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中学语文情感教育新构想 作者 杨道麟 内容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优势。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挚着;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中学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 那么 ,如何进行呢?我的体会是:入画 导之入境;入情 动之以情;入理 寓情于理。 一、入画 导之入境 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人间词话),境界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2 / 6 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当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 领略沁园春长沙里的湘江秋色;海燕中海燕在乌云压着的大海上搏风击浪的雄姿;荔枝蜜中碧海似的荔枝树,满野嗡嗡嘤嘤、忙着采蜜的蜜蜂;荷塘月色中清幽寂静之夜出现的流水一般的月光,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果树园中喧噪的鸟雀、乱闯的甲虫、浓密的树叶、累累硕果、闪光的露珠、金色的彩霞、翻身农民爽朗的笑声这样的境界在我们的心中能不产生审美情感? 当我们欣赏长江三峡中长江三峡各具特色的美丽画面时,能不为作者抒发的催人奋发的宽阔胸怀而动情吗?看到窦娥冤中窦娥蒙冤受屈被绑赴刑场与婆婆 诀别的悲壮画面,听到她那怨天恨地的呼号,谁不洒一掬同情之泪?读着屈原中的“雷电颂”,其间那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火一般的语言、雷霆万钧的磅礴气势,谁又不为之心动?玩味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的春望,只要深入作品的境界,谁不为诗人那种爱国、伤时、忧民、思家的真挚情感而震动心扉?且不说这些,即使吟诵像一月的哀思那样令人悲痛的诗篇,我们也能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对敬爱的周总理寄以深切的悼念,从“江水沉凝,青山肃立,万木俯首,星月不移”的肃穆悲壮的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 3 / 6 因此,我们教师 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 二、入情 动之以情 就是要用作品中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情感是作品的生命。“情者文之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 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如教材展示了大堰河的母子情、背影的父子情、王贵与李香香的夫妻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一面的战友情;歌颂了满江红中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报国之情,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救国之情,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效国之情,与妻书中林觉民的“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殉国之情;革命烈士诗 三首中李大钊、恽代英等革命先烈的为谋求祖国的自由和解放的爱国之情;表4 / 6 达了雷雨(第二幕第三场)中作者对周朴园的虚伪、凶狠、随机应变的丑恶灵魂的厌恶之情,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反动派屠杀革命青年的无比愤慨之情,皇帝的新装中作者对皇帝的腐朽愚蠢、虚伪自私的讽刺之情,纪念白求恩中作者对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的赞扬和崇敬之情,雄伟的人民 大会堂中作者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讴歌之情,两棵奇树中作者对“舍己为人受人敬,劳动人民创财富”的赞美之情,出师表中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赤诚忠贞之情,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景仰之情,对贤臣的爱慕渴求之情,对小人的鄙视厌恶之情,等等。可以说,课文、教材提供的是丰富饱满、叠彩纷呈的情感海洋。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的同时,让其“沁人心脾”,仿佛灵魂已被引进美妙无比的“天国”似的,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陶冶。 三、入理 寓情于理 就是要用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启发学生,感染学生。作品主要是抒情言志,而不注重说理。 以理取胜,就违背了形象思维的规律。“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寓情。”(刘大论文偶记)作品中的“理”,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凝聚于画意、诗情之中的。小中见大,言近旨远,5 / 6 通过活生生的画面、具体的事物,说明深刻的道理、重大的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理”,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途径。 如何其芳在生活是多么广阔中对热气腾腾的色彩斑斓的生活画面的描绘 ,其实是为了揭示“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又多么芬芳。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的伟大真理;叶圣陶在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对那位“一阔脸就变”、最终倒台的石像的刻画,旨在说明在社会生活中那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英雄”由于脱离群众,最终必然要倒台的道理;柳宗元在黔之驴中通过对愚蠢的驴的讽刺,其实是表达对不学无术的权势者的蔑视;郑振铎在猫中对猫(活泼的猫、顽皮的猫、忧郁的猫)的自省,其实是表达一种待人接物的道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阐述的哲理,是题旨所在,但它是通过写景抒情表达出 来的。作者变替“楼”作“记”为由“楼”发“论”,把画意、诗情凝聚于哲理之中,以小见大,以洞庭一湖扩展到天下国家,从狭隘感情提高到“先忧后乐”,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在作者的说理中,有真诚的劝慰,有亲切的召唤,有热情的期待,一一从胸臆流出,处处拨人心弦,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作者放怀“天下”的襟怀,像洞庭湖那样,开阔明朗;而“先忧后乐”的情感,又像洞庭湖水那样,激荡翻腾,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6 / 6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景之中,认识到情寓于“理”中,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 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象喜亦喜,象忧亦忧”,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而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收健康、积极的情感,获得哲理美的享受。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教师要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版】小学三班级上册 小篮球6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中级面试题答案及备考技巧
- 2025年炼油装置操作基础进阶面试高频考点解析
- 【教案版】小学三班级上册 跳跃2
- 《细胞能量通货 ATP》教学课件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物理教育专业技能考核题集
- 2025年物业管理专业知识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建筑行业工程师招聘考试试题土木工程
- 2025年金属焊接材料及选用策略面试预测题
- 2025年仓库保管员应聘必-备知识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发电企业碳中和数字转型白皮书-埃森哲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绝对值》教学课件
- Unit 6 Work quietly!(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 高考英语考纲词汇3500词(珍藏版)
- 制造业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方案提升生产效率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 GB/T 44106-2024蹦床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
-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六项机制”右江模式经验分享
- 2024年烟台蓝天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单侧双通道UBE手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