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538-2005 动植物油脂 过氧化值测定》与《GB/T 5538-1995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用范围调整。新标准明确适用于动植物油脂(包括食用油和工业用油)的过氧化值测定,并增加了对不同类型样品的具体说明,使标准的应用更加广泛。
二、术语定义更新。在术语部分,2005版标准对“过氧化值”等关键概念给出了更精确的定义,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三、方法细节优化。对于实验操作流程,新版标准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指导,比如试剂的选择、溶液配制方法以及仪器设备的要求等方面都有所改进或补充,增强了方法的可操作性。
四、计算公式修正。针对过氧化值的计算方式,《GB/T 5538-2005》中引入了新的数学模型,通过简化原有的复杂运算步骤来减少人为误差,同时保证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科学合理性。
五、精密度要求提升。为了进一步保障测试结果的可靠性,2005年版本还加强了对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规定,设置了更严格的控制限值,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能够获得一致的分析结果。
六、安全注意事项增加。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最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及相关警示信息,体现了对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的关注。
七、附录内容扩充。新增了一些辅助资料如参考资料列表、典型样品示例等,为使用者提供更多背景知识和技术支持,便于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文档简介
I C S 6 7 . 2 0 0 .1 0X 1 4巧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5 5 3 8 -2 0 0 5 / I S O 3 9 6 0 : 2 0 0 1 代替 GB/ T 5 5 3 8 -1 9 9 5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A n i ma l a n d v e g e t a b l e f a t s a n d o i l s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p e r o x i d e v a l u e( I S O 3 9 6 0 : 2 0 0 1 , I DT)2 0 0 5 - 1 1 一 1 1 发布2 0 0 6 - 1 2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布GB / T 5 5 3 8 -2 0 0 5 / I S O 3 9 6 0 : 2 0 0 1. JJ曰. .曰-0 1i胃 本标准等同采用 I S O 3 9 6 0 : 2 0 0 1 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 ( 英文版) 。 本标准代替 G B / T 5 5 3 8 -1 9 9 5 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 。 为便于使用,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 “ 本国际标准” 一词改为“ 本标准” ; b ) 用小数点“ . ” 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 ” ; c ) 用 G B / T 1 5 6 8 7 油脂试样制备 代替 I S O 6 6 1 : 1 9 8 9 ( A n i m a l a n d v e g e t a b l e f a t s a n d o i l s一 P r e p a r a t io n o f t e s t s a mp l e ; d ) 用 G B / T 6 6 8 2 -1 9 9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代替 I S O 3 6 9 6 : 1 9 8 7 ( Wa t e r f o r a n a - ly t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u s e一 S p e c i f ic a t i o n a n d t e s t me t h o d s ) ; e )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f ) 在9 . 3中按测定顺序增加了序号, 使测定步骤更清晰; 9 ) 将原国际标准中的单位“ 毫克当量” 改为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毫摩尔每千克” , 同时将原国际 标准中的以“ 毫克当量” 为单位的值放在其后的圆括号中, 以便读者参考使用; h ) 附录 A中各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单位经转化后, 数据与原数据的有效数字相同, 同时将原国际 标准中的数据放在其后的括号中。 本标准与G B / T 5 5 3 8 -1 9 9 5 的主要技术差异是溶剂的改变, 本标准用异辛烷代替了原标准中的三氯 甲烷 。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食品及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薛雅琳、 张颖、 刘建涛。标准下载网()GB / T 5 5 3 8 -2 0 0 5 / I S O 3 9 6 0: 2 0 0 1动植 物油脂过氧 化值 测定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一种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 的测定方法 。2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6 6 8 2 -1 9 9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n e q I S O 3 6 9 6 : 1 9 8 7 ) GB / T 1 5 6 8 7油脂试样制备( GB / T 1 5 6 8 7 - 1 9 9 5 , e g v I S O 6 6 1 : 1 9 8 9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 1 过妞 化值 p e r o x i d e v a l u e 试样按下述规定的操作条件氧化碘化钾的物质的量, 以每千克中活性氧的毫摩尔量( 或毫克当量)表示 。 注 1 : 在工业中过氧化值通常以每千克毫克当量表示。 注 2 : 过氧化值也可用毫摩尔每千克( 国际单位) 表示, 每千克毫摩尔的值是每千克毫克当量值的一半( 见 第 1 0章) 。4原 理试样溶解在 乙酸和异辛 烷溶液中 , 与碘化钾溶 液反应, 用硫代硫酸钠标 准溶 液滴定析出的碘 。5 试 荆 除非另有说明, 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所有的试剂和水中不得含有溶解氧。5 . 1 水: 应符合 G B / T 6 6 8 2 -1 9 9 2中三级水的要求。5 . 2 冰乙酸: 用纯净、 干燥的惰性气体( 二氧化碳或氮气) 气流清除氧。 .告: 冰乙酸对皮肤和组织有强刺激性, 有中等毒性, 不要误食或吸入。5 . 3 异辛烷: 用纯净、 干燥的惰性气体( 二氧化碳或氮气) 气流清除氧。 ,告: 异辛烷是易燃物, 在空气中的姗炸极限为 1 . 1 % - 6 . 0%( 体积分数) 。异辛烷有毒, 不要误食或吸入, 操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5 . 4 乙酸与异辛烷混合液( 体积比6 0 : 4 0 ) : 将 3份冰乙酸( 5 . 2 ) 与2 份异辛烷( 5 . 3 ) 混合。5 . 5 碘化钾饱和溶液: 新配制且不得含有游离碘和碘酸盐。 确保溶液中有结晶存在, 存放于避光处。 如果在3 0 M I乙酸 一 异辛烷溶液( 5 . 4 ) 中添加0 . 5 m L碘化钾饱和溶液( 5 . 5 ) 和 2 滴淀粉溶液( 5 . 8 ) , 出现蓝色, 并需要硫代硫酸钠溶液( 5 . 7 ) 1 滴以上才能消除,则重新配制此溶液。5 . 6 硫代硫酸钠溶液: c ( Na 2 S 2 03 ) =0 . 1 m0 1 / 1 , 临使用前标定。 将 2 4 . 9 g 五水硫代硫酸钠( N a z S i 0 , 5 H2 0 ) 溶解于蒸馏水中, 稀释至1 L ,标准下载网()GB / T 5 5 3 8 - 2 0 0 5 / I S O 3 9 6 0 : 2 0 015 . 7 硫代硫酸钠溶液: c ( N a , SO , ) =0 . 0 1 m o l / I , 临使用前标定。 由溶液 5 . 6 稀释而成5 . 8 淀粉溶液: 5 g / I 。 将 1 g可溶性淀粉与少量冷蒸馏水混合, 在搅拌的情况下溶于2 0 0 ml沸水中, 添加2 5 0 mg 水杨酸作为防腐剂并煮沸 3 mi n , 立即从热源上取下并冷却 此溶液在 V C-1 0 的冰箱中可储藏 2 周一3周, 当滴定终点从蓝色到无色不明显时, 需重新配制。 灵敏度验证方法: 将 5 mL淀粉溶液加人1 0 0 m 工水中, 添加。 . 0 5 %碘化钾溶液( 5 . 5 ) 和 1 滴。 . 0 5 %次氯酸钠溶液, 当滴人硫代硫酸钠( 5 . 6 ) 溶液 0 . 0 5 mL以上时, 深蓝色消失, 即表示灵敏度不够。6仪器 使用的所有器皿不得含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物质磨砂玻璃表面不得涂油。 实验室常用仪器, 以及下列仪器:6 . 1 锥形瓶: 2 5 0 ml - , 带磨口玻璃塞。7 扦样 所取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且在运输和储藏的过程中无损坏或变质。 本标准不规定扦样方法, 推荐采用 I S O 5 5 5 5 的方法。 样品应装在深色玻璃瓶中, 应充满容器, 用磨 口玻璃塞盖上并密封。样品的传递与存放应避免强光, 放在 阴凉 干燥 处。试样制备 确认样品包装无损坏, 且密封完好, 如必须测定其他参数, 从实验室样品中首先分出用于过氧化值测定 的样品 。 按 G B / T 1 5 6 8 7制备试样9分析步骤9 . 1 总则 实验应在人工照明或散射日光下进行。 注: 如果需要验证重复性( 1 1 . 2 ) 实验, 按9 . 2和9 . 3进行平行测定.9 . 2称样 用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或氮气 冲洗锥形瓶, 根据估计的过氧化值, 按表 1称样, 装人锥形瓶( 6 . 1 ) 中。 表 1 取样 f和称 f的精确度 估计的过氧化值/ m m o l/ k g ( me q / k g ) 1样 品 量 / g称量的精确度/ g0 - 6 ( 0 - 1 2 )5 . 0 - -2 . 0士 0 . 0 16 1 0 ( 1 2 - - 2 0 )2 . 0 1 . 2士 0 . 0 11 0 - - 1 5 ( 2 0 -3 0 )1 . 2 - 0 . 8士 0 . 0 1 5 - y 2 5 ( 3 0 - 5 0 )0 . 8 - 0 . 5士0 . 0 0 12 5 - 4 5 ( 5 09 0 )0 . 5 - - 0 . 3士0 . 0 0 1标准下载网()G B/ T 5 5 3 8 -2 0 0 5 / I S O 3 9 6 0 : 2 0 0 19 . 3测定9 . 3 . 1 将 5 0 mL乙酸一 异辛烷溶液( 5 . 4 ) 加人锥形瓶中, 盖上塞子摇动至样品溶解9 . 3 . 2 加人0 . 5 ml , 饱和碘化钾溶液( 5 . 5 ) , 盖上塞子使其反应, 时间为 1 min 士is , 在此期间摇动锥形瓶至少 3 次, 然后立即加人 3 0 mL蒸馏水。 用硫代硫酸 钠溶液( 5 . 7 ) 滴定上述溶液 逐渐地、 不间断地添加滴定液, 同时 伴随有力的 搅动, 直到黄色几乎消失。添加约。 . 5 mL淀粉溶液( 5 . 8 ) , 继续滴定, 临近终点时, 不断摇动使所有的碘从溶剂层释放出来, 逐滴添加滴定液, 至蓝色消失, 即为终点。9 . 3 . 3 异辛烷漂浮在水相的 表面, 溶剂和滴定液需要充分的时间混合, 当过氧化值)3 5 m m o l / k g( 7 0 m e q / k g ,) 时, 用淀粉溶液指示终点, 会滞后1 5 s -3 0 s 。为充分释放碘, 可加人少量的( 浓度为0 . 5 % 1 . 0 黔搞效H L B 乳化剂( 如T w e e n 6 0 ) 以缓解反应液的分层和减少碘释放的滞后时间。9 . 3 . 4 当油样溶解性较差时( 如: 硬脂或动物脂肪) , 按下述步骤操作: 在锥形瓶中加人 2 0 mL异辛烷( 5 . 3 ) , 摇动使样品溶解, 加 3 0 mL冰乙酸( 5 . 2 ) , 再按 9 . 3 . 2 步骤测定。9 . 4空白实验 测定须进行空白 实验, 当空白 实验消耗。 . 0 1 m o l / L 硫代硫酸钠溶液( 5 . 7 ) 超过。 . 1 m L , 应更换试剂 , 重新 对样 品进行测定。结果表示 过氧化值以每千克中活性氧的毫克当t表示:过氧化值 尸按式( ”计算:10101 NO W V一 V a ) c 刀 s(1 ) 式 中 : V用于测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 mL ) ; V o 用于空白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 mL ) ; 。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 单位为摩尔每升( mo l / L ) ; m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1 0 . 2 过叔化值以毫摩尔每千克表示: 过氧化值 尸, 按式( 2 ) 计算:1 0 0 0 ( V一Vo ) c 2 m( 2 )1 1 精密度1 1 . 1 联合实验室测试 附录 A汇集了关于本方法的精密度的联合实验室试验数据。对于其他的浓度范围和测试对象来说, 这些试验数据可能是不适用的。1 1 . 2 重复性 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 由同一操作者、 采用相同的测试方法、 对于同一份被测样品、 在同一实验室、使用相同的仪器、 获得两个独立的测定结果。在过氧化值小于或等于 5 m mo t / k g ( 1 0 me q / k g ) 时, 这两个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大于其平均值的1 0 %的事例, 不得超过 5 %01 1 . 3 再现性 由不同的操作者、 采用相同的测试方法、 对于同一份被测样品、 在不同的实验室、 使用不同的仪器、获得两个独立的测定结果。在过氧化值小于或等于5 m mo l / k g ( 1 0 me q / k g ) 时, 这两个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大于其平均值的 7 5 %的事例, 不得超过 5 %0标准下载网()G B / T 5 5 3 8 -2 0 0 5 / 1 S 0 3 9 6 0 : 2 0 0 11 2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需说明 :完整地识别样品所需的所有信息;扦样方法;检 验方法;所有在本标准中未规定或视为任选的 操作细 节, 以及其他可能已 经影响了 实验结果的 事件;获取的检验结果及表示检验结果的单位;如检验了重现性, 列出结果。G B/ T 5 5 3 8 -2 0 0 5 / I S O 3 9 6 0 : 2 0 0 1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联合实验室测试结果按照国际标准 I S O 5 7 2 5 : 1 9 8 6对本标准所规定的方法进行了国际间联合测试。 按照 1 9 9 9年 E U标准测试方法, 英国L e a t h e r h e a d食品研究实验室组织了对椰子油、 猪脂、 s o l i n油 、 橄榄油 和棕搁硬脂的测试 , 结 果见表 A. 1 ,表 A. 1 椰 子油、 猪脂 , s o l i n油 、 橄榄油和棕桐硬脂测试 结果椰 子 油猪脂s o l in油橄 榄 油棕 构 硬 脂实验室数量1 41 31 51 61 6平均值/ m mo t / k g ( me q / k g ) 0 . 6 7 ( 1 . 3 4 )1 . 4 4 ( 2 . 8 9 )1 . 5 6 ( 3 . 1 1 )1 2 . 0 ( 2 4 . 1 0 )4 . 6 4 ( 9 . 2 7 )重复性标准偏 差 S , / m m o t / k g( - q / k g ) 口重复性限r / m mo l/ k g ( me q / k g ) 0 . 0 3 6 ( 0 . 0 7 2 )0 . 1 0 1(9 . 2 0 2 )0 . 0 9 2 ( 0 . 1 8 3 )0 . 2 5 6 (0 . 5 1 3 )0 . 0 8 0 ( 0 . 1 6 00 . 2 2 2 ( 0 . 4 4 5 )0 . 4 9 2 ( 0 . 9 8 3 )1 . 3 7 6 ( 2 . 7 5 2 )0 . 3 6 4 ( 0 . 7 2 8 )1 . 0 2 0 ( 2 . 0 4 0 )再现性标准偏差 S R / m m o t / k g(-q/kg)再现性限R / m mo t/ k g ( me q / k g ) 0 . 1 7 4 ( 0 . 3 4 9 )0 . 4 8 9 ( 0 . 9 7 8 )0 . 1 5 4 ( 0 . 3 0 8 )0 . 4 3 1 ( 0 . 8 6 2 )0 . 4 9 4 ( 0 . 9 8 8 )1 . 3 8 3 ( 2 . 7 6 6 )1 . 9 6 0 ( 3 . 9 1 9 )5 . 4 8 8 0 0 . 9 7 5 )1 . 2 1 4 ( 2 . 4 2 7 )3 . 3 9 8 ( 6 . 7 9 6 )1 9 9 5年, 国际橄榄油协会对 3 个橄榄油样品进行了测试, 结果见表 A . 2 . 表 A . 2 橄榄油测试结果精炼橄榄油橄 榄 油毛 橄 榄 油平均值/ m mo t / k g ( me q / k g ) 6 . 5 6 ( 1 3 . 1 1 )3 . 8 3 ( 7 . 6 6 )6 . 1 4 ( 1 2 . 2 7 )相对重复性标准偏差/(%)重复性限r / m mo l / k g ( me q / k g 习 11 . 5 32 . 1 2 ( 4 . 2 3 ) 6 . 0 50 . 6 5 0. 3 0 ) 6 . 5 01 . 1 2 ( 2 . 2 3 )相对再现性标准偏差/(%)再现性限R / m mo t/ k g ( m e q / k g ) 1 2 . 4 82 . 2 9 ( 4 . 5 8 ) 1 3 . 2 41 . 4 2( 2 . 8 4) 1 3 . 5 22 . 3 2 ( 4 . 6 5 )1 9 9 4年, 英国组织对猪脂、 牛脂、 牛肉脂进行了测试, 结果见表 A . 3 e 表 A . 3 猪脂、 牛脂、 牛肉脂测试结果猪脂牛脂牛 肉脂实 验 室 数 量1 11111可 接 受 结 果 的 数 量1 11 11 1平均值儿m mo l / k g ( me q / k g ) 2 . 4 ( 4 . 9 )3 . 4 ( 6 . 7 )( 5 . 4)重复性限r / m mo l / k g ( me q / k g ) 0 . 2 ( 0 . 4 )0 . 5 5 ( 1 . 1 )0 . 2 ( 0 . 5 )再现性限R / m mo t/ k g ( m e q / k g ) 1 . 2 ( 2 . 4 )2 . 8 ( 5 . 7 )2 . 9 ( 5 . 8 )G B/ T 5 5 3 8 -2 0 0 5 八S O 3 9 6 0: 2 0 01参考文献; 一 3 F 4 1I S O 5 5 5 5 : 1 9 9 1 动植物油脂扦样( A n i ma l a n d v e g e t a b l e f a t s a n d o i l s -S a mp l i n g )I S O 5 7 2 5 : 1 9 8 6 实验方法的精密度采用联合实验室测试, 确定标准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 P r e c i s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