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903.9-2005 鞋类 内底试验方法 跟部持钉力》是一项国家标准,专门针对鞋类产品中内底部分在跟部区域对于钉子保持能力的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鞋子,特别是那些设计时考虑了需要通过钉子将鞋跟与鞋底固定在一起的产品。

根据这项标准,首先定义了试验所需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拉力机、夹具以及标准规格的钉子等。接着,对样品制备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从待测鞋中取出内底,并确保选取用于测试的部分处于未受损伤的状态。此外,还明确了如何正确地将钉子打入内底指定位置的方法。

试验步骤方面,《GB/T 3903.9-2005》详细描述了使用专用装置以恒定速度拔出钉子的过程,记录下在此过程中达到的最大拉力值作为衡量指标。这一最大拉力值反映了内底材料抵抗钉子被拔出的能力大小,从而间接评估了鞋子整体结构稳定性及耐用性的一个方面。

最后,标准还提供了关于结果计算与表示的具体指导原则,包括如何处理多组数据以获得平均值,以及报告格式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遵循这些规定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对比不同材质或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内底产品性能差异,为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3903.9-2021
  • 2005-09-26 颁布
  • 2006-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3903.9-2005鞋类内底试验方法跟部持钉力.pdf_第1页
GB-T3903.9-2005鞋类内底试验方法跟部持钉力.pdf_第2页
GB-T3903.9-2005鞋类内底试验方法跟部持钉力.pdf_第3页
GB-T3903.9-2005鞋类内底试验方法跟部持钉力.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3903.9-2005鞋类内底试验方法跟部持钉力.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61 . 0 6 0Y7 5藉昌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3 9 0 3 . 9 -2 0 0 5 / I S O 2 0 8 6 7 : 2 0 0 1鞋类内底试验方法跟部持钉力F o o t we a r - T e s t me t h o d s f o r i n s o l e s - He e l p i n h o l d i n g s t r e n g h( I S O 2 0 8 6 7 : 2 0 0 1 , I D T)2 0 0 5 - 0 9 - 2 6 发布2 0 0 6 - 0 4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3 9 0 3 . 9 -2 0 0 5 / I S O 2 0 8 6 7 : 2 0 0 1前言 GB / T 3 9 0 3的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I S O 2 0 8 6 7 : 2 0 0 1 ( 鞋类内底试验方法跟部持钉力 。 本部分的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制鞋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扛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马越、 张伟娟 、 王 占伟 、 李冲霄 。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3 9 0 3 . 9 -2 0 0 5 / I S O 2 0 8 6 7: 2 0 0 1鞋类内底试验方法跟部持钉力范围G B / T 3 9 0 3的本部分规定了鞋类内底材料持钉能力以防止鞋钉穿透内底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带跟的组装内底, 也适用于用钉固定的外装后跟的内底。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 T 3 9 0 3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 I S O 5 8 9 3 橡胶和塑料试验设备拉伸、 弯曲和压缩型( 恒定的横动速率) 描述 E N 1 2 2 2 2 鞋类鞋类、 鞋类部件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p r E N 1 3 4 0 0 : 1 9 9 8 鞋类 鞋类部件的取样定位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 B / T 3 9 0 3的本部分。跟部持钉力 h e e l p i n h o l d i n g s t r e n g t h推动模拟后跟钉头穿透内底材料所需要的力。仪器 和材料 应用以下仪器和材料:4 . 1 钻 子 钻子, 钻头为直径2 . 0 mm士0 . 1 mm的螺旋钻。42 拉力机 符合 I S O 5 8 9 3的要求 , 精确度 B级, 拉伸速度 1 0 0 mm/ mi n 士2 0 mm/ mi n 。推荐使用能自动记录力值或最大力值指针的拉力机。4 . 3 拉力机的附件 拉力机的附件, 应包括以下两部分: a ) 刚性的试样支承座, 可固定安装在拉力机机座上, 座中央有一个直径 1 2 mm的圆孔, 试验过程 冲施力方向垂直于支承座平面, 并通过该圆孔的中心。 b ) 推钉器, 是推动模拟钉穿过试样的动力装置.模拟钉的导向头直径为 2 m m, 钉身直径4 m m 士。2 m m, 形成的轴肩与钉的轴线垂直( 上述尺寸对应于 8 mm X 1 4 mm的标准后跟钉) 。 附件应当设计成能保证模拟钉轴线通过试样支承座的孔中心( 见图 1 ) ,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3 9 0 3 . 9 -2 0 0 5 / I S O 2 0 8 6 7: 2 0 01 图 1 拉力试验机附件4 . 4测厚仪 测厚仪, 应符合以下要求: 测厚仪有稳固的平台, 其压脚具有定重负荷, 施加3 . 8 5 N士。 . 1 0N的压力。测厚仪的圆形平面压脚的直径为 1 0 . 0 mm, 其运动方向应与铁砧面垂直。铁砧应为直径 1 0 . 0 mm的水平面圆柱体, 从直径为 5 0 mm的平台表面突出 3 mm。压脚、 平台和突出铁砧的轴线应该一致, 同压脚的运动方向相同。压脚底面和铁砧表面应平行, 误差不能超过 。 . 0 0 5 mm。测厚仪刻度盘的分度为 0 . 0 1 mm。刻度盘能够表示足够大的测量范围, 指针能够贴近刻度盘, 尽量消除视觉上误差。刻度盘读数能精确到。 . 0 1 m m.4 . 5 燕馏水4 . 6 矩形刀模 矩形刀模应能制取大小为 8 0 m m X 2 0 mm的试样。刀模有大约 5 0 的倒角, 以便制样时刀不会损伤试样 的边缘 。5 样品和环境调节 使用 4 . 6 所述的矩形刀模, 从鞋内底材料上切割下两个 8 0 m m X 2 0 mm长方形试样, 一个试样做干试验( 见6 . 1 ) , 另一个试样做湿试验( 见 6 . 2 ) 。 假如试样从鞋类内底或成型内底上切割, 应按 p r E N 1 3 4 0 0 : 1 9 9 8进行取样。 干试验的试样( 见 6 . 1 ) 在试验前按 E N 1 2 2 2 2的要求至少进行 4 8 h的环境调节, 并在此环境下进行 试验。 按 6 . 2所述 的方法 进行湿试验 的试样 在试验前不需要环境调 节。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3 9 0 3 . 9 -2 0 0 5 八S O 2 0 8 6 7: 2 0 0 16试验方法6 . 1 千试验6 . 1 . 1 使用测厚仪( 见4 . 4 ) 在平行于8 0 m m边的中央线上测量3 点的厚度, 距短边的距离分别为2 0 0 mm, 4 0 0 mm和 6 0 0 mm,6 . 1 . 2 使用 2 . 0 m m 的钻头( 见 4”在平行于 8 0 mm边的中央线打 3 个孔, 距短边的距离分别为2 0 mm, 4 0 mm 和 6 0 mm,6 . 1 . 3 将导向头放人一个孔中, 且钉头在材料正面。启动拉力机( 见 4 . 2 ) , 拉伸速度为1 0 0 mm / m i n t2 0 mm/ mi n , 连续记录力的大小直到内底被钉头穿透。记录最大的力。假如任何试验附件的质量对试验力有影响, 应对其进行修正。6 . 1 . 4 另外两个孔重复 6 . 1 . 3方法进行试验。6 . 2 涯试验6 . 2 . , 使用6 . 1 . 1 所述方法, 测量试样的厚度。使用直径2 . 0 0 mm的钻头( 见 4 . 1 ) , 在平行于8 0 0 m m的边的中央 线上打3 个孔, 距一边的距离分别为2 0 0 m m , 4 0 0 m m和6 0 0 m m 。 将试样浸泡在2 3 士 2 0 C的蒸馏水中, 时间为 6h 。然后从水中取出, 将表面的水分吸干。6 . 2 . 2 立即按 6 . 1 . 3 和 6 . 1 . 4 所述步骤进行试验。结 果裹示1 计算3个试样其最大值的平均值, 结果以牛顿表示, 分别作为干试验和湿试验的跟部持钉力,2 计算每个试样的平均厚度。试验 报告77.7.co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 干试验和湿试验的结果, 按 7 . 1 表示;b ) 内底材料的厚度, 根据 72 表示 ;c ) 对试样的材质和标识等详细描述;d ) 如有需要, 对试样的制备过程进行描述;e ) 试验方法的参考文献;f ) 任何与 G B / T 3 9 0 9 的本部分试验步骤的差异;9 ) 试验日 期。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3 9 0 3 . 9 -2 0 0 5 / I S O 2 0 8 6 7 : 2 0 0 1 附录A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