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无我”之境幻化美的极致 ——《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备课偶拾_第1页
“有我”“无我”之境幻化美的极致 ——《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备课偶拾_第2页
“有我”“无我”之境幻化美的极致 ——《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备课偶拾_第3页
“有我”“无我”之境幻化美的极致 ——《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备课偶拾_第4页
“有我”“无我”之境幻化美的极致 ——《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备课偶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有我”“无我”之境幻化美的极致 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备课偶拾 “有我”“无我”之境幻化美的极致 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备课偶拾 作者 / 肖海金 摘 要:阅读教学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让学生感受文本、感悟作者的灵魂所在,并与之产生共鸣。唯此,方能散发出它的美感,美才会驻入学生的心中,从而获得新的体验。 关键词: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美的感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就是发现美、追寻美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这一动态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感悟,体味文本语言的魅力,并与作者的灵魂发生碰撞,从而获得美的感受。 2 / 6 在这个动态过程中,要让美驻入心中,阅读主体必然要有情感参与,而人的情感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万物皆著我这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两种情 境的进入在我们阅读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重新拾起朱自清的经典美文荷塘月色细细品读,希望能从中发掘更多的闪光点,以便上课时能更好地发挥,但久久都找不着感觉。记起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于是放下书,漫步到学校的荷 花池。 学校的荷花池由一条曲折的走廊将其划为两块:一边是亭亭玉立的荷仙子,一边是飘着浮云的睡美人。此时正值荷花盛开的季节,伴着微风,飘着淡淡的荷香,那油油的叶子和着岸旁的柳树,也别有一番滋味。此刻,真想让自己变成一位诗人、一位画家,可惜我都不是。不知怎的, 总觉得眼前的荷池不如朱先生文字中的荷 3 / 6 池美。 这让我越发的感慨朱自清在描绘荷塘美景时的功力了。在他的笔下,荷叶、荷花、荷苞、荷香等一切的美似乎都在为他准备,就在这么一个夏日的晚上,为迎接他的到来,展现它们的风姿,它们的妩媚。这世间竟有如此的巧合! 这也太巧合了。细细想来,这也不是一种纯粹的巧合,而是集作者心绪所成,他在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时,暂且放下了世间一切的烦恼,融入了这荷塘景色中,从而“达到了美的极致”。细究起来,不由地又回到了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朱自清赏景 时或许就如此吧,也只有处于这种情境中,世界才会绕着他一个人转,真是让他饱了眼福了。 有了这份感受,在讲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时,让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和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亭亭的舞女进行相似联想:满眼茂盛的荷叶,片片相连,枝枝相依;因为出水很高,一片片盛放的荷叶就像那旋转着的芭蕾舞裙,轻盈而灵动随着想象的驰骋,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动态世界,很自然地我们进入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 了活的形态,作品也在读4 / 6 者的“有我之境”中得到了复活。 为了激活学生对美的体悟,对意境的更好把握,布置课后练习时,让学生以校园河花池为题写个片段,不料话刚说完,下面冒出一句:“老师,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啊。”全班大笑,我也莞然。此时的荷花已凋谢,叶也泛黄,用我们常人的那颗普通的心的确难以体会,或许只有旁边沁清亭的那副对联(树影婆娑鸟鸣池边柳,波光潋滟鱼穿莲下云)才是对它的繁华所做的最好的说明吧。可见,这“境”是多么奇妙的东西。 慢慢地,我们又走进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同样是一所 美妙之处。“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如此妩媚;“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如此壮阔;“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如此朦胧而神奇,简直妙不可言。 试想,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屋,为什么到作者笔下却变得如此美丽?古今文章描绘居室的也屡见不鲜了,但都没有此篇神奇,难道就因为作者对小屋的热爱? 5 / 6 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王国维将其定为“无我之境”,物我相与为一。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只为“心远”。可见人的心境是多么的重要,当一切景物都着上“我的色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时,文字也会变得酣畅淋漓起来。 而当心灵所到之处,有时会让我们的文字显得苍白。不由地想起从学生素材积累中抄下的一段文字: 喜欢在阳光慵懒的午后,漫步在静静的小路上,两旁是高大的法国梧桐,叶子都 隐隐染上了秋痕,阳光就从中间6 / 6 探下身子,软软地停在那里,什么都不要去做,什么都不要去想,就这样静静地感受着阳光。在这个唯美的时刻,任何语言都会缺席,我的心在阳光如水的温柔中茫然。 多好的语言,我不敢再用什么文字去点评,我担心我的浅陋破坏了这么唯美的文字,唯美的境界。 还是罗曼罗兰说得好,“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想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