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市传染病疫情现场处置技能大赛题库第一部分 公共部分一、名词解释1.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2.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3.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4.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5.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6.中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7.低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8.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9.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10.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是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本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如肠道,口腔,呼吸道,阴道及皮肤等部位的微生物。11.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如患者与患者,患者现与医务人员,患者与环境。12.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13.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5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6.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17.标准预防: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18.隔离:把传染病人或带菌者,在传染期间安置在指定的传染病院或隔离单位,与健康者隔开,暂时避免和人群接触,防止病源体扩散。 二、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计 38 种。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流行性出血热属于 乙 类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 属于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是指 鼠疫 、 霍乱 。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6.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7.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9.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1. 传染源2. 传播途径 3. 易感人群。10.感染性疾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采取隔离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的措施预防院感。11.按杀菌水平分类,过氧乙酸、优氯净属于 高 效消毒剂,碘伏、酒精属于 中效 效消毒剂。12.医院消毒分为四个等级,它们是灭菌、高水平消毒法、中水平消毒法、低水平消毒法。13.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14.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并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发给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15. 我国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按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第 四 类危险程度最低,第 一 类危险程度最高,第 一 类、第 二 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16.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通过 陆 路运输。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通过 公共汽车和城市铁路 运输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17.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指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 的微生物,以及 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 的微生物;第二类是指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 ,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 的微生物,这两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 高致病性病原 微生物。18. 需要在动物体上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在符合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 三 级以上实验室进行。19.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留 本底血清 进行有关检测,以后定期复检。20. 对医疗机构内的 病人 、 病原携带者 、 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 ,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2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 疫点 、 疫区 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22.进行 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 医学观察 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 疫情控制 方案。23.疾病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 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 ,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 传染病病原体样本 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 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24.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 防渗漏、 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 的专用运送工具。25.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其医疗废物种类可分为五类(1)感染性废物(2)病理性废物(3)损伤性废物(4)药物性废物(5)化学性废物。并依次注明每一种医疗废物的包装物 ,容器标记及颜色 (1)“感染性废物”黄色(2)“病理性废物”黄色(3)“锐器”黄色(4)“药物性废物”褐色(5)“化学性废物”黄色。26.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 ,交接时间,处理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已经2003年6月4 日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通过,2003年6月16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8. 盛装的医疗废弃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3/4 时,应当使用 有效 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29.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由 专人收集 、 双层包装 ,包装袋应特别注明是 高度感染性废物 。30.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 标本和菌种、 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 感染性 废物收集处理。3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 紧急程度 、 发展势态 和 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 红色 、 橙色 、 黄色 和 蓝色 标示,一级为 最高 级别。32.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 特别重大(I级) 、重大(II级) 、较大(III级) 和 一般(IV级) 四级。依次用 红色 、 橙色 、 黄色 和 蓝色 标示 特别严重 、 严重 、 重大 和 一般 (级)四个预警级别。三、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 A )A.2004年12月1日 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 D.1989年2月21日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 D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3霍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血吸虫病分别属于哪一类传染病?(D)A甲,乙,丙,丙 B甲,甲,乙,乙C甲,甲,乙,丙 D甲,乙,乙,乙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有多少种?(C)A.35 B28 C.38 D.405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 D )。A处罚措施 B强制措施 C行政拘留 D强制隔离治疗措施6流动人员中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处理由( C )负责。A出发地 B目的地 C诊治地 D户口所在地7.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 A )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A.公安机关 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 D.卫生防疫机构8.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A )批准。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9.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 ) 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A)A.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卫生部 D.国务院10.疫源地消毒属于传染病控制的( B )环节。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隔离患者11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 B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D.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12. 对疫源地消毒的评价标准,正确的是( C )。A.消毒后对自然菌的灭杀率应99B.消毒后对自然菌的灭杀率应95C.消毒后对自然菌的灭杀率应90D.消毒后对自然菌的灭杀率应8513.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B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A.隔离、消毒 B.预检、分诊 C.分类、隔离 D.定点、隔离14.对暴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的控制措施中不包括 ( B )A.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要立刻隔离B.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或重点或家庭医学追踪观察C.收治医院应有符合卫生部要求的传染病病区的严格分区D.隔离区有专用诊断治疗设备E.要有患者和医护人员专用通道15. 疫区是指:(C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16.医源性感染是指(B )A.指在日常生活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B.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C.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细菌引起的感染D.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毒引起的感染17.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 B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B.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C.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D.2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18.医疗机构发生多少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C )A.3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C.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D.2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19.严密隔离时,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 B )A.穿隔离衣、戴隔离帽、口罩、手套和工作鞋B.下班时更衣后即可离去C.如果医护人员出现抵抗力低下现象,应停止接触此类患者D.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认真洗手E.尽可能接种疫苗或口服预防药物 20.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B)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A.1名 B.2名 C.3名 D.4名21.患者最科学有效的隔离方式为 ( C )。 A.家庭隔离 B.单位隔离 C.住院隔离 D.学校隔离22.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采集疑似病倒、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等标本时,工作人员应 采用( C )级防护。A. 一 B. 二 C. 三 D. 四23.穿防护用品的顺序下列 ( A )是正确的。 A.戴口罩、戴防护帽、穿防护衣、戴防护眼罩、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B.穿防护衣、戴防护眼罩、戴手套、戴口罩、穿鞋套或胶鞋、戴防护帽C.戴手套、戴口罩、戴防护帽、穿防护衣、穿鞋套或胶鞋、戴防护眼罩D.戴防护眼罩、戴手套、戴口罩、戴防护帽、穿鞋套或胶鞋、穿防护衣24.下列哪项不属于个人隔离防护“标准预防”策略范畴( D )A.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都具有传染性B.接触以上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C.认真作好患者、医护人员的隔离防护工作D.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但不需太在意医务人员传给患者25.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1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应设置的医院感染管理机构为:(D)A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B预防保健科 C医院感染管理科 D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6.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 )类。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室分为( A )级。A.4;4 B.3;4 C.5;4 D.4;327.乙型肝炎病毒,按危害程度分类,属于第几类病原微生物?( C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28.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规定实验室安全工作行为 ( A )A.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带手套也应立即洗手B.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可以带手套出实验室C.摘除手套,使用卫生间前后可以不用洗手D.可以带手套吸烟29.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规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免疫状态( A )A.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免疫以预防其可能被所接触的生物因子的感染,并应按规定保存免疫记录B.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都应做健康查体,可以不保存记录C.健康记录可以公开D.工作人员健康查体的血清不必保存30.关于利器处理应该 ( D )A.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剪刀、弯、折断、重新戴套B.安全工作行为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C.尖锐利器用后应弃于利器盒中,在内容物达到2/3前置换D.以上都对31.级生物安全柜用于保护 ( A )A.操作者、样品和环境B.柜内可以使用明火C.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不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D.以上都不对3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D )天A.1 B.3 C.5 D.233.关于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真菌的敏感性高于亲水病毒 B.亲脂病毒的敏感性高于亲水病毒C.真菌的敏感性高于分枝杆菌 D.真菌的敏感性低于亲水病毒3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械使用要求是什么?( B ) A.用后灭菌 B.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C.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D.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35. 医疗机构要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定本机构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D )A.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药品品种B.控制抗菌药物所占本医疗机构总药物费用比例与抗菌药物使用率C.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联合用药和预防用药D.以上都是3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抗菌药物都是非处方药B.强化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需要临床科室、药学部门、护理和医疗管理部门相互配合C.有些药可用与医务人员和病人的用药知识不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导致不合理用药D.促进合理用药是公共卫生问题37以下哪个是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C)A.表皮葡萄球菌 B.溶血葡萄球菌 C.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 D.腐生葡萄球菌38.下列感染不属于医院内感染的是:( A ) A.住院病人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B.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C.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39.医院中由于传染源多,所以环境的污染也严重。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A )A.感染患者的病房 B.厕所C.病区中的水池 D.手推车、拖布、抹布40.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属于哪种感染:( C ) A.内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环境感染 D.以上均不是41.消毒管理办法自何时实施?( A )A.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B.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C.2002年9月1日起实施 D.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42.评价含氯消毒剂的简便指标是( B )A.加氯量 B.有效氯 C.余氯量 D.总氯量43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A)A.灭菌要求 B.消毒要求 C.清洁要求 D.卫生要求 44.凡是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B )A.无菌要求 B.消毒要求 C.清洁要求 D.卫生要求 45.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何处理。( C )A.消毒后放入垃圾中倒掉 B.卖给回收单位或个人C.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D.毁形后卖掉 46消毒管理办法规定,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应如何处理?( A )A.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 B.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C.必须随时进行清洁处理 D.必须随时进行灭菌处理 47.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用要求是什么?( B )A.用后灭菌 B.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C.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D.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48.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取得何部门颁发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B )A.所在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B.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 49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几年?( B )A.3年 B.4年 C.2年 D5年50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为几年?( D )A.3年 B.5年 C.6年 D.4年51消毒剂、消毒器械的产品按照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应当取得何部门颁发什么证件?( B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 B.卫生部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 C.卫生部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证 D.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证 52.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抗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B )。A.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孢子、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B.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C.细菌芽孢、分枝杆菌、真菌孢子、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D.真菌孢子、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53.在陪护者处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属于:( B )A内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环境感染 D以上均不是54.以下( C )不属于物理消毒法。 A.煮沸 B.高压蒸气 C.优氯净 D.紫外线 55.下列哪一项不是热力消毒方法?( D )A.煮沸 B.高压蒸汽灭菌 C.干热灭菌 D.紫外线消毒 56对于可以耐高温而不耐湿热的物品,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B )A.火烧法 B.干热灭菌法 C.煮沸 D.高压蒸汽灭菌57.对使用中的消毒剂,( )进行一次微生物污染监测;灭菌剂( )进行一次微生物污染监测。( B )A.每月,每季度 B.每季度,每月 C.每15天,每月 D.每季度,每半年58.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使用中的消毒剂的卫生标准为( C )。A.细菌菌落总数应5OO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B.细菌菌落总数应500cfu/mLC.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D.细菌菌落总数应1OOcfu/mL59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 A )年。A.3 B. 4 C.5 D.660.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几类?( C ) A.3类 B.4类 C.5类 D.6类6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废物?( B ) A.病理性废物 B.感染性废物 C. 损伤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6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什么废物?( D ) A.病理性废物 B.严重污染性废物 C. 生活垃圾 D.感染性废物 63.以下哪种物品不属于病理性废物?( B ) A.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C.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D.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64.以下哪类物品不属于药物性废物?( C ) A.废弃的一般性药品 B.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C.菌种、毒种保存液 D.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65.废弃的化学消毒剂属于哪类医疗废物?( D ) A. 病理性废物 B.药物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66.以下物品中不属于感染性废物的有哪种?( A ) A.过期的乙肝疫苗 B.印模托盘 C.压舌板 D.皮肤清洁巾67.以下物品中属于感染性废物的有哪种?( B ) A.变质的免疫球蛋白 B.臀垫 C.过期的84消毒液 D.用过的戊二醛消毒剂 68.病人使用过的吸氧面罩属于哪种医疗废物?( A )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一次性废物 69.下利用物品不属于医疗废物是:( B )A.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 B.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C.临床标本 D.病理标本70.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中规定,包装袋应是什么颜色的? ( C )A.红色 B.白色 C.黄色 D.黑色 71.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中规定,利器盒应是什么颜色的? ( D )A.红色 B. 白色 C.黑色 D.黄色 72.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中规定,周转箱应是什么颜色的? ( B )A.红色 B. 黄色 C.黑色 D.白色 7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医疗废物是指什么?( B)A.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危害性的废物 B.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危害性的废物 C.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危害性的废物D.在日常公益活动中产生的废物7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适用于( D )A.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B.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C.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相关的废弃物D.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75.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几天( B )A.不得超过1天 B.不得超过2天 C.不得超过半天 D.不得超过3天 76.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的原则是( D )A.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B.医疗卫生机构自行处置C.不必处置D.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当就地消毒77.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如何处理( C )A.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B.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C.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D.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78. 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等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防护用具( F )A.帽子 B.防护口罩 C.橡胶手套 D.传统胶鞋E.围裙 F.以上都是 G.以上都不是79.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施行的日期。( D )A.2003年7月1日 B.2003年6月10日C.2003年6月20日 D.2003年6月16日80.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A.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B.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D.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倒入垃圾中81.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正确的是哪一项?( C ) A.使用双层包装袋,密封 B.置于专用容器内,及时盖严 C.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D.装于黄色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82.医疗垃圾收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不正确的是( B )A.包装应防渗漏 、防穿漏 B.采用黑色包装袋、双层收集C.规定的时间、线路移送带储存点 D.送工具应定期、定点消毒处理83.您在日常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的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 A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84.在医疗活动中用过的一次性帽子、口罩、防护服、鞋套等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的垃圾袋( A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85.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除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识外,还应有相关的安全措施是( E )A.防渗漏 B. 防盗 C.防鼠、防蚊蝇、防蟑螂D.预防儿童接触 E.以上都是四、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择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择项,填在括号里)1.关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以下陈述正确的有:(ABCD)A.各级政府应当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B.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C.市、市辖区、县设立传染病医院或者指定医院设立传染病门诊和传染病病房D.对预防、控制传染病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2.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预防保健组织或者人员,在本单位及责任地段内承担下列工作:(ABC)A.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B.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C.卫生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交付的传染病防治和监测任务 D.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3.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ABC)A.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B.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C.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D.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4.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BCD)A.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B.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C.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D.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5.消毒管理办法对从事致病微生物实验的医疗机构,有哪些要求?(ABCD)A.应当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B.对实验的器材、污染物品等按规定进行消毒C.防止实验室感染 D.防止致病微生物的扩散6消毒管理办法中所指的消毒产品包括那些?(ABCD)A.消毒剂 B.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C.卫生用品 D.保健品7.中效消毒剂可杀灭(ABD)。A.细菌繁殖体 B.真菌 C.细菌芽孢 D.结核杆菌8.根据医用物品污染后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ABC)A.高度危险物品 B.中度危险物品 C.低度危险物品 D.无菌物品9.下列哪些消毒剂属于灭菌剂(AB)A.2%戊二醛 B.过氧乙酸 C.含氯消毒剂 D.75%酒精10.医院感染传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A.感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11.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ABCDEFGH)A.接触病人前后 B.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C.进行介人治疗前后 D.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 、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 E.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F.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G.戴手套前、脱手套后 H.使用厕所前后12.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ABCD)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消毒隔离 E.禁止院内吸烟13.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ABD)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使用激素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14.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ABCDE)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婴幼儿及老年人 C.营养不良者 D.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E.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15.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ABCD)。 A.穿透条件 B.pH值 C.湿度 D.表面张力16. 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ABCDE)A.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 B.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和控制措施C.消毒灭菌与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及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状况D.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工作情况E.现场检查。17.关于热力消毒与灭菌,下列正确的陈述为(BC)。A.干热法使用较为普遍 B.干热与湿热的传导介质不同C.湿热穿透性比干热效果好 D.湿热灭菌速度比干热慢18.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ACD)。A.传染源B.自然环境 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19.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有哪些(ABCD)A.细菌产生耐药性B.给药途径不当C.给药时机和剂量不当D.混合感染或药物配伍不当20.如何减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ACD)A.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症 B.病毒感染同样采用抗菌药物治疗 C.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D.向群众开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关知识的教育 21.滥用多种抗菌药物会有何不良后果(ABCD)A.使耐药菌株增多B.使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等不良反应增多C.使二重感染发生的机会增多D.浪费药物,增加国家和患者的负担22. 以下属于“标准预防”策略:(ABCD)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必须采取防护措施B.必须做好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隔离防护工作C.必须做好患者与健康人的隔离防护工作D.必须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再经医务人员传至其他患者 23.医疗卫生机构应为机构内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有哪些? (ABCD)A.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B.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C.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D.宣传有关知识24.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是由以下哪些部门制定发布的?(BE) A.国家工商局B.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C.国家中医药管理局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5.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以下哪几类?(ABCDE)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药物性废物 E.化学性废物。26.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ABCE) A.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B.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C.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D.采血针E废弃的被服27.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ABCDE) A.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C.废弃的血液、血清D.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E一次性医疗器械28.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损伤性废物?(ABCDE) A.载玻片 B.玻璃安瓿 C.医用针头、缝合针 D.备皮刀 E.玻璃试管。 29.以下物品属于药物性废物有哪些?(ABCDE) A.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 B.废弃的免疫抑制剂 C.废弃的可疑致癌性药物 D.废弃的致癌性药物 E.废弃的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 30.以下哪些物品属于化学性废物?(ABCDE) A.医学影像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B.废弃的过氧乙酸 C.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D.废弃的戊二醛消毒剂 E.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31. 以下哪些是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中对包装袋的要求?(ABCDE) A.包装袋颜色为黄色 B.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C.盛装感染性废物,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 D.包装袋上应印制医疗废物警示标识E.包装袋大小和形状适中,便于搬运和配合周转箱(桶)盛状32. 以下对利器盒的要求哪些是正确的? (ABCDE)A.利器盒整体为硬制材料制成,密封 B.利器盒能防刺穿C.利器盒易于焚烧D.利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E.利器盒上应印制医疗废物警示标识3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要求有(ABCE)A.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B.设置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防止违反本条例的行为C.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D.对从事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的知识培训E.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3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要求有(ABCDE)A.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B.禁止邮寄医疗废物C.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D.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或生活垃圾E.禁止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运输35.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要求有(ABCD)A.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医疗废物B.禁止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C.有陆路通道的,禁止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D.没有陆路通道需经水路运输医疗废物的,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方可通过水路运输E.以上都不对36.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废物的管理中应做到(ABCDE)A.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B.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C.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D.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E.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37.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ACD)A.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B.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作毁形处理C.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D.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填埋E.以上都不对38.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要求有(ABCDE)A.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为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查体B.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C.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D.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E.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39.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达到以下哪些要求?(ABCDE)A.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B.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C.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D.易于清洁和消毒 E.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4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哪几项? (ABCDE)A.医疗废物的来源 B.医疗废物种类 C.医疗废物重量或者数量D.医疗废物交接时间 E.医疗废物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 五、判断题(A为正确,B为不正确)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A)2.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A)3.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配合卫生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A)4.某医院内科病房产生的医疗废物由清洁员每3天收集一次送医疗废物暂存处。(B)5.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艾滋病可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签订租赁合同
- 2025劳动合同变更与合同期调整
- 2025标准钢材供货合同
- 铁路三查一保活动实施体系
- 逆向工程技术培训体系
- 牙周病修复治疗
- 普通心理学(第2版)课件 第六章 记忆
- 令人无比OMG的50个恶搞网络英语新词
- 【慧科讯业】2024社媒营销趋势报告:锚定原点引领中国社交媒体营销未来之路266mb
- 【慧科讯业】2023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媒体舆情传播报告134mb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材分析解读
- 办文办会制度(县级)
- 巴蜀文化(课堂PPT)课件
- 最新结构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比
- 医院学科带头人选拔及激励机制
-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样表
- Hypermesh与Nastran模态分析详细教程
- 电梯产品数据表
- 工厂经营管理考核方案.doc
- A4横线稿纸模板(可直接打印)-a4线条纸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50169-200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