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发输变电专业)历年真题及解析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发输变电专业)历年真题及解析 2009 年专业考试(发输变电)试题 专业知识考试(上)专业知识考试(下)专业案例考试(上) 1-5 题目:题目: 1-5 题 110kV 有效接地系统中的某一变电所有两台 110kV/35kV/10kV,31.5MVA 主变压器 两台,110kV 进线两回、35kV 出线 5 回、10kV 出线 10 回,主变 110kV、35kV、10kV 三侧 Ynyn0d11。 1. 题目: 1、如主变需常切换,110kV 线较短,有穿越功率 20MVA,各侧采用以下哪组主接线经济合 理, () 。为什么? (A)110kV 内桥接线,35kV 单母接线,10kV 单母分段接线 (B)110kV 外桥接线,35kV 单母分段接线,10kV 单母分段接线 (C)110kV 单母接线,35kV 单母分段接线,10kV 单母分段接线 (D)110kV 变压器组接线,35kV 双母接线,10kV 单母接线 依据及解答过程: B 选项正确。 依据 GB 50059-92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第 3.2.3 条, 35110kV 线路为两回及以下时,宜采用桥形、线路变压器组或线路分支接线。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51 第 2-2 节七(二)(3), 线路有穿越功率时,也宜采用外桥形接线。 故 110kV 主接线采用外桥接线。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47 第 2-2 节二(3)2), 3563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 48 回时采用单母分段接线; 故 35kV 主接线采用单母分段接线。 依据 GB 50059-92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第 3.2.5 条, 当变电所装有两台主变压器时,610kV 侧宜采用分段单母线。 或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47 第 2-2 节二(3)1), 610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 6 回以上时采用单母分段接线; 故 10kV 主接线采用单母分段接线。 所涉及大纲: 4.2 掌握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基本接线设计; 所涉及规范/手册: GB 50059-92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4 章单选第 22 题; 习题集第 4 章案例第 4 题、第 9 题、第 10 题; 习题集新增案例第 1 题、第 4 题、第 21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本题主要考察 6220kV 高压配电装置的基本接线,注意采用适用的规范。 2、桥形接线是主接线中的一种较特别的接线方式,分内桥和外桥两种接线。应熟悉其优缺 点和适用范围。 3、穿越功率的形象解释就是经过变电站母线向下一个变电站输送的功率。 2. 题目: 2、假如 110kV 采用内桥、主变 110kV 隔离开关需能切合空载变压器,由于材质等原因,各 变压器的空载励磁电流不相同, 按隔离开关的切合能力, 该变压器的空载励磁电流最大不可 能超过下列() 。 (A)0.9A(B)1.2A(C)2.0A(D)2.9A 依据及解答过程: C 选项正确。 依据 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第 11.0.9 条。 所涉及大纲: 6.3 掌握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选择;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6 章多选第 913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依据 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第 11.0.9 条及其条文说明,隔离 开关切合空载线路电容电流能力为 5A;隔离开关切断断路器旁路电流及母线环流能力为 0.8In。 (In: 隔离开关额定电流) 3. 题目: 3、假如 110kV 采用外桥接线,有 10MVA 穿越功率,请计算桥回路持续工作电流() (A)165.3A(B)270.3A(C)330.6A(D)435.6A 依据及解答过程: 无正确答案。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32 第 6-1 节表 6-3, 桥型接线回路计算工作电流为最大元件负荷电流;桥回路尚需考虑系统穿越功率, )(2 .3834 .267 101103 10105 .31)0 . 23 . 1( 3 6 AIg 。 D 选项正确。 题目中穿越功率 10MVA 改为 20MVA,系数取 2.0,选项 B 为穿越功率 20MVA 且计算电流 时系数为 1.0 时的干扰项。计算如下: )(6 .435 101103 10)205 .310 . 2( 3 6 AIg 。 所涉及大纲: 6.1 熟悉电气主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 所涉及规范/手册: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6 章案例第 20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依据 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第 5.0.2 条,选用导体的长期允许 电流不得小于该回路的持续工作电流。 2、在计算回路持续工作电流时,穿越功率同样会产生热量,所以对导体的截面一样有影响。 4. 题目: 4、假如 35kV 出线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为 14A,需要 35kV 中性点设消弧线圈接地, 采用过补偿,需要的消弧线圈容量为() 。 (A)250kVA(B)315kVA(C)400kVA(D)500kVA 依据及解答过程: C 选项正确。 依据 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第 18.1.4 条式(18.1.4), 或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61 第 6-9 节一(三)式(6-32), )(9 .381 3 35 1435. 1 3 kVA U KIQ N C 。 所涉及大纲: 6.7 掌握中性点设备的选择;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6 章案例第 10 题、第 16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计算消弧线圈容量时,公式中的电压 UN取电网或发电机的额定线电压。消弧 线圈的额定电压取值参考 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 P466 表 2-2-9。 2、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61 第 6-9 节,需要通过计 算选择的中性点设备还包括避雷器和保护间隙、接地变压器和接地电阻,亦应熟 练掌握。 5. 题目: 5、设该变电所为终端变,一台主变,一回 110kV 进线,主变 110kV 侧中性点全 绝缘,则此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不宜采用() 。为什么? (A)(B)(C)(D) 依据及解答过程: 备选答案无。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70 二 1(3), 110kV 终端变电所的变压器中性点一般不接地。 与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70 二 2, 主变压器 663kV 侧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所涉及大纲: 4.5 了解发电机及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所涉及规范/手册: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6 章案例第 3 题、第 10 题、第 21 题、第 32 题; 习题集新增案例第 1 题、第 6 题、第 7 题、第 21 题、第 23 题、第 30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本题需要在熟悉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第二章有关图的基 础上得出正确答案。 短评: 本组题目为电气一次部分的常见题目,也是一次部分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 依次包括了:主接线形式、开关电器选型、回路持续工作电流选择、中性点设备 选择及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题目考查内容比较综合,但难度一般。应达到熟练 掌握的程度。 6-10 题目:题目: 6-10 题 某屋外 220kV 变电所,海拔 1000 米以下,高压进线断面图如下: 6. 题目: 6、此布置属于() 。为什么? (A)普通中型(B)分相中型(C) 半高型(D) 高型 依据及解答过程: A 选项正确。 观察题目的断面图,此布置属于普通中型。 参考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633655 相关图例。 相关知识点: 分相中型为母线隔离开关直接布置在各相母线下方, 分相中型布置可以节约用地, 简化架构, 节省三材,故已基本取代普通中型布置。 为节约用地,可以采用半高型。 所涉及大纲: 8.1 熟悉电气设备布置的要求; 所涉及规范/手册: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 2007 年新增案例题第 9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633 第 10-4 节一(一) ,普通中型配电装置的 特点为其电气设备都安装在地面支架上;P635 一(二) ,分相中型配电装置系将母线隔离开 关直接布置在各相母线的下方,有的仅一组母线隔离开关采用分相布置(图 10-62 仅接地隔 离开关在母线下方,其他普通隔离开关与图 10-58 一致,也不在母线下方) ,有的所有母线 隔离开关均采用分相布置。 2、普通中型配电装置与分相中型配电装置相比,缺点在于占地大,优点在于检修的时候较 为安全,因为检修某个间隔的隔离开关时母线并不停电。 3、对于一些未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一次手册上第 10 章的图应该认真学习,并联系 实际理解图中所绘具体的设备,掌握普通中型、分相中型、半高型、高型的特征。 (黄色文字请删除, 图 10-62 从右往左数第二组母线下的隔离开关为带接地 开关的垂直伸缩型隔离开关。3 台隔离开关在平面上为三角形布置,故在间隔断 面图上仅看到 2 台隔离开关)伸出来的小圈 表示接地刀 和是两种隔离开关,区别有二:首先是形式不同(从平面图看) , 联动和分相;再者是附件不同(从断面图看) ,有带接地刀的和不带接地刀的。 7. 题目: 7、图中最小安全距离有错误的是() 。为什么? (A)母线隔离开关引下线对地面净距 L14300mm (B)隔离开关高度 L22500mm (C)母线跨越隔离开关净距 L32500mm (D)弧垂 L41800mm 依据及解答过程:依据及解答过程: C 选项正确。 A 选项 依据 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表 8.1.1, 或 依据 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第 4.1.1 条表 4.1.1, 或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567 第 10-1 节表 10-1, 对应着表中的 C.1 无遮拦裸导体至地面之间,即 mmCL4300 1 ; B 选项 依据 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第 8.1.1 条或图 8.1.1-3, 或 依据 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第 4.1.1 条或图 4.1.1-3, 或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566 第 10-1 节二(一)或 P568 图 10-3, 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小于 2500mm 时,应装设固定遮栏,即 mmBL2500 2 ; C 选项 依据 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表 8.1.1, 或 依据 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第 4.1.1 条表 4.1.1, 或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567 第 10-1 节表 10-1, 对应着表中的 B1.2 交叉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拦带电部分之间,即 mmBL25501 3 ; D 选项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700 附录 10-2 一 1(3), 跳线在无风时的弧垂要求不小于最小电气距离 A1值, 依据 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表 8.1.1, 或 依据 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第 4.1.1 条表 4.1.1, 或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567 第 10-1 节表 10-1,即 mmAL1800 14 。 所涉及大纲: 8.2 掌握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 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8 章案例第 1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本题最难的地方为一次设计手册第 10 章的附录关于跳线的依据。此外,对于屋外装置表 中各参数表达的具体含义需要理解。 2、为准确识图,应熟悉间隔断面图中的各种电气设备、设施的图例,主要包括:主变、断 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绝缘子、阻波器及母线、母线构架、 跳线、设备支架、围栏、围墙、道路等。对于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尚应注意不同类型设备的外 形区别。 8. 题目: 8、若地处高海拔,修正后 A1值为 2000,则 L1修正后应为() 。 (A)4500(B)4300(C)4100(D)3800 依据及解答过程: A 选项正确。 依据 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条文说明第 8.1.1-6)条, 或 依据 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第 4.1.1-(5)条, 或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699 附录 10-1 节 3, 由第 7 题可知,CL 1 ,即 mmmmmmACL45002002300 11 。 所涉及大纲: 8.1 熟悉电气设备布置的要求;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 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8 章案例第 2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如果题目条件只给出了海拔高度,未给出修正后的值,则应该按下图进行修正,见电 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 P687 图 10-112; 9. 题目: 9、若地处缺水严寒地区,主变 125MVA,灭火系统宜采用() 。为什么? (A)水喷雾(B)合成泡沫(C)排油注氮(D)固定式气体 依据及解答过程: C 选项正确。 依据 DL 5027-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第 7.3.1 条, 变压器容量在 120MVA 及以上时,宜设置固定水喷雾灭火装置,缺水地区的变电所及一般 变电所宜用固定的 1211、二氧化碳或排油充氮灭火装置。 所涉及大纲: 3.1 熟悉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的要求和措施;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 5027-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13 章单选第 76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考试要求的每个规范至少在考前过一遍; 10. 题目: 10、该 220kV 开关站为 60 米70 米矩形布置,四角各安装高 30 米的避雷针,保护物 6 米 高(并联电容器) ,计算相邻 70 米的两针间,保护范围一侧的最小宽度 bx() 。 (A)20 米(B)24 米(C)25.2 米(D)33 米 依据及解答过程: B 选项正确。 依据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放绝缘配合第 5.2.2 条图 4, 92. 2) 124/(70/PhD a ,hhhx2 . 0 30 6 ,得0 . 1 Ph b a x ; 即)(24124mPhb ax 。 (式中各参数数值如下: 依据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放绝缘配合第 5.2.1 条、第 5.2.2 条相关 参数注释, 避雷针的高度mh30, 高度影响系数1P, 两避雷针间的距离mD70, 被保护物的高度mhx6, 避雷针的有效高度mmmhhh xa 24630, 避雷针在 hx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 )(331)62305 . 1 ()25 . 1 (mPhhr xx 。 ) 所涉及大纲: 9.2 掌握雷电过电压的特点及相应的限制和保护设计;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放绝缘配合 ; 类似/拓展练习: 第 9 章案例第 4、6、7、14、17、20、28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注意避雷针与避雷线计算公式的不同。 短评 本组题目除第 9 题为穿插的电气设备消防设计的内容外,其余均为户外高压配电装置 的相关内容。涉及内容主要包括:户外配电装置布置型式、户外配电装置的安全距离、高海 拔地区户外配电装置安全距离的修正以及户外配电装置的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确定。 户外配电 装置的相关知识点属于发输电考试的必考内容,应熟练掌握。 另外,对于户外配电装置在安装、检修、软导线和组合导线的短路摇摆情况下的安全 距离也应熟悉,该部分内容可参照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第十章附录、 DL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条文说明第 8 章或者 SL 311-2004水利水电 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第 4 章的相关内容。 11-15 题目:题目: 220kV 变电所,一期 2180MVA 主变,远景 3180MVA 主变。三相有载调压,三相容量 分别为 180/180/90,Ynynd11 接线。调压 230(+88)1.25/117kV/37kV,百分电抗 X1 高中14,X1高低23,X1中低8,要求一期建成后,任一主变停运,另一台主变可保证承担负 荷的 75%,220kV 正序电抗标么值 0.0068(设 SB100MVA) ,110kV、35kV 侧无电源。 题目: 11、正序阻抗标么值 X1高、X1中、X1低最接近() 。 (A)0.1612-0.00560.0944 (B)0.0806-0.00280.0472 (C)0.0806-0.00280.0944 (D)0.2611-0.00910.1529 依据及解答过程: B 选项正确。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41 第 4-7 节二 1, 正序网络与三相短路时的网络和电抗值相同;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22 第 4-2 节表 4-2, 变压器标幺值 e j d d S S U X 100 ,这里 Se系指最大容量绕组的额定容量,得 0778. 0 180 100 100 14 *1 高中 X, 1278. 0 180 100 100 23 *1 高低 X, 0444. 0 180 100 100 8 *1 中低 X;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22 第 4-2 节表 4-4, 0806. 0)4444. 01278. 00778. 0(5 . 0 *1 高 X, 0028. 0)1278. 00444. 00778. 0(5 . 0 *1 中 X, 0472. 0)0778. 00444. 01278. 0(5 . 0 *1 低 X。 所涉及大纲: 5.1 掌握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实用计算法) ; 所涉及规范/手册: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5 章案例第 2、12、15、16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基本计算题,需要熟练掌握; 12. 题目: 12、35kV 侧断路器额定电流最小选取() 。 (A)1600A(B)2500A(C)3000A(D)4000A 依据及解答过程: A 选项正确。 根据主接线中每一台变压器均安装一个断路器而不是两个变压器共用一个断路器 (则选错误 答案 B) , 由已知,任意一台变压器可承担的负荷额定容量为 90MVA, 参见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20 第 4-2 节式(4-2),得 变压器额定电流)(37.1404 10373 1090 3 3 6 A U S I N N N ;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32 第 6-1 节表 6-3,得 变压器回路持续工作电流)(59.147437.140405. 105. 1AII Ng ;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31 第 6-1 节二(一)2,选用的电器额定 电流 e I不得低于所在回路在各种可能运行方式下的持续工作电流 g I,即 35kV 侧断路器额定电流AII ge 59.1474,取 1600A。 所涉及大纲: 6.3 掌握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选择; 所涉及规范/手册: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 ; 类似/拓展练习: 第 6 章案例 13(3) 其他注意事项: 1、不同回路的工作持续电流是考试计算的重点内容,需依据一次手册表 6-3 根据不同情况 乘以相应系数。 13. 题目: 13、计算 110kV 隔离开关动热稳定参数,最小可用(仅考虑三相短路) : () 。 (A)热稳定 25kA,动稳定 63kA(B)热稳定 31.5kA,动稳定 80kA (C)热稳定 31.5kA,动稳定 100kA(D)热稳定 40kA,动稳定 100kA 依据及解答过程: A 选项正确。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20 第 4-2 节式(4-2), )(502. 0 1153 100 3 kA U S I l j j ; 由题意,可知最大短路电流发生在 3 台主变压器(远期)并列运行的时候,故短路点的等值 电抗标幺值 0327. 0 3 0028. 00806. 0 0068. 0 * X;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29 第 4-4 节式(4-20),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标幺值55.30 0327. 0 11 * * X III z ,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34.15502. 055.30 * kAIII jz ;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40 第 4-6 节式(4-32), 或 依据 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附录 F.4 式(F.4.1-1), )( 1 .3934.1555. 22kAIKi chch ;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33 第 6-1 节二(二) , 短路的动稳定条件kAii chdf 1 .39,取kA63。 或 依据 GB 1985-89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第 4.5 条,额定短时耐受电流=额定热稳 定电流;第 4.6 条,额定峰值耐受电流=额定动稳定电流。 (超纲规范) 依据 GB 1985-89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第 4.19 条表 5,根据额定峰值耐受电流 为 63kA,可以得到额定短时耐受电流为 25kA。 (超纲规范) 或 参见 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第 10.3.4 条。 故热稳定电流为 25kA,动稳定电流为 63kA。 所涉及大纲: 5.1 掌握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实用计算法) ; 6.3 掌握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选择;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 ; 类似/拓展练习: 第 6 章案例第 33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开关设备动稳定、热稳定的题目属于基本题型,需要熟练掌握此知识点; 2、正常运行时候母联均是合上运行,电源与负荷平均分配在母线上,所以短路计算需按 3 台主变阻抗并列计算。参见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47 第 2-2 节三对双 母线接线的说明。 14. 题目: 14、站用变选择 37+-5/0.230.4kV,630kVA,Ud6.5%的油浸变。站用变低压屏电源 进线额定短路电流和延时开断能力为() 。 (A)800A16Ie(B)1000A12Ie(C)1250A12Ie(D)1500A8Ie (根据备选答案,题目中的进线额定短路电流应为进线开关额定电流) 依据及解答过程: C 选项正确。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92 第 7-3 节三(2)2), 支线上采用熔断器或断路器时,干线上的断路器应采用带延时的保护。 参见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90 第 7-3 节一(4), 延时开断能力按照短路电流进行选择。 依据 DL/T 5155-2002220kV500kV 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附录 D 表 D2,容量为 630kVA 的变压器,变压器的额定电流为 909A,380V 母线短路电流是 13.1kA, 低压屏电源进线开关额定电流为 1000A,380V 母线短路电流是 13.1kA, 因为)(1092 12 101 .13 3 AIe ,故 B 选项不能满足要求。 (可改为: ) A 选项:额定电流 800A909A,满足要求;分断能力 kAkAAIe1 .13121200010001212,不满足要求;故 B 选项不满足要求; C选项:额定电流1250A909A,满足要求;分断能力 kAkAAIe1 .13151500012501212,满足要求;故 C 选项满足要求; D 选项:额定电流 1500A909A,分断能力kAkAAIe1 .131212000150088,不 满足要求;故 D 选项不满足要求。 (如为保持解答过程的体例一致性,仅保留 C 选项内容即可) 所涉及大纲: 14.3 掌握厂(所)用电系统的计算和设备选择;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5155-2002220kV500kV 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14 章单选第 41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案例计算的依据经常出自规范的附录。此题的额定电流也可以查 DL/T 5155-2002 220kV500kV 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附录 D 表 D2 得出,也可以计算得出(需要 用到表内的数据) 。考试时,尽量选择查表,可以节约时间。 2、错误做法:有人依据 DL/T 5155-2002220kV500kV 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附 录 F2,根据短路电流和灵敏度计算出脱扣器的整定电流,从而得到 B 选项。这种解法有几 个错误,一、灵敏度计算需要用到的是最小短路电流,也就是一般情况下使用线路末端两相 短路电流值(相间短路保护灵敏度校验)和单相短路电流值(单相接地保护灵敏度校验) , 本题中为三相短路电流值;二、混淆了延时开断能力和脱扣器的整定电流两个概念,在本题 中,延时开断能力就是指低压母线的三相短路电流及最大短路电流值而不是脱扣器的整定 值。如果题目中要求断路器脱扣器的整定电流,才可能会用到灵敏度计算。 3、开关的额定电流都是 800、1000、1250、1600、等固定的数值,是根据计算电流来选 择的。 15. 题目: 15、35kV 母线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必须按照技术要求() 。 (A)额定电压、开断电流(B)工频耐压、开断电流 (C)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开断电流(D)额定电压、开断电流、开断时间 依据及解答过程: A 选项正确。 依据 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第 17.0.8 条, 或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47 第 6-4 节二(二)(4), 保护电压互感器的熔断器,只需按额定电压和开断电流选择。 所涉及大纲: 6.3 掌握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选择;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6 章案例第 23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高压电器的选择是常考的知识点,首选资料为 DL/T 5222,会看目录是最重要的。 短评 本组题目主要考核短路计算、高压电器和低压电器的选择与校验,为发输电考试的必考 内容。除短路计算相对复杂一点,其他知识点内容均较简单,应熟练掌握。 短路计算与开关电器的参数选择,应根据主接线形式及题目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接 线形式及运行方式来进行计算,否则将导致严重错误。 另外,对于开关电器的额定电流、额定开断电流(分断能力) 、热稳定电流、动稳定电流 等基本术语要清楚其含义和计算。 16-20 题目:题目: 220kV 屋外变, 海拔 1000 米以下, 土壤电阻率200M, 设水平接地极为主人工接地网, 扁钢,均压带等距布置。 16. 题目: 16、最大运行方式下接地最大短路电流为 10kA,站内接地短路入地电流为 4.5kA,站外接 地短路入地电流为 0.9kA,则该站接地电阻应不小于() 。 (A)0.2(B)0.44(C)0.5(D)2.2 (题目中的“不小于”应为“不大于” ) 依据及解答过程: B 选项正确。 依据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附录 B1, 取 I=max(4.5,0.9)=4.5kA; 依据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第 5.1.1-a)条式(5), )(44. 0 105 . 4 20002000 3 I R。 所涉及大纲: 10.4 掌握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10 章案例第 3、4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 除了 DL/T 621-1997 以外,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一次部分 第 16 章, DL/T 5091-1999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 , 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 第二版第 2-7 节都 有接地设计相关的规定。 17. 题目: 17、若该站接地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取 0.4 秒,接触电位差允许值为() 。 (A)60V(B)329V(C)496.5V(D)520V 依据及解答过程: B 选项正确。 依据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第 3.4-a)条式(1), )(88.328 4 . 0 20017. 0174 17. 0174 V t U f t 。 所涉及大纲: 10.4 掌握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10 章案例第 1、2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根据本题情况,不建议依据 DL/T 5091-1999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第 8.2.1 条式(8.2.1-1),虽然公式完全一致,但是适用范围不一样。 18. 题目: 18、站内单相接地入地电流为 4kA,接地网最大接触电位差系数取 0.15,接地电阻 0.35, 则接地网最大接触电位差为() 。 (A)210V(B)300V(C)600V(D)1400V 依据及解答过程: A 选项正确。 依据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附录 B2-a)式(B3), )(140035. 0104 3 VIRUg; 依据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附录 B2-b)式(B4), )(210140015. 0 maxmax VUKU gtt 。 所涉及大纲: 10.4 掌握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10 章案例第 11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题目比较简单,要熟悉规范; 19. 题目: 19、若该站接地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取 0.4 秒,跨步电压允许值为() 。 (A) 90V(B) 329V(C) 496.5V(D) 785V 依据及解答过程: C 选项正确。 依据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第 3.4-a)条式(2), )(48.496 4 . 0 2007 . 0174 7 . 0174 V t U f t 。 所涉及大纲: 10.4 掌握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10 章案例第 1、2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送分题,要确保得分为原则,最好验算一遍; 20. 题目: 20、站内单相接地入地电流为 4kA,最大跨步电位差系数取 0.24,接地电阻 0.35,则最大 跨步电位差为() 。 (A)336V(B)480V(C)960V(D)1400V 依据及解答过程: A 选项正确。 依据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附录 B2-a)式(B3), )(140035. 0104 3 VIRUg; 依据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附录 B2-b)式(B7), )(336140024. 0 maxmax VUKU gst 。 所涉及大纲: 10.4 掌握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10 章案例第 11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送分题,要确保得分为原则,最好验算一遍; 短评 本组题目为纯粹的接地方面的内容,该类型题目为发输电考试的基本知识点,适用规 范明确,计算内容简单,基本为送分题目,应熟练掌握,确保得分。 另外,与接地有关的案例题目尚有接地导体的截面选择题型,亦应熟练掌握。 21-25 题目:题目: 应用 DL/T 5092-1999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设计一条交流 500kV 单 回架空送电线路,海拔 2000 米,最大风速 32m/s。 21. 题目: 21、运行电压应满足的空气间隙为() 。 (A)1.300m(B)1.380m(C)1.495m(D)1.625m 依据及解答过程: C 选项正确。 依据 GB 50545-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 7.0.9 条表 7.0.9-1 及条文 说明第 7.0.9 条, 或 依据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第 10.2.4 条表 15, 得 500kV 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在海拔 1000m 时最小空气间隙为 1.30m; 依据 GB 50545-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第 7.0.12 条, 针对 110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也可采用以下修正方法:在海拔高度超过 1000m 地区, 海拔高度每增高100m操作过电压和运行电压的间隙, 应比本规范表7.0.9所列数值增大1%, 即 )(43. 13 . 1%)1 100 10002000 1 (mKa 。 另: 无正确答案。 依据 GB 50545-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 7.0.12 条式(7.0.12),得空 气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工频电压1m) 278. 1 8150/200018150/ eeK mH a ; 故 500kV 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在海拔 2000m 时最小空气间隙为 )(661. 13 . 1278. 1mKa。 注:考试中为了稳妥起见,一般先用正文里的依据再用条文说明里的依据。 所涉及大纲: 16.4 杆塔塔头设计 所涉及规范/手册: 9.5 了解输电线路、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方法及绝缘水平的确定。 16.4 了解杆塔塔头设计;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16 章案例第 4、5、6、7、8 题; 习题集 2007 新增案例第 41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GB 50545-2010 是今年考试的新增规范和重点规范,不难,需要熟练此规范。 22. 题目: 22、操作过电压,取风速() 。 (A)10m/s(B)15m/s(C)32m/s(D)16m/s 依据及解答过程: D 选项正确。 依据 GB 50545-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附录 A.0.1 表 A.0.1,操作过 电压取风速为 0.5基本风速折算至导线平均高度处的风速(不低于 15m/s) ,可得 0.5 32=16m/s。 所涉及大纲: 16.4 了解杆塔塔头设计; 所涉及规范/手册: GB 50545-2010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16 章单选第 64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看题目空气间隙应该指的是工频电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的最小间隙; 23. 题目: 23、悬垂绝缘子串采用 155mm 盘式绝缘子(不考虑爬电比径) ,则需要的片数为() 。 (A)25 片(B)29 片(C)31 片(D)32 片 依据及解答过程: D 选项正确。 依据 GB 50545-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 7.0.2 条表 7.0.2, 1000m 以下地区,500kV 输电线路要求的最少绝缘子片数为 25 片; 依据 GB 50545-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 7.0.12 条式(7.0.12),得空 气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雷击过电压1m) 278. 1 8150/200018150/ eeK mH a ; 故 500kV 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在海拔 2000m 时最少绝缘子片数为 )(95.3125278. 1片nKn a ,取 32 片。 或 B 选项正确。 依据 GB 50545-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第 7.0.12 条, 针对 110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也可采用以下修正方法:在海拔高度超过 1000m 地区, 海拔高度每增高100m操作过电压和运行电压的间隙, 应比本规范表7.0.9所列数值增大1%, 即 )(5 .2725%)1 100 10002000 1 (片 nKn a ,取 29 片。 注:考试中为了稳妥起见,一般先用正文里的依据再用条文说明里的依据。 所涉及大纲: 16.4 了解杆塔塔头设计; 所涉及规范/手册: GB 50545-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16 章案例第 4、5、6、7、8 题; 习题集 2007 新增案例第 41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今年新规范更新,有很多计算的方法已经变化,需要严格按照新规范执行。 24. 题目: 24、悬垂绝缘子串采用 170mm 盘式绝缘子(不考虑爬电比径) ,则需要的片数为() 。 (A)25 片(B)27 片(C)29 片(D)32 片 依据及解答过程: 根据上题答案选择。 依据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第 10.2.1-a)条式(23), 0 LK U m e m ,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工频电压爬电距离要求的线路每串绝缘子片 数与每片绝缘子的几何爬电距离成反比,即 采用 170mm 盘式绝缘子需要的片数nn n n 170 155 170 155 , )(2 .29 170 155 32片 nnn,D 选项正确。 )(4 .26 170 155 29片 nnn,B 选项正确。 所涉及大纲: 9.5 送电线路、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方法及绝缘水平的确定 所涉及规范/手册: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16 章案例第 4、5、6、7、8 题; 习题集 2007 新增案例第 41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注意审题,开拓思路,题目中说不用爬电比距指的是不用爬电比距算绝缘子数量,而要 用绝缘子爬电距离的反比计算。 25 题目: 25、若采用 31 片 155mm 盘式绝缘子(防雷电压 50 与放电间隙按线性考虑) ,雷电过电压 间隙为() 。 (A)3.3m(B)4.1m(C)3.8m(D)3.7m 依据及解答过程: B 选项正确。 依据 GB 50545-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 7.0.9 条表 7.0.9-1, 得 500kV 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在海拔 1000m 时最小雷电过电压间隙为 3.30m; 依据 GB 50545-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 7.0.2 条表 7.0.2, 1000m 以下地区,500kV 输电线路要求的最少绝缘子片数为 25 片; 依据 GB 50545-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第 7.0.12 条, 针对 110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也可采用以下修正方法:如因高海拔而需增加绝缘子数 量,则表 7.0.9 所列的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即雷电过电压间隙为 )(092. 4 25 31 3 . 3m,取 4.1m。 所涉及大纲:所涉及大纲: 16.4 了解杆塔塔头设计; 所涉及规范/手册: GB 50545-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 类似/拓展练习: 习题集第 16 章案例第 4、5、6、7、8 题; 习题集 2007 新增案例第 41 题; 其他注意事项: 1、 另解: 依据 GB 50545-2010 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第 7.0.12 条式(7.0.12), 得空气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雷击过电压1m) 278. 1 8150/200018150/ eeK mH a ;即雷电过电压间隙为)(217. 4278. 13 . 3m,取 4.2m。此解法未用上已知条件,故本题不适合此方法。 短评: 本组题目为线路设计相关案例,且其内容纯粹为电气部分,并未涉及电线力学计算。 考核内容主要为高海拔地区塔头间隙、绝缘子片数的计算,难度不大,应熟练掌握。 考虑到 GB 50545-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为今年考试的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锡林浩特市迎东口腔门诊部招聘1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农业农村部在京事业单位招聘4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广安市华蓥市2025年下半年“小平故里英才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山东济宁学院招聘二级学院院长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高校毕业生临时公益性岗位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济南市教育局所属学校公开招聘2026届部属公费师范毕业生(16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南通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招聘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人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公开招聘(8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中医推拿健康宣教课件
- 3山东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以及答案(适合沪科版)
- 舞蹈基础教学舞蹈基础知识科普培训PPT教学课件
- 安全教育7不要离家出走
- 最新鲁科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4《Lesson 1 Its spring》课件
-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手册范本
- 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服药记录表模板
- 家谱模板,树形图(绝对精品,一目了然)
- 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概念、类型和作用
- 决策分析管理运筹学课件
- 新能源汽车技术完整版课件
- PFMEA密封圈范例
- 广通客车bms通讯协议分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