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2018.06).doc_第1页
语文卷·2019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2018.06).doc_第2页
语文卷·2019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2018.06).doc_第3页
语文卷·2019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2018.06).doc_第4页
语文卷·2019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2018.0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2018年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硏卷高二语文2018.6注意:本共6页,20小题,满分16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列各句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艺术中的“隐”,是为了“现”,为了让自己不便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心迹在自然造化之间 无余,这个“隐”需要艺术家自加磨砺。经典中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带给人更多的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 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语言是成人的童话,许多优秀的作家,虽然年纪很大了,但他们的作品语言丝毫感受不到耄耋之年的 ,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A坦白 耳濡目染 老气横秋 B.坦露露 潜移默化 老气横秋C坦白 潜移默化 老态龙钟 D坦露 耳需目染 老态龙钟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前自京赴奉先县怀五百字)B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白居易对酒吟)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D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秋歌)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在师父70寿宴上,师兄动情地说道:“自小喜画,蒙恩师不弃,收为入室弟子,受益一生。”B.这个文学追梦青年打开编辑的信件,“大作将载于下期杂志,敬祈惠允”几个字让他兴奋不已。C.值此母校建校一百周年之际,我亲聆诸位子学人、前辈先贤的高论,心中莫名地感动。D.都说贵人多忘事,我只好冒睐提醒足下,您借走卡拉马佐夫兄弟已有数月,望能璧还于我。4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爱护孩子,但也要让他接受风雨的历练。 B.教育孩子,家长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 C.爱护孩子,更要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引导。 D.教有孩子,家长要注意语言和行动相符。 5对下列诗人及其主要艺术特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李煜一一 婉约之宗 蕴藉委婉B温庭筠一一意象绵密 富艳精工C辛弃族一一词中之龙 龙腾虎掷D 杜甫一一 韵律完美 沉郁顿挫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程次公行略明钟惺新安有程次公者,名道赓,字幼和,渐江豪朗人也。公生而端慧,就外塾,所授书,一再过辄上口。其父,名儒也。雅不欲限以学究,将以世务炼之。有所经画,每与裁决。使治生,日:“货殖,非小道也。管商之材,黄老之学,于是乎在。”姑使试之,使得自以其意通宾客。客多而不杂。年二十七,命治盐策于淮,兼以其地近金陵,俾得游栖以广其意。归籍其子母,全而报之父。念广陵去家远,心动思归,不必时至。乐武林湖山之胜,距新安可朝发夕至。且日:废居之道,何地不可施?”改其鹺于武林。族子有材而失职者,察其可任,一以委之。然被息者再,任人之效也。而客日进,仁心慕义,贤士大夫乐与之游。尝贷某孝廉金,辛丑,孝廉成进士,卒于邸,举券焚之。人以此如贷金,非以孝廉故也,益多之,称程次公云云。浙之藩臬守令,争以客礼之,然无所请事。至从子见陵于贱而富者,躬囚服,出理之。无何,闻其父病,跣而归。病良已,反杭。两月,而父病不起。居丧易而戚,乡里法之。自是亦不复为往时游矣。一室之中,图史为邻,延名师友课其子,能文章。今长男瑄在予门者是也。癸卯,还新安。会岁大祲,谷贵,邑令劝粜。首出千石应,价为之平。丙午,失所匹,所委武林族子会计者又死,顾影单外,将反淮上故业。会姊之子黄归自燕,盛言燕中都会,质库岁息可十五。公亦欲乞一官,先举千金授之,随籍其家赀寄之宗人,不责券。将尽室就道,而黄之千金,业付酒家胡矣!公一无所问,而生计稍落,遂由金陵再至杭。杭之故人迎劳之,谓次公将为武林人也。公内自计:游莫如武林,居莫如金陵。遂有终焉之志。会有脾疾,就医京口。医以寒剂进,暴下,五日而卒。瑄笃学有志行,将乞文以宠亡者。于一时年位高名,夷然不问,而责于予。始一岁中,月数拜予门,后一月中数日一拜,最后一日数拜。予恍然日:“此孝子也!”伤其志,为具其行事焉。(选自隐秀轩集,有删改)【注】子母:利息和本钱。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雅不欲限以学究 雅:向来B.益多之,称程次公云云 多:赞赏C.质库岁息可十五 质:抵押D.随籍其家赀寄之宗人 籍:凭借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行略:是叙述死者生平事迹梗概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等人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立传的依据。 B.货殖: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史记货殖列传就是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 C.黄老之学:”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道教始祖老子。黄老之学产生于战国中期,其学说的核心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D.孝廉:本为汉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名,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合称孝廉。明清时期,“孝廉”成为对进士的雅称。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至从子见陵于贱而富者,躬囚服,出理之。(2)一室之中,图史为邻,延名师友课其子,能文章。(3)于时年位高名,夷然不问,而责于予。 9.结合文章第二段简要概括程次公的形象特点。(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0-11题。村中晚望陆龟蒙抱杖柴门立,江村日易斜。雁寒犹忆侣,人病更离家。短鬓看成雪,双眸旧有花。何须万里外, 即此是天涯。 10.领联中的“看”与“旧”这两个字,看似普通却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4分) 11. 结合全诗概括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2)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3)朝搴附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5) ,多于机上之工女。 (杜牧(阿房官赋)(6)江天色无纤尘,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 ,凝绝不通声暂歌。(白居易琵琶行) (8)废池乔木, 。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上 边王祥夫人们把这个村子叫“上边”,因为它在山上。别人都搬下去了,上边,就只剩了刘家老两口,好像是,他们是留下来专门看守上边的空房的。但时间久了,房子也不愿独自坚守了。先是,慢慢渗水漏雨,接着房顶上就慢慢破出个洞,洞一点点变大,最后整个屋顶都塌圮下去了。只剩下几株黄啦啦的狗尾草,在风中嗖嗖地怪叫。时不时蹿出的野狐,夜半扑腾的老鸹,让房子原来的主人再也不愿意靠近它们。来上边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而在一片断墙颓园之中却让人意外地发现还有户人家在这里生活着,却又是两个老人。这就让这上边的他们有了一种神秘感,好像是,老刘家真是与众不同了。这倒不单单因为老刘家的儿子在太原工作。刘子瑞天一亮就出去弄庄稼去了。饭做好的时候,刘子瑞的女人便会出去一回回地看,看一回,再看一回,站在院子的门口朝东边看,因为刘子瑞总是从那边上来。她在这院门口简直就是看了一辈子,从前呢,是看儿子回来,现在呢,只有看自己的男人。有时候,连她自己都觉着自己有些奇怪,为什么不搬到下边去住?好像是,她怕这个她住了一辈子的村子寂寞,她对村子里的一草一木太熟悉了。要是自己走了呢,她常常问自己,那庄稼,那树,那鸽子该怎么办?要是儿子一下子从太原回来呢?怎么办?偏巧呢,天又下开了雨,而且是下个不停。屋子又开始漏了。刘子瑞上了一回房,又上了一回,用塑料布把房子苫了一回,但房子还是漏。雨下了两天,然后是暴太阳。鸡又活了,有的鸡就飞到房上去,要在房上耙。刘子瑞的女人就一遍遍地把鸡从房顶上骂下来。忽然呢,她愣住了,是谁上了房?从后边,上去了,“唿哧、唿哧”地赶房上的鸡。房顶上的塑料布给从房后边“哗啦哗啦”扯下去了。是谁?谁上了房,刘子瑞的女人不是用眼,是凭感觉,感觉到房上是谁了。是不是拴柱?刘子瑞的女人问了一声,声音不大,像是怕把谁吓着。答应的声音也跟着到了房后。心是那样的跳,好像是,这又是一个梦,房后边怎么会没有人?人呢?儿子是回来了,先是在地里忙了一天,然后去了一趟下边,又把同学招了上来给房子上一层泥,这么一来呢,刘子瑞这里就一下子热闹了。刘子瑞女人烧了水,出去看了一回儿子在那里和泥,出去看了一回还不行,又出去看了一回。儿子踩泥的时候在那里每耙一下,刘子瑞女人的嘴就要张开一回,泥草耙好一大堆,她的嘴也就合上一回。她在那里看了一会儿子耙泥,然后又慌慌地回去,去端开水了。拴柱,喝口水。刘子瑞女人对儿子说。儿子呢,却说不喝不喝,现在喝什么水?我给你把水放这儿,你咋不喝点儿水?刘子瑞女人又对儿子说。不喝不喝。儿子还是说。声音好像有些不满,又好像是不这样说话就不像是她的儿子。仔细想想,当儿子的都是这种口气,客气是对外人的,客气有时候便是一种距离。刘子瑞女人的心里呢,是欢快的,这种欢快挺让刘子瑞女人激动的。 儿子压完了房顶,又去把驴圈补了补。鸡窝呢,也给加了一层泥。儿子说,做完了这些,下午就要往回赶了。他这么一说,刘子瑞女人就又急了。急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清,其实她昨天晚上就知道儿子今天下午就要回去了。她迈出院子去,跟着儿子,好像是,怕儿子现在就走。儿子又看看天,说最好是别下雨。刘子瑞女人跟在儿子后边就也看看天,也说是最好别下雨。儿子进屋去了,刘子瑞女人也忙跟着进屋。刘子瑞的儿子是下午两点多走的,刘子瑞要送一送儿子,好像是,习惯了,儿子每次回来他都要送一送,送到下边的站上去。刘子瑞女人跟在刘子瑞和儿子的后边,踮着小脚,一直把儿子送到了村子边,然后就站在那里看儿子和自己男人往下走,一点一点变小,直到儿子和自己男人的人影儿小到一下子不见了。她再看,就只能看到庄稼,远远近近的庄稼;石头,远远近近的石头;山头,蓝汪汪的山。山上是寂寞的,远远近近,蚂蚱在叫着,它们为什么不停地在那里叫?也许,它们是嫌山里太寂寞?但它们不知道,它们这么一叫,人的心里就更寂寞了。 (有刪改)13.结合小说,简要分析刘家老两口的生活状况。(4分)14.小说第节着力叙写了“上边”的破败荒凉,有什么作用? (6 分)15.文中画线句表达了刘子瑞女人什么样的心理? (4分) 心是那样的跳,好像是这又是一个梦,房后边怎么会没有人?人呢? 16.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国粹与欧化 周作人在学衡上的一篇文章里,梅光迪君说:“实则模仿西人与模仿古人,其所模仿者不同,其为奴隶则一也。况彼等模仿西人,仅得糟粕,国人之模仿古人者,时多得其神髓乎。”我因此引起一种对于模仿与影响,国粹与欧化问题的感想。我以为模仿都是奴隶,但影响却是可以的;国粹只是趣味的遗传,无所用其模仿,欧化是一种外缘,可以尽量的容受它的影响,当然不以模仿了事。国粹这一个字,包括国民性的全部。我们主张尊重各人的个性,对于个性的综合的国民性自然一样尊重,而且很希望其在文艺上能够发展起来,造成有生命的国民文学。但是我们的尊重与希望无论怎样的深厚,也只能以听其自然长发为止,用不着多事的帮助,正如一颗小小的稻或麦的种子,里边原自含有长成一株稻或麦的能力,所需要的只是自然的养护,倘加以宋人的揠苗助长,便反不免要使它“则苗槁矣”了。我相信凡是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以不模仿什么人为唯一的条件,听凭他自发的用任何种的文字,写任何种的思想,他的结果仍是一篇“中国的”文艺作品,有他的特殊的个性与共通的国民性相并存在,虽然这上边可以有许多外来的影响。这样的国粹直沁进在我们的脑神经里,用不着保存,自然永久存在,也本不会消灭的;他只有一个敌人,便是“模仿”。模仿者成了人家的奴隶,只有主人的命令,更无自己的意志,于是国粹便跟了自性死了。好古家却以为保守国粹在于模仿古人,岂不是自相矛盾么?他们的错误,由于以选学桐城的文章、纲常名教的思想为国粹,因为这些都是一时的现象,不能永久的自然的附着于人心,所以要勉强的保存,便不得不以模仿为唯一的手段,奉模仿古人而能得其神髓者为文学正宗了。其实既然是模仿了,决不会再有“得其神髓”这一回事;创作的古人自有他的神髓,但模仿者的所得却只有皮毛,便是所谓糟粕。奴隶无论怎样的遵守主人的话,终于是一个奴隶而非主人。我们反对模仿古人,同时也就反对模仿西人。但是受他们的影响是可以的,也是有益的,这便是我对于欧化问题的态度。我们欢迎欧化是喜得有一种新空气,可以供我们的享用,造成新的活力,并不是注射到血管里去,就替代血液之用。譬如国语问题,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的意见,大抵以废弃周秦古文而用今日之古文为最大的让步了;我的主张则就单音的汉字的本性上尽最大可能的限度,容纳“欧化”,增加他表现的力量,却也不强它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总之我觉得国粹欧化之争是无用的;人不能改变本性,也不能拒绝外缘,到底非大胆的是认两面不可。倘若偏执一面,以为彻底,有如两个学者,一说诗也有本能,一说要“取消本能”,大家高论一番, 聊以快意,其实有什么用呢? (有删改)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 分)18.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 分)19.结合文中内容,简要既括国粹“无所用其模仿”的原因。(6 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苏州市2018年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二语文(附加题)2018.6本部分为选修历史科目学生附加内容。总分40分。答题时间3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卷上无效。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昔曹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贰之才锐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四声之论。或谓前达偶然不见,岂其然乎?尝试言之,古曰诗颂,皆被之金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若“置酒高堂上”,“明月照高楼”,为韵之首。故三祖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今既不被管弦,亦何取于声律邪?(诗品序节选)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昔曹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贰之才锐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四声之论22诗品卷上:“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其中”陆、潘”分别是哪两位诗人?(2分)23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观点。(3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的母亲去世后,葛朗台认为女儿若继承了她母亲的财产就会要了他的命,就借助克罗旭,要求女儿声明无条件放弃继承权。B家中,梅去世后觉新受到极大的刺激,在梅的灵框前,他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说道:“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就把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埋葬了。”C哈姆菜特中的鬼魂一角对剧情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他的出现改变了哈姆菜特的命运,剧作伊始就以他悲伤而庄严、惨苦而坚定的形象奠定了全剧悲剧的氛围。D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与孔明比斗阵法,司马懿摆出“混元一气阵,诸葛亮则以“八卦阵”破之,魏军大败。司马懿只得以反间计散布诸葛亮篡国谣言,使刘禅召回了请葛亮。E茶馆采用用了特殊的戏剧冲突方式,剧中虽然集中了三教九流的人物,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但人物与茶馆的兴衰有着直接的关系。25简答题(10分)(1)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刚而自矜”,请根据三国演义关羽”守荆州”、“失荆州”的相关内容,说说关羽的“骄冷”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2)试比较哈姆菜特中哈姆莱特和奥菲利亚发疯的异同。(4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五花八门的“奇葩辞职信”此起彼伏,竞相比“晒”,什么“冬天太冷起不来”“雾霾太大,我找不到公司的路”,等等。面对这些现象,不少人或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或麻木不仁、盲目传播,甚至围观叫好、争相效仿,似乎不以为错反以为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一现象既让人困惑不解,更让人担忧不安,确实值得我们冷静思考,我们这个社会到底该崇尚些什么?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就业观的变化,很多人择业更趋自主、个性、多元和开放,这无可厚非,出于各种困难和喜好提出辞职或跳槽也属正常。但是,就因为“冬天太冷起不来”,或因为“雾霾太大”就懒得动,往小处看,是不是太轻率、太随便、不负责任?尽管一些“奇葩辞职信”有一种恶搞的成分,不一定都很真实,但是,络上对此叫好却折射出一种不良社会心态。那些根本不是理由的理由,竟然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甚至大言不惭,这究竟说明了什么?如果说这些辞职理由只是为了搞笑、逗乐、调侃或刺激而一时兴起所为,尚可一笑了之。但是,如果说是因为怕吃那么一点苦、受那么一点累,甚至吃那么一点亏、受那么一点气、遭那么一点罪和委屈便“撂担子”,宁愿躺在安乐窝里睡大觉、享清福,“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那未免太娇气、太脆弱,太消沉、太萎靡,也太说不过去了。古往今来,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从来甚至一刻都离不开人们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人生在世要过得有意义、有价值,从来甚至一刻都少不了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梅花香自苦寒来”“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劳动是一种美丽和崇高,工作是一种幸福和快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崇尚劳动伟大、工作光荣都应该是时代的强音、社会的福音。(选自我们该崇尚些什么),有删改)26开头引用“奇葩辞职信”的作用是什么?(4分)27“奇葩辞职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5分)28结合文意,请简要说明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不良的社会心态。(6分)苏州市2018年学业质最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2018. 61.(3分)B 坦白:指如实地说出(自己的错误或罪行)。坦露指坦率地表露出来,常常指人的情感和心意。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品性或习惯受到影响、感染而无形中发生变化。老气模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前者侧重指人的精神状态,后者侧重指人的体态。 2. (3分)D A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B红袖代指美女;C桑麻代指农事。 3.(3分)B A“人室弟子” 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人室弟子”一词实为对别人的赞誉之词。C先贤指过世的人。D璧还:敬辞,原璧退还。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 4.(3分)C 5.(3分)A婉约之宗蕴藉委婉一 秦观(或李清照)6.(3分)D籍:登记 7.(3分)D孝廉在明清是对举人的雅称。由原文“孝廉成进士”可知,孝廉并非对进士的雅称。 8.(1)(3分)等到他的侄子被地位低下但是富有的人欺侮,他身穿囚服,出来和那人评理。(“见陵”1 分,“躬”1分,“囚服1分) (2)(3分)在家中以图书史册为伴,请名师好友教授他的孩子,他的儿子擅长写文章。(“图史为邻”1分,“延”1分,“课”1分) (3)(3分)对于当时年龄大、地位高、有名望的人,程璀不屑一顾,却向我索求祭文。(-一句1分) 9.(4分)孝顺父母,善于识人用人,重义轻利,不附权贵,以理服人。(每点1分,答满4分为止)参考译文:新安有次公姓程,名道賡,字幼和,是浙江豪郎人。次公生下来就正直聪慧,到外面的私塾读书,老师教过的书,读过两遍就能朗朗上口。他的父亲,是当时的名懦。一向不想让他局限于读书做学问,想用经商来试炼他。有所经营筹划,常常让程公参与决策。让程公经营生计,说:“经商,不是小技。管仲、商鞅的才能,黄帝、老子的学问,都在经商中体现。”姑且让他试着经商,让程公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与宾客沟通,宾客多而不芜杂。年二十七时,父亲让他在淮地做盐业生意,且淮地靠近金陵,使他得以在交游和停留过程中开阔他的眼界心胸。回家登记他经商的盈利和本金,全部交给父亲。考虑到扬州离家路远,想着如果身在扬州想回到浙江,不能很快到家。加上喜欢武林的美景,距离新安不远,早上出发晚上就可以到达。就说:”低买高卖做生意的方法,哪里不能实施呢?”于是改为到武林卖盐。同族中有个很有才能但是没有工作的人,程公考察到此人可以任用,就把有关经营工作都安排给他,这个人此后两次获得双倍盈利,这是程公用人得当的效果。他家的宾客每天进进出出,他心地仁慈仰慕高义,有才能的士大夫都乐于和他交往。程公曾经借钱给某个孝廉 ,辛丑年,这个孝廉考取进士,后来死在家里,程公把债券全烧掉了。人们因为这种行为知道他借出钱财,并不是因为孝廉的缘故,就更加称赞他。以后人们更多称他为程次公。浙江的太守县令,争着以宾客之礼对待他。但是程公没有什么事情麻烦他们。等到他的侄子被地位低下但是富有的人欺侮,他身穿囚服,出来和那人评理。没有多久,程公听说父亲病了,光着脚匆忙回家了。其父的病情好转,程公返回杭州。两月后,程公父亲病重辞世了。办理丧事期间,丧事办理得很简易而内心非常悲哀。同乡人都效法他的这种做法。从此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外出经商了。在家中以图书史册为伴,请名师好友教授他的孩子,他的儿子擅长写文章。现在他的长子程瑄就在我的门下。癸卯年,回到新安。适逢年成不好,粮价大涨。县令劝程公卖出粮食。程公先拿出千石谷物响应,市场粮价立刻因此平稳。丙午年,妻子过世,他所托付的在武林帮他处理财务的宗族子弟也死了,形单影只,想要返回淮地重操旧业。恰逢姐姐家的儿子黄从燕地回来,吹嘘燕中都市,质库(明代进行抵押货物,放款收息的商铺,即后来典当的前身)每年的利息可达十分之五。程公也想求一官职,先拿出千两银子给他,随后登记家中资产寄托给宗族之人,并不要求立下凭据。全家都要上路去燕地的时候,姐姐家的儿子黄却将程公交托的千两银子在酒家全都已经挥霍一空。程公全都没有过问,但家中生计逐渐衰落了,于是从金陵再到杭州。杭州的老朋友前来迎接、慰问,说程次公将要成为武林人了。程公心里想着,交游不如在武林,居住不如在金陵,于是就有了想在此处终老的想法。适逢脾脏有小毛病,到京口就医。医生让他服用寒性药剂,引起剧烈的腹泻,五日后去世了。程瑄读书踏实有志向,想请人写文章以推崇其父。对于当时年龄大、地位高、有名望的人,程瑄不屑一顾,却向我索求祭文。开始程瑄一年中,每月几次拜见我,求我写祭文,后来一月中数日来一次,最后一天来数次。我哀怜他说:“这是个孝子!”我为他的心愿而感到哀悯,替他写下这篇文章。 10.(4分)“看”字暗示老人的头发在一日日的远眺故乡中慢慢变白的过程,足见思乡日久,思乡情切。(2分)“旧”字说明老人常常因离家难归而落泪,旧泪未干,又添新泪,可见思乡之痛。(2分) 11. (6分)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感伤;长年离家,多病无依的孤苦;咫尺天涯,有家难归的沉痛。(每点2分,共6分) 12. (8分)(1)三餐而反(2)吾尝跂而望矣(3)夕揽洲之宿莽(4)君子不齿(5)架梁之椽(6)皎皎空中孤月轮(7)冰泉冷涩弦凝绝(8)犹厌言兵 13. (4分)所住老屋破败不堪,说明老人生活条件艰苦;别人都搬走了,只剩两个老人守在老屋,说明老人的孤独寂寞;天一亮就去弄庄稼,又养了鸡和鸽子等,说明老人的辛勤劳作。(每点2分,答满4分为止) 14. (6分)反衬老人的坚守破败、荒凉情景与老人的坚守形成反差,产生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为下文儿子修苫破屋等情节的展开作铺垫;营造了感伤的氛围。(每点2分,答满6分为止) 15. (4分)猜测是儿子回来之后的激动;生怕这不是事实的担心;想-探究竟的急切(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 16. (6分)写刘子瑞女人只能看到庄稼、石头、山头,表现了她努力想看儿子而不得的失落与无奈,运用叠词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失落与无奈;以声衬静,表现了环境的寂静和人物内心的孤寂;与开头的寂静呼应,使全文笼罩了一层寂寞感伤的氛围;以景作结,引发读者深层次思考,余味无穷。(每点2分,答满6分为止) 17. (6分)首先借梅先生的文章引出自已对国粹和欧化的观点:模仿不可取,受影响有一定积极意义;(2分)其次具体分析指出国粹不能模仿的原因;(1分)再次指出可以受西方文化影响,适度使其为我所用;(1分)最后指出国粹欧化之争是无用的,二者对于文化发展都有影响,须从两面思考。(2分) 18. (6分)创作国粹的古人有自己的意志,能自主,创作自然有神髓,才能成为主人;(2分)-味模仿古人的文人只有服从,缺少自己的意志,难得神髓,永远是奴隶;(2分)再次强调模仿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