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面源污染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区面源污染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区面源污染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区面源污染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区面源污染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关于区面源污染调查报告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能否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能否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期发挥预期效能,归根到底取决于能否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农药、化肥、垃圾等分散污染源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生态系统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污染源的位置、途径、数量均不确定,随机性强,分 散散范围广,防治难度大 。 一、张湾农业基本 概概况 XX区位于十堰 城城区中西部,是国家南 水水北调中线工程上游核 心心水源区。全区下辖 2 乡乡、 2 镇、 4 个街 办和 1 个开发区,截止 20116年底,全区总人口 336万,其中农业人口 万万。全区国土总面积平 方方公里,耕地总面积亩 ,其中:旱地面积249973亩、水田面积亩 ,农林用地面积占全区 国国土总面积 90%以上 。地势南高北低,土壤 多多属轻壤土和重壤土, 有有机质含量在左右, ph 值为之间。辖区内共 有有大中型水库 57 个、 水水塘 112个,主要河 流流有堵河、犟河、神定 河河和张湾河。近年来, 区区委、区政府大力调整 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初 步步形成了无公害蔬菜、 林林特果茶、畜禽水 产养 殖殖、生态旅游等农业主 导导产业。 二、张湾农 业业面污现状和农村主要 环环境问题 目前,由于 农农业环境管理体制和长 效效机制尚未健全完2 / 9 善, 农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 圾圾、农业面源污染和畜 禽禽养殖废弃物还不能从 根根本上得到有效处置, 造造成辖区农村环境问题 日日益突出。 1、饮用 水水源地环境存在隐患。 以以十堰城区最大的饮用 水水源地黄龙水库库区( 黄黄龙镇堰石村 XX 市市的饮用水 “ 大水缸 ” )为例,存在如下环境 安安全隐患:一是水环境 基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 在在一级保护区树立了规 范范的警示标识,但数量 有有限,而且陆域范围还 没没有建设必须的隔离护 栏栏。二是生活污染源影 响响。由 于库区客货运输 码码头距离饮用水源取水 口口不足 300米,各类 经经营、运输和旅游活动 均均发生在水源保护区周 边边,农家乐、旱厕的存 在在也对水源安全形成隐 患患。三是水面漂浮物影 响响。暴雨季节时,大量 枯枯枝烂叶、水库上游村 庄庄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 等等漂浮物从上游顺流而 下下 ,含漂浮物水面面积 达达 7000 平方米。四 是是水产养殖污染。黄龙 水水库保护区内有从事养 鱼鱼的农户 200户, 8000余人(包括外来养 殖殖户),养殖面积 16550 亩,其中投饵网箱 1 500 亩,滤食性网 箱箱 11亩、拦汊网箱 1550亩。主要养殖品种 为为草鱼、白鱼 、鳜鱼、 鳊鳊鱼等鱼种,年产量 9110吨,其中投饵型网 箱箱产量 1500亩 *吨 =783吨。 2、农 村村生活垃圾、污水污染 严严重。当前,借助我区 连连续开展 “ 美化环境 清清洁家园 ” 工程和城中 村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推动 ,部分村庄已经购置和 建建设了少量的垃圾桶、 垃垃圾池,3 / 9 但由于政府资 金金力量有限,大部分村 庄庄都缺少必要的收集处 理理设施和转运、处置场 所所,加之农村地区群众 环环境意识普遍较差,造 成成了辖区农村生活垃圾 、污水污染严重的现状 。生活垃圾随意堆放、 焚焚烧,甚至不加收集乱 扔扔乱抛的现象,在许多 地地方都非常普遍,而 生 活活污水绝大多数是随意 排排放,一些靠地下水生 活活的偏远村庄就连农民 日日常的生活用水和农田 灌灌溉用水都得不到保证 ,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居 环环境 。 3、畜禽养殖 和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 出出。截止 2016年底 ,全区共有农户万户、 农农民万人。十一五期间 ,全区粮油年播种面积 稳稳定在 2万亩上下;蔬 菜菜基地面积达到万亩( 通通过无公害蔬菜认证面 积积万亩),蔬菜年复播 面面积在 4 万亩以上;茶 园园面积达到万亩(通过 有有机茶认证面积 4000 亩);生猪年饲养量 保保持在 10万头(年出 栏栏量 7 万头)、山羊年 饲饲养量稳定在万只左右 、 家禽年饲养量达到 2770 万只(年出笼量 2330万只);水产养殖 面面积稳定在 3500亩 。据估算,全区化肥年 施施用量达 4000余吨 ,其中:复合肥 2500 余吨、氮肥 800余 吨吨、磷肥 400 余吨 、 钾钾肥 300 余吨(折纯 量量);农药年施用量 1220余吨,其中:有机 磷磷类 60余吨、氨基甲 酸酸酯 30余吨、菊酯类 220余吨、除草剂 10 余余吨;农膜年使用量 2880余吨,其中:地膜 用用量 160 余吨,地膜 覆覆盖面积近 9000 亩 。 XX 区每年畜禽养殖 为为农户散养,按照农民 多多年来的传统养殖方式 ,基本上所以的畜禽粪 便便和养殖 废水均直接排 入入环境,造4 / 9 成了严重的 面面源污染。在最为典型 的的岩洞沟水库上游的石 桥桥村五、六、七组,全 村村 75%的农户以养猪 作作为主业, 2016 年 生生猪饲养量达 4626 头头,排污量更是高达 49 275 立方米。整个 村村庄污水横流、臭气熏 天天,养殖 区地表径流水 已已经丧失功能,大量污 染染物直接排放造成较严 重重的面源污染。一是水 污污染,养殖区域的地面 径径流水已失去使用功能 ,无法洗衣淘菜,地下 井井水已无法使用,农民 饮饮水只能从上游引水, 水水库上游的拦污池已高 度度富营养化;洞溪垃圾 遍遍地,一遇雨天,污水 横横流;二是空气 污染, 由由于猪群密集,粪尿直 接接排放,露天堆积和病 死死猪处理不当,空气中 的的氨气、硫化氢、二氧 化化碳以及加工泔水燃烧 的的橡胶等有机质产生的 有有毒有害气体在局部空 间间内高度密集,在夏秋 高高温季节和低气压天气 局局部空气质量十分恶劣 。三是动物疫区污染。 污污物遍地、消毒隔离不 严严,是动物传染病和寄 生生虫病滋生的天然温床 ,调查区域内的养猪业 疫疫病和动物食品卫生安 全全时刻处于高危边缘。 总总体来看, XX区人地 矛矛盾十分突出,用以容 纳纳畜禽粪便及化学投入 品品中残留有毒有害物质 的的耕地过少,耕地 “ 负 担担 ” 很重,有机和毒害 物物质逐步富积,对水体 等等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 胁胁。 三、张湾农业面 源源污染治理情况 1、 认认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 状状况调查工作。 从 XX 年开始,每年组织开 展展全区农业面源污染现 状状摸5 / 9 底调查工作,结合 实实际选择 “ 小麦 -玉米 ” 、 “ 小麦 -水稻 ”及 一一季稻、蔬菜、果树等 有有代表性的主要种植模 式式,对典型种植农户生 产产过程中施用化肥、农 药药等化学投入品情况进 行行调查摸底。 2、扎 实实开展全国第一次农业 污污染源普查工作。 XX 年 11月,全区正式 启启动第一次农业污染源 普普查工作,根据全国农 业业污染源普查规程的要 求求,对照全区农业污染 源源普查清查名册,普查 专专班实地入户对调查对 象象在 XX 年度种养过程 中中使用农药、化肥等情 况况进行详细询问和记录 ,全区累计调查种养专 业业户 505 个,其中: 种种植业专业户 188个 、模畜禽养殖专业户 2995 个、规模水产养殖 户户 22 个。 XX 年 8月 ,如期将普查数据上报 至至省污染源普查办,为 国国家掌握农业面源污染 现现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 第第一手资料。 3、认 真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 测测工作。 XX年 5 月 ,区农业局积极配合市 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在 方方滩乡建立 “ 南水北调 中中线水源区农业面源污 染染径流 水监测点 ” ,重 点点监测 “ 小麦 -玉米 ” 、 “ 蔬菜 ” 及 “ 柑桔 ” 种种植模式泥沙和各种有 机机物质的流失量。 XX 年年 9 月,区农业局争取 省省农业环保站项目,在 西西沟乡黄土村建立 “ 坡 耕耕地地表径流监测点 ” ,详细监测该地降雨量 和和径流水量等基础数据 ,按时向省农业环保站 送送交土壤、植物籽粒、 植植物秸秆、径流水、雨 水水等样品,以便计算在 坡坡耕地耕种 “ 小麦 -玉 米米 ”6 / 9 时农药、化肥等有 毒毒有害物质流失系数。 4、积极探索农业面源 污污染综合防治。 XX 年年 7 月,区农业局积极 邀邀请中科院水生生物研 究究所、华中农业大学资 源源环境学院及 市农业环 保保站的有关专家,对我 区区岩洞沟水库上游水源 区区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 实实地考察和交流讨论。 在在对岩洞沟水库上游小 流流域人口、耕地、种植 模模式、养殖规模、农药 化化肥施用量及水土流失 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的基 础础上,编制了岩洞沟 水水库流域农业面源污染 以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控 制制原理与技术研究项 目目报告书。 XX年,在 华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 学学院专家的参与下,在 红红卫街办石桥村(位于 岩岩洞沟水库上游)修建 “ 生物膜载体脱氮沟 ” ,进行 “ 快速去氮除磷 技技术 ” 试验,该项目获 得得 XX 年全省重大科技 成成果奖。 5、积极 推 进进 “ 乡村清洁工程 ” 。 2016年 3月,区 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牵 头头在柏林镇柏林村建立 “ 农业资源化利用工程 示示范基地 ” ,制定并施 行行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制 度度、农业投入品管理制 度度、生活垃圾处理管理 制制度、生活污水处理管 理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在在蔬菜基地修建了农药 、化肥、种子等废弃瓶 (袋)回收池等设施, 对对农业投入品进行无害 化化处理和回收利用。 20016年 5 月,又指导 黄黄龙镇回笼村编制了 回回笼村乡村清洁工程实 施施方案,7 / 9 对家院、田 园园、水源的清洁无害化 处处理进行了系统整体的 规规划。 6、农业面源 污污 染防治技术示范推广 。 一是推广“鸡茶共 生生”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在我区建立了 1200 亩的示范园,茶园采 取取有机管理,完全不施 用用化肥和农药,亩平节 支支增收 1440 元,达 到到 3800元每亩。辐 射射带动周边 XX 县、南 漳漳等地近 8 万亩。二是 推推广高氮污染区脱氮沟 工工程治理技术,在红卫 街街办石桥村建成脱氮沟 1 处,治理面积 500 亩亩,地下水硝态氮去除 率率达 80以上。三是 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在整个汉江流域实现 了了全覆盖,肥料利用率 提提高 3-5个百分点。 四四是开展农业病虫害综 合合防治,在XX 区累计 推推广 3 万 亩 ,降低农药 使使用量 5 个百分点。五 是是推广农作秸秆栽培食 用用菌技术,利用 秸秆和 堆堆料腐熟后种植草腐菌 ,有效解决秸秆综合利 用用的难题 .在柏林镇柏 林林村探索“ 猪 -沼 -菜 ” 生态模式,在柏林 镇镇白马山村探索茶园养 鸡鸡生态模式,在黄龙镇 李李家湾村探索生物发酵 床床生态养猪模式。农户 通通过建设沼气池或生物 发发酵床,对秸杆、粪便 等等废弃物进行发酵无害 化化处理后,产生的沼渣 、沼液等有机肥可代替 化化肥,坐到污染物的循 环环利用,既减少了农药 、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 施施用量,又提高了农产 品品的品质,是防治农业 面面源污染的有效 途径。 8 / 9 7、开展丹江口库区 (XX 区辖区 )农业面 源源污染防治专题调研。 22016年 8月中旬, 区区农业局和市农业环保 站站组成专家组,沿汉江 堵堵河流域开展了农业面 源源污染实地调查。结合 XXX年污染源普查结果 ,有针对性的对 XX市 XXX区的西沟乡畜禽养 殖殖及污染状况、大中型 沼沼气发展现状,对黄龙 镇镇舒家村水稻产区农药 化化肥使用现状,对柏林 镇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状状况进行了调研。基本 掌掌握了汉江流域农业面 源源污染及防治现状、存 在在的问题以及当地各部 门门为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所所采取的措施。专家组 就就如何科学使用化肥, 提提高化肥的综合利用率 ;合理使用农药,减轻 农农药的污染; 有效利用 农农膜,降低农膜残留量 ;如何综合利用畜禽粪 便便,实现达标排放进行 了了专题研究,有针对性 的的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 治治理措施,形成了专题 调调查报告。 8、农业 面面源污染监测。我局从 XXX年开始对汉江流域 农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定位 监监测,目前已设立定位 监监测点 3 个,结合此次 专专项调查,我局加大监 测测力度,增加监测频次 和和监测参数,监测次数 从从每年的 3次增加到 6 次次,监测参数由以往的 3 个增加到 5个,截止 目目前已完成 5次样品的 检检测分析,相关数据分 析析也 正在进行中。 9、 XX 区启动丹江口库 区区沿岸农业面源污染调 查查。 2016年 3 月 28 日上午, XX 区农业 局局召开丹江口库区沿岸 1 公里范围内农业面源 污污染调查工作专题会议 ,这标志着该区正式9 / 9 启 动动丹江口库区沿岸农业 面面源污染调查工作。会 议议由 XX 区农业局局长 魏魏照岂亲自主持,市农 业业环保站站长戢正华、 副副站长贺茂银出席会议 ,局分管领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