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pdf_第1页
武汉大学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pdf_第2页
武汉大学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pdf_第3页
武汉大学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pdf_第4页
武汉大学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武汉大学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第一章流体力学习题流体力学习题2 第二章第二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流体流动与输送14 第三章第三章 传热过程传热过程.19 第三章第三章习题和答案习题和答案. 26 第五章第五章 吸收吸收.38 第六章第六章 精馏精馏.47 第六章第六章 精馏习题和答案精馏习题和答案49 第八章第八章 化学反应工程基本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基本原理 56 第九章第九章 均相反应器均相反应器. 58 - 1 - 第一章第一章流体力学习题流体力学习题 11试将下列物理量换算成指定的单位 质量:1.5kgfs2/m _kg; 密度:13.6g/cm3_kg/m3; 压强:35kgf/cm2 _Pa; 4.7atm _Pa; 670mmHg _Pa; 功率:10马力_kW; 比热容:2Btu/(Ib) _J/(kgK); 3kcal/(kg) _J/(kgK); 流量:2.5L/s _m3/h; 表面张力:70dyn/cm _N/m; 5kgf/m _N/m。 12在气体状态方程中 求用以kJ/(kmol.K)表示时,R 等于多少? 13燃烧重油得到的燃烧气,经分析测知其中含8.5%CO2,7.5%O2,76N2,8H2O(体积百分数) 。 试求温度为500,压强为1atm时,该混合气体的密度。 14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100mmHg, 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各为多少。 (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740mmHg) 15在右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kg/m3的油,油面距罐底9.6m,油面上方为常压,在 罐侧壁的 下部有一直径为760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800mm,孔盖用M14钢制的螺钉材料的作应力取为 3.93107N/m2。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 16右图所示的测压管分别与3个设备A,B,C 相连通。连通管的下部是水银,上部是水,3个设备内水 面在同一水平面上。问: (1)1,2,3,3处压强是否相等? (2)4,5,6,3处压强是否相等? (3)若h1=100mm,h2=200mm,且知设备A 直接通大气(大气压强为760mmHg) ,求B,C 两设备 内水面上方的压强。 17用右图中串联的U 型管压差计测量蒸汽锅炉上面上方的蒸汽压。 U 形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 两U - 2 - 形管间的连接管内充满水。 已知水银面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 h1=2.3m, h21.2m, h3=2.5m, h4=1.4m, 锅中水面与基准面间的垂直距离h5=3m,大气压强Pa=745mmHg。试求锅炉上方水蒸汽的压强p0。 18根据右图所示的微差压差计的读数计算管路中气体的表压强p0压差计中以油和水为指示液, 其密度分 别为920kg/m3及998kg/m3,U 形管中油水交界面高差R=300mm。两扩大室的内径D 为60mm,U 形管 内径d 为6mm,当管路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时,两扩大室液面平齐。 19平均压强为0.101Mpa 的某气体在76mm3mm 的管道内流动。当气体的平均压强变为0.505Mpa 时, 若 要求气体以同样的温度、流速、质量流量在管道内流动,问此时管道的内径应为多少? 112如右图所示,密度为850kg/m3的料液从高位槽送入塔中,高位槽内液面维持恒定,塔内表压强为 9.807103Pa,进料量为5m3/h。连接管为38mm2.5mm的钢管,料液在连接管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为30 J/kg(不包括出口的能量损失) 。 问高位槽内的液面应比塔的进料口高出多少米。 113见右图,高位槽内水面高于地面8m,水从108mm4mm 的管道中流出,管路出口高于地面2m。在 本题特定条件下,水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不包括出口的能量损失)可按 计算,其中u 为水在管内的流速 m/s。 试计算: (1)A-A截面处水的流速; (2)水的流量(以 m3/h计) 。 11420的水以2.5m/s的流速流经38mm2.5mm的水平管。此管以锥形管与另 一53mm3mm 的水平 管相连,如右图所示。在锥形管两侧A,B 处各插入一垂直玻璃管以 观察两截面的压强,若水流经A,B 两 截面间的能量损失为1.5J/kg, 求两玻璃管的水面差(以mm计) 。 115用离心泵把20的水从储槽送至水洗塔顶部,槽内水位维持恒定。 各部分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 管路 的直径均为76mm2.5mm,在操作条件下,泵入口处真空表读数为185mmHg,水流经吸入管(包括管入 口)与排出管(不包括喷头)的能量损失可分别按与计算,由于管径不变,故式中u 为吸入或排出管的流 速m/s,排水管与喷头连接处的压强为 9.81104Pa(表压) 。 试求泵的有效功率。 - 3 - 117内截面为1000mm1200mm 的矩形烟囱的高度为30m,平均分子量为30kg/kmol,平均温度为400的 烟气自下而上流动, 烟囱下端维持49Pa的真空度。 在烟囱高度范围内大气的密度可视为定值, 大气温度为20, 地面处的大气压强为0.101MPa。烟囱内壁的摩擦系数可取为0.05。 试求烟道气的流量为若干kg/h。 120一转子流量计,转子材料为铝,出厂时用20,0.1MPa 压强下的空气标定,得转子高度为100mm 时, 流量为10m3/h。今将该流量计用于测量T=50,P=0.15MPa 下的氯气,问在同一高度下流量为多少?若将该 转子材料换为黄铜,问在同一高度下氯气和空气的流量各为多少? 121从设备送出的废气中含有少量可溶物质, 在放空之前令其通过一个洗涤塔, 以回收这些物质进行综合 利用,并避免环境污染。气体流量为3600m3/h(操作条件下),其物理性质与50的空气基本相同,如右图 所示,气体进入鼓风机前的管路上安装有指示液为水的U 形管压差计,其读数为30mm。输气管与放空管 内径均为250mm,管长、管件与阀门的当量长度之和为50m(不包括进、出塔及管出口阻力)放空口与鼓 风机进口的垂直距离为20m,已估计气体通过塔内填料层的压降为1961Pa。管壁的绝对粗糙度可取为 0.15mm,大气压强为0.101Mpa,求鼓风机的有效功率。 122用离心泵从井中抽水(如右图) ,吸水量为20m3/h,吸水管直径为108mm4mm,吸水管路阻力损 失为4904Pa,求泵入口处的真空度为多少? 123如右图所示,储槽内水位维持不变。槽的底部与内径为100mm 钢质放水管相连,管路上装有一个闸 阀。距管路入口端15m 处安有以水银为指示液的U 形管压差计,压差计连接管内充满了水,测压点 与管路出口端之间的直管长度为20m。 (1) 当闸阀关闭时,测得R=600mm,h=1500mm;当闸阀部分开启时,测得R=400mm,h=1400mm。摩 擦系数可取为0.025,管路入口处的局部阻力系数取为 0.5,问每小时从管中流出多少m3的水; (2) 当闸阀全开时,le/d=15,摩擦系数仍可取0.025。问U 形管压差计测点处的静压强为多少Pa(表压)? 128在用水测定离心泵性能的实验中,当流量为26m3/h时,泵出口压强表读数为0.152Mpa,泵入口处真空表 读数为24.66kPa,轴功率为0.24kW,转速为2900r/min,真空表与压强表两测压口间的垂直距离为0.4m ,泵 的进出口管径相等,两测压口间管路的流动阻力可忽略不计。试计算该泵的效率,并列出该效率下泵的性能。 129用离心泵由真空度为48kPa 的容器中输送液体,所选用泵的需要气蚀余量为49kPa。该液体在输送温度 下的饱和蒸汽压为26.66kPa,密度为900kg/m3,吸入管道因阻力损失的压头为0.20米液柱 ,试决定泵的安 装位置。若泵入口端容器改为敞口,该泵又应如何安装? - 4 - 第一章第一章流体力学习题解答流体力学习题解答 11解:质量:14.71kg; 密度:1.36104kg/m3; 压强:3.43106Pa; 4.76105Pa; 8.93104Pa; 功率:7.46kW; 比热容:8.37103J/(kgK); 1.256104J/(kgK); 流量: 9m3/h; 表面张力:0.07N/m; 49.05N/m。 12解: 答:R 等于8.31kJ/(kmol.K) 1解:对于一般气体来说,可以认为体积百分数摩尔分数, 所以 可由式(15)求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 质量为: 答:该混合气体的密度0.455kg/m3。 讨论:误用(14)式计算,其中I用非500,1atm状态下的数据代进去计算。 1解:绝对压强740100640mmHg 由附录2查得1mmHg=133.32Pa 故640mmHg8.53104Pa 表压强真空度 故表压强100mmHg1.33104Pa 答:设备内的绝对压强是8.53104Pa。设备内的表压强是1.33104Pa。 - 5 - 1解:孔中心处静压强: 9609.81(9.60.8) 8.287104Pa 圆孔受力:F=PA孔=3.76104N 每个螺钉受力极限:F钉6050N 所需螺钉数: 答: 最少需要7个螺钉。 讨论:容器内孔盖中心处的压强考虑了大气压强,可又忽略了孔盖外的大气压,错误地得出14颗螺钉的结论。 这样其实是将空盖外的环境置于真空中。 16解: (1)1,2,3,3处虽然是在同一水平面上,也是静止的,但竖管内液体注入情况 不同,1,2,3,3处不 是连续、均一的流体,故压强不相等。 (2)4,5,6,3处是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均一、静止的的流体,故压强相等。 (3) Pa Pa 答: (1)1,2,3,3处压强不相等。 (2)4,5,6压强相等。 (3)B 上方压强Pa,C 上方压强Pa。 17解:对于习题右图所示之b,c,d 位置,有 答:锅炉上方水蒸汽的压强是3.64105Pa 。 18解:当管路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时,两扩大室液面平齐,则管路内的压强在不同的P 时,两扩大室液面差 r 与R 的关系为: - 6 - R0.3mr0.003m 答:管路内气体压强是256.55Pa(表压) 。 讨论:当扩大室截面积和管截面积之比不大于100时,要考虑扩大室中液面的变化。 19解: T 不变. u,qm不变 , 答:管道的内径应为31.3mm 。 112解:取高位槽内液面为11截面,出料口内侧液面为22截面,则有: u1=0,P1=0(表压) ,z1=h; 连接管内径为382.5233mm0.033m ,P2=9.807103Pa(表压) ,z2=h; We=0,。 根据柏努利方程: 得 h=4.369m 答:高位槽内的液面应比塔的进料口高出4.369m。 讨论:应用柏努利方程时,要注意单位统一。根据阻力计算的不同的表达式,选用相应的柏努利方程式,如在 习题112,113,115中。 113解:取高位槽内液面为11截面,出料口外侧为22截面,则有:u1=0,u2=0,z1=8m,z2=2m,P1P20(表 压) ,We0。 管道出口 局部阻力系数 1 所以全程能量损失 - 7 - 由柏努利方程, 解得速度为: u=2.90m/s 答: (1)A-A截面处水的流速是2.90m/s 。 (2)水的流量是82m3/h 。 114解:dA=38-2.52=33mm0.033m ;dB=5332=47mm=0.047m ; uA=2.5m/s; 根据连续性方程式(133b)有 zA=zB 由柏努利方程可得: 答:B 处玻璃管水面比A 处玻璃管高88.6mm。 115解:取截面00为槽中水面,11截面为泵入口处,22截面为排水管与喷头连接处得截面。 则有: u0=0,z0=0,P0=0(表压) ; u1=u,z1=1.5m,P1=185mmHg(表压)= 2.47104Pa; u2=u,z2=14m,P2=9.81104Pa(表压) 。 所以,在截面00与11之间有: 即: 解得速度为:u=2.0m/s 在截面11与22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可得: 即: - 8 - 解得外加功We为:We285.65J/kg 所以输送设备对流体所作得有效功率Pe可按式(143)计算: 答:泵的有效功率2.257kw 。 117解:查表得,20时干空气的密度, 烟气密度, 同理,两者相差很小,可近似认为是常数, 以平均值代入, 在烟囱内任一截面,故u 亦按常数处理。 由此以烟囱下端为11截面,上端为22截面,列伯努利方程并整理得: 以表压计, 由于是矩形截面,当量直径为 m/s 答:烟道气的流量为46335kg/h 。 讨论:注意烟囱上下大气压强不一样。习题121中,吸收塔出入口的大气压强也不一样。 120解: (1) 20,0.1MPa的空气密度为 50,0.15MPa 的氯气密度为 而铝的密度f1=2670kg/m3 - 9 - 根据转子流量计的流量计算公式(147) 可得: 所以, qV2=0.548qv,1=0.54810m3/h=5.48m3/h (2) 转子材料为黄铜时,f2=8600kg/m3 所以,对空气:qV3=1.7956qv,1=1.79510m3/h=17.95m3/h 对氯气: qV4=1.7956qv,2=1.79565.48m3/h=9.84m3/h 答:测量T=50,P=0.15MPa 下的氯气,在同一高度下流量为5.48m3/h。 转子材料换为黄铜,在同一高度下氯气的流量是9.84m3/h;空气的流量为17.95m3/h 。 121解:由已知条件查附录:干空气的物理性质(101.33kPa)可得气体物性 kg/m3,Pa.S, 以进口为11截面,放空口内侧为22截面,列 柏努利方程, (1) 以表压计算, Pa, , m/s, , 查化学工程基础图1.28管内流体流动沿程阻力系数曲线图得 , 进出塔管口阻力, ,(出口) ,(入口) - 10 - 塔内阻力降,Pa, 管内阻力降, , 将上述数据代入方程式(1)可得 Pa kw 答:鼓风机的有效功率为2.9kw。 122解:m2/s 以水面为11截面,泵的入口为22截面,列柏努利方程, kPa(表压) 答:泵入口处的真空度为59.1kPa。 123解:(1) 当闸阀关闭时,水处于静止状态,故1点与2点压强相等, Pa(表) 储槽内水位高H 为 取储槽水面为11截面,压差计处为22截面,列柏努利方程得 u1=0,P1=0(表压) ,整理(1)式得 - 11 - m3/h (2) 取储槽液面为11截面,出水口为33截面列柏努利方程可得: 解得:m/s, 取储槽液面为11截面,压差计处为22截面列柏努利方程可得: Pa 答: (1)每小时从管中流出88.45m3水 。 (2)U 型管压力计测点处静压强为Pa 。 128解:取泵的进出口测压点为两个截面列柏努利方程可得: u1=u2,z1=0,z2=0.4m,hf=0, 将上列数据代入柏努利方程可得: 泵的扬程为: 泵对流体所做的有效功率为: - 12 - 泵的效率为: 答:泵的扬程为8.4m, 流量26m3/h,有效功率1.3kW,效率53。 129解:(1) 由题意知kg/m3,kPa,m, kPa,Pa m 由于求出的允许安装高度是负值,故要求泵的进口安装在水槽液面的下方2.72m, 所以,实际安装高度可取, m , (2)由于容器敞口,Pa, m, 为安全起见,实际安装高度可取,m。 答: (1)泵的进口安装在液面下3.73m 。 (2) 泵的进口安装在液面上方1.705m 。 讨论:安装高度与当地大气压、操作条件有关。 第二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 1.解: o vac PPP 绝 33 13.3 1098.7 10 o PaPP 绝 即 3 85.4 10PPa 绝 o a PPP 33 3 85.4 1098.7 10 13.3 10 PaPa Pa 2.解: - 13 - 22 12 12 12 44 4()70 dd dedd dd 3.解:对于稳定流态的流体通过圆形管道,有 2 21 2 1 2 d d u u 若将直径减小一半,即 1 2 d 2 d 2 1 4 u u 即液体的流速为原流速的4 倍. 4.解: g u d L H f 2 2 2 11 11 1 2 f Lu H dg 2 22 22 2 2 f Lu H dg 得到: 21 16 ff HH ,即产生的能量损失为原来的16 倍。 6.解:1)雷诺数 ud Re 其中 3 1000kg m , 1 1.0um s, 3 2525 10dmmm , 3 110cpPs s 故 ud Re 3 3 1000 1.0 25 10 10 25000,故为湍流。 2)要使管中水层流,则2000Re ,即 3 3 1000 25 10 Re2000 10 m u ,解得 1 0.08um s 7.解:取高位水槽液面为1-1,A-A截面为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得到: 12 22 11 12 uu H 22 f pp zz gggg - 14 - 其中 12 10 ,2 ;zm zm, 121 ;0; f f pp uH g h ,则 22 2 16.15 102 2 9.89.8 uu 解得 1)A-A截面处流量 2 uu, 1 2.17um s 2)q v Au,其中 23 2 11 3.14 (100 10 ) 44 Ad 32 7.85 10 m 1 2.17um s, 3 3 q7.85 102.17 360061.32 v m h 8.解:对1-1截面和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得 12 22 11 12 uu 22 pp zz gggg 其中 2 1211 ,1 H O zzpmgh, 1 112 0.5,um spgh 2 21 1 21 2 2 0.2 ()0.52.0 0.1 d uum s d , 22 0.52 0.19 29.829.8 hm 15.解:选取贮槽液面为1-1截面,高位槽液面为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得到: 12 22 11 12 uu 22 ef pp zHzH gggg 其中: 1212 2 ,10 ;0zm zm uu 1 2 3 a p100 13.6 109.8 0.113332.2p 0 vac pmmHg p 13332.219.61000 210(4) 9.8980 19.613332.2 12.0814.08 1.38815.468 9.8980 e e H g H g 3 2 15.468 2(53 10 )980 4 0.655kw 102102 eV Hq P 17.解:取水池液面为1-1截面,高位截面为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得: 12 22 11 12 uu 22 ef pp zHzH gggg 其中: 1112 z0,z50 ;0m pp, 20 9.8 f H, 20 5052.05 9.8 e H 52.05 36 1000 8.05kw 102102 0.6 3600 eV Hq P - 15 - 19.解:取贮槽液面为1-1截面,蒸发器内管路出口为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得: 12 22 11 12 uu 22 ef pp zHzH gggg 其中, 11 z0,z15 ;m, 1 33 2a 0, 200 1013.6 109.826656p 120 9.8 f p p H 12026656 1524.97 9.89.8 1200 e H 24.97 20 1200 1.632kw 102102 3600 eV Hq P 20.解:1)取贮水池液面为1-1截面,出口管路压力表所在液面为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得: 12 22 11 12 uu 22 ef pp zHzH gggg 其中, 12 z0,z5.0 ;m 2 12 5 a 4 0,2.5. 2.5 9.8 2.45 10 p 0.01 ppkgf cm 忽略出水管路水泵至压力表之间的阻力损失, 则:衡算系统的阻力损失主要为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 0.2 9.8 f H 3 2 36 2.2 3600(76 10 ) 4 u 52 2.45 102.20.2 5.0 1000 9.82 9.89.8 5.0250.250.0230.27 e H 30.27 36 1000 3.0kw 102102 3600 eV Hq P 2) 3.0 4.3kw 1020.7 eV Hq P 3)取贮槽液面为1-1截面,水泵吸入管路上真空表处液面为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得: 12 22 11 12 uu 22 f pp zzH gggg 其中: 12 z0,z4.8 ;m 12 0,?pp忽略进水管路水泵中真空表至水泵之间的阻力损失,则: 衡算系统的阻力损失为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 - 16 - 0.2 9.8 f H 2 2 2.20.2 (4.8) 1000 9.849600pa 2 9.89.8 p 得真空表的读数为49600 vac Pa P 23.解:1)取低位槽液面为1-1截面,高位槽液面为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得: 12 22 11 12 uu 22 ef pp zHzH gggg 其中, 12 z0,z20 ;m 12 0,0pp,5,20525 fe HH w 25 9.8245J/kg e 2)在管路A、B 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22 AB 2 2 22 22 22 uu 22 u 2 u2() ()6 ()6 AB AB AB ABf BA BA ABHgH OH O HgH OH O AB H OH O pp zzH gggg ppL zz ggdg ppd gzz Lgg ppgRg R pp g 22 2 ()6 2(6) 0.05 20.5042 6 0.02 HgH OH O H O R d ug L g 1 .03m s 3) 2 25 2.030.051000 4 0.976 102 Pkw 4)根据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 17 - 20 02 222 22 02 22 022 (6) (6) 6() 6 (6) 6 () 13.6 1.2 1 1 BH OHg BHgH O AH OBH OH OHg ABH OH OHg AHgH O H OH OHg AHgH OHgH O pgHgRp pgRpgH pghpgg hRgR ppggRgR pgRpgH ggRgR ppgRgHgR 5 (13.6 1) 0.04 9.8 1000 1.55 10 a p - 18 - 第三章 传热过程 1 解: 2 3 3 2 2 1 1 41 1243 901 . 0 1120 0001 . 0 714 . 0 187 . 0 1120 45 006 . 0 14 . 0 1 . 0 07 . 1 2 . 0 301150 mW tt R t q 12 0 0 73 . 3 )( 1120 300 WmCRR RR q 12 0 83 . 2 901 . 0 73 . 3 WmCR 2 解: 1414 1414 11 1 1 ()() 2 2()2() ()11 () ii imi iii n ii iii i n i TTTT Ar L L TTL TT rrr l rr r r l r 1 96.138 168.10 1413 214 . 6 94 . 3 0139 . 0 1413 007 . 0 435 . 1 2 . 0 788 . 0 16 223 . 0 22514 . 3 2 55 85 07 . 0 1 25 55 2 . 0 1 20 25 16 1 )35260(2 mW lll L nnn 4 解:空气的定性温度 220 180 T200 C 2 200时空气的物性参数为: 3 0.746/Kg m 211 3.91 10 W mK 5 2.6 10 a P s 1 1.034C p CKJ Kg - 19 - 1 15um s, 4 5 0.0254 15 0.746 1.09 10 2.6 10 e du R 35 2 1.034 102.6 10 0.68 3.931 10 p r C P 0.80.3 2 40.80.3 2 0.023()() 3.931 10 0.023(1.09 10 )0.68 0.0254 53.8 er RP d W mK 5 解:水的定性温度C30 2 2040 T 30时水的物性参数为: 3 / 7 . 995mKg 11 6176 . 0 KmW sPa 5 1007.80 1 4.174 p CKJ KgC 4 . 08 . 0 )()(023 . 0 re PR d 当 1 1 smu时, 6 . 24868 1007.80 7 . 995102 . 0 5 du Re 41 . 5 6176 . 0 1007.8010174 . 4 53 p r C P KmW 2 4 . 08 . 0 5 . 4583 )41 . 5 () 6 . 24868( 002 . 0 6176 . 0 023 . 0 当0.3u 时 58.7460 du Re,此时,2000Re10000 - 20 - CmW 2 8 . 1 5 8 . 0 1638 ) 58.7460 106 1 (58.7460965 . 1 85.38023 . 0 7 解:甲烷的定性温度:C75 2 30120 T 0条件下: 3 /717 . 0 mKg 11 03. 0 KmW sPa 5 1003 . 1 11 7 . 1 KKgKJCp 由于甲烷是在非圆形管内流动,定性尺寸取de 0255 . 0 019 . 0 3719 . 0 019 . 0 4 3719 . 0 4 4 4 22 润湿周边 流体截面积 e d 7 . 17728 1003 . 1 717 . 0 100255 . 0 5 du Re 584 . 0 03 . 0 1003 . 1 10 . 1 53 p r C P 由于甲烷被冷却,3 . 0n 12 3 . 08 . 0 3 . 08 . 0 1 . 57 851 . 0 77.2505176 . 1 023 . 0 )584 . 0 () 7 . 17728( 0255 . 0 03 . 0 023 . 0 )()(023 . 0 KmW PR d re e 若甲烷在管内流动: 75.10441 1003 . 1 717 . 0 10015 . 0 5 du Re 12 2 . 64 KmW 8 解: 1 40 1525TC, - 21 - 2 1303397TC 21 2 1 9725 53.1 97 25 m n n TT TC T l l T (逆流) 在按照折流校正 33 15 0.16 130 15 13040 5 33 15 P R 0.97 0.97 53.151.5 m TC 9 解: (1) 1 3 21 118750 3080109 . 125 . 1 sJ TTcq pm (2)CT102030 1 , CT404080 2 C l T T l TT T n n m 64.21 4 1040 1 2 12 (3) 12 33 33 0 00 0 00251 . 0 10176 . 0 1021 . 0 02 . 0 025 . 0 02 . 0 025 . 0 45 025 . 0 0025 . 0 02 . 0 1085 . 0 025 . 0 107 . 1 1 11 WKm l RR d d d d K R n ssi mi 油 12 91.398 1 KmW R K (4) 2 74.13 64.2191.395 118750 m tK A m - 22 - 若近似按平面壁计算,则 26.453 10176 . 0 1021 . 0 45 0025 . 0 1085 . 0 1 107 . 1 1 111 33 33 0 0 0 K RR K R ssi m i 油 2 11.12mA 10解: (1)md 3 0 1016 ,mdi 3 1013 , m 3 105 . 1 12 33 3 0 00 5 . 81 011 . 0 100414 . 0 10231 . 1 1 90 1 5 .1440 16105 . 1 100013 16 1 1 1 KmW d d d d K mii (2) 12 3 0 00 0 6 . 146 180 1 5 . 1440 16105 . 1 100013 16 1 1 1 KmW d d d d K mii (3) - 23 - 12 33 3 0 00 78.85 011 . 0 100414 . 0 10616 . 0 1 90 1 5 . 1440 16105 . 1 200013 16 1 1 1 KmW d d d d K mii i 11 解: (1) 11212mpmp q cTTq CTT 2550 pmpm CqCq pmpm CqCq2 5 . 92 60 135 60135 . n m l T m pm m Tk Cq Tk A 11 1 1 50 (2) 21212mpmp q cttq Ctt 2 1 70ttCqCq pmpm 35 2 1 tt,50 2 t 81.69 30 135 30135 n m l t, m pm m tk Cq tk A 22 1 2 70 又流量及物性不变, 21 kk 22 1 1 70 70 92.56475 1.855 50 50 69.83490.7 mp m mp m q C ktA q C A kT 855 . 1 1 2 1 2 A A L L ,mL855 . 1 2 - 24 - 12解:(1) 112 3 3 1930 2.88 10(9050)230 6 3600 61.76 10230 6 44.75 mdpdm m m m q cTTKA t t t tC . 9032 44.75 90 32 29.5 m n t T t l tC m pm m Tk Cq Tk A 11 1 1 50 11212 3 3 61.76 104.229.5 18 1.279 104.6/ mdpdmhph mh mh q cTTq ctt q qkg h - 25 - 第三章习题和答案 1. 温度为10及30,总压为101KPa的空气和水接触,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率为21。试求: (1)氧的最大浓度(xA、CA); (2)溶解度系数。 解:10时氧气的E=3.31*106kpa, 空气中氧气的分压为Pa=101*0.21=21.21kpa, 所以平衡方程可以表示为: PA*=ExA=3.31*106xA 所以:xA=PA*/E=21.21kpa/3.31*106=6.4*106. 30时水的密度为水=995.7kg/m3,所以 H=水/EM=995.7*103/3.31*106*18.02=1.67*10-5molm-3Pa-1 又PA*=CA/H所以 CA=PA*H=1.669*10-5*21.21*103=0.35mol/m3 2. 已知在1.013105Pa下,20C、100g 水中溶有H2S7.82110-3g ,溶液上方H2S的平衡分压2026Pa。 求: (1)解度系数H(molm-3Pa-1); (2)以气相分压与液相摩尔分数之间关系表示的相平衡方程; (3)相平衡常数; (4)总压提高一倍时的E、H、m值。 解:(1)液相中H2S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CA: CA= VSHM SHm *)2( )2( = V*34 10*821 . 7 3 V=m水/水=100g/998.2*103 由, 得到:CA=2.296mol/m3 H=PA*/CA=2.296mol/m3/2026pa=1.133*10-3molm-3Pa-1 (2):20C水的密度为998.2kg/m3,所以: E=水/HM=998.2*103/1.133*10-3*18.02=4.889*107pa 相平衡方程为: PA*=ExA=4.889*107xA (3)相平衡常数m为:m=E/P=4.889*107/1.013*105=483 (4)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总压增大一倍有E,H不变, 但是m=m/2=242 3. 在303K下,SO2分压为3039Pa的混合气分别与下列溶液接触: 含SO225.60molm-3的水溶液; 含SO236.25molm-3的水溶液; 求这两种情况下传质的方向和传质推动力(分别以SO2气相分压差和液相浓度差表示)。已知303K时, SO2的E =4.79106Pa。 - 26 - 5. 某逆流吸收塔塔底排出液中含溶质xA为210-4(摩尔分率),进口气体中含溶质2.5%(体积),操作 压强为0.1MPa。气液平衡关系为yA*=50xA。 现将操作压强由0.1MPa增至0.2MPa,问塔底推动力(yA-yA*)及(xA-xA*)各增加至原有的多少倍? - 27 - 6. 某吸收塔用溶剂B吸收混合气体中的A化合物。在塔的某一点,气相中A的分压为21278Pa,液相中A 的 浓 度 为 1.00 10-3kmolm-3, 气 液 之 间 的 传 质 速 率 为 410-5kmols-1m-2, 气 膜 传 质 系 数 kg为 3.9510-9kmol(sm2Pa)-1,证实系统服从亨利定律,当PA=8106Pa时,液相的平衡浓度为1.0010-3kmolm-3, 求下列各项: (1)kL、KG、KL (2)PA-PA,i、CA,i-CA、PA-PA*、CA*-CA (3)气相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 - 28 - (3) 气相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 G g K k 1 1 = 6 6 10307 . 3 1 10949 . 3 1 =76.91% 9. 某吸收塔每小时从混合气中吸收2000kgSO2。已知进塔气中含SO218(质量),其余视为空气,混 合气的平均分子量取28,水的用量比最小吸收用量大65,在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A*=26.7XA。试计算 每小时用水量为多少m3? 解: 02329 . 0 02329 . 0 1 02329 . 0 1 ,02329 . 0 64 5 29 95 64 5 1 1 y y Yy 第一解法: , 12 ,12 , 12 2 1 , 2 1 1 , 1212 1 ,1 1 1 1 ,1 , ()min min 0 26.7 26.7 1.65 26.7 1.65 26.7 0.02385 0.00054 26.7 1.65 512 8 64 .8 14814.8/266. n C n B n C n B n C n B n C n C qYY qXX qYY Y Y q X Y X qYYYY Y qX Y X X mol qX qkmol h 又设 又 又 3 66m h 第二解法: 设吸收率为则, 12 1YY,进气量设为hkga/., , 3 512 .5% . 95% 29 10 n B a a kmol q h - 29 - , 1211 1 ,1 , , 3 , 3 , (1) ()min26.7 26.7 512 ()1.65()min1.65 26.7 .5% 29 10 .95% 14814.8/266.0 n C n B n Cn C n Bn B n C n C qYYYY Y qX qq qqa q a m qkmol h h 10. 气体混合物中溶质的组成YA,1= 0.02,溶质的吸收率为99,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A*=1.0XA,1。试求 下列情况的传质单元数。 (1)入塔液体为纯溶剂,液体比qn,C/qn,B=2.0; (2)入塔液体为纯溶剂,液体比qn,C/qn,B=1.25; (3)入塔液体组成XA,2=0.0001,液体比qn,C/qn,B=1.25; (4)入塔液体为纯溶剂,液体比qn,C/qn,B=0.8,溶质的回收率最大可达多少? (1) 02 . 0 1 Y 0002 . 0 %)991 ( 12 YY0 2 X 当液气比为2.2时, , 12 ,121 0.020.0002 2.2 n C n B qYY qXXX 009 . 0 1 X 111 * 222 12 1 2 12 0.020.0090.011 0.0002 0.011 0.0002 0.002695 0.011 lnln 0.0002 0.020.0002 7.35 0.002695 m OG m YYY YYY YY Y Y Y YY N Y (2)当液气比为1.25时, 17.15 01584. 0 25. 1 %9902. 0 1 OG N X - 30 - (3) 当X2=0.00011时 01595 . 0 00011 . 0 01584 . 0 )( 25 . 1 1 2211 XYYX 03.19 001040 . 0 0002 . 0 02 . 0 OG N (4) 当液气比为0.8,溶质的最大回收率时溶液出口达到气液平衡, 1 , 122 1 , 2 12 1 0.02 0.8 1 0.004 0.020.0016 80% 0.02 n C n B qYYY Y qX Y YY Y 11.30,常压操作的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焦炉气中的氨。焦炉气处理量为6000m3h-1(标)。 进 塔气体中氨的含量为3(体积),要求氨的吸收率不低于98。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6倍,空塔气速 取1.0ms-1。已知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