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假性肠梗阻6例临床及x线分析_第1页
慢性假性肠梗阻6例临床及x线分析_第2页
慢性假性肠梗阻6例临床及x线分析_第3页
慢性假性肠梗阻6例临床及x线分析_第4页
慢性假性肠梗阻6例临床及x线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慢性假性肠梗阻例临床及线分析 【论文关键词】 假性肠梗阻; X 线;临床 【论文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假性肠梗阻临床及 X 线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分析 6 例慢性假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表现及立卧位腹部平片、胃肠道造影片特点,所有病例均得到证实。 结果 慢性假性肠梗阻有反复发作的腹胀、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 6 例,立位腹部平片显示液平小而分散 5 例,造影显示胃肠道明显扩张,肠蠕动减弱或消失、未见狭窄梗阻病变 6 例,合并巨输尿管和巨膀胱2 例。结论 慢性假性肠梗阻临床及 X 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慢 性 假 性 肠 梗 阻 (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 obstruction,CIP)是一种没有任何机械梗阻因素,由于肠道肌肉神经病变引起的肠道运动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小肠、结肠,可累及整个消化道和所受自主神经调节的脏器和平滑肌,常反复发作 1, 2,其发病率较低,与其他类型的肠梗阻难以区分,易引起误诊误治,手术率及病死率较高,现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997 年 3 月至 XX 年 12 月收治2 / 5 的 6 例患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6 例患者中男 2 例,女 4 例,年龄 1753 岁,平均 37 岁,均有反复发作的腹胀、腹痛、贫血和消瘦, 4 例有停止排气排便史, 3 例有长期腹泻与便秘交替史, 2 例有吞咽困难。体征:全部病例均有腹部膨隆,有压痛但压痛点不固定,可闻及气过水声,肠鸣音减弱或亢进, 1 例手指纹呈拱形, 1 例拇指关节松弛能反向伸向腕部。所有病例均摄有立卧位腹部平片及全消化道钡餐造影片, 4 例行钡灌肠造影,3 例行静脉尿路造影。 2 结果 本组 5 例卧位腹部平片见较广泛充气扩张肠曲,立位腹部平片显示液平小而分散,无阶梯样液 气平及大跨度的气液平,不符合典型肠梗阻表现,与患者体征不相符。胃肠道造影:全胃肠道受累 2 例,表现为食管、胃及大小肠均明显扩张,过度充气,未见狭窄梗阻肠管,肠壁轮廓尚光整,蠕动消失; 2 例表现为空回肠过度充气扩张,蠕动明显减弱,而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结肠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但动力较3 / 5 差; 2 例仅表现为结肠明显扩张,肠管直径 9 cm,结肠袋形消失; 2 例全胃肠道受累患者静脉尿路造影显示两侧输尿管及膀胱扩张,其中一例有肾盂扩张。 4 例患者入院后明确诊断为 CIP,行胃肠减压、肛门排气、抗炎、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治疗后症状 缓解出院, 2 例由于症状较重, X线片肠管直径 9 cm 而行剖腹探查,术中见病变肠管无蠕动呈高度扩张,肠内大量气体,未发现梗阻原因, 1 例行盲肠造瘘, 1 例切除部分肠管,其中 1 例术后 1 年内又两次因肠梗阻入院,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出院。 3 讨论 CIP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 CIP 是由于肠平滑肌异常(肌病型)或肠神经系统异常 (神经元病型 )造成。继发性病因主要有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紊乱以及帕金森氏病等,某些药物如三环抗抑郁药、可乐定、长春新碱等也可诱发 1,3。本病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尚 不十分清楚,许多患者里有家族史,且可累及胃肠道以外的一些脏器(如输尿管、膀胱) 4。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腹胀,腹痛相对较轻,本组 6 例。腹泻与便秘交替,可合并膀胱和输尿管扩张,本组两例。 2 例有遗传标记:手指拱形、拇指关节松弛能反向伸向腕部。 CIP 的 X 线特点有:平片肠道液平的大4 / 5 小与肠管扩张程度及腹部体征不符,本组 5 例,与文献报道相似 5。胃肠道造影显示管腔明显扩张,胃排空无力、肠蠕动减弱或消失、钡剂传输时间明显延长,结肠袋形消失,未见狭窄梗阻病变,本组 6 例。胃肠道与泌尿道多部位异常是诊断 CIP 的重要依据,本组有 2 例合并巨输尿管和巨膀胱。 X 线所见主要需与肠麻痹鉴别:麻痹性肠梗阻虽亦有肠动力障碍,肠管广泛性扩张、无器质性狭窄等,但其不会合并食管扩张,不合并泌尿系异常。局限于十二指肠的 CIP需与十二指肠壅积症鉴别,后者蠕动活跃、逆蠕动明显、有肠管受压变窄。食管明显扩张的 CIP 没有食管下端的痉挛狭窄,可与贲门失迟缓症鉴别。以结肠扩张为主的 CIP 需与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有痉挛段、移行段肠管。 CIP 的病因尚无法根除,治疗原则是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纠正营养不良,改善维持电解质平 衡 6,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在抗炎、静脉营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胃肠减压,西沙比利、纳络酮等胃肠动力药物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应持慎重态度,但因严重胃肠道症状丧失生活能力,影响生存质量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5 / 5 1 Smith D S,Williams C S,Ferris C D.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oparesis and chronic intestinalpseudo-obstruction.Gastroentrol-Clirr-North-Am,XX,32(2):619-658. 2 Keller J,Layer P.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therapy.Z-Gastroenterol,2002,40(2):85-95. 3 De G iorg R,SamelliG,Corinaldesi R,et al.A 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logy of chronic interstinal pseudo-obstruc-tion.Gut,XX,53(11):1549-1552. 4 孙家帮,李铎 .机械性、麻痹性、假性肠梗阻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