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第四期工作坊简报_第1页
灞桥区第四期工作坊简报_第2页
灞桥区第四期工作坊简报_第3页
灞桥区第四期工作坊简报_第4页
灞桥区第四期工作坊简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灞桥区工作坊简报 2015 年 1月 30 日主编:陈宾簪第四期亲爱的学员:时间来到了2015年1月30日,与大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总是过得特快!回顾您的研修岁月,虽然辛苦,却也硕果累累。为大家祝贺!培训就要结束了,可是我们的研修之路才刚刚开始!以后的日子大家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国培,学习永远在路上 工作坊情况汇总自主选学远程培训快要结束了。本工作坊共有学员229人,截止1月30日已经全部完成了校本作业和研修总结,进入成果梳理阶段。培训开始以来,工作坊229名学员中,有学习时间的229人,学习率100%,平均学时1920.8,日志提交360篇,文章提交199篇,阅读简报1750人次,观看专家视频答疑1157人次,校本作业提交229人,提交率100%,研修总结提交229人,提交率100%,答疑总数409,答疑评论数520,评论总数3489,帖子总数2193(发帖818,回帖1375),人均帖子9.6,参与活动率10.0%。从上述情况来看,所有学员已经基本如期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我们的各项数据还可以再提升的,希望大家克服困难,对照学员考核细则,查漏补缺,超额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比如阅读公告及简报,观看专家视频答疑,积极参与班级论坛主题研讨活动,参与研修活动,学科答疑活动,同时欢迎老师积极参加V大赛,案例大赛活动,以及IT赛课等平台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辛苦各位!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学有所获! 对照学员考核方案,查漏补缺【课程学习】 按学习平台标注的课程学时要求,完成每门课程学习;课程总学习时间大于等 于1200分钟(30分)【学习回顾】按要求完成两门学科必修课后思考题(10分)【主题研讨与答疑】参与工作坊及学科论坛研讨活动,在论坛中发表主题帖或回复其他学员主题帖(15分)【阅读简报】培训过程中,阅读不少于5期简报(项目、学科简报、区域、工作坊简报等)(5分)【观看专家视频答疑】培训过程中,观看不少于5次的专家视频答疑活动(5分)【校本研修作业】在培训过程中,提交一份“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按照提供的工具提交(15分)【研修总结】完成培训之后提交体现反思性的个人研修总结一篇,按照提供的工具提交(20分)【奖励加分】根据学员参加项目各类研修活动、论坛研讨活动、撰写研修日志和作业、上传精彩资源质量、对工作坊做出贡献等情况,继教网专家对学员进行奖励加分(10分)。光荣榜 学习时间优胜者 灞桥区崇福寺小学韦江波3838西安市宇航中学赵晓龙4330市第四十七中学霍 建3787市第七十九中学王 明3780灞桥区庆华小学公春妮4240灞桥区五环小学冯葵花4789灞桥区十里铺小学舒 静4022灞桥区狄寨小学张宝林4031灞桥区五环小学侯晓莉3935灞桥古都希望小学张彩迎3935 校本作业及研修总结优胜者王石磊强窜丽刘 媛孙 青冯喜艳程娟梅孙 清刘亚维李满良郭想萍侯晓莉张小翔温馨提示 “培训有终点,学习无止境”,本期项目虽已接近尾声,但我们的服务还将延续。项目结束后我们会在平台中进行训后研修活动,课程可重复学习,论坛依旧开放,专家会继续在线解答您的问题,平台会长期为您开放,期待您继续热情参与!希望这里一直是您成长的网络社区!希望这个研修的家园给您带去更多的教学智慧和自我突破的勇气! 继教网训后研修提醒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边学边教,自主领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13-04-19 16:53 教育科 魏西峰 摘 要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边学边交 自主领悟”课堂教学模式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内容的丰富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多媒体 数学 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手段,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情景的创设、概念的理解和抽象图形的动态直观演示,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而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知识内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有着独自的特点。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某些课堂教学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能把知识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并能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和掌握事物的特征,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边学边交 自主领悟”这一新型课堂教学之中,更是如虎添翼,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我区构建的“边学边交 自主领悟”课堂教学模式由“导、交、悟、用”四个环节组成,只要教师能把这四个环节操作得当,目标明细,落实到位,那么教学的重点难点就会自然把握,“四基”达成也会实现。在这四个环节中,恰如其分的多媒体应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导”中应用,便于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 即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是“边学边交 自主领悟”课题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 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把学生引入一个对比强烈、色彩鲜艳故事性强的环境中去:一天,熊猫妈妈给三只小熊猫分竹子,老大要一份,老二要二份,老三最馋,它要三份。熊猫妈妈就把这堆竹子的1/3给了老大,把这堆竹子的2/6给了老二,把这堆竹子的3/9给了老三,随着老师鼠标的一敲一击,三只小熊猫表情不一,老二、老三好似占了大便宜,洋洋得意。那么到底这三只小熊猫分到的竹子是否一样多呢?在这直观形象充满动画乐趣的画面中,学生的思维一下子给老师吸引住了,学生那种急于想知道结果的心情,诱发他们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见,在“导”中巧妙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师有效完成 “导趣、导疑、导学”的教学步骤,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教师就会顺利完成教学过程,达到预期的设想。 二、“交”中应用,促进交流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交”,即交流互动,探究新知,是新知的学习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部分。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与课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展现学生对新知探究过程中的经历、体验,感受不同见解或意见?怎样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搞清学习重点是什么,学习难点是什么?怎样学习,疑惑才能得到解决,思维才能得到启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自主探究的情感体验才能得到满足?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加强对刺激对象强度及背景的对比度和知觉对象的活动性,强化学生感知,从而清晰建立表象,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信息量加大,学生易于接受,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相当明显。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平移、旋转、剪贴,将学生难以准确操作的抽象东西,通过直观演示准确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时,用电脑描画出长方形的一周,描好后闪现两次,再把这一框框,慢慢地拉直成一条直线,闪现两下,再将直线上的长和宽分别闪烁数次。让学生在这一闪一动中,获取长方形周长这一概念。 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描述,便能将这些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简化教学程序,加快教学节奏,促进生本、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悟”中应用,操作直观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悟”,即总结规律,领悟方法。学生只有很好的“悟”,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对所掌握、理解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 在“悟”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数学思维是一个充满运动的过程,好多概念表述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观念,需要用“动画”来表示。变化的图形要靠在黑板上“画”出来,教师教具的直观演示则是很难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使用一幅静态图形作为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们去想象。手段媒体单一,只能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导致学生厌学。在“边学边交 自主领悟”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当观众的局面彻底改变。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生动、明显和自然,便于学生在“三交流”中“感悟过程、体悟方法、领悟思想”。具体表现以下几点: 1、运用多媒体,体现课堂教学准确性。 如:在教学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时,传统教学实物教具的演示,只 能把一个圆柱体割拼成一个曲曲折折的“长方体”,很难自然而然地、科学地推导出公式,只能靠教师的口述辅以学生想象理解。而多媒体的运用就可以把这个圆柱体等分成无数份,再拼起来,把转化过程很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悟”出新知的生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师课堂体现示范性。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总有很多学生不知如何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计算机的慢动作、慢镜头就可以把整个过程一步一步清清楚楚地呈现给学生: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再固定右下角,把上面的三角形逆时针旋转,转到两只三角形底边成一条直线时,再向上平移即可。 3、运用多媒体,教师课堂体现灵活性。如:在教学完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上,让学生猜遮掩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时,遮掩两只角,露出一只钝角(或一只锐角,一只直角),学生一边猜,老师一边动态地呈现出所猜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样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分类的理解,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更使学生领悟到探求新知的基本思想。 四、“用”中应用,增加课堂容量,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综合应用 “用”,即训练应用,积累经验,是通过“基本、综合、拓展应用”步骤,对掌握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实施环节,也是学生领悟基本思想、积累活动经验的提升环节,更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落实环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而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通过直观的演示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能节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用”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师在珍贵而有限的时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