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doc_第1页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doc_第2页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doc_第3页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 专题复习第五单元过关练习(一)(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做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_ 介绍的是_的景色。2对这一处的景色,作者主要抓住了_的特点来写。(写出文中概括景色的句子)3句子“泉水激石百叫无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可否不写?作用_可否不写_4句子“鸢飞戾天者忘反”从表达上看属于_,表达了作者_.5本文的作者是_,是_代文学家。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6本文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_的特征。(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做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_。”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1)亦不详其姓字详:_(2)既醉而退既:_(3)亲旧知其如此旧:_ (4)以乐其志乐:_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亦不详其姓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因以为号焉以乐其志C或置酒而招之无怀氏之民欤 D或置酒而招之既醉而退3请把“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和“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两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译文:(1) _ (2) _4本文写了五柳先生哪几方面的爱好?请摘录原文回答。(4分)答:_5“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含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答:_6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用自己的回答,他的“志”是什么?答:_(不超过15个字)(三)阅读马说做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加点字注音祗( )辱于 骈( )死于槽( )枥( )之间一食( )或尽粟( )一石( ) 食( )马者食( )不饱 食( )之不能尽其材2、翻译下列句子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_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_策之不以其道_食之不能尽其材_呜之而不能通其意_3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而以“千里马”喻指_,以“伯乐”喻指_,讽喻和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4、你怎样看待现代社会中人才与伯乐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_(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做题。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一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yu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l 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 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1)嗜学( ) (2)叱咄( ) 容臭( ) 曳屣( ) 皲裂(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录毕,走送之( ) (2)俟其欣悦( )(3)寓逆旅主人( ) (4)皆被绮绣( ) 主人日再食( ) 卒获有所闻( )持汤沃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负者歌于途 B当余之从师也髻鬟之始掠C.足肤皲裂而不知 佳木秀而繁阴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找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_5本文选自_,作者是_,_(朝代)文学家,他与_、_、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写此文的目的是_6翻译下面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