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撰写人:_时 间:_科目物理课 题光的传播课时安排1课 型执 教 者班级八(1、6)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知识和技能l 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l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l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2、过程和方法l 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l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l 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l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教学用具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三棱镜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新课引入: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新课教学:课题:光的传播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例如:举例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1)、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2、探究:光的传播。演示试验:图片阳光穿过树林演示试验:激光在水中穿过演示试验:激光在烟雾中穿过结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3、光的速度:讨论:光有没有速度?(有,非常大)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4、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世界。问答:(1)我们为什么看到了古老的世界?(2)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5、颜色:(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 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2)、颜色之迷:不透明物体:透明物体:(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本课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教学后记:本节课在怎样显示光路、光的传播上采用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课堂反应比较好,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究。在需要较多时间的课时上,不要只顾进度,要避免出现学生的滞后情况。作业布置:八 年级物理 光现象 教案科目物理课 题光的反射课时安排1课 型执 教 者班级八(1、6)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知识和技能l 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l 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l 知道光路可逆。l 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2、过程和方法l 通过试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l 体验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l 探索光的反射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l 在探索光的反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l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2、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学用具激光源、平面镜、纸、角度测量器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复习旧课: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 传播的。2、闪电与雷声虽然同时产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了什么?3、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8min的时间,那么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新课教学:课题:光的反射引入课题: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例如:蜡烛、日光灯、电视等。学生探讨: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为什么也可以看的见?进行新课:1、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反射光。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也可以看见,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举例说明:不同表面,光的反射情况不同,那么,光的反射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光的反射是不是任意的呢?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器材:有什么器材?如何使用?方法、步骤:如何做?(可以参考课本步骤P39)结果:填入下表: 角i角r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结论如下:3、光的反射规律: i r镜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垂直镜面的直线(虚线?实线?)(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演示试验:光路可逆,得到结论如下:(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试验:两种反射,得到定义如下(1)、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2)、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光线平行射出)探讨:在漫反射中,是否遵守上面的反射规律?(学生讨论后,作图证明)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规律。5、光的反射的应用:学生举例(注意黑板反光问题)本课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教学后记:在探究活动中,应给出较具体的指导,避免学生的盲目性。前、后的练习要补充。作业布置:八 年级物理 光现象 教案科目物理课 题平面镜成像课时安排1课 型执 教 者班级八(1、6)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知识和技能l 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l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l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l 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2、过程和方法l 经历“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l 观察试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l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l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l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l 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1、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平面镜成像原理。教学用具蜡烛、平面镜、纸、玻璃、球面镜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复习旧课:1、光是沿 传播的。 2、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3、 作图新课教学:课题:平面镜成像引入课题:试验:平面镜可以成像,为什么?学生探讨: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讨论:把镜后面的水银去掉,还能成像吗?进行新课:1、学生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器材:蜡烛、纸、玻璃、尺步骤:试验装置如何?步骤如何?要策什么数据?要注意什么问题?能得出什么结论?分析、讨论、归纳结论: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S(1)、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现象:水面成像(可详细讲解)3、平面镜成像原理: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讨论:水银面起什么作用?窗户上的玻璃能否成像?如何成像?4、球面镜:(1)、凸面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可以开阔视野,常用作观后镜。成什么像?(2)、凹面镜:可以使光线会聚,常用作太阳灶、汽车灯 成什么像? 学生讨论:球面镜的应用本课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教学后记:要补充必要的知识点:如距离、虚实、原理等。作业布置:八 年级物理 光现象 教案科目物理课 题光的折射课时安排1课 型执 教 者班级八(1、6)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知识和技能l 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l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l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2、过程和方法l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l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3、情感、态度、价值观l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2、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用具激光源、透镜、水、纸、角度测量器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复习旧课: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 传播的。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在介质表面发生 ,其反射角 入射角。 3、作出反射光线新课教学:课题:光的折射引入课题:现象:筷子折了、图像通过玻璃后变形了? 是什么原因?光的直线传播均匀介质,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不是直线吗?同学们猜一猜。进行新课:1、试验: 空气 界面 水(先让学生猜想:光线会往哪边折?)结果: 空气 界面 水 2、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2)试验: 空气 结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其他介质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3)、试验: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4、有关现象:(1)、水中的物体上升:做图说明(包括水变“浅”、筷子“折”等)(2)、海市唇楼:做图说明。本课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教学后记:折射的三种情况要清晰,最好能做图。折射现象的解释:教师应先示范。作业布置:八 年级物理 光现象 教案科目物理课 题光的色散课时安排1课 型执 教 者班级八(1、6)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知识和技能l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l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光的三颜色跟颜料的三颜色是不同的。l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2、过程和方法l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l 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l 通过亲身的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重点与难点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光的三颜色跟颜料的三颜色是不同的。3、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教学用具三棱镜、不同颜色的纸、不同颜色的光源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新课引入:1、光的折射规律: 。2、完成光路图: 空气 A 水 B新课教学:课题:光的色散1、光谱:把这些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利用三棱镜,可以把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可见光: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2、光的色散:演示实验:光的色散实验。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 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3、色光的混合: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光的色散现象初步揭示了颜色之谜,白光色散后的各种色光混合后又复合成了白光。4、物体的颜色: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三原色色光混合后为白光,三原色颜料混合后为黑色。5、颜色之迷: (1)不透明物体:(2)透明物体:6、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本课小结:略。作业布置:八 年级物理 光现象 教案科目物理课 题看不见的光课时安排1课 型执 教 者班级八(1、6)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知识和技能l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l 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l 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2、过程和方法l 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l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l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影响。l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知道太阳光谱的内容。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定义及其作用。教学用具紫外线灯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复习旧课:1、白光是由各种 混合而成的,把白光分解成各色光的过程叫 。2、完成光路图: 空气 A 水 B新课教学:课题:看不见的光引入课题:利用三棱镜,可以把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可见光: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进行新课:1、把这些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在红光、紫光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分别是:不可见光 可见光 不可见光红外线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紫外线2、红外线:(1)、阅读课本50页的内容,并归纳。(2)、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7987-4:2025 EN Road vehicles -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LIN) - Part 4: Electrical physical layer (EPL) specification 12 V/24 V
- 2020-2025年施工员之土建施工专业管理实务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 2020-2025年资产评估师之资产评估基础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 好何做好教学课件
- 2025年安顺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排名及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中级美容师教学课件
- Brand KPIs for milk:Alpro in the United Kingdom-英文培训课件2025
- 2025年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新初三英语人教新版尖子生专题复习《选择题》
- 小学生礼仪培训课件
- 网络安全运维认证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盐城市射阳县城市照明服务有限公司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团委工作总结-循“荔枝之道”而行走稳青春育人之路
- 消防装备维护保养课件教学
- 设备安全培训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多能工管理办法
- CarSim-介绍PPT课件
- 波峰焊作业指导书
- 武汉市市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质量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