加(板书:连加)生齐读。 (5) 说算理: 师:5+2+1=8的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汇报) 汇报交流。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5+2=7),算出得数7(将7填到框中)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我们的收获真不小,跟着喜羊羊去郊外解决了小东家的数学问题,还认识了连加,知道了连加的计算方法。接下来喜羊羊可要考考你们了。 出示第一题做做 2+5+1= 5+0+3=1+2+3=4+1=2=动手操作 摆小棒。同桌合作,引导学生一人摆小棒出题,一人列式计算。指名上台演示。 你是怎样算的?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四)课堂小结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连加的意义和算理:连续相加,先算前面两个数的和,再用和与第三个数相加。(五)布置作业作业:用竖式计算:20+13+46=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1、在读图意时,我还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2、由于个别学生平时对看图说图意的表达能力训练的少,所以对动态课件摆小棒的过程用语言表述不是很科学规范。以后课堂上我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二课时(一)复习1、说出什么叫“连加”2、跟老师齐读连加算法的概念。3、抽查同学们作业情况并评价。(二)新授1、 练一练:(1)42+20+26=42+ 20 ( )+ 26 (2)12+5+30= 12+ 5 ( )+ 30 ( )指名叫2名同学上来写,其他同学写在作业书本。2、 教师巡回指导3、 教师和同学们一起点评上来写的同学。(三)练习(1)30+34+23= 30+ 34 ( )+ 23 ( )(2)43+35+20= 43+ 35 ( )+ 20 ( )请2名同学上来写出,其他同学写在作业本,自己完成。(3)教师请1名同学当小老师,点评。老师再总结。(四)作业:用竖式计算:(1)31+24+42=(2)6+22+31=(3)22+13+32=课题:复习课-连加2(一)复习说出什么叫“连加”(二)新授1、 练一练:(1)42+20+26=42+ 20 ( )+ 26 (2)12+5+30= 12+ 5 ( )+ 30 ( )(三)作业计算下面各题(1)30+34+23= 30+ 34 ( )+ 23 ( )(2)43+35+20= 43+ 35 ( )+ 20 ( )教学反思连加2教学反思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陈石昌竖式的三种写法没有对错之分,但无疑会有优劣之分。这时教师要有优化的意识,又要意识到优化的主体是学生,优化的过程是一个学生思考比较,体验感悟的过程。在教学“42+20+26=”计算时,我不曾多说什么,只是让学生比较每种方法的优缺点,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去思考优劣。“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这句话体现我对学生的尊重,这句话体现我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感知体会。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从而发自内心的选择出最佳方法。课题复习课-连减课型集体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2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难点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教学时数第一课时教具课件等教学手段、方法分组教学法、教授法、练习法、提问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听说大家都非常的聪明,什么东西都是一教就会,我不信,现在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很聪明。二、检查复习1、 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顺序)8+4+3= 13-4-5= 62-20=9+5+7= 16-8-4= 58-30=2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28+34= 52-20=三、 导入新课我对大家刚才的表现非常满意,你们真的是非常的聪明。不过我还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难倒你们。请大家将28+34改为例1 28+34+23四、 教学新知师:这三个数相加,我们应该先算什么?生:先算 28+34师:28+34我们已经算过了,谁能帮老师写出来?(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师:现在做完了没有?还要算什么?(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师:现在做完了吗?(注意,还要再在横式上写上得数。)师:这几位同学真聪明,还有哪位同学和他同样聪明? 好!现在我们就来比试一下,看谁最聪明?!完成“做一做” 49+25+17师: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时用了几个竖式?谁能只用一个竖式就能算出来呢?你是怎样想的?生回答。真棒!现有我们把原来的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比原来简便多了,这就叫“简便写法”。好!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连简便写法都能自己想出来。看来下面的这道题也难不住大家了。不过也说不定,你们中间会有个“小迷糊” ,看看谁愿意当小迷糊!把5220改为例2: 52-20-18对学生提出要求:先用两个竖式来写,然后再把两个竖式写成竖式的简便写法。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表扬,然后指着其中的 52-20 说:这一步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我们学过它的口算,谁能口算出来呢?根据学生举手数的多少,说: 真不错,有这么多的同学能口算出来,那么以后我们再遇到这样的题目,能口算的就不用再写竖式了。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省略其中的一步计算。“做一做” 842630= 注意:遇到哪一步可以口算,就不必写竖式。五、课堂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所做的黑板上的这几个题,就是课本上的例1和例2,其中的例1是三个数相加,叫(连加)(并板书)。例2是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叫(连减)(并板书)。在用竖式计算连加和连减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指例题)用两个竖式来算,第二种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叫“简便写法”。六、 课堂练习1、现在我们再来重新练习一下两个竖式的简便写法。做第1题。2、大家都做的不错,现有我们再来做一下第2题,你可以选择用两个竖式或用简便写法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连加连减例128+34+23=85例2 52-20-18=14教学反思 连减教学反思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陈石昌本节课连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只要计算不要出现错误一般学生都会列对竖式。不过,因为加法可以三个数相叠进行计算,因此也出现了连减三个数一起相叠的竖式。不过,这只是极个别的学生。从计算正确率来说,还有点让人担忧,以后还要强调计算时的细心和计算后的检查!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的不足:第一个问题:教学机智的培养。在到入时我让学生观察两道竖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我的问题问法模糊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是我应该及时调整问的方法说:“第一道算式的得数,和第二道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的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第二个问题:计算课在巩固练习时应加大训练力度由于我在教学竖式的不同方法时,比较每一种方法的优劣时用的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很少。而且我在和学生一起观察连加竖式的时候,我经验不足,在对于一些竖式上的小毛病,我没有抓住这个教学机智,让孩子去发现那些小毛病,因此在连减计算过程中,仍有这样的小毛病存在。通过这次的教学,明白了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教学中,不仅要善于扑捉学生资源,更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课题名称:乘法的初步认识一学 科数学设计人陈石昌教学对象091班主讲人陈石昌课 型集体课辅 助一、教材介绍与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其中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本课的重点,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二、学情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091班的学生是智障不同的各种学生,全班一共13人,根据他们的特点,我把他们分成A、B、C三组,以此来方便教学。A组学生3人,包括覃柳欣、唐传毅、黄骏豪,他们能够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B组学生包括许火勇等4人,他们能够听到老师的指令,但是言语上发展得不好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C组学生包括杨天铖等6人,他们发展了低微的言语交流能力或甚至没有发展,自己的观点不能完整表达出来。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2过程性目标: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四、教学准备PPT课件五、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六、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七、课时安排2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分钟)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公园里的游乐场去玩,好吗?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主题图)。请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生: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数的、算的。22222212。师:那么,观缆车上、小火车上、都有多少人、圆桌周围共有几把椅子。(生答)师:你不仅能认真观察,而且还算出了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真是个有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请坐!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 “游乐园”里不仅快乐多多,而且智慧也多多!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小精灵”去亲自感受一下吧!我们走出公园,再去学校看看同学们在作什么?(出示:课件3)师:老师知道你们也喜欢摆学具,一会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按学习小组摆出较难的图形,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们组必须要摆一样的图形,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摆,老师喊听就听。然后小组内按老师提出的问题议一议,最后由组长汇报。(出示课件4)1、摆一个图形需要几根小棒?2、你们组摆了几个?3、一共用了几根小棒?4、怎样列式?二、下面请同学们开始摆吧!(老师画梅花)三、学生汇报1、下面那组的小组长第一个告诉我们?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算式。3、谁能把老师画的梅花,列式计算出来一共有几朵呢?1、学生思考并回答,指名同学起来回答1、激发情趣二、过程(15分钟)2、 下面请同学们开始摆吧!(老师画梅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三、学生汇报(10分钟)1、下面那组的小组长第一个告诉我们?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算式。3、谁能把老师画的梅花,列式计算出来一共有几朵呢?分组讨论,教师点评。4、 实践操作,引导探究(5分钟)五、练习:1、师:大家开动脑筋不仅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图形,而且还计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黑板上这些算式! 2引导探究。师:仔细观察,默默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师:对加数都相同,师:谁能吧老师画的梅花,一共有几朵,列式计算出来?板书:3+3+3+3+3+3=18那么,这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3,和是多少?板书:3 6 18师:也就是说6个3相加的和是18.板书:6个33、请同桌的再说说其余这些算式,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相同加数,和是多少?(学生汇报)师:看来用“几个几”说真简单!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这道算式,如果老师继续画梅花,那么算式会有很多3相加,算式就会很长,用什么方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更简单些?生:用乘法。师:对,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乘法。黑板上的算式,用乘法表示就是36=18或63=18因为有6个3相加,所以数学家就在3和6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3就是加法算式中相同加数,6就是算式中3 的个数。写的时候,先写3,再写6。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中间这个运算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读作:乘。写作X(跟读一遍)4、师:因为乘法是加法得来的,所以乘法就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就成了乘号,写的时候,先写左斜,再写右斜。请同学们跟老师写一遍。师:这个乘号人们一直使用它。这两个算式你会读吗?谁愿意试一试?36=18 读作:3乘6等于1863=18 读作:6乘3等于18师:读的时候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读。谁再来读?同桌互相读一读!5、乘法也有各部分的名称,乘号前后的数都叫做因数,得的数叫做积。6、(出示课件6)下面老师再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位同学有两只眼睛,5位同学呢?怎样列式?10位同学呢?60位同学呢?60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多个2相加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乘法表示。所以许多的相同加数连加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请同学们读一遍。7、我们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1、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请你把黑板上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我们再来看大屏幕。(课件7、秋千)3、接下来,男女生进行一个小比赛,请看屏幕:(课件8、齿轮、剪刀)4、下面的题目,同学们也会顺利完成的。(课件9、熊猫)5、同学们再看小猪储蓄罐,你怎样列式。(课件10)6、我们再来练一道(课件11、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7、课件12.下面的算式能不能写成乘法的形式?为什么?六、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 这节课大家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在生活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可以说说你具体学习了什么?思考教师问题,然后再进行相关计算。层层深入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法:3 + 3 + 3 + 3 + 3 + 3=18乘法:3 6 = 18 读作:3乘6等于18 或 6 3 = 18 读作:6乘3等于18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陈石昌 回顾本节课,觉得在不少环节上没有处理好。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深入人心。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学生汇报”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但是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对于学生提出可以用乘法来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当时一是怕中下生听不懂,影响学习情绪,二是怕展开讨论会影响教学时间)致使认识乘法的意义兜了一个大圈,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追究起来还是被旧的教学思想影响,还没有真正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回避学生的问题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学生的创造性言行、质疑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教师事先备好的教学过程被打乱,教学进度或加快或减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这节课使我认识到: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中心”的封闭性的教学时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中心”的灌输式,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就是当今教师所必须做到的。 乘法初步认识2教学设计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陈石昌课题乘法初步认识复习题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A组1、能知道相同的加数是什么2. 能数出有多少个相同加数3.能根据图例列出相应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B组1、能跟读相同的加数是什么2.能跟着数出有多少个相同加数3.能抄写出相应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重点知道有多少个加数并列出乘法算式跟写出相应乘法算式难点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跟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学时数第一课时教具复印件、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方法分组教学法、教授法、练习法、提问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A组一、导入1、 看图提问:我们以前学了,要数出全部的熊猫,用什么方法计算?2、 读读例一:用加法计算 2+2+2=6二、例一复习练一练1.3个小圆形卡片一组,共摆4组。(图示)加法算式是:相同的加数是( ),有( )个( )2.2个小圆形卡片一组,共摆5组。加法算式:相同的加数是 ( ) ,有( )个( )。3.摆2组,每组5个小圆形卡片。加法算式:相同的加数是( ) ,有( )个( )。4.(图示)看图列出加法算式:相同的加数是( ),有( )个( )。5.(图示)看图列出加法算式:相同的加数是( ),有( )个()。 三、例2的复习例2、( 图示)用加法算: 3+3+3+3+=15用乘法算:3 5=153 5=15,读作 3乘以5,表示5个3相加。练一练1. 先写出加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图示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是: 读作( )乘以( )。2.( 图示)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是: 读作: ( ) 乘以( )。四、总结知道相同的加数是什么,并且要知道有多少个数相加,先列出相加的加法算式,在列出乘法算式。五、作业写练一练的第2题,第3题。B组一、 导入1看图提问:我们以前学了,要数出全部的熊猫,用什么方法计算?2.读读例一:用加法计算 2+2+2=6二、例一复习练一练1.同A组跟读加法算式是:2.2个小圆形卡片一组,共摆5组。跟读加法算式是:3.摆2组,每组5个小圆形卡片。跟读加法算式:4.(图示)看图列出加法算式:相同的加数是( ),有( )个( )。5.(图示)跟读加法算式是:三、例2的复习例2、( 图示)跟读 :3+3+3+3+=15用乘法算:3 5=153 5=15,读作 3乘以5,表示5个3相加。练一练跟读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 读作( )乘以( )。2.( 图示) 跟读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是: 读作: ( ) 乘以( )。四、总结同A组五、作业抄写练一练的第2题,第3题。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2+2+2=623=6教学反思课题名称: 6的乘法口诀学 科数学设计人陈石昌教学对象091班主讲人陈石昌课 型集体课辅 助一、教材介绍与分析6的乘法口诀是继学习了1到5乘法口诀上面的新内容,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可以参考之前的乘法口诀学习方法。二、学情分析091班的学生是智障不同的各种学生,全班一共13人,根据他们的特点,我把他们分成A、B、C三组,以此来方便教学。A组学生3人,包括覃柳欣、唐传毅、黄骏豪,他们能够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B组学生包括甘润民等4人,他们能够听到老师的指令,但是言语上发展得不好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C组学生包括杨天铖等6人,他们发展了低微的言语交流能力或甚至没有发展,自己的观点不能完整表达出来。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组:学会6的乘法口诀并会计算。B组:在教师辅导下学会6的乘法口诀C组:跟读学会6的乘法口诀过程与方法:A组:通过观察学习,掌握6的乘法口诀。B组:通过观察学习,了解6的乘法口诀。C组:通过观察学习和跟读,增强动口和动脑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组:培养学生勤动脑筋勤思考的能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B组:培养学生勤动脑筋勤思考的能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C组:培养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教学准备PPT课件五、教学重点学会6的乘法口诀六、教学难点6的乘法口诀的应用七、课时安排2八、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1、背诵之前学过的表内乘法口诀。2、口算表内乘法(师报乘法算式,生说出得数)3、(板演,彩色标注运算符号。)42= 23= 15= 42= 23= 15=师强调:在运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再做题,不同的运算,计算结果是不同的。4、(板演)将例题中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5、(演算,集体订正后,说说加法变成乘法的的计算法则。) 5+5= 5 2 A类生读写,BC类生跟读算式从旧知中类比学习新知二、新课 1、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表内乘法口诀,现在我们接着以前的内容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的内容。2、合作交流,探究体验。 活动一:探究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1. 小朋友们,把你想到的先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可跟同桌交流交流。 2. 组织汇报交流,师板书。 6+6+6+6+6+6+6+6= 66= (A类生汇报,教师评价后BC类生跟读)3.哪种方法简单?(乘法)。想知道66等于多少,就要用到乘法口诀, 引出本节数学课题: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4、讨论交流,总结出6的乘法口诀。 活动二: 交流6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方法 1. 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觉得哪句最好记?是怎么记的?有没有觉得不好记的?谁来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他? 2. 生交流方法。 3. 用刚才介绍的好方法再记一遍。 4. 请“小老师”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摆学具、动作等表示一个乘法口诀,有困难可找小伙伴一起研究,也可请老师参加。 5. “猜一猜”游戏。(一个学生说表示的方式与内容,另一个学生猜猜是哪句口诀) 6、师:“6的乘法口诀”都记住了吗?一起背出来吧!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 游戏:变魔术。(看口诀说算式,看算式说口诀) 2. 当邮递员送信。 36 24 1866 46 36 64 6个6 66 6个3 4个6 (A类生回答,B类生教师指导回答,C类生跟读 )巩固练习四、课堂练习6 1=6 一六得六6 2=14 二六十二 6 3=21 三六十八6 4=28 四六二十六 6 5=35 五六三十6 6=42 六六三十六 九、板书设计6 1=6 一六得六6 2=14 二六十二 6 3=21 三六十八6 4=28 四六二十六 6 5=35 五六三十6 6=42 六六三十六十、教学反思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陈石昌1.6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已经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多数学生能熟练背诵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在设计时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先让学生自由地说出6的乘法口诀,或者让学生根据以前的经验进行猜测。2.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自由验证,课标指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当学生得出6的乘法口诀后,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验证,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发现6的乘法口诀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交流等数学能力。课题名称: 6的乘法口诀练习学 科数学设计人陈石昌教学对象091班主讲人陈石昌课 型集体课辅 助一、教材介绍与分析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二、学情分析091班的学生是智障不同的各种学生,全班一共13人,根据他们的特点,我把他们分成A、B、C三组,以此来方便教学。A组学生3人,包括覃柳欣、唐传毅、黄骏豪,他们能够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B组学生包括甘润民等4人,他们能够听到老师的指令,但是言语上发展得不好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C组学生包括杨天铖等6人,他们发展了低微的言语交流能力或甚至没有发展,自己的观点不能完整表达出来。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组: 进一步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灵活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B组:在教师辅导 进一步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C组:跟读学会6的乘法口诀过程与方法:A组: 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组: 在教师帮助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C组:通过观察学习和跟读,增强动口和动脑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B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C组:培养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教学准备PPT课件五、教学重点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正确地运用口诀。六、教学难点灵活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七、课时安排3八、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1.提出问题,回顾旧知。(1)填一填。(课件出示)一六( ) ( )六十八 四( )二十四六六( ) 五( )三十 ( )十二A类生填写,B类生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填写,C类生读读。 (2)课件出示口算题。26= 56= 66= 64= 46= 63= 课件出示后,学生口答。 (3)对口令。(课件出示) 口诀说完整,算式说口诀。 三六( ) 五六( ) 六六( )四六( )56= 30 66= 36 64=24 63=18 16=6(4)我是小医生。五六30 二六得十二 65=35 36=十八A类生填写回答,B类生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填写,C类生读读。 通过对上节课知识的梳理和回顾,着重练习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逐步提高口算能力。二、新课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练习。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温馨提示:A类生独立解决后,交流分析思路。BC类生思考。(2)自主练习的第7题。提示:A类生独立解决后,交流分析思路。BC类生思考。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第一关顺利通过,来看第二关,要做到又准又快。 (1)自主练习的第8题。训练学生对乘法口算的运用能力及灵活的思维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 游戏:变魔术。(看口诀说算式,看算式说口诀) 2. 当邮递员送信。 36 24 1866 46 36 64 6个6 66 6个3 4个6 (A类生回答,B类生教师指导回答,C类生跟读 )四、课堂小结师:经过几道关卡,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百花园,小蜜蜂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她还告诉我们:六呀!是一个很奇特的数,大千世界,有很多事物和六的乘法口诀有关,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11片雪花有六个花瓣,2片雪花有12个花瓣,三片雪花就有18个花瓣21个六边形有6条边,2个六边形有( )条边,3个5个呢? 1只蚂蚁有六条腿, 1只蝉有六条腿, 1个“多”字 是6笔写成的,.在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能用6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希望同学们能用你那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它、解决它,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成为生活中的小小数学家! 通过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6的乘法口诀的再认识,以达到理解、熟练、灵活的目的,这样可打破学生形成定势解题的坏习惯,从而训练了学生解题的灵活性。五、板书设计6的乘法口诀练习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36=18 三六十八 63=18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56=30 五六三十 65=30六、教学反思设计多层的练习,为让学生熟练地掌握6的乘法口诀,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对口令,小袋鼠跳远,小组游戏等练习,将几种记忆方法进行归纳与表演,以求更好的掌握,同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课题名称: 7的乘法口诀学 科数学设计人陈石昌教学对象091班主讲人陈石昌课 型集体课辅 助一、教材介绍与分析7的乘法口诀是继学习了1到6乘法口诀上面的新内容,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可以参考之前的乘法口诀学习方法。二、学情分析091班的学生是智障不同的各种学生,全班一共13人,根据他们的特点,我把他们分成A、B、C三组,以此来方便教学。A组学生3人,包括覃柳欣、唐传毅、黄骏豪,他们能够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B组学生包括甘润民等4人,他们能够听到老师的指令,但是言语上发展得不好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C组学生包括杨天铖等6人,他们发展了低微的言语交流能力或甚至没有发展,自己的观点不能完整表达出来。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组:学会7的乘法口诀并会计算。B组:在教师辅导下学会7的乘法口诀C组:跟读学会7的乘法口诀过程与方法:A组:通过观察学习,掌握7的乘法口诀。B组:通过观察学习,了解7的乘法口诀。C组:通过观察学习和跟读,增强动口和动脑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组:培养学生勤动脑筋勤思考的能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B组:培养学生勤动脑筋勤思考的能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C组:培养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教学准备PPT课件五、教学重点学会7的乘法口诀六、教学难点7的乘法口诀的应用七、课时安排2八、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复习1、背诵之前学过的表内乘法口诀。2、口算表内乘法(师报乘法算式,生说出得数)3、(板演,彩色标注运算符号。)42= 23= 15= 42= 23= 15=师强调:在运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再做题,不同的运算,计算结果是不同的。4、(板演)将例题中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5、(演算,集体订正后,说说加法变成乘法的的计算法则。) 6+6= 6 2 A类生读写,BC类生跟读算式二、新课 1、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表内乘法口诀,现在我们接着以前的内容继续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内容。2、合作交流,探究体验。 活动一:探究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1. 小朋友们,把你想到的先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可跟同桌交流交流。 2. 组织汇报交流,师板书。 7+7+7+7+7+7+7+7= 77= (A类生汇报,教师评价后BC类生跟读)3.哪种方法简单?(乘法)。想知道77等于多少,就要用到乘法口诀, 引出本节数学课题: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4、讨论交流,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 活动二: 交流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方法 1. 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觉得哪句最好记?是怎么记的?有没有觉得不好记的?谁来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他? 2. 生交流方法。 3. 用刚才介绍的好方法再记一遍。 4. 请“小老师”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摆学具、动作等表示一个乘法口诀,有困难可找小伙伴一起研究,也可请老师参加。 5. “猜一猜”游戏。(一个学生说表示的方式与内容,另一个学生猜猜是哪句口诀) 6、师:“7的乘法口诀”都记住了吗?一起背出来吧!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 游戏:变魔术。(看口诀说算式,看算式说口诀) 2. 当邮递员送信。 21 42 28 76 47 37 74 6个7 67 7个3 4个7 (A类生回答,B类生教师指导回答,C类生跟读 )四、课堂练习7 1=7 一七得七 7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