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实习小结4.1.doc

1G-160型旋耕灭茬机总体及侧边传动装置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1G-160型旋耕灭茬机总体及侧边传动装置设计.rar
1G-160型旋耕灭茬机总体及侧边传动装置毕业设计
简介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273371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10-29 上传人:qq77****057 IP属地:江苏
20
积分
关 键 词:
160 型旋耕 灭茬 总体 侧边 传动 装置 设计
资源描述:
1G-160型旋耕灭茬机总体及侧边传动装置设计,160,型旋耕,灭茬,总体,侧边,传动,装置,设计
内容简介:
毕业实习报告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生 姓 名 陈 晓 班 级 机制002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曹 兆 熊 日 期 2005.3.28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和具体课题的内容、性质与要求来实施的。通过毕业实习,让我能深入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现代工业生产的全过程,了解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开阔眼界。通过实习,让我能围绕毕业设计课题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知识和进行资料的收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让我能更好的完成毕业设计。二.实习过程 此次实习我参观了1GS200型旋耕机和1GQN180D变速灭茬旋耕机,从而初步了解了1G系列旋耕机和1GQN系列旋耕机,以及其他各种旋耕机的构造,使用,安装以及注意事项等等。三.实习内容 刚进厂,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台台1GS200型旋耕机,旁边的工人师傅告诉我1GS200型宽幅旋耕机是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的耕作机具,它利用刀轴上刀片的旋转和前进的复合运动对未耕地和已犁过的田地进行耕作,其特点是碎土能力强,一次旋耕能达到一般犁耙几次的效果。既能适用农田的旱耕或水耕,也能用于盐碱地浅层耕作覆盖,以抑制盐分上升,灭茬锄草,翻压覆盖绿肥、蔬菜田整地等作业,已成为水、旱机械化整地的主要配套农具之一。 1GS200型宽幅旋耕机是为65马力级拖拉机配套的侧边全齿轮传动旋耕机。整机刚性好,受力均匀,工作可靠。其耕幅大于所配拖拉机后轮外缘,耕后地表无轮胎压痕,地表平整,覆盖严密,功效高,油耗低。增加拖板弹簧加压和碎土平整器,适合于稻麦、蔬菜田耕作及平整作业,有刀盘式和刀座式两种工作部件供选择。对不同湿度地块的适应性较好,一般拖拉机能下田即可进行作业。它的耕幅是200cm,耕深12-16cm,刀片型式为左、右弯刀;左、右铊刀,刀片数量是刀盘式44把,刀座式54把。配套拖拉机型号SH654,功率65马力,动力输出轴转速766转/分,刀轴转速220,268转/分,联接的形式为三点悬挂联结,机具前进速度2-5km。 1G系列旋耕机可与8.825.7千瓦的拖拉机配套,适应水、旱田旋耕作业。具有旱耕土块细碎,水耕泥烂浆足,耕后地表平整,杂草、留茬覆盖良好,操作方便,耕深适度一致,作业效率高,一次作业可达到多次犁耙的作业效果,广泛适用于稻麦产区水、旱地耕耙作业。旱耕深度1216厘米,水耕深度1418厘米,耕宽11.5米。 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另一个工作车间,那里是生产另一种旋耕机,是1GONl80D变速灭茬旋耕机,在这里我了解到这种具有旋耕、灭茬双功能的变速旋耕机,不仅增加了灭茬功能,而且保留了原机型旋耕作业的所有优点。整机结构简单,重心平稳,采用中间全齿轮转动、刚性好、机架牢固,无侧边传动,左右对称,整机重量仅比单功能机型增加25kg,增加的重量只占旋耕机总重量的6.1%,因而对整机配套性能影响不大,配套50HP级拖拉机完全合适,工作稳定可靠,”一机两用,可以节省农产的购机投入。变速方便、快捷,由旋耕速度变为灭茬速度,只需拨动设在传动箱上的变速杆,即可达到所需转速,也改变了旋向,整个传动系统只在基本机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齿轮。灭茬功能:在旋耕前,先来一次浅耕灭茬,把根茬打碎抛撒均匀,待旋耕作业时,把粉碎后的根茬埋覆在浅层土壤中,有利于加速腐烂、分解,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与基本机型通用性好,由于新传动箱箱体与原1GQN180型旋耕机传动箱箱体中心距相同、宽度相等,主要齿轮、轴、盖板、联接件、机罩、拖板等均通用,零、部件通用率达80以上,不仅生产厂容易在原生产线上投产,用户维修、配件的供应也都十分方便。更换刀轴、刀具方便:由于旋耕和灭茬的旋向不同,要求旋耕弯刀方向随旋向的改变而改变,本机型只需拆下旋耕刀轴两端法兰的四个固定螺栓,把刀轴掉头安装即可达此目的,也可拆下弯刀,换上灭茬未用刀。改善了旋耕机刀轴两端轴承的密封性,本机型吸收了南昌矿山机械研究所2001年鉴定的1GQD型多功能旋耕机的成功之处,在刀轴两端采用了由特制的轴用密封加上0型密封,在孔用密封中内衬骨架油封的迷宫式密封副,有效地防止了作业时外界泥、水、粉尘的侵入,也就起到了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和保养周期的目的。四.资料分析 旋耕机是和拖拉机配套作业的机具,按配套动力分为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和轮式拖拉机配套旋耕机两大类。与犁耕和耙耕作业相比,旋耕作业具有碎土性能好、适应性广、作业效率高等优点。在我国大江南北,无论水田、旱土,旋耕机的应用十分普遍,在耕作机械中占重要地位。 旋耕机是由动力驱动装有旋耕刀的刀滚,旋转切削土壤的一种耕作机械。在适当的土壤质地和水分情况下,旋耕有较好的碎土性能,也有一定的翻土覆盖作用。能使耕层松碎,地表平整,一次完成耕耙作业。 按刀滚的配置方式,旋耕机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卧式应用较普遍。旋耕机的工作过程是刀滚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切下的土垡向后上方抛掷,和罩壳,拖板相撞击,是土垡进一步破碎,并使地表平整。旋耕刀切土时,土壤的反推力和拖拉机的前进方向相同,有利于机组在潮湿的土壤中作业。 旋耕机和拖拉机有三点悬挂,直接联接和牵引式三种联接方式,我国常用前两种,三点悬挂式能和多种拖拉机配套,挂接方便。直接联接式用螺栓固定在拖拉机后桥上,提升时旋耕机绕水平传动轴转动,结构紧凑,使用可靠,但连接不方便,仅用于耕宽较小的旋耕机。 旋耕机有正配置和偏配置两种。旋耕机耕幅比拖拉机横宽大10cm以上时采用正配置,否则采用偏配置。 旋耕刀滚是旋耕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他由刀轴和若干把旋耕刀组成。旋耕刀的运动由机组的前进运动和刀滚的旋转运动组成,运动的轨迹为余摆线。旋耕刀切下的土垡为月牙行,土垡的水平纵向厚度称为切土节距,切土节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碎土质量和沟底平整度。降低机组前进速度,提高刀轴转速和增加每切割小区内的旋耕刀数,都能减小切土节距,提高碎土质量。但机组前进速度过慢,生产率低;刀轴转速过快,功率消耗大;旋耕刀数增加,刀间的空隙度小,容易堵泥缠草。因此切土节距不能设计过小。 卧式旋耕机常装用弯刀或凿形刀。弯刀刃口呈弧形,有教大的滑切角,能切断根茎,杂草,并有一定的抛甩草茎能力。耕作时,尤其在稻田粘重土壤中,不易缠草,堵泥。凿行刀前端刃口较窄,为平头或尖头,有较好的入土能力,主要起挖掘土壤的作用,功率消耗较小,但耕作时易缠草,用于较疏松的田地。弯刀在我国应用较广。 1GQN180D变速灭茬旋耕机主要用于国内农业生产部门,但大批量生产后可争取出口东南亚等国。东南亚等国的地理条件与我国南方比较接近,已有不少中国农机产品出口该地区。1GQN180D变速灭茬旋耕机市场的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各地的水田,旱地。我国每年的旋耕机产量达2卜30万台,市场容量很大。全国生产旋耕机主机的企业有60多家,但都是生产原己定型的无变速型旋耕机,功能单一。有不少生产企业以及农机专业户根据市场的需要,自行;研制了很多种类的多用途旋耕机,但因各种原因,都没有形成大批量生产,1GQN180D变速灭茬旋耕机积累了多年研制和生产旋耕机的经验,以及充分的市场调查,经过:认真设计、反复试验、现己接近成熟,因而本成果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1GQN系列旋耕机整机采用优质钢材精制而成;强度高,结构刚性好,受力平衡,美观大方耐用。中央传动齿轮箱,先进工艺技术制造,传动平稳,寿命长,安全可靠。碎土能力强,工作效率高,耕作效果佳。 1GQN180D变速灭茬旋耕机的工作特点是工作部件高速旋转,几乎所有安全问题都与此有关。为此,在使用旋耕机时要特点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尤其要检查旋耕刀是否装反和固定螺栓及万向节锁销是否牢靠,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认稳妥后方可使用。 2、拖拉机起动前,应将旋耕机离合器手柄拨到分离位置。 3、要在提升状态下接合动力,待旋耕机达到预定转速后,机组方可起步,并将旋耕机缓慢降下,使旋耕刀入土。严禁在旋耕刀入土情况下直接起步,以防旋耕刀及相关部件损坏。严禁急速下降旋耕机,旋耕刀入土后严禁倒退和转弯。 4、地头转弯未切断动力时,旋耕机不得提升过高,万向节两端传动角度不得超过30度,同时应适当降低发动机转速。转移地块或远距离行走时,应将旋耕机动力切断,并升到最高位置后锁定。 5、旋耕机运转时人严禁接近旋转部件,旋耕机后面也不得有人,以防万一刀片甩出伤人。 6、检查旋耕机时,必须先切断动力。更换刀片等旋转零件时,必须将拖拉机熄火。 7、耕作时前进的速度,旱田以23公里小时为宜,在已耕翻或耙过的地里以57公里小时为宜,在水田中耕作可适当快些。切记,速度不可过高,以防止拖拉机超负荷而损坏动力输出轴。 8、旋耕机工作时,拖拉机轮子应走在未耕地上,以免压实已耕地,故需调整拖拉机轮距使其轮子位于旋耕机工作幅内。作业时要注意行走方法,防止拖拉机另一轮子压实已耕地。 9、作业中,如刀轴过多地缠草应及时停车清理,以免增加机具负荷。 10、旋耕时,拖拉机和悬挂部分不准乘人,以防不慎被旋耕机伤害。 11、使用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组时,只有副变速杆放在慢的位置时,才能挂旋耕档。工作中若需倒车,必须将副变速杆放在空档才能挂倒档。旋耕中尽量不使用转向离合器,应用推拉扶手架来纠正方向。地头转弯时,应先减小油门,托起扶手架,再捏转向离合器,不要拐死弯,以防损坏零部件。 目前,我国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有量约15万台,与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约200万台。旋耕机在南方水稻生产机械化应用中已占80的比例,北方的水稻生产、蔬菜种植和旱地灭茬整地也广泛采用了旋耕机械。 近年来,我国北京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旱改水,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扩大了对旋耕机械的市场需求。如黑龙江垦区原以旱田种植小麦和黄豆为主,并以传统的旱地铧式犁、圆盘耙、平地机和耢地机等作为耕整地机具。1993年,该地区拥有旋耕机仅1600多台,而当年水稻种植面积为110万hm2,显然不适应水稻生产的发展。近10年来,黑龙江垦区大量购进手扶拖拉机和上海50种中型轮式拖拉机及配套的旋耕机。 旋耕机生产企业应把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个机遇,开发新产品。现有旋耕机产品虽然在理论上可以配套58.873.5kw的拖拉机,但实际上因受传动系统强度及结构尺寸、机架结构强度的限制,配套合理范围仅达48kw的拖拉机;耕深亦局限在旱耕1216cm,水耕1418cm。因此,现有旋耕机产品在品种上尚有大型和深耕型的缺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市场需要,有些企业试图开发大型旋耕机,但因水平有限,仅采用原有产品外延放大和堆砌材料的方法,没有着重结构的改进和参数的优化,因而走了弯路。结合各种因素分析,今后旋耕机应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随着水稻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水田耕整用宽幅高速型旋耕机成为发展方面。水田土壤含水率高,抗剪切、抗压强度特别低,附着力、外摩擦力也接近为零,切土部件与土壤之间存在润滑水膜。因此,大块水田使用大型拖拉机旋耕机组水耕时,为充分发挥其功率,实现高效率、高效益,需要工作幅宽3m以上的宽幅旋耕机。但宽幅又受到道路行驶和入库停机不便的制约,解决途径有二:一是旋耕机采用宽度伸缩或折叠式结构;二是采用适中的幅宽,提高作业速度,从现有的25km/h提高到48km/h。为满足以上要求,需要改进旋耕机及工作部件的结构和参数,研制宽幅高速旋耕机及灭茬、旋耕、旋耙和深施化肥的复式作业机械。 大中型拖拉机具有强劲的动力输出、较大的荦引力和悬挂提升能力,为配套旱地耕作型联合作业提供了先决条件。而旋耕机作为驱动型耕作机械,易于更换和附加工作部件,形成灭茬、深松、碎土、做畦、起垄、开沟、精量半精量播种、深施化肥、铺膜、镇压和喷药等多项作业的结构紧凑的联合作业机组,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国内现有小批量生产和投放市场的系列旋耕复式作业机具主要配套中型拖拉机,在型机具尚待研制开发。 深耕型旋耕机耕深一般不超过20cm。为了满足增厚土壤熟化层、改善深层透气性以及栽培薯类、根茎类作物需要深耕的农艺要求,近年来国外开发了全幅深旋耕机和间隔窄幅深旋耕机,耕深达到3060cm或90120cm。国内该型产品的开发刚起步,目前已经批出加深型中间传动卧式旋耕机,耕深达30cm。加大旋耕深度的主要难点是引起动力机作业负荷和功率消耗急剧增大,机械强度不足和机组功率不平衡。而大功率拖拉机具有双速独立动力输出轴,可以全功率输出,同时具有多个慢速挡以及爬行挡,这也为配套深耕旋耕机提供了条件。卧式深耕旋耕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G-160型旋耕灭茬机总体及侧边传动装置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273371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