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MI 热源分析各论,上海瀚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2019-8,2,1、头部,一、陈旧性脑梗 脑血栓 脑出血 二、脑血管痉挛 三、脑供血不足 四、脑垂体瘤 五、睡眠线、白帽子,3,陈旧性脑梗(腔隙性梗阻),热源部位:头后位 头部低代谢,热源分布不均,不易扩散 可出现有一定深度、不易扩散的线状热源,或横向走形的热源(需预警近期将发生脑梗可能) 一侧肢体运动障碍伴有对侧头部低温区(陈旧性脑梗特点) 对侧锁骨上淋巴结热源先出 两上臂热源明显不对称,提示脑血管疾病,4,脑血栓,热源部位:头后位 头部与上臂低温区交叉分布,半身冷热分明热源,下肢不对称性热源(如无病史、无症状、亦需中风预警) 颈部高热,活动受阻一侧热源明显低于对侧,5,脑血管痉挛(偏头痛),热源部位:额头部 1.额头部热辐射不对称,热辐射高一侧容易偏头痛,热源可呈斜形、弯曲线型 2.额部或头部后面出现局限性低温区 3.一侧手掌、上臂温度高于对侧,高的一侧头部易患偏头痛 4.年轻人偏头痛常伴有睡眠障碍,出现睡眠线,6,脑出血,热源部位:头正后位 头面部高热(患侧高热),半身凉热分明 如偏瘫后遗症:患侧肢体低温(与健侧相比)越低越严重,肌无力与肌萎缩亦越重,7,脑供血不足,热源部位:头后位(背位) 1.头部条线状、块状热源扩散慢,且不对称,不均匀 2.头部左右不对称热源,一侧头部低代谢(低的一侧是脑供血不足) 3.年长者脑血管硬化引起的脑供血不足,表现为一侧头部低代谢,对侧手掌热源高 4.年轻人脑供血不足,表现头部低代谢,大多睡眠不足,疲劳,缺乏运动,也有颈椎病引起,8,脑垂体瘤(垂体症),热源部位:两耳尖连线中点上下1cm,左右11.5cm范围 头部后位中央有一定深度的点块状、粗大竖直热源 横向走向,热源固定,密实,变化慢 临床常有复视、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左侧锁骨淋巴热源先出特点,9,睡眠线,热源部位:额头部 自双眼内眦起向额顶方向延伸的线性代谢热(也可能是单侧出现) 提示睡眠质量差,或睡眠不足; 如印堂处出现横形热源相连,考虑睡眠障碍,伴有神经衰弱,10,白帽子,热源部位:额头部 额头部:额温高,出现白帽子样的高辐射热源 一般提示;思虑过重,心理压力大(如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压力),11,眼,一、视力不对称,眼底动脉硬化 二、视疲劳 三、青光眼 四、白内障 五、腰果眼,12,视力不对称,热源部位:眼部 左右眼热辐射差计算:每断层一次=0.5 厘米=12.5度 1厘米=25度 差值断层5次以上为不对称,13,视疲劳,热源部位:眼部 眶周热、熊猫眼、内外眦热源。(一般多见年轻人) 中医:肝血虚,肝火旺,14,青光眼 白内障 眼底动脉硬化 (附:腰果眼),青光眼:眼区不规则高热 白内障:眼区团状高热 眼底动脉硬化:眼区热源中心区 热包凉 腰果眼:眼内眦热聚集呈腰果状 (提示肝脏器质性疾病),15,颈肩部,一、颈椎椎管狭窄 二、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退行性改变) 三、颈椎病 四、颈肌疲劳 五、颈肩综合症 六、肩周炎,16,颈椎椎管狭窄,热源部位:背位、颈部 颈椎4-5节处出现大片状热源 呈热包凉特点,17,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退行性改变),热源部位:背位、颈部 颈椎周围有一定深度、密实的点状热源 呈凉包热特点,18,颈椎病,热源部位:背位、颈部 1. 有一定深度点片状热源 2. 有热包凉、凉包热特点 3. 颈椎引起的肩周痛,是后背热,前面不热(指肩部热源),19,颈肌疲劳,热源部位:后背、颈部 颈部 热辐射升高,双侧或单侧可见条块状热源 特点:多见于年轻人,20,颈肩综合症,热源部位:后背颈、肩部 1.颈部的条束状热源向肩部放射,和肩部的团状热源相连接(多见一侧性) 2.头颈部与肩部的活动受阻 3.主诉:有颈部和肩部较大面积的疼痛与不适感,21,肩周炎,热源部位:肩部、背位 肩部团块状热源 (可双侧也有单侧) 主诉:有疼痛,肩部活动受阻 肩周炎是前后都热 (指肩部热源),22,呼吸系统,一、上呼吸道感染 二、咽喉炎 三、鼻窦炎 四、支气管炎 五、肺炎 六、肺污染 七、肺癌,23,上呼吸道感染,热源部位:头面部 1.三角区的热辐射高 2.咽喉部团状热源 3.锁骨淋巴热源增强、不对称,24,咽喉炎,热源部位:咽喉部 1.咽喉部团块状热源 2.咽喉炎急性期,颌下淋巴、锁骨上淋巴结热源增强或不对称,25,鼻炎、鼻窦炎,热源部位:头面部,鼻窦区 1.鼻窦区热辐射高 2.一侧或双侧面颊孤立热象 3.颌下淋巴、锁骨上淋巴热源:不对称(患侧先出),26,鼻窦癌(颌窦癌)(鼻咽癌),全身热代谢冷热不均(阴阳两虚) 免疫功能低下(脊柱热源断裂、空洞、消失)(中医:督脉消失,正气虚弱) 颌面、鼻窦、鼻咽部可见异常强度形态的热象,伴颏下淋巴明显不对称(患侧高热),27,气管炎 支气管炎,热源部位:肺部、支气管部 锁骨淋巴,腋下淋巴热源不对称,局部高热 气管炎:气管区管状热代谢增高 支气管炎:支气管区域管状热代谢高热 (可呈树枝状),28,支气管扩张,热源部位:肺部、支气管部 患侧局部高热源呈树枝样延伸,29,肺炎,热源部位:肺区 1.肺区密实、点、团块状的热源,热源部位较深 2.锁骨上淋巴、腋下淋巴热源明显不对称 3.脊柱上段热源增强(心肺问题) 4.颈部两侧正反面呈“八”斜行。或一侧“丿”“乀”考虑肺部问题,30,肺污染,热源部位:肺区 1.肺区上部出现松散、大片状热源 2.两侧锁骨上淋巴结热源基本对称 3.常有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空气质量差或驾驶员、厨师等职业引起的废气吸入、污染,31,肺癌,热源部位:肺区 全身热代谢冷热不均(阴阳两虚) 免疫功能低下(脊柱热源断裂、空洞、消失)(中医:督脉消失,正气虚弱) 肺区孤立、密实、有一定深度、点、团块状的热源,有时呈线状,有时有热包凉 肺区背部相对应热源 背侧、颈部可见神经根八字形热源走向 有天突热,膻中热,大肠热源明显增高 锁骨上淋巴热源明显不对称 肩胛下突然出现的异常热源:横向、斜条状、散点状、均需高度警惕 晚期肺癌热源稍低,明显低温区为肺不张区 患侧腋下,锁骨上淋巴结高热,考虑转移,双侧或一侧鼻腔可见低温区,32,肺癌,33,消化系统,一、肝脏疾病热源分析 二、胃、食道肠道疾病热源分析 三、胆囊及胰腺疾病热源分析,34,肝脏疾病,肝细胞损伤(酒精肝、药物肝) 脂肪肝 肝负荷重 肝囊肿 肝血管瘤 肝结节 肝硬化 肝癌,35,肝细胞损伤(酒精肝、药物肝),热源部位:脾区、肝区、大鱼际 特点: 1.肝区与脾区不对称热源,包括乳下积存热不对称,脾区先出现45个点以上 2.双手可有明显的大、小鱼际热源,且越热,病变越重(如脾区不热,左手掌及大小鱼际先热也考虑肝损伤问题) 3.结合病史:可有肝炎病史、实验检查有肝功能异常病史、化学性毒物、代谢混乱、胆汁淤积等病史 4.药物肝:长期服用某种药物致肝功能损伤。(停服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后,热图可改变正常) 5.酒精肝:长期嗜酒、酗酒致肝功能损伤。(戒酒、少酒一段时间后复查,热图可改变正常) 6.肝投影区(背位)低代谢或热代谢冷热不均 7.肝区温度凉热不均,常出现“热包凉”图像,表明肝细胞功能受损较重,36,肝细胞损伤(酒精肝、药物肝),37,脂肪肝,热源部位:肝区 1.肝区热源松散、片状、无固定形态(肝区热源可先出) 2.肝区上方有低温区(胸部),肝投影区(背位)低代谢 3.右侧乳下积存热先于左侧,手指温度呈阶梯型分布,38,肝负荷重,热源部位:肝区 1.脾区与肝区不对称热源 2.背部肝投影区域热源低于左侧,提示肝细胞代谢功能下降 3.可有大、小鱼际热 4.结合病史:近期有睡眠不良、疲劳、药物(包括长期服用减肥药物)、饮酒等因素,39,肝囊肿,热源部位:肝区 热源孤立,呈点块状,带有短蒂(小红旗) 热源呈“热包凉”形状较规则,边界光滑 一般对功能无影响,可无不适症状,40,肝血管瘤,热源部位:肝区 热源孤立,呈点块状,带有长蒂 腋下淋巴热源可不对称 局部有胀痛等不适感,应避免外伤出血(需定期随访),41,肝硬化,特点: 脾区与肝区不对称热源,肝区热源明显低于脾区,肝区温度越低,肝硬化程度越高 大、小鱼际热源明显 两侧腋下淋巴结可不对称,腹部中间可有条形状热源,提示门脉高压,如胃底静脉曲张、食道下端静脉曲张,脐周静脉曲张。肝脏上下可出现低温区 肝投影区(背位)低温,42,肝硬化,43,肝癌,全身热代谢冷热不均(阴阳两虚) 免疫功能低下(脊柱热源断裂、空洞、消失)(中医:督脉消失,正气虚弱) 肝区出现密实孤立的点块状、线状热源,形态不规则,大多数有热包凉,有大、小鱼际热 右侧腋下淋巴、锁骨上淋巴的热源明显高于左侧,腋下可有局限性低温 肝投影区(背位)热代谢冷热不均 可有天突热,热序列紊乱,44,肝癌,45,胃、食道及肠道疾病,1.慢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弥漫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2.胃窦炎 3.胃下垂 4.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5.胃癌 6.食道炎 7.食道癌 8.肠道,46,慢性胃炎,热源部位:胃体部 浅表性胃炎:散在、片状热源,从贲门到剑突,自上而下延伸特点明显 弥漫性胃炎:松散、大片、蜂窝状热源,由贲门部自上而下弥散性扩散 萎缩性胃炎:两侧肋缘下热源呈散在、片状向中间靠拢,胃部先低温,后出现高温,47,胃寒,胃动力差(胃寒): 中上腹部低温区明显(局部供血不足) 背部,胃投影区低温,48,胃窦炎,部位:中上腹部 特点: 脐右上3分之1处出现有一定深度的点块状热源 热源边缘不规则,热包凉,提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如伴有腋下淋巴热源明显不对称,有天突热考虑恶性病变可能(需提示:专科进一步检查随访),49,胃下垂,热源部位:中上腹部 1.体形消瘦,从脐到胃体部的热源距离缩短,(可同时伴有肾下垂) 2.胃下垂:“渔钩形胃”特征(属中气不足),50,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热源部位:中上腹部胃体部 特点: 胃溃疡:胃区的热源由底部向上延伸 两侧腋下淋巴热源,对称为陈旧性胃溃疡,若明显不对称,结合病史有胃出血,考虑活动性溃疡。(胃大弯溃疡易恶变)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十二指肠球部热源呈斜形,类似弯月亮;热源部位较胃溃疡低,较细小,51,胃癌,热源部位:中上腹部、胃体部 特点: 全身热代谢冷热不均(阴阳两虚) 免疫功能低下(脊柱热源断裂、空洞、消失)(中医:督脉消失,正气虚弱) 胃体部热辐射高、热源密实,有倒7字热源,线状热源,热包凉,热源不规则,有一定深度 有天突热,左右腋下淋巴结热源不对称,左侧明显早于右侧(胃小弯处热易恶变),52,红外要穴 “胃穴”,提示:胃较严重疾病(膈俞穴范围),53,食道炎,热源部位:食道 特点: 食道中上段高辐射热源,呈点块状、线条状 可有天突热。两侧腋下淋巴结不对称(左侧先于右侧),54,食道癌,热源部位:食道部 特点: 全身热代谢冷热不均(阴阳两虚) 免疫功能低下(脊柱热源断裂、空洞、消失)(中医:督脉消失,正气虚弱) 食道中上段热源密实、孤立,有线条状热源、热包凉,扩展很慢,包括贲门散点状热源 有天突热,天突热是食道病变的重要标志 锁骨上和腋下淋巴结的热源明显不对称,左侧先出 食道部有烧灼感或有往上冒的感觉,55,肠炎、结肠炎,热源部位:腹部结肠区域、臀部 特点: 肠炎:热源呈大片状,正常肠道热源消失(提示:肠功能失调,肠功能混乱) 结肠炎:热源呈粗大、管状,结肠区有点、线状的热源,横结肠点线状热源较明显(提示:肠功能失调,肠功能混乱) 腹股沟淋巴结热源不对称,臀热明显 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降结肠,热图出现圆形高热区,临床表现左下腹疼痛,便稀 克隆氏病变好发于升结肠、回盲部,56,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热源部位:腹部,肠区,后臀部 全身热代谢冷热不均(阴阳两虚) 免疫功能低下(脊柱热源断裂、空洞、消失)(中医:督脉消失,正气虚弱) 结肠癌:结肠区孤立、密实的热源横向排列,有线状热源,有的有热包凉,腹股沟淋巴热源不对称(中上段) 直肠癌:直肠区域有一定深度的孤立密实的点块状热源,腹股沟淋巴热源不对称(下段) 后臀部双侧热源明显(臀热),大部分有天突热,多有肠功能紊乱,57,痔疮(内外痔、肛裂、肛周炎),热源部位:直肠下段、肛门口 外痔:在肛门口点块状热源(有便血史) 内痔:在肛门内上方有竖形线状、点状热源,右侧臀热特点(有便血史) 肛裂:在肛门口长形点块状热源,常偏向一侧(有便血史) 肛周炎:在肛门口团状热源(无便血史,但有肛周皮肤瘙痒史),58,胆囊及胰腺疾病,1. 胆囊炎 2. 胆结石 3.胆囊壁毛糙 4.胰腺炎胰腺癌,59,胆囊炎 胆结石 胆囊息肉,热源部位:右背部肩胛区(胆囊反射区),或胆俞穴位,右上腹胆囊区域 胆结石 胆囊反映区孤立、密实的块状热源 胆囊切除术后,往往仍有上述热源痕迹 炎性胆囊结石,腋下淋巴不对称 无炎性结石是点状凉区,腋下淋巴结对称 胆囊炎 胆囊反射区或胆囊区的点、团状热源 热源不规则有热包凉 可见胆俞穴的热源特征 可有液下淋巴不对称 胆息肉 可见“胆囊穴”特殊热源(红外要穴,与胆息肉有关) (胆息肉,胆囊出现恶变,右侧腋下淋巴高热),60,胆囊炎 胆结石 胆囊息肉,61,胆囊炎 胆结石 胆囊息肉,62,胆囊壁毛糙,热源部位:右背部肩胛区 特点: 胆囊反射区(肩胛骨中心区天宗穴)出现棉絮样团状热源 自我感觉一般无不适症状,常有不良饮食习惯史(胆囊炎性反应早期,属胆囊功能下降,胆囊的亚健康状态),63,胰腺炎,热源部位:中上腹部、背位 胰腺平台、左季肋区,出现“小尾巴”样走形热反应,向左上方放射状扩散,热断层有一定深度 背位、胰腺投影区可见相应不规则炎性反应热源 液下淋巴不对称,64,胰腺癌,热源部位:中上腹部、背位 全身热代谢冷热不均(阴阳两虚) 免疫功能低下(脊柱热源断裂、空洞、消失)(中医:督脉消失,正气虚弱) 除胰腺炎热源特征外,热源明显增强,向左腋下淋巴结转移,其次向肝脏转移 腹部背面胰腺投影区,特殊热源 腋下淋巴明显不对称,65,66,肾脏及膀胱疾病,肾结晶 肾结石 肾囊肿、血管瘤 肾区炎性反应 肾功能损伤 肾肿瘤 膀胱炎 膀胱肿瘤,67,肾结晶,热源部位:肾区 特点:(肾区稍偏外侧)点块状热源,以散点状为主要特征,68,肾结石,热源部位:肾区 肾区块状热源,呈孤立密实状,如“马赛克”样特点 热源常有上浮或偏离肾区特点,69,肾囊肿、肾血管瘤,其热源特点和肝囊肿、肝血管瘤有些相似 (一般功能无改变) 肾区,热包凉,有血管样连线,短蒂状(小红旗) 髂前上棘,肾区有圆形热源,70,肾区炎性反应,热源部位:背侧肾区 肾区热源增强,可呈点团块状、片状、有热包凉(温度越高炎症越重) 可有腹股沟淋巴不对称 3.脊柱下段热源增强,71,肾功能损伤,轻度:脊椎旁横条状热源(服药或注射药物所致) 中度:肾区较热,竖条状热源(糖尿病倂发症,肾结石震石,放化疗病人) 重度:肾区凉区,在凉区边缘出现条索状热源 肾衰:患侧肾区全部凉区,对侧代偿热源呈点块状 肾区低温区越明显,肾功能越衰竭,72,肾肿瘤,热源部位:背部肾区 全身热代谢冷热不均(阴阳两虚) 免疫功能低下(脊柱热源断裂、空洞、消失)(中医:督脉消失,正气虚弱) 热源有一定深度、密实、块状、线状,热包凉 腹股沟淋巴明显不对称 肾区热源冷热不均,不规则(中医:肾区低代谢为肾阳虚衰,即肾功能衰竭 。肾区高热呈片状为肾阴虚,即重度肾炎病症) 有天突热、有带脉出现,有同侧腋下高热特点,(肾阴虚),(肾阳虚),73,膀胱炎,热源部位:下腹部膀胱区 特点: 膀胱区域较强的团状热源,热源有上浮特点 两侧腹股沟淋巴热源不对称,腹股沟下端淋巴热反应增高,74,膀胱肿瘤,热源部位:下腹部膀胱区 特点: 全身热代谢冷热不均(阴阳两虚) 免疫功能低下(脊柱热源断裂、空洞、消失)(中医:督脉消失,正气虚弱) 膀胱区域有较强的孤立、密实、团块状、线状热源,有热包凉 两侧腹股沟淋巴热源明显不对称 可有天突热 脐温有参考指数,脐温越高为重症,且预后不良,75,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钙化 外生殖器炎性反应,76,前列腺炎,热源部位:下腹部、前列腺部位 前列腺区域热源增强,呈点团状,左右不对称 两侧腹股沟热源不对称 倒八字热源中间热特点 一般有尿频、尿急、尿疼等尿路刺激症状,77,前列腺增生(肥大),热源部位:下腹部、前列腺部位 特点: 前列腺部位有密实的点块状热源 腹股沟上端可见倒八字形热源(一般为中老年多见)中间不热特点 前列腺区反应性热象 临床有尿频、尿不爽、尿分叉等症状,78,前列腺钙化,热源部位:下腹部、前列腺部位 特点: 前列腺部位有一定深度的竖条状热源,有热包凉 可有腹股沟淋巴结不对称 前列腺炎可残留钙化斑点(一般为年轻患者),79,外生殖器炎性反应(性病),热源部位:男性外生殖器部位 特点: 生殖器末端热源呈点团状或热源呈生殖器形态状 两侧腹股沟下段热源不对称 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疼等尿路刺激症状 性病三点热 特点:腹股沟淋巴下端热,睾丸热,阴茎热,80,女性生殖系统疾病,阴道炎 宫颈炎 宫颈息肉 子宫肌瘤 附件炎 卵巢囊肿 盆腔炎 子宫癌 子宫颈癌 妇女例假,81,阴道炎,热源部位:阴道口 阴道口出现团块状热源 细菌性阴道炎:腹股沟淋巴热源不对称 霉菌性阴道炎:无腹股沟淋巴热源不对称 老年性阴道炎:无腹股沟淋巴热源不对称,以阴道干燥为主 过度冲洗:导致阴道壁干燥,酸碱平衡失调 月经期(包括经期刚过后):长期使用护垫,也会出现阴道口热源,82,宫颈炎 宫颈息肉 子宫肌瘤,热源部位: 下腹部、子宫、子宫颈部位 特点: 宫颈炎: 宫颈部孤立、点块状热源,与宫颈壁不相连 白带异常明显 宫颈息肉: 宫颈部孤立、点状热源,与宫颈壁有连结 阴道有少量不规则出血史(性生活后明显) 子宫肌瘤: 子宫区有一定深度的、密实的、点状热源(可见臀部相对应热源) 腹股沟中段出现密实热源,下段也可有提示 可有单个或多个出现(多发性子宫肌瘤),83,宫颈炎 宫颈息肉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子宫肌瘤 臀部对应热源,宫颈炎 宫颈息肉 子宫肌瘤,84,宫颈炎,宫颈息肉,85,附件炎,热源部位:下腹部 特点: 附件、输卵管部位、点状,散在的片状热源 两侧腹股沟淋巴结不对称 往往伴有下腹部不适,疼痛感,86,卵巢癌,热源部位:卵巢区 特点: 全身热代谢冷热不均(阴阳两虚) 免疫功能低下(脊柱热源断裂、空洞、消失)(中医:督脉消失,正气虚弱) 患侧卵巢部位有一定深度的点块状热源 腹股沟中段直角走行热源 腹股沟淋巴不对称 卵巢癌局部高热明显,有热包凉,卵巢囊肿,热源部位:卵巢区 1、患侧卵巢部位有一定深度的点块状热源 2、腹股沟淋巴不对称,87,88,盆腔炎,热源部位:下腹部、 特点: 盆腔区域团片状热源 两侧腹股沟淋巴结不对称 往往伴有下腹部疼痛,89,子宫癌 子宫颈癌,热源部位:盆腔、子宫、子宫颈区 特点: 全身热代谢冷热不均(阴阳两虚) 免疫功能低下(脊柱热源断裂、空洞、消失)(中医:督脉消失,正气虚弱) 子宫颈癌: 子宫颈区点块状密实的热源,有横向的,线状热源,固定、变化慢 腹股沟淋巴热源明显不对称 大多有天突热 长期宫颈糜烂病史,或阴道分泌物异常 子宫癌: 子宫区点块状密实的热源,并有横向线状热源,固定、变化慢 腹股沟淋巴热源明显不对称,淋巴热源越高,子宫区热源越高,越有恶变可能(子宫区热源相对低一般为良性) 大多有天突热 伴有长期子宫不规则出血史,90,子宫癌 子宫颈癌,91,月经期热像,热源部位:盆腔 特点: 月经期热源:(与经期的时间有关) 月经前一周热源上浮,在盆腔的正上方,子宫底部(经前期) 月经期时热源在盆腔中央,会阴区、肛门部有热源(经期) 月经期后一周热源下沉,热源位于盆腔的下方,子宫下方(经后期) 月经期热源对妇科评估有干扰,应避免月经期检查,92,妇女例假,经前期,经后期,经期,93,乳腺疾病,乳腺小叶增生 乳腺纤维瘤 乳腺导管瘤(乳腺导管扩张症) 哺乳期的乳房 乳腺癌,94,乳腺小叶增生,热源部位:乳腺部位 热源呈小叶状、团块状形态规则,强度比较低,增生处腋下淋巴,锁骨上淋巴热源高,乳晕热源高 平时有乳房胀痛,月经期前后明显,95,乳腺纤维瘤,热源部位:乳腺区 特点: 乳房外上象限,密实的块状热源,如“马赛克”状 临床可触摸,比较坚硬,但边缘清楚,两腋下淋巴对称,96,乳腺导管瘤(乳腺导管扩张症),热源部位:胸部、乳腺区 特点: 乳腺区域条束状热源 热源呈线条状串起,向乳头方向联接的 腋下淋巴可不对称,97,哺乳期的乳房,热源部位:乳房 特点: 哺乳期乳腺丰富,热源从乳头先出,后充满这个乳房,乳腺区呈大片状,高热辐射热源 两侧腋下淋巴热源对称,98,乳腺癌,热源部位:乳腺部位 特点: 全身热代谢冷热不均(阴阳两虚) 免疫功能低下(脊柱热源断裂、空洞、消失)(中医:督脉消失,正气虚弱) 乳腺区热源密实、团块状、线状、形态不规则,有的呈星形分布,有热包凉,乳头高热 两侧腋下淋巴结热源明显不对称,双侧乳下积存热明显不对称 大多有天突热 胸骨上窝、锁窝、腋窝均有孤立热源 乳晕闭合越快(击2-3次),恶性程度越高,99,腰椎及下肢,1、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退行性改变) 2、腰椎间盘突出(膨出) 3、腰肌劳损 (腰肌疲劳) 4、下肢静脉曲张 5、膝关节炎 6、膝关节骨质增生(膝关节退行性改变) 7、痛风,100,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退行性改变),热源部位:背位、腰部、 特点: 腰椎两侧点团状热源,向两侧扩大 脊柱下段出现腰三点热源,101,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热源部位:背位、腰部、腰椎 特点: 腰椎一侧孤立点团状热源,左右明显不对称 臀部坐骨神经分布区(梨状肌)出现孤立团状热源 患侧有坐骨神经压迫症状(如腰腿疼或下肢活动受阻) 腰椎间盘膨出:上述症状较轻,左右不对称热源不明显 脊柱下段热源中断,中断处为病变区,热源不能连接,102,腰肌劳损 (腰肌疲劳),热源部位:腰椎旁边 特点: 腰椎两侧热源增强,呈大片状,椭圆形热源 常有损伤史 久坐沙发,坐姿不正,体重超重均可造成腰肌劳损 骶椎出现较对称的压痛点,中断热源能连接,103,下肢静脉曲张,热源部位:下肢小腿后位或内侧 特点: 下肢静脉血管走行热源 下肢有胀、痛、麻等不适感,下肢易疲劳,104,膝关节炎,热源部位:下肢膝关节 特点: 膝关节点、团状热源 髌骨周围有圆形状热源,无明显半功率点 温度的强度较低为慢性 温度的强度较高为急性 温度的强度很高为风湿性 3. 常有膝关节疼痛史,或膝关节肿胀,105,膝关节骨质增生(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热源部位:膝关节 特点: 膝关节髌骨周围孤立、密实、点状热源 走路疼痛,上下楼梯明显(多为中老年),106,痛风,热源部位:足后跟、趾跖关节 足后跟、趾跖关节内出现有一定深度、密实的点块状热源 临床常有足跟痛,脚趾痛症状 尿酸检查结果常有增高或临界状态 如以上症状不明显,可评为“痛风倾向”,107,心血管、血脂、血黏度,心肌供血 高血粘 高血脂 高血压 肢体供血 血糖评估,108,心肌供血,热源部位:心前区、心脏投影区 特点: 心肌供血不足: 心前区低温(心梗后:心前区与心脏投影区(后位)均低温;心肌炎:心前区热,心脏投影区(后位)低温) 心脏投影区(后位)低温 附: 心烦:后心“冰包火”热像,心脏投影区(后位)有孤立热反应 心悸:脊柱上段局部的特征性热像、局限性代谢热反应象,109,心肌供血,110,高血粘,热源部位:双手掌、手指 手指节热源呈节段出现 指节热早于指根热,指节热源先出 注: 以上与血液生化检测不一致时,则提示倾向性可能(因此点比较敏感,与即时的饮食都有关),111,高血脂,热源部位:双手掌、手指 热源自拇指向小拇指方向呈阶梯形发展 大拇指热源高于食指,食指热源高于中指斜体样发展(差值越大,血脂越高) 耳轮温度低 鼻部低温,面颊温度不低 注: 以上与血液生化检测不一致时,则提示倾向性可能(因此点比较敏感,与即时的饮食都有关),112,高血压,内眦出现红色改变,面部高热呈雪花样扩散 上焦热,中焦凉,手心热 (如手心凉则是低血压特征),113,肢体供血,热源部位:四肢 特点: 四肢表现低温 手指、耳轮区低温(均匀的凉) 双手的热源低于头额中部(越低越差) 手臂到手指越来越低(越低越差) 2. 可伴有鼻尖凉、面颊部凉,114,血糖评估,热源部位:双手 头面部 指尖:手指一截凉,由青红(轻度)到黑(重度) 鼻: 鼻尖凉,发黑 面颊:不凉,不黑 耳廓:低温,发黑 足: 足趾端温度越低,颜色越黑,越差 附:糖尿病足后期烂脚趾图,115,其它疾病,过敏体质 内分泌功能紊乱(失调) 免疫功能良好 免疫功能(低下 下降) 唇温、脐温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116,过敏体质(皮肤过敏),皮肤过敏: 体表温度偏高 全身雪花样热源斑块,多见胸、腹、背热图呈花斑状或散点雪花状 过敏体质: 主要以腹部多个小块状高热源为特征,117,内分泌功能紊乱(失调),热源部位:后背部 背部上方可出现 “川”字型热源 脊柱热源呈锯齿状 全身体表较热(与过多食用保健品有关),118,免疫功能良好,免疫系统包括: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 红外观测免疫功能状况可从以上各部位红外热图分析 热源部位:背位脊柱 脊柱热源从尾骶部,快速均匀向颈椎部延伸,挺拔,无断断续续,119,免疫功能(低下 下降 ),热源部位:背位脊柱 免疫功能低下: 脊柱热源断裂,“空心状”,脊柱热源消失 脊柱热源从骶部升起,横向走行 明显异常的胸腺热图 免疫功能下降: 脊柱热源跳跃状呈段状,120,唇温,一般增高:提示多食水果、蔬菜、维生素VC类食品 明显增高:提示健康状况处于危险阶段 过高: 提示人体内易出现恶性肿瘤,预后不好 过低: 提示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晋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卷(25-X-635C)地理(B)
- 滨海食堂托管合同范本
- 货款对抵协议书
- 大肠类癌的临床护理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酒店管理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银行授信面试题目及答案
- 音乐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
- 徐闻县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金融保险广告设计与品牌传播合同
- 影视化妆台租赁及化妆师团队服务协议
-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高中化学优质课说课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企业录用通知书offer模板
- 人际沟通与礼仪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责任书-景区安全生产责任书
- QB∕T 3826-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 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 田径运动会竞赛团体总分记录表
-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课件
- 从deepfakes深度伪造技术看AI安全
- 中小企业的网络组建局域网的组建网络的组建与规划网络结构拓扑图
- 攻丝扭矩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