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二维绘图仪改进设计.doc

8 二维绘图仪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8二维绘图仪设计.rar
CNC二维绘图仪改进设计.doc---(点击预览)
8 二维绘图仪设计 董新
论文.pdf---(点击预览)
8毕设任务书 二维绘图仪设计.doc---(点击预览)
CAXA二维图
固体块一.exb
固体块三.exb
固体块二.exb
固定座一底.exb
固定座一顶.exb
固定座三底.exb
固定座三顶.exb
固定座二顶.exb
圆齿条一.exb
圆齿条二.exb
垫板一.exb
垫板二.exb
夹笔装置.exb
导向轴一.exb
导向轴二.exb
底板.exb
总装.exb
直齿轮.exb
线性衬套.exb
脚座.exb
齿轮衬套.exb
PROE三维图
asm0001.x_t
asm0001__out.log.1
Backup of Sheet1.Sch
chilunchentao.x_t
chilunchentao__out.log.1
diancitie.bak
dianpian.x_t
dianpian__out.log.1
gudingzuo2ding.bak
gudingzuo2ding.x_t
gudingzuo2ding__out.log.1
gudingzuo3di.x_t
gudingzuo3ding.x_t
gudingzuo3ding__out.log.1
gudingzuo3di__out.log.1
gudingzuodi.x_t
gudingzuoding.x_t
gudingzuoding__out.log.1
gudingzuodi__out.log.1
gutikuai2.x_t
gutikuai2__out.log.1
gutikuai3.x_t
gutikuai3__out.log.1
gutikuaiyi.bak
gutikuaiyi.x_t
gutikuaiyi__out.log.1
jiaozuo.x_t
jiaozuo1.x_t
jiaozuo__out.log.1
jiaozuo__out.log.2
maichong.exb
taimian.x_t
taimian__out.log.1
tiepianzi.x_t
tiepianzi__out.log.1
xianxingchentao.x_t
xianxingchentao__out.log.1
yuanchitiao.bak
yuanchitiao2.bak
zhichilun.bak
zhichilun.x_t
zhichilun2__out.log.1
zhichilun__out.log.1
zongzhuang.bak
固体块三.bak
固体块三.exb
固体块二.bak
固体块二.exb
固体快一.exb
固定座一底.bak
固定座一底.exb
固定座一顶.bak
固定座一顶.exb
固定座三底.bak
固定座三底.exb
固定座三顶.exb
固定座二顶.exb
圆齿条一.bak
圆齿条一.exb
圆齿条二.bak
圆齿条二.exb
垫板一.bak
垫板一.exb
垫板二.bak
垫板二.exb
夹笔装置.bak
夹笔装置.exb
导向轴一.bak
导向轴一.exb
导向轴二.bak
导向轴二.exb
底板.bak
底板.exb
总装.bak
总装.exb
排版.drm
电路图.bak
电路图.exb
直齿轮.bak
直齿轮.exb
线性衬套.bak
线性衬套.exb
脚座.bak
脚座.exb
齿轮衬套.bak
齿轮衬套.exb
简介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273784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0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10-29 上传人:qq77****057 IP属地:江苏
25
积分
关 键 词:
二维绘图仪设计 二维 绘图仪 设计
资源描述:
8 二维绘图仪设计,二维绘图仪设计,二维,绘图仪,设计
内容简介:
设计(论文)题目: CNC二维绘图仪改进设计 系 部 名 称: 机电工程系 学 生 姓 名: 专 业: 机电一体化 班 级: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答辩组负责人: 填表时间: 2011 年 5 月II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行业对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智能化、小型化(甚至微型化)、柔性化、高速化和精密化。本设计就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本设计主要是针对CNC二维绘图仪的改进设计,绘图仪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产品,而我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部分改进,加进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做了flash模拟动画、电气部分的设计等。设计对象应用新的原理或新的概念开发新的产品,也可以在已有的机器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或做局部的改革,提高机器的工作能力。合成或简化机器结构,增多或减少机器的功能。提高机器效率,减低机器能耗。变更机器零件,使用新材料等。本论文共九章,第一章主要介绍CNC工作台的组成、结构、特点;第二章主要是螺旋传动结构及其零件设计;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完成装配图的设计;第五章主要讲解flash的制作步骤;第六章主要是电气原理图。关键词:机械,绘图仪,机电一体化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mechatronics production system needs more and more incline to at automation, intelligent, miniaturization (or even miniaturised), flexibility, high speed and precision. This design is the typical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This design is mainly aimed at CNC design improvement, the two-dimensional plotters plotter has is a very mature products, and Im just in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made part of the improvement, added some ideas of his own, such as do the flash animated simulations, electrical parts of the design, etc. Design object application new principles or new concept to develop new products, also can be in the basis of existing machine, redesigned or do local reform, improve the machines ability to work. Synthetic or simplified machine structure,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function of the machine. Enhance machine efficiency, reduce machine energy consumption. Change machinery parts, use new materials, etc.This paper first chapter nine chapters, were mainly introduced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CNC workbench, characteristics; The second chapter basically is screw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d component design; Chapter 3 and the fourth chapter are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finished the design of assembly drawings; The fifth chapter covers flash production steps; The sixth chapter basically is the electrical diagram.Keywords: machinery, plotters,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目录第一章 CNC工作台的组成、结构、特点11.1 CNC工作台的组成、结构、特点11.2合理拟定并选择传动方案21.3确定CNC工作台的结构和零部件的类型31.4确定导轨类型41.5 选择轴承类型及支撑方式51.6 初选联轴器71.7 初步确定机体结构71.8 伺服系统71.9 选择控制电机8第二章 螺旋传动结构及其零件设计122.1 螺旋传动结构概述122.2滚动丝杠及螺母设计12第三章 装配图设计第一阶段243.1导轨的设计243.2 确定丝杠轴承的型号、尺寸、润滑方式并校核253.3 丝杠、螺母与工作台滑板的联接设计303.4联轴器的选择与设计31第四章 装配图设计第二阶段32第五章flash的制作335.1.逐帧动画335.2.形状补间动画335.3.运动补间动画34第六章 电气部分设计36第七章 参考文献37第八章 谢辞38第九章 结束语39想要更详细的资料,请加QQ371376781第一章 CNC工作台的组成、结构、特点总体设计非常重要,是对一部机器的总体布局和全局的安排。总体设计是否合理将对后面几步的设计产生重大影响,也将影响机器的尺寸大小、性能、功能和设计质量。所以,在总体设计时应多花时间、考虑清楚,以减少返工现象。1.1 CNC工作台的组成、结构、特点1.1.1 CNC工作平台的主要组成CNC二维工作台主要是由工作台滑板(滑块)、直线移动导轨、螺旋传动(丝杠)机构、驱动电机、控制装置、位移检测器、和机体(机座)组成。1.1.2 CNC工作平台的结构 CNC工作平台的结构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按电机与机座、工作台滑板的相对位置分为三种1.驱动电机与X方向(或Y方向)工作台滑板连成一体。这种形式简单,但造成低层驱动重量大,电机振动会影响工作台的精度,它适用于低速传动。2.下层电机不与工作台连成一体,而是装在机座上,上层电动机则与工作台滑板连在一起。这种形式结构复杂,但是减少了下层电机的驱动重量,适用于中、高速传动,应用较广。3.将全部电机放在机座上,电机通过一套较长的传动装置驱动工作台移动,这样的结构虽然减轻了下层工作台的承载重量和电机振动的影响,但却影响了传动系统的刚度和运动速度的提高。(二)、按执行器(工作台)在空间的位移方向分为两种可分为卧式工作台和立式工作台。卧式工作台:执行器在XOY平面内运动,即,方向的丝杠均布置在水平面内。这种结构能承受大的载荷,而且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稳定,定位精度高。立式工作台:执行器在XOZ平面内运动,即一个方向的丝杠布置在水平面内,而另一个丝杠布置在铅垂面内。这种结构的缺点是Z方向的丝杠及导轨的支承德刚度低,所以承载能力小,精度不高。所以不采用。1.1.3 CNC工作台的特性、静态性能工作台的几何精度:它包括X-Y工作台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性、垂直平面直线性、X方向与Y(Z)方向的垂直度、-()方向的反向间隙和反向精度以及工作台与运动平面间的不平行性。系统的静刚度:工作台传动系统受重力、摩擦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相应变形,其比值成为静刚度。工作台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指步进电机每走一步(发一个脉冲)工作台沿丝杠轴向方向所能产生的位移大小,一般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2、动态性能包括工作台系统的振动特性和固有频率,速度和加速度特性,负载特性,系统的稳定性等。1.2合理拟定并选择传动方案CNC二维工作平台传动方案的选择很重要,其传动方案有两大类分类方法。1.2.1 按丝杠与螺母的相对运动分按丝杠与螺母的相对运动来分,传动方案可分为四种。丝杠转动,螺母移动; 螺母转动,丝杠移动;螺母固定,丝杠转动、移动;丝杠固定,螺母转动、移动;对于卧式工作台我们选择第一种方案,即丝杠转动,螺母移动。1.2.2 按摩擦性质不同分类按摩擦性质不同,传动方案可分为滑动螺旋传动和滚动螺旋传动两种。滑动丝杠螺母机构(滑动螺旋传动)滑动丝杠螺母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运动平稳,传动精度高,螺纹导程小,降速比大,牵引力大等优点。其缺点是摩擦阻力大,传动效率低,螺纹中有侧向间隙,故反向有空行程。由于动静摩擦差别大,低速时可能出现爬行现象。滚珠丝杠就具有螺旋滚道的丝杠和螺母间充满滚珠。这些滚珠作为中间传动件,在螺母闭合的回路中循环滚动,使丝杠螺母副的运动由滑动变成滚动,以减小摩擦。滚珠丝杠的传动效率很高,当双螺母预紧后,轴向刚度好,传动副爬行小,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启动转矩小,传动灵敏,同步性好。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较困难,价格昂贵,以及不能自锁。根据CNC二维工作平台的要求,参看两种传动的特点,对卧式CNC我们设计选择滚珠丝杠螺母传动。由于滚珠丝杠螺母机构不具有自锁性,故应增加电磁制动装置,以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1.3确定CNC工作台的结构和零部件的类型1.3.1确定CNC二维工作平台的结构类型根据前面拟定的几个传动方案,选择一个最佳方案。电机与滑动工作台连成一体下层电机固定在机座上,上层电机固定在工作台滑板上全部电机放在机座上根据前面CNC的工作结构三种形式的介绍,对于卧式工作台我们初步选择下层电机固定在机座上,上层电机固定在工作台滑板上的结构(即选择第二种类型)。此结构适合低速运动。当速度较高时,也可以选择下层电机固定在机座上,上层电机固定在工作台滑板上。第三种一般用于特殊场合。1.4确定导轨类型常用导轨按其接触面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三大类。若按其结构特点分为力封式和自封式。力封式又称为开式,必须借助外力(如重力或弹力)才能保证运动件和承导面间的接触,从而保证运动件按给定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自封式又称闭式,无需借助外力,而靠导轨本身的结构形状便能保证运动件和承导面间的接触。由于滚动摩擦导轨接触应力大、对精度要求高,结构较为复杂,所以,我们选择滑动摩擦导轨。1.4.1普通滑动导轨普通滑动导轨是指动、静两导轨面直接接触的导轨,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承载能力大、接触刚度高、抗振性好,对几何的形状误差不敏感等优点。缺点是摩擦阻力大,磨损快,动静摩擦系数差别大,重载或低速时容易产生爬行现象。1.4.1.1滑动摩擦导轨的类型1.V形截面:导向精度高,导轨磨损后会自动下降补偿,不会产生间隙,但是该导轨在水平、垂直两方向上的误差相互影响,故给制造、检验和维修带来一定的困难,一般顶角取90度,也可根据载荷和导向精度来定。2.矩形截面:结构简单、制造和检修方便、精度高、承载能力大优点,但是,该导轨不可避免的 存在侧向间隙,因而,导向精度差,磨损后用镶条来补偿间隙。3.燕尾形截面:具有尺寸紧凑、能承受颠覆力矩的优点,但是刚度差,制造维修不方面,摩擦力也较大,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及移动速度较慢的场合。4.圆形截面:制造简单,可以做到精密配合,但是,它是封闭结构,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磨损后很难进行调整和补偿,故这种导轨多用于承受垂直载荷很小的场合。根据本结构和设计的要求,我们选用圆形截面导轨。1.4.2.2 滑块导轨间隙调整为保证导轨正常工作,导轨滑动表面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隙。间隙过小,会增加摩擦阻力;间隙过大,会降低导向精度。导轨的间隙如依靠刮研来保证,要费很大的劳动量,而且导轨经长期使用后,会因磨损而增大间隙,需要及时调整,故导轨应有间隙调整装置。矩形导轨需要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调整间隙。在垂直方向上,一般采用下压板调整它的底面间隙,其方法有:1) 刮研或配磨下压板的结合面1或2.。这种方法调整比较麻烦,适用于不常调整、导轨耐磨性能好或间隙对加工精度影响不大的场合;2)用螺钉调节镶条位置,这种方法调整方便,但刚度稍差;3)改变垫片3的片数或厚度。这种方法省去修刮工序,但增加了结合面的层数,刚度较差。在水平方向上,常用平镶条或斜镶条调整它的侧面间隙。1)采用平镶条调整导轨侧面间隙。平镶条横截面积为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用于燕尾导轨),以镶条的横向位移来调整间隙。平镶条一般放在受力小的一侧,用螺钉拧紧,螺母锁紧。因各螺钉单独拧紧,收紧力不易一致,使镶条在螺钉的着力点有挠度,是接触不均匀、刚性差、易变性、调整较麻烦,故用于受力较小、或短的导轨。2)采用斜镶条调整导轨侧面间隙。调整时拧动螺钉,是斜镶条纵向(平行运动方向)移动来调整间隙。为了缩短斜镶条的长度,一般将斜镶条放在移动件上。斜镶条是在全长上支承,其斜度为1:401:100,镶条长度L越长,斜度应越小,以免两端厚度相差过大。一般时(H为导轨高度),取1:40;时,取1:100.1.5 选择轴承类型及支撑方式1.5.1 轴承类型选择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各有其优缺点滑动轴承具有承载能力高、工作平稳可靠、抗震性好、噪音低、寿命长、具有剖分式、安装方便、运转精度较高等优点;缺点是摩擦力大、起动力矩大、成本高。滚动轴承是标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滚动轴承起动转矩比滑动轴承小得多(80%90%),有利于负载起动。径向游隙小,向心角接触轴承可用预紧的方法消除游隙,运转精度高。对于同尺寸的轴颈,滚动轴承的宽度比滑动轴承小,可使机器的轴向结构紧凑。大多数滚动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故轴承组合结构简单。互换性好,标准化程度高,成批生产,成本较低。滚动轴承的缺点是接触应力高、抗冲击能力差,高速重载时寿命低、噪音大,减震能力低。由于CNC工作台载荷不大,速度低,步进电机启动频繁,根据上述各自的优缺点,这里设计选择滚动轴承。1.5.2 支承方式丝杠支承是丝杠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形式和安排布置对传动精度影响很大。因此,支撑结构必需保证丝杠在其旋转时不会产生过大的轴向和径向跳动,否则,即使丝杠的精度再高,工作台仍不能得到准确的位移。在丝杠的支承中,丝杠的转速较低,可装在两个轴承或径向滚珠轴承或滚针轴承中,为了使丝杠承受轴向力并防止丝杠轴向移动,需采取高精度的滚珠止推轴承或滑动止推轴承。常见的丝杠支承方式有三种:A、将止推轴承装于丝杠两端支撑外侧,属于两端固定。当丝杠受热伸长时,能作轴向移动,故对稳定性无影响。但由于止推轴承的间隙较大,会使丝杠轴向跳动,影响传动精度和正常工作。B、它是将止推轴承装于丝杠两端支撑内侧,以属于两端固定。当丝杠受热时将产生弯曲,并使轴承负载加重,它只适用于恒温或很短的丝杠。C、采用一端双向固定,而另一端为游动的支承方式。它是将两个止推轴承装在丝杠一端的支承中,作为固定的支承,而另一端为游动的支承,当丝杠受热膨胀时,可以自由伸长,不会引起丝杠的挠曲。这种支承方式较好。比较三种支承方式,这里选择第三种,这样滚动轴承的类型也能方便的确定下来。固定端的轴承可以是角接触或是圆锥滚子轴承,具体的选择将在后面进行。第三种丝杆支承方式是将两个接触球轴承装在丝杠一端的支承中,作为固定支承,而另一端用深沟球轴承作为游动支承。它属于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的支撑结构。1.6 初选联轴器联轴器有刚性和挠性两种,刚性联轴器适用于两轴严格对中不发生相对位移的地方。挠性联轴器适用于两轴有偏斜(可分为同轴线、相交轴线)或在工作中有相对位移(可分为轴向位移、径向位移、角位移、综合位移)的地方。挠性联轴器又有无弹性元件的、金属弹性元件的和非金属弹性元件的之分。后两种称为弹性联轴器。CNC二维工作平台是高精度机电系统,要求定位精度高,启动灵活、频繁。这就要求联轴器输出地角位移、转矩与电机输出地角位移、转矩同步性好,因此选择刚性联轴器。1.7 初步确定机体结构CNC二维工作平台的机体主要由静机座和动机座组成。静机座包括X方向的方形底座、导轨及丝杠的支承座;动机座包括Y(或Z)方向的移动方形底座、导轨及丝杠支承座(随丝杠螺母及工作台滑板一起运动,结构与静机座相同)。1.8 伺服系统1.8.1 开环伺服系统这种系统主要是采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元件,步进电机每接受一个脉冲指令,电机轴就转相应的角度,驱动工作台移动。精度完全取决于电机、齿轮副、丝杠螺母副和工作台导轨等部件的精度,因此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1.8.2 闭环伺服系统这种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工作台上装有位置检测装置,如旋转编码器、光栅传感器,可以随时测量工作台的实际位移,进而将测定值反馈到数字控制装置中的比较器中与指令信息进行比较,并且根据比较后的差值进行控制。因此,有可能校正传动链内由于电器、刚度、间隙、惯性、摩擦及制造精度所形成的各种误差,从而提高伺服的精度。这里我们采用闭环伺服系统。这要求应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一般是交流电机或步进电机。关于电机的选择问题,下面再介绍。1.9 选择控制电机控制电机应根据转矩、位移速度、理论定位精度、工作行程和载荷大小来确定,常用的控制电机有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又分为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步进电机好控制,也可以做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是一种离散运动的装置,在目前国内的数字控制系统中,步进电机的应用十分广泛。随着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的出现,交流伺服电机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为了适应数字控制的发展趋势,运动控制系统中大多采用步进电机或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执行电动机。虽然两者在控制方式上相似(脉冲串和方向信号),但在使用性能和应用场合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就二者的使用性能做一比较。1、控制方式不同步进电机是利用电磁铁的作用原理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线位移或角位移的电机,发一个脉冲电机就转过一个步距角(走一步);而伺服电机是一种内部有位置或速度反馈的电机,是将控制电压信号转换为相对应的角位移,或线位移的一种电机。控制信号电压的大小与电机转过的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大小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2、控制精度不同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3.6、1.8,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0.72、0.36。也有一些高性能的步进电机步距角更小。3、低频特性不同步进电机在低速时易出现低频振动现象。振动频率与负载情况和驱动器性能有关,一般认为振动频率为电机空载起跳频率的一半,这种由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低频振动现象对于机器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当步进电机在低速时,一般采用阻尼技术来克服低频震动现象,比如在电机上加阻尼器,或驱动器上采用细分技术等。交流伺服电机运转非常平稳,即使在低数时也不会出现振动现象。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共振抑制功能,可涵盖机械的刚性不足,并且系统内部具有频率解析机能(FFT),可检测出机械的共振点,便于系统调整。4、矩频特性不同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虽转速升高而下降,且在较高转速时会急剧下降,所以其最高工作转速一般在300600。交流伺服电机为恒力矩输出,即在于其额定转速(一般为2000RPM或3000RPM)以内,都能输出额定转矩,在额定转速以上为恒功率输出。5、过载能力不同步进电机一般不具有过载能力。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较强的过载能力。以松下交流伺服系统为例,它具有速度过载和转矩过载能力。其最大转矩为额定转矩的三倍,可用于克服惯性负载在启动瞬间的惯性力矩。步进电机因为没有这种过载能力,在选型时为了克服这种惯性力矩,往往需要选取交大转矩的电机,而机器在正常工作期间又不需要那么大的转矩,便出现了力矩浪费的现象。6、运动性能不同步进电机的控制一般为开环控制(也可用于闭环控制),启动频率过高或负载过大易出现丢步或堵转的现象,停止时过高易出现过冲的现象,所以为保证其控制精度,应处理好升、降速问题。交流伺服系统为闭环控制,驱动器可直接对电机编码器反馈信号进行采样,内部构成位置环或速度环,一般不会出现步进电机的丢步或过冲的现象,控制性能更为可靠。7、速度响应性能不同步进电机从静止加速到工作转速(一般为每分钟几百转)需要200400毫秒。交流伺服系统的加速性能较好,以松下MSMA 400W交流伺服电机为例,从静止加速到其额定转速3000RPM仅需几毫秒,可用于要求快速停止的控制场合。综上所述交流伺服系统在许多性能方面都优于步进电机。但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也经常用步进电机来做执行电动机。所以,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控制要求、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选用适当的控制电机。由于我们设计的CNC二维工作平台速度低,要求也不高,所以,这里我们选择步进电机作为驱动电机(也可以选择伺服电机)。下面着重介绍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又称脉冲电动机,且是数字控制系统中一种执行原件,其功用是将脉冲信号转换为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步进电机是关系到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和加工速度等性能的关键性元件。步进电机分为三种:永磁式(),反应式(VR)和混合式(HB)。永磁式步进一般为两相,转矩和体积较小,步距角一般为7.5或15。反应式步进一般为三相,可实现大转矩输出,步距角一般为1.5,但噪声和振动都很大。在欧美等发达国家80年代已被淘汰。混合式步进是指混合了永磁式和反应式的优点。它又分为两相和五相,两相步进角一般为1.8而五相步进角一般为0.72。这种步进电机应用最广泛。控制系统对步进电机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步进电机能稳定的运行,输出轴转过的步数必须等于输入的脉冲数,不能“失步”。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输出轴所转过的角度或前进的距离称为步距角,该值小而高,能保证控制系统的精度。允许脉冲频率高,这样才能动作迅速,减少辅助工时,提高生产效率,但脉冲频率不宜过高,否则转矩将变小。步进电机的基本特点:步进电机不是恒定通电,而是按一定的方式轮流通电,是通过“环形分配器”来实现的。反应式步进电机可以按指令进行角度控制,也可以进行速度控制,这对本设计很重要,可以实现程序定位。反应式步进电机无自锁能力,为保证步进电机转子能停在最后一个脉冲信号的角位移终点位置上采用带电定位方法(电磁制动装置)。步距角越小,运动稳定性越好,Ts(最大负载转矩)越接近Tmax(最大静转矩)。可选择不同的步距角(改变通电方式即可)。CNC工作台的步进电机(包括X向和向)我们选择混合式步进电机,采用带电定位(电磁制动装置),步距角的选择要结合理论定位精度和丝杠来确定,脉冲频率可查电机的有关参数,再根据转速确定。由于电机的选择与要结合丝杠,所以具体的参数设计将在丝杠设计时一起进行。第二章 螺旋传动结构及其零件设计2.1 螺旋传动结构概述丝杠螺母机构又叫螺旋机构,它主要用来把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或把直线运动变为旋转运动(如滚动丝杠螺母和静压丝杠螺母),同时传递运动及动力。若按螺旋传动的用途分,可分为三种。有以能量为主的传力螺旋(如螺旋压力机、千斤顶螺旋);有以传递运动为主,并要求有较高传动精度的传导螺旋(如压力台的进给螺旋);还有调整零件互相位置的调整螺旋。电子精密机械设备的载荷一般较轻,螺旋传动主要用来实现精密进给运动(传导螺旋)。若按螺旋副的摩擦性质不同,亦可分为三种。包括滑动螺旋、滚动螺旋、和静压螺旋。2.2滚动丝杠及螺母设计滚动丝杠,就是在具有螺旋滚道的丝杠和螺母间充满滚珠,这些滚珠作为中间传动件,在螺母上闭合的回路中循环滚动,使丝杠螺母副的运动由滑动变成滚动,以减小摩擦。滚珠丝杠具有很高的传动效率(=0.920.96);当双螺母预紧后,轴向刚度高;传动副的爬行小,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随动精度;起动力矩小,传动灵敏,同步性好。但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价格较为昂贵以及没有自锁作用。国内在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中,广泛的采用了滚珠丝杠副,在高精度自动控制的电子工业专用机械设备工作台的精密进给传动中,也开始采用。滚珠丝杠副有多种结构形式,其主要的差异是:螺纹滚道型面的形状;滚珠的循环方式;消除轴向间隙和预紧的方法等三方面。2.2.1螺纹滚道型面螺纹滚道型面(或称法向截型)是指通过滚珠中心的螺旋线的法向平面,与丝杠或螺母滚道的交线形状。目前较常用的滚道型面有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种。1、单圆弧滚道型面的特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特别是磨滚道型面时砂轮修正较方便,容易得到较高的精度。但是在单螺母传动中,接触角随初始间隙和轴向载荷的变化而变化,故传动效率、承载能力、轴向刚度不稳定。在双螺母传动中,为使预紧后接触角保持45,必须严格控制径向间隙d。在无载荷时,d和之间的关系为2、双圆弧轨道型面的特点:接触刚性好,摩擦小,有较大的承载能力,预紧或承载后的接触角=45基本不变,故传动效率、承载能力、轴向刚度都比较稳定,可以实现无间隙传动,传动精度较高,但其制造工艺较复杂。螺纹滚道型面的主要结构参数有:A、接触角 在螺纹滚道法相剖面内,滚珠球心与滚道接触点的连线(公法线)和螺纹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接触角的大小与滚道的受载情况和传动精度有密切关系。角大,滚珠丝杠的承载能力大、刚度大、传动效率高。但角又不能太大,否则会使滚珠和螺纹滚道接触部位变陡。螺纹槽深度增加,磨削是不易达到叫较高的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目前采用的标准接触角为=45。B、螺纹滚道半径R和滚珠直径db之比(亦称rs系数)此比值对滚珠丝杠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果R/db值太大,则滚珠截面的形状近似直线,接触刚性差,承载能力小,传动精度低;反之,太小时,则滚珠与滚道机会完全接触,滚珠滚动时摩擦很大,但减小滚道半径R有利于提高承载能力。一般取 C、偏心距 2.2.2滚珠返回的循环方式按螺母上滚珠返回装置的不同,滚珠丝杠副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大类。滚珠在循环过程中始终与丝杠接触的叫内循环,脱离丝杠的叫外循环。这两种循环形式,国内均已形成系列化生产。(1)内循环内循环采用单圈,即在一个循环回路中只有一圈滚珠,在螺母的侧孔中,装入接触相邻两圈螺纹滚道的反向器,借助反向器上的回珠槽,迫使滚珠越过丝杠螺纹牙顶,进入相邻滚道,以实现循环。反向器上回珠槽的引进和引出两部分,与螺母上相邻两圈螺纹滚道重合,期中央部分与螺母轴线成一倾角(等于或接近45),而深度比螺纹滚道深度大一倍,即等于滚珠直径。一般在同一螺母上采用三只反向器,沿轴向间隔(4/37/3)Lo(Lo为基本导程),在圆周上互相错开120。反向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圆珠凸键形,另一种是偏圆嵌块形。单圈内循环滚珠螺母结构由于滚珠的循环回路短、个数少,故流畅性好、摩擦损失小、效率高、径向尺寸紧凑、刚性好,承载能力大。缺点是反向器上回珠槽计算和加工较困难,轴向尺寸交大。此外,在工作时滚珠将不断越过螺纹牙顶,所以对丝杠外圈及圆角r3的要求较高,而加工平滑过渡圆角r3较困难。(2)外循环外循环采用多圈,其结构有以下几种:螺旋槽式:在螺母体的外圆柱面上直接铣出螺旋槽作为滚珠的回程道。其两端与螺纹滚道用孔相连,利用挡珠器切断内滚道,挡住滚珠的去路,迫使滚珠流入通向螺旋槽的孔中构成的循环,挡珠器用一段钢丝焊在螺钉上制成。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工艺简单,易于制造,故使用较广。插管式:它是用弯曲成型的管子插入螺母工作圈始、末端孔内。导管稍突出于螺母内孔,外面用螺钉和压板紧固。管子本身是滚珠的回程通道,突出的部分又起挡珠器的作用。为了保证滚住在管子中流动通畅,A、两侧的内孔面必须和内滚道相切,以免产生冲击,管子与滚珠间还需留0.20.3mm的间隙。这种螺母的结构简单,流畅性好,便于大量生产。缺点是径向外形尺寸大,挡住用的端部耐磨性差。端盖式:在螺母上钻出纵向孔作为滚珠的回程通道,螺母两端装有两块扇形端盖或套筒,滚珠的回程道口就在盖板上。滚道半径R为滚珠直径d0的1.41.6倍。这种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但滚道吻接和弯曲处圆角不易做准而影响其性能,故应用较少。通常以单螺母形式用于升降传动机构。2.2.3轴向间隙和预紧的调整方法滚珠丝杠副的轴向间隙,是指在无载荷情况下的原始轴向间隙,和在负载作用下,由于滚助于滚道型面的接触点的弹性变形,而引起螺母位移量的总和。采用双螺母机构,对其施加一定的预紧力,可消除轴向间隙,以提高滚珠丝杠的轴向刚度和传动精度。双螺母预紧原理在一根丝杠上装有两个螺母,通过垫片对其施加一定的预紧力F0,以调整两个螺母的相对位置,使每个螺母中的滚珠在承受轴向力F以前,预先分别于丝杠滚道两侧中的一侧接触(两个螺母的接触方向相反),同时有一定的接触力p0,这就不仅消除了轴向间隙,而且在力F0的作用下,还使滚珠与滚道接触处产生一定的预变性,这样,滚珠丝杠副无论在哪个方向承受轴向力F,只要在一定范围内,丝杠副都不会出现轴向间隙。采用双螺母预紧的滚珠丝杠副,安装两个螺母的目的只能起到调整轴向间隙和施加预紧力的作用,而不能达到提高承载能力的目的。这是因为在丝杠副受载时,其中只有一个螺母受轴向工作载荷,即所谓的工资螺母,而另一只螺母只受预紧力,故称预紧螺母。因此,在计算双螺母滚珠丝杠副最大承载能力时,只能按一个螺母计算。调隙与预紧的方法采用双螺母结构来消除轴向间隙和施加预紧力,其方法是改变双螺母的相对位置。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其一、只调整双螺母的轴向的相对位置,而不改变它们的相对角度;其二、只调整双螺母的相对角度,而不改变他们的相对位置垫片式:一般采用螺钉固定两个螺母的凸缘,而在一只或两只螺母的凸缘中间加垫片,调整垫片的高度,使螺母产生轴向位移,以达到消除间隙和预紧。其特点是结构简单紧凑,接触刚度好,预紧可靠,但配磨垫片较麻烦,精确调整较困难,且在工作中不能随便调整。螺纹式:又叫拼帽式,双螺母中一只螺母有凸肩,另一只螺母无凸肩而有另一段外螺纹,用两个螺母预紧。旋转所预紧螺母使其产生轴向位移,以达到消除间隙和预紧。其特点是结构简单紧凑,调整方便,故广泛应用,但是不够精确。弹簧式自动调隙:双螺母中,一只固定,一只活动,利用弹簧获得轴向位移,其特点是能够消除工作中由于磨损产生的间隙,但结构复杂,并存在一个固定的弹簧作用力,轴向刚度低。齿差式:在两个螺母的凸肩上加工出相差一个齿的齿轮,装入相应齿数的内齿轮中,如果其中一个螺母单独转过一齿则螺母的相对位移量为或是。如果两个螺母同转过一齿,则调整的位移量为L0基本导程Z1、Z2螺母上齿轮的齿数预紧力的确定在滚珠丝杠副上施加预紧力后可以提高轴向刚度和传动精度,但是如果施加的预紧力过大,滚珠丝杠副的寿命就会缩短,因此,应在满足所需的寿命和保证精度的条件下来确定预紧力F的大小。推导过程从略。近似地取为:式中 最大轴向力(N)2.2.4滚珠丝杠副主要尺寸的确定1滚珠丝杠副结构的选择滚珠丝杠副结构的选择,主要是指选择螺纹滚道型面、滚珠循环方式和预紧调隙方法。根据防尘保护条件,对预紧和调隙的要求,以及加工的可能性等因素,参照以上所述原则,进行结构形式的选择。例如,当容许有间隙存在时(垂直运动件的进给传动等),应采用单圆弧滚道型面,且只用一个螺母;当必须有预紧和在使用中因磨损而需要周期性的进给调整时,应采用带齿圈的双螺母;当具备良好的防尘保护,只需在装配时调整间隙和预紧时,可采用结构简单的垫片式调隙双螺母。目前国内基本上都采用双圆弧形,单个螺母装好后径向有尺寸,以保证接触角接近45。2、滚珠丝杠副只要尺寸的确定首先根据丝杠所承受的轴向力大小和理论定位精度的大小,选择确定丝杠的公称直径d0和L0,然后根据表所列公式计算出丝杠的其他尺寸。2.2.5 X和Y方向丝杠的具体设计1.和Y方向的丝杠前面已经做了选择,选择滚珠丝杠2.螺纹滚道型面的选择双圆弧滚道型面3.循环方式选择外循环的螺旋槽式4.轴向间隙的预紧和调整方法选双螺母垫片式(一)、先设计Y方向的丝杠螺母副及其步进电机由CNC题目可知:本设计对象CNC二维工作平台是实现精密定位的机电系统,本设计需要完成先是对实物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对各零部件进行选择和设计,再进行装配,对零部件进行调整或重新选择,直到满足强度和精度以及工艺性等要求。所用的理论主要是机械方面的理论设计。主要是对CNC的传动系统的丝杠、联轴器、轴承、端盖导轨等的设计。工作平台可以适当的加大其工作方向的工作推力(承载能力)。所以我决定取:(1)、方向的轴向工作载荷Fa=2500N ; (2)、理论定位精度=20um;(3)、丝杠转速n2=150r/min;(4)、方向工作台滑板及其组件重量400N(5)、参考同类型的设备,选择电机和丝杠通过联轴器直接连接,则i=1(步进电机到丝杠间的传动比)。这样选取的好处是不要中间件,减少了传动件,有利于提高精度,安装等较为方便。1、Y方向丝杠受力分析及丝杠轴向力计算(2)、卧式CNC Y方向丝杠受力分析方向工作台滑板及其组件重量以及X方向的轴向工作载荷主要由导轨承担,而丝杠主要承受Y方向的轴向力F。方向丝杠所受的总轴向力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刀具所受的Y方向和轴向工作载荷;二是方向工作台滑板及其组件重量和X方向的轴向载荷在导轨上产生的合成摩擦力两部分组成: 式中丝杠所受的总轴向力;导轨与工作台滑板之间的摩擦力N; 方向轴向工作载荷;导轨与工作台滑板之间摩擦系数,由于导轨与工作台滑板处于边界润滑状态(脂润滑或油润滑),可取0.050.2; 方向工作台滑板及组件重量N; 方向的轴向工作载荷N将、。取=0.1代入上式得方向丝杠所受的总轴向力(卧式CNC):2、丝杠设计计算及尺寸选择由于丝杠为低速传动,所以应按寿命和额定静载荷两种方法确定其尺寸,然后选择其中较大的。(1)、按额定静载荷选择因为Y方向丝杠所受的总轴向力2852.3N,按CoaF的原则,查附表1选择丝杠尺寸。这里选外循环滚珠丝杠,公称直径d0=16、导程L0=4mm。2.5圈1列,Coa=14100N;(2)、按疲劳寿命选择:(百万转) 硬度系数)由上表取1.0、(运转系数)取1.2。 T使用寿命,取为15000h根据CaC,a原则,由已知条件1、2、3,查附表1滚珠丝杠副的设计表,并参考同类型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选用:外循环滚珠丝杠,公称直径d0=20,导程L0=4mm,3.5圈1列,Ca=18950N,钢球直径(db)Dw=3.969mm,=2.36666,精度E,基本导程极限偏差为6um。显然,最后应选择d0=20mm的丝杠。表2-1 为Y方向滚珠丝杠的主要尺寸主要尺寸符号计算公式滚道公称直径 d0 d0=20基本导程 L0 L0=4接触角 =45滚珠直径 dbdb=0.64=2.4滚道半径 RR=0.542.4=1.296滚道圆弧偏心距 ee=(R-)sin=0.258 螺纹升角 =arctg()=422 丝杠丝杠螺纹大径 dd=d0-0.25db=19.6丝杠螺纹小径 d1d1=d0+2e-2R=18.4丝杠牙定圆角 r3r3=0.1db=0.24 螺母螺母螺纹大径 DD=d0-2e+2R=22.05螺母螺纹小径 D1D1=d0+0.25db=20.13、电机的选择 (1)、计算电机所需要的最小转矩Tmin 由方向的总轴向力和丝杠的公称直径d0。以及=4.36666计算电机所需要的最小转矩:式中 d为丝杠螺纹大径,由上表得=24.1 d1为丝杠螺纹小径,由上表得=21.99 d2为丝杠中径,=23.045为当量摩擦角,这里取=0(2)、选择控制电机在上章中我们已经选择了步进电机作为我们的设计选择,下面还应该确定其具体型号。图2-1按照电机额定输出转矩T电机所需的最小转矩Tmin的原则,在网上查看步进电机类型及参数,我们最后确定型号为90BYG350B,在网上查得:其转矩为4.2Nm,步距角为1.2,当脉冲发生频率为1080时,步进电机的转数为:r/min,与题目要求相符合,可行。4、计算丝杠步距角和丝杠轴向移动速度V;电机选择后,可算出丝杠的步距角2。()理论定位精度,是指一个脉冲,螺母相对于丝杠的直线位移量mm。电机步距角()丝杠步距角丝杠基本导程(mm)i电机到丝杠之间的传动比,这里因为电机与丝杠是直接连接的,故传动比是1。根据=20um得同时得到丝杠的轴向移动速度:(属低速运动)。(二)、设计方向的滚珠丝杠螺母机构及其步进电机1、卧式CNC:X、Y方向的工作台滑板及其组件重量以及方向的轴向工作载荷Fa2主要由导轨承担,而X方向丝杠主要承受X方向的轴向力F。X方向丝杠所受的总轴向力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刀具所受的方向轴向工作载Fa1;二是工作台滑板及其组件重量(W1、W2)和方向的轴向载荷在导轨上产生的合成摩擦力FN两部分组成: 式中 F丝杠所受的总轴向力N; FN导轨与工作台滑板之间的摩擦力;a1X方向的轴向工作载荷,=3500N;Fa2方向轴向工作载荷,=2500N; 导轨与工作台滑板之间的摩擦系数,这里取=0.1; W1方向工作台滑板及其组件重量,W1800N; W2方向工作台滑板及其组件重量,W2=400;将有关参数代入上式可得卧式CNCX方向丝杠所受的总轴向力F为: 2、丝杠设计计算及选择(1)、按额定静载荷选择:按CoaF的原则选择丝杠(2)、按疲寿命选择L=60n=60150=135(百万转) =fwfHF=1.23777.31351/3=23252.7NfH(硬度系数)取1.0fw(运转系数)取1.2T使用寿命,取为15000h由已知条件,查滚珠丝杆副设计表,根据CaCa的原则,并参考同类型设备的实际情况,得出设计选用:外循环滚珠丝杠,公称直径d0=25mm,基本导程L0=6mm,3.5圈1列,Ca=27850N,钢球直径Dw(db)=2.763mm,=4.55,精度等级为E,基本导程极限偏差为6um,丝杠大径表面粗糙度为Ra0.8。由上述计算可知,应选d0=25mm、基本导程L0=4mm的滚珠丝杆。表2-2 为X方向滚珠丝杠的主要尺寸主要尺寸符号计算公式滚道公称直径 d0 d0=25基本导程 L0 L0=6接触角 =45滚珠直径 dbdb=0.66=3.6滚道半径 RR=0.543.6=2.00滚道圆弧偏心距 ee=(R-)sin=0.495 螺纹升角 =arctg()=422 丝杠丝杠螺纹大径 dd=d0-0.25db=24.1丝杠螺纹小径 d1d1=d0+2e-2R=21.99丝杠牙定圆角 r3r3=0.1db=0.36 螺母螺母螺纹大径 DD=d0-2e+2R=28.01螺母螺纹小径 D1D1=d0+0.25db=25.94、计算X方向电机所学的最小转矩(1)、计算X方向电机所需的最小转矩Tmin 由方向的总轴向力F和丝杠的公称直径d0,以及=4.55,可计算出电机所需要的最小转矩Tmin;式中 d为丝杠螺纹大径,d=32; d1为丝杠螺纹小径,d1=27.082; d2为丝杠中径 为当量摩擦角,这里取=0。(2)、选择控制电机按照电机的额定转矩Te电机所需的最小转矩Tmin的原则,选择步进电机的型号为86BYG250FB,在网上查得该电机的转矩为6Nm,其步距角为0.9;当脉冲发生频率为1000个/秒时,步进电机的转速为:N=60=150r/min,满足设计题目要求。计算丝杠的步距角=i()式中=20um;L0丝杠导程,L0=8mm;i电机与丝杠之间的传动比,这里为1代入计算可得=0.9。由此可得丝杠的轴向点移动速度:V=8=20mm/s(属于低速运动)第三章 装配图设计第一阶段3.1导轨的设计3.1.1、滑动导轨设计(一)、滑动导轨设计选择设计前面已经就导轨的分类和特点做出了说明,并选择了圆形截面的导轨。导轨直径选择为18mm(方向)和25mm(X方向)双导轨,二者均设计为实心。滑动导轨的两根导轨之间的间距La由经验公式确定:L=(1.21.8)LaLa为两根导轨的间距L固定件导轨总长度L=工作行程+工作台滑板与螺母连接件宽度+(510)mm。由设计要求Y方向的行程为200mm,工作台滑板与螺母连接件的宽度135mm,则L=200+135+5=340mm,所以La=100350)mm,由于CNC二维工作平台尺寸不能过大,且要求实现精确定位,所受的力也不大,所以,La尽量取小值,去方向导轨间的间距La=120mm(Y方向)。同理,X方向行程300mm,工作台滑板与螺母连接件的宽度300mm,L=300+300+10=610mm,所以La=260mm。3.1.2、滑动导轨的材料及热处理本设计中表面直线度和平行度选用精度级导轨,即10um。故材料选取45号钢。3.1.3、导轨刚度校核理论上讲,丝杠只承受轴向载荷,而工作台滑板及组件重量则由导轨承担,导轨除了要承受工作台滑板及组件重量w外(X方向导轨还要承担方向工作台滑板及组件重量),还要承受各自载荷Fa1、Fa2产生的弯矩M。可以用合成的方法求出导轨所受的径向载荷,然后把导轨看成简支梁,用材料力学的公式求出挠度y进行校核:y=-y式中 y导轨实际最大挠度 F作用在导轨上(跨距中点处)的等效径向力 E导轨弹性模量206GPa J导轨的惯性矩 y许用挠度的值可参考轴的许用挠度值选取建议选取y=(0.00010.0003)L。X方向:F=3500+800+400=4700N L=610mm d=60mm代入上述公式得y=0.0019L方向:F=2500+400=2900N L=350mm d=35mm同理可算得:y=0.0021L。可见选取的导轨符合设计要求3.2 确定丝杠轴承的型号、尺寸、润滑方式并校核在前面已对轴承做出了初步选择:角接触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安装方式是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3.2.1丝杠轴承的具体选择选择滚动轴承类型时,必须了解轴承的工作载荷、转速及其他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这里设计选择:固定端用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中间用垫片隔开;游动端采用深沟球轴承。由于刚度特点和CNC的结构,选择两耳光单列角接触轴承背对背成对安装。两个相同型号的角接触轴承成对安装时常采用定位预紧,轴承的轴向位置在使用过程中保持不变。一般通过金属垫片、磨窄套圈或调整两轴承之内、外套筒的宽度来得到一定的预紧量,固定结构中必须有可调结构。由于垫片结构简单,故采用垫片预紧。预紧力查资料选300N。垫片厚度为4mm。X方向和Y方向采用同样的结构设计。3.2.2确定轴承的尺寸根据轴设计原则和方法,有丝杠的公称直径X方25mm,方向20mm,查手册选择轴承型号如下:表3-1轴承型号基本尺寸 mm其他尺寸 mm安装尺寸 mm基本额定动载荷CrKn额定静载荷C0rKndDBrsminrslmindaminDamaxrasmax7305C25621713.110.33255121.515.87304C20521511.31.10.62745114.29.68630525621713255117.212.263042052151.12745112.27.783.2.3对滚动轴承进行校核由于CNC二维工作平台属于中低速运动,所以,应对轴承进行寿命校核计算和静载荷校核计算。当量静载荷计算中的X0、0的值表3-2轴承类型单列轴承双列轴承X0Y0X0Y0深沟球轴承0.60.50.60.5角接触球轴承=150.50.4610.92=250.50.3810.76=400.50.2610.52四点接触球轴承=350.50.2910.58双列角接触球轴承=3010.66调心球轴承0.50.22cot10.44cot圆锥滚子轴承0.50.22cot10.44cot1、方向角接触球轴承(型号7305C)的校核计算X方向丝杠总轴向力为Fa=3777.3。轴承组径向力Fr的确定方法可采用条件性计算法(假设法)。虽然理论上丝杠不受径向力,但是假设导轨受力变形后,丝杠还是要受力的,其受力大小FR可由两根导轨和丝杠三者分摊。最后同一支点对安装同型号角接触球轴承进行校核就算。由于X方向丝杠的转速n=150r/min,属于中低速运动,故应对轴承进行寿命校核计算和静强度校核计算。丝杠所受径向力: 轴承组所受的径向力: Fr=462N 、角接触轴承组的寿命计算:近似计算时,将成对轴承组看作是双列轴承,认为径向力作用点在轴承组中点处,轴向力由轴承组承受。派生轴向力相互抵消为零。取轴承预期使用寿命Lh=10000h轴承组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r=1.625Cr=1.62521500=34937.5=0.39 查表得e=0.557=8.1e 查表得(按双列轴承查表)X=0.27,Y=1.64当量动载荷:P=fp(XFr+YFa)=1.2(0.27462+1.643777.3)=7583.4N轴承组寿命:Lh=10865.3h因为Lh=10000h 故合格。、角接触轴承组的将强度校核计算:由表知,=15。X0=1,=0.92(按双列轴承查值)则=+=462+0.923777.3=3937.1NI=462NII在I、II中取较大值。=23937.1=7874.2N轴承组基本额定静载荷: =2=215800=31600N因为=7874.2=31600,所以静强度校核满足要求。式中,是轴承静载荷安全系数,为了保证安全,选较大的安全系数,取=2。由上述校核计算可知7305轴承组合符合要求。轴承静载荷安全系数表3-3轴承静载荷安全系数使用要求或载荷性质球轴承滚子轴承对旋转精度及平稳要求高,或承受冲击载荷1.52.02.54.0正常使用0.52.013.5对旋转精度及平稳性要求较低,没有冲击过振动0.52.0132、X方向深沟球轴承(型号6305)根据Fr=462N,Fa=3777.3,进行深沟球轴承的寿命计算和静强度计算。结果符合设计要求。3、方向角接触球轴承组(型号7304)校核计算方法同上,计算结果符合设计要求。4、方向深沟球轴承(型号6304)校核计算方法同上,计算结果符合设计要求3.2.4选择轴承润滑方式滚动轴承的润滑只要是为了减低摩擦阻力和减轻磨损,也有吸振、冷却、防锈、和密封的作用。滚动轴承的润滑方式一般高速时采用油润滑,低速时采用脂润滑,某些特殊的场合也可以采用固体润滑。滚动轴承润滑剂的选择主要决定于速度、载荷、温度等工作条件。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润滑油粘度不低于13m m2/s32m m2/sCNC工作台不是封闭的结构,宜选用脂润滑,而且方向dn=20180200000。同样更小。工作温度也不会很高,选用钙基脂即可。3.3 丝杠、螺母与工作台滑板的联接设计3.3.1、丝杠与螺母的主要参数前面已经叙述,再此不再重复。3.3.2、螺母与工作台滑板的联接设计1、螺母的选择和尺寸由于滚珠丝杠螺母是标准件,其尺寸可根据滚珠丝杠公称直径d0查丝杠。下图是CDM型丝杠螺母的结构、尺寸示意图:图3-1螺母尺寸公称直径d0导程L0丝杠大径d1丝杠底径d2螺母外径D1凸缘外径D孔分布圆直径D4螺母总长度L220419.618.442644510225624.520.75380671102、螺母与工作台滑板的联接设计丝杠与螺母是通过螺钉固定在联接件上,而联接件则是固定在工作台滑板上的。丝杠、双螺母与联接件的配合关系如下图:图3-23.3.3、确定滚珠丝杠的全部几何尺寸滚珠丝杠其他部位的几何尺寸可根据丝杠公称直径、滚动轴承和联轴器等来确定。X方向:c=2B(角接触轴承宽度)+垫片厚度=217+5=39mmf=d(角接触轴承内径)=25mmh=d(深沟轴承内径)=25mmd=B(深沟轴承宽度)+留游动量=30mmY方向:c=2B(角接触轴承宽度)+垫片厚度=215+5=35mmf=d(角接触轴承内径)=20mmh=d(深沟轴承内径)=20mmd=B(深沟轴承宽度)+留游动量=30mm3.4联轴器的选择与设计由上面的介绍选取刚性联轴器,在本设计中式低速运转,速度远小于5m/s,采用夹壳联轴器,力矩较小,选用螺栓紧固。第四章 装配图设计第二阶段待第一阶段各零部件的主要尺寸匹配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设计,以减少返工现象。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第一阶段的各零件、部件进行详细的、具体的设计,要求设计出每个零件详细的、细节的尺寸。步进电机与联轴器、丝杠、丝杠轴承、套杯的装备图(局部)见下图: 图4-1第五章 flash的制作毕业设计我运用FlashMX软件制作了flash动画来模拟cnc二维绘图仪的运动。Flash是美国的一家公司(MACROMEDIA公司)于1996年6月推出的优秀网页动画设计软件, 在中国经历了9年的发展时间,作为新的事物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网络,FLASH网站片头,FLASH演示动画,FLASH网站,FLASH商业广告,电视,掌上电脑,游戏,MTV等。动画可以模拟事物的运动过程,形象地演示有关的原理。例如,动画可以模拟人体备注循环,可以演示细胞分裂过程和光的干涉与衍射等现象。Flash是一种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利用它可以制作出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动画。按照动画的制作方法和生成原理,可以把Flash动画分为两类:一类是逐帧动画,另一类是补间动画。补间动画又可分为形状补间动画和运动补间动画。5.1.逐帧动画逐帧动画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画面组合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其中的每个画面都是这个动态过程的一个关键步骤。(一)新建文件(二)建立关键帧(三)动画的测试与发布5.2.形状补间动画与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不同,补间动画是只需要完成动画开始和结束的关键帧的编辑,然后由Flash自动生成其间的过渡帧。在Flash中可以制作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8 二维绘图仪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273784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