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富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陕西省富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陕西省富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陕西省富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陕西省富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平县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检测高一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第I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n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封藩建卫”是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利用宗法血缘纽带,“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实行层层分封,形成了宗法制统治的奴隶制大国。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稳定了周王朝的政治秩序B.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在依据C. 巩固和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D. 有利于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依据材料“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实行层层分封,形成了宗法制统治的奴隶制大国”结合所学可以看出西周分封制稳定了周王朝的政治秩序,形成了周天子分封下的奴隶制大国,因此A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封藩建卫是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利用宗法血缘纽带,形成的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层层分封制”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以宗法血缘为纽带体现了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在依据,因此B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实行层层分封,形成了宗法制统治的奴隶制大国”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的实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开发了边疆地区,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因此C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实行层层分封,形成了宗法制统治的奴隶制大国”结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关所学可以看出周天子虽然是天下共主,但各个诸侯对自己的诸侯国拥有着极大的管辖权和自主权,不利于周王权力高度集中,因此D选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2.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 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对秦汉政治的认识,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的中心环节。由此,选C。A只涉及表象,B、D显然是错误的。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央集权制度3.对地方的管理一直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难点和重点。阅读下表,可得出的结论是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西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时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宋以文官为地方官,设通判和转运使元实行行省制明设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司法和军事A. 专制主义不断得到强化B. 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完善C. 地方权力都得到了加强D. 通过不断分权控制中央【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均是不同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完善。故答案为B项。对地方行政制度采取的措施,与加强专制主义无关,排除A项;不同时期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削弱地方权力,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通过分权措施控制地方,不是控制中央,排除D项。【点睛】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相关知识,对于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发展历程,必须系统性掌握理解。主要包括:战国时期的萌芽;秦朝时期的确立,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等;西汉时期的巩固,如推恩令的颁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采纳;隋唐时期的完善,如科举制等;北宋时期的加强,如军事、行政、财政方面的措施;元朝行省制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明清时期的空前强化,如地方权分三司,清朝军机处的设立。4.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下列诗句与此制度有关的是A.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B.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C.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D. “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答案】A【解析】【详解】“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体现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按考试成绩录取为官,A项所体现的是科举制,故A项正确;B项是察举制;C项是九品中正制;D项是世官制;故排除BCD三项。5.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秦6位西汉47位唐182位两宋11位明4位清0A. 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B. 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C. 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D. 明代宰相人数减少行政效率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至明朝前的主要朝代丞相的人数较多,体现出历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本质特点;明初到清朝丞相人数由有到无,反映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由此可见宰相人数的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故答案为C项。元朝时期宰相权势一度膨胀,且明初以后丞相制度被废除,排除A项;唐宋时期宰相增多使相权被分割、削弱,减轻了对皇权的威胁,排除B项;明代宰相人数减少是由于废除宰相制度,君主专制加强,与行政效率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6.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绘制的平分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图案,封建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虽然受到冲击,但并没有改变。其落后性表现在A.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 固守小农经济的传统C. 求人人平等平均财富D. 发展私有制的经济主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封建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虽然受到冲击,但并没有改变”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依然固守的是小农经济。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7.“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面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衿制。中国乃不国矣。”中的“是役”指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 第一次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甲午中日战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后列强干涉还辽和掀起瓜分狂潮,故答案为D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A项;B、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均排除。【点睛】甲午中日战争后,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从材料反映的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来看,应当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8.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明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A.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B. 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C. 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D. 涌现出了许多拥有爱国精神的仁人志士【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中华民国的国歌”和歌词“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故答案为A项。歌词没有涉及共和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习俗的变化,排除C项;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9.五四运动亲历者陆懋德说:在东汉、北宋及晚明皆有大学生聚众打倒卖国贼之故事。然而,近三百年来,学界青年敢在天安门开会聚众,并打倒卖国贼,此为北京所见之第一次。”这一言论A. 低估了学生的示范作用B. 表达了对学生命运的担忧C. 赞誉了学生的爱国精神D. 质疑了文人论政的必要性【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打倒卖国贼”来看,这一言论认为五四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赞誉了学生的爱国精神。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评价学生的示范作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学生命运的担忧,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文人论政的看法,排除D项。10.毛泽东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说明中国共产党A. 坚持农村与城市相结合的道路B. 坚持城市中心道路C. 坚持国共合作的道路D.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答案】D【解析】【详解】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壮大人民武装的力量,最终夺取政权,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斗争,排除A项;毛泽东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排除B项;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C项。【点睛】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时期。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11.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 秋收起义B. 井冈山会师C. 红军长征D. 第五次反“围剿”【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来看,“伟大传奇”是指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实现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答案为C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不是战略转移,排除A、B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排除D项。12.下表为1937年到1942年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正面战场始终是抗击侵华日军的主力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C. 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D. 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格数据来看,1937年到1942年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较多,说明国民党军队坚决抗战,牺牲较大,对抗战有重大贡献。故答案为C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抗击侵华日军的主力,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共合作,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排除D项。13.毛泽东在评论新中国某制度时称“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该制度最可能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D. 革命委员会体制【答案】A【解析】【详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故答案为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排除B项;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提供了参政议政的舞台,排除C项;革命委员会体制是“文革”期间地方政权的组织形式,冲击了中国的宪政,是“左倾”错误的表现,排除D项。14.十届全国人大列入规划的立法项目共76件,审议106件草案并通过了100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废止了8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对59部法律作出修改;国务院废止了7部行政法规,对107件行政法规作出修改。这些举措A. 表明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完成B. 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卓有成效C. 推动了立法机构多元化发展D. 有利于民主法制体系的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十届全国人大和十一届全国人大的法制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民主法制体系的完善,故选D。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巨大,目前还未完成,故排除A。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指的是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法制建设,故B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中国的立法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是多元化发展,排除C。15. “目前,英国驻香港总领事柏圣文(Seephen Bradley)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到,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香港的不变回归十年,繁荣不改。”究其原因是A. 香港政治经济基础好B. 有利的外部环境C. 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D. 香港人的勤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才是香港回归十年繁荣不改的原因,香港回归后能继续繁荣昌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制度政策的保证,即“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繁荣的原因16.“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A. 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B.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C.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D. 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亚洲邻国”“周边国家”可知这一举措是为了同邻近国家积极发展友好关系而提出的,这正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不符合“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故A项错误;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与“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无关,排除C项;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反映了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联系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分析解答。17.古代雅典经常举办戏剧公演,舞台对所有城邦公民开放。在戏剧公演前,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行使戏剧评判权,等到比赛结束,由他们评出3位获奖者。古代雅典戏剧公演A. 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利B. 照搬了公民大会议事程序C. 避免了民主政治的缺陷D. 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政治化【答案】D【解析】古代雅典戏剧公演与扩大城邦公民的权利无关,故A错误;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投票表决,“戏剧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行使戏剧评判权”并不能体现公民大会的议事程序,故B错误;雅典戏剧公演不可能避免民主政治的缺陷,故C错误;“戏剧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反映了雅典政治制度中抽签选举的做法,这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政治化,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行使戏剧评判权”,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戏剧模仿抽签选举的做法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8.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学家一致认为,人们所根据的“自然平衡原则”乃是一个理性的统一体,它意味着法律规则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或承认的,全体人类可能自然遵守它。在上述基础上,罗马法过渡到A. 习惯法阶段B. 成文法阶段C. 万民法阶段D. 公民法阶段【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中的“它意味着法律规则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或承认的,全体人类可能自然遵守它”等信息可知,罗马法的适用范围扩大,突破公民范畴,进入到了万民法阶段,故答案为C项。习惯法阶段和成文法阶段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A、B项;公民法的适用范围是罗马公民,与材料中的“全体人类可能自然遵守它”不符,排除D项。【点睛】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在罗马帝国建立以后,由于罗马的扩张,所控制的辽阔版图上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公民法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19.1742年,英国执政的辉格党发生内讧,首相沃波尔因得不到下议院多数议员的支持,内阁全体辞职,从而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集体辞职的先例。这表明英国实行的是A. 责任内阁制度B. 首相任期制度C. 总统共和制度D. 比例代表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就必须集体辞职,说明内阁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国王负责,国王成为不掌握实权的虚位元首,表明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度。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形成首相任期制度,排除B项;英国没有实行总统共和制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英国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政府的产生与存废以议会为基础,国家的行政权力掌握在内阁手中,内阁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君主负责,君主只做一些礼仪性、程序性的工作,具有“虚位元首”的性质,故责任内阁制形成后的英国属于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20.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造成美国高校考试制度相对灵活的重要原因是A. 三权分立原则B. 联邦体制C. 邦联体制D. 民主共和政体【答案】B【解析】【详解】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从而造成美国高校考试制度相对灵活。故答案为B项。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不能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排除C项;民主共和政体与赋予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无关,排除D项。【点睛】美国宪法所体现的分权与制衡原则包括两种类型的分权:纵向的分权,即中央政府(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州政府)的权力划分。这种权力划分是通过联邦制来实现的。横向的分权,即国家权力机构或州权力机构内部的分权。这种权力划分是通过三权分立体制来实现的。联邦制实际上是一种联邦和州的纵向分权,联邦和州在各自权限范围内都享有自由行动的权力。当然,联邦地位高于各州。合众国的宪法、法律和同外国缔结的条约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必须遵守。州可以有自己的宪法或法律,但是,凡同联邦宪法、法律和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21.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A. 实行民主共和政体B. 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C. 议会掌握国家权力D.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代议制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两者形式,故A项错误。B项不能体现其核心,故不符合题意。D项是代议制的实质。故本题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欧美代议制代议制特点。2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等工人运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既迫切地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又为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为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阶级条件。这里的“科学共产主义”是指A. 马克思主义B. 空想社会主义C. 列宁主义D. 毛泽东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科学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故答案为A项。空想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排除B项;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二十世纪产生的科学理论,排除C、D项。23.“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由此可知,巴黎公社A. 是完全的无产阶级专政B. 建立了民主的联合阵线C. 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D. 是工农阶级的联合政权【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来看,说明巴黎公社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故答案为C项。材料不是强调巴黎公社的阶级性质,排除A项;巴黎公社没有建立民主的联合阵线,排除B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不是工农阶级的联合政权,排除D项。24.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十月革命A. 爆发具有必然性B. 具有重大意义C. 推动了俄国发展D. 深受西欧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来看,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俄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故答案为A项。材料不是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十月革命深受西欧影响,排除D项。25.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该国际组织最可能是A. 亚太经合组织B. 世界贸易组织C. 欧洲共同体D. 不结盟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反对美苏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故答案为D项。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排除B项;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排除C项。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它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这次革命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为后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1)材料一划线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集权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结合相关史实,请简要说明。(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3)根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至近现代以来政治制度模式的认识。【答案】(1)说明: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属于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三省相互牵制、监督(或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军国大事属于在正式的行政构之外另设机构,以削弱相权(以明朝设置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为例说明亦可)。(2)“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和内阁制。 (3)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认识;政治制度是经济基础决定的;从国情出发,选择合适政体,不能照搬別国模式;与时俱进地推行政治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联系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属于实行集体宰相制度;西汉形成内外朝制度,属于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削弱相权。(2)联系所学辛亥革命的有关史实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包括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和内阁制。(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对中国古代至近现代以来政治制度模式的认识,应当联系所学,从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国情的关系,以及要与时俱进地推行政治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来回答。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年间,北伐军横扫六省,进逼天津,当时“炮声如雷,京师震动,朝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鸟兽散,正阳门外大市若荒郊无人迹(咸丰帝)召王公、四辅、六部、九卿等会议,皆涕泣丧胆,眼眶肿若樱桃”,最后,北伐军终因孤军深入而失败。摘自岳麓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材料二: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挥师北伐,确定了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方针北伐军讨伐吴佩孚时,吴并不重视,他的主力却忙于在北方讨伐冯玉祥。而孙传芳有自己的打算,他与张作霖互相戒备,又怕吴佩孚吞并他,于是在北伐初期,采取旁观的态度。张作霖受地理位置远、冯玉祥部威胁影响未能给吴孙助战,反而因迟迟未能与孙传芳达成和平协定,在客观上还牵制了吴孙的力量,北伐军打败吴佩孚后在江西战场的胜利不仅粉碎了孙传芳夺取两湖、两广的企图而且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孙在东南五省的统治,这对于北伐奉军,具有战略意义。(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北伐的目的,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北伐军能够消灭吴孙主力的原因,并指出北伐战争胜利的主要意义。【答案】(1)目的:推翻清政府统治。失败原因:太平军孤军深入,后援不足;清军力量强大;太平军战略失误。(2)原因:北伐军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吴孙的战略判断错误;北洋军矛盾重重没有形成合力;北方冯玉祥部的牵制等。 意义:为北伐奉军做了战略准备;动摇了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治基础;消灭了吴孙主力,统一了长江以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太平天国北伐和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北伐,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联系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北伐的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统治。其失败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北伐军终因孤军深入而失败”,并联系所学清军力量强大和太平军战略失误等方面来回答。(2)北伐军能够消灭吴孙主力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确定了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方针”“北伐军讨伐吴佩孚时,吴并不重视,他的主力却忙于在北方讨伐冯玉祥”“张作霖受地理位置远、冯玉祥部威胁影响未能给吴孙助战,反而因迟迟未能与孙传芳达成和平协定,在客观上还牵制了吴孙的力量”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北伐战争胜利的主要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而且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孙在东南五省的统治,这对于北伐奉军,具有战略意义”,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90年34月,议会通过几个财政法案,将国王的正常岁入和议会特别拨款明确分开,前者供王室、宫廷和政府日常开支所用,后者用于战争及其他非常需要“国王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历史陈迹,“国王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一英国议会制度材料二:“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摘编自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材料三:宪法赋予总统极大权力。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首脑,享有任命军政要职、提出法案和解散众议院等重大权力。法国通史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德意志帝国宪法(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王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历史陈迹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王靠议会生活”的实质。(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的?(3)根据材料三,比较法国、德国两国国家元首的不同之处。【答案】(1)原因:国王的日常开支由议会掌控。实质:王权受议会制约。(2)美国总统经选民投票选举产生;总统虽掌握行政、外交、军事等重大权力,但必须执行国会通过的法案,并接受国会和司装部门的监督;总统实行任期制。 (3)不同之处:法国总统由参议院,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并有任期限制,可以连选连任;德国皇帝掌握国家一切大权,主宰议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国王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历史陈迹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前者供王室、宫廷和政府日常开支所用”分析得出。联系所学可知,其实质是王权受议会制约。(2)美国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的措施,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