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晓林先进事迹( “ 两次首报 ”背后的故事) 安徽省阜阳市的刘晓林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她在两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挺身而出,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做了“ 报告 ” 。 “ 报告 ” 的结果是大批患病儿童得到及时救治,事件在公众的关注下得以平息。 这两起事件就是曾震惊国内外的阜阳 “ 大头娃娃 ”事件和手足口病疫情。 熟知刘晓林的人都清楚,两次 “ 报告 ” 都由她而起并不偶然,背后是刘晓林作为一名医生强烈的责任意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和对医学未知现象的追求探索。 虽然目前刘 晓林已退居二线,但她依然没有离开她钟爱的救死扶伤的神圣岗位。 2016 年 12 月 31 日,刘晓林披上了大红绶带,成为安徽省十位 “ 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 ” 之一。两周后,刘晓林又站在了全国 “ 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 ”的颁奖台上。 第一次报告:拯救 “ 大头娃娃 ” XX 年 5 月 21 日,年仅 4 个月的阜南县张寨镇杨顺被家中的老人送进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入院时孩子面部浮肿虚胖,出现阵发性抽搐,全身皮肤溃烂,神情萎靡。实验室2 / 6 检查表明,孩子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均明显低于正常值,孩子有严重贫血;心激酶水平增高,提示孩子已有心肌损 害。 当时还是儿科主任的刘晓林给杨顺做了抗感染治疗,补充了维生素、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经 11 天治疗后,杨顺症状好转出院。 令刘晓林没想到的是,此后类似的病人一位接一位地出现,有时病房能同时出现几个这样的婴儿,他们都有相同的体型:一个大大的头,四肢短小,体重偏轻,体质极差。医生们都很纳闷,怎么会有这么多这样的病娃? 刘晓林思索良久,以前生活困难时期,婴儿的母亲如果没有奶水,孩子用米糕喂养,就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当时被称之为 “ 米糕娃娃 ” 。可如今的孩子都是用奶粉喂养的,怎么也会出现这样的症状?是喂 养方法不对,喂养量不够,还是奶粉的质量有问题? 医生让患儿家属取来奶粉包装罐,结果发现都是那几个熟悉的面孔,证明孩子可能就是吃了这样的奶粉才得病的。刘晓林立即拨通了医院医务科的电话,医务科又向政府做了报告。刘晓林还让患儿家属到消协、工商局举报,打市长热线电话和 “12315” 电话投诉,呼吁社会关注劣质奶粉损害婴儿健康的问题。她还把电话打到了阜阳市电视台,电视台在黄金时间连续开展了相关的健康教育,提示群众掌握3 / 6 科学的喂养知识,提高识别伪劣奶粉的能力。 紧接着,是媒体对 “ 大头娃娃 ” 事件狂风暴雨般地集中报 道。 事后,有关部门对阜阳市售的奶粉进行了检测,发现了 55 种劣质奶粉。最差的奶粉,其蛋白质含量仅 0.37%(国家规定婴儿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应该在 16%18%),而受害者绝大部分是由老人抚养的留守儿童。 第二次报告:揭开手足口疫情真面目 “ 我这里要特别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刘晓林医生,是她首报了今年的手足口病疫情! ” 卫生部部长陈竺提高了嗓门说: “ 一位好的临床医生,就要对临床出现的不寻常症状产生警觉,并且有报告意识。刘医生对这次疫情的发现和控制是有特殊贡献的! ” XX 年 5 月,当时阜阳市手 足口病疫情严重。在一次疫情分析会上,陈竺专门提到了刘晓林医生,当时她是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第一主任。 从 XX 年 3 月上旬开始,阜阳市几家医院陆续收治了一些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的疾病患者,少数伴有脑、心、肺严重损害。 3月 28日下午 5时,刘晓林像往常一样在儿科值夜班。交接完工作,刘晓林走进病房,看到一个患儿嘴角流下股股4 / 6 粉红色泡沫。她急忙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紧急抢救了 40多分钟,但孩子还是死了。 下午时 30 分,刘晓林刚做好患者死亡记录,隔床的另一个孩子又 出现口唇绀紫,手脚冰凉症状。尽管刘晓林和其他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也未能挽回患儿生命,当晚时30 分,患儿死了。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孩子夭折,刘晓林的心情既难过又沉重。 “ 死亡的两个孩子病情一模一样,都是呼吸困难、吐粉红色痰,有肺炎症状,也表现出急性肺水肿症状,但是在另外一些症状上,却又与急性肺炎相矛盾。 ” 奇怪的症状让经验丰富的刘晓林也感到迷惑不解。“ 我从医多年,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 这时,值班护士过来说,昨天也有一名相同症状的孩子死亡。刘晓林立即将这 3 个病例资料调到一起,发现患儿都因心衰而死,这 其中有没有规律性呢? 刘晓林立即上网查资料。看到山东省去年发生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显示,山东的患者都有明显的疱疹症状,而且大多死于脑炎。但阜阳的病例都是死于肺炎,很多人没有疱疹症状。 职业的敏感和强烈的责任心,让刘晓林警觉起来。此时已是 3 月 29 日零时,刘晓林连夜打电话向领导进行了汇报。医务科科长、院长当即表示要尽快上报。想到这可能是5 / 6 一种未知传染病,第二天清晨 6 时天还没亮,刘晓林又把电话打到了市疾控中心主任家里。当天上午 8 时多,阜阳市疾控中心专家就来医院了解情况,并采集了标本。 刘晓林的报 告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3 月 29 日当晚,阜阳市卫生局组织全市儿科专家大会诊,分析病因,并将情况上报安徽省卫生厅; 3 月 31 日,安徽省卫生厅派出专家赶到阜阳,不久卫生部专家也飞抵阜阳。 刘晓林所做的大量基础性工作,给日后病因的确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卫生部专家组到阜阳后,每次病历讨论都邀请刘晓林参加;专家组提出的一些治疗方法,不少来自刘晓林的临床实践。 4 月 23 日, 12 名来自卫生部和省、市的专家认真研究后,确定该病为手足口病( EV71 病毒感染)。在疾病诊断书上,就有刘晓林的签名。 “ 报告 ” 是对职业责 任的坚守 提起刘晓林,她的同事们都赞不绝口,称她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手足口病疫情发生以后,她更是没日没夜地工作,几乎是 24 小时泡在病房里。 虽说时间已经过去了 3 年多,但在记者采访时,刘晓林对那段经历仍记忆犹新。她闭口不说自己的功劳,而说其他医生的努力,说病人家属对诊治的贡献。 “ 疫情最严重的6 / 6 时候,院里每一位医护工作者每天都至少工作 16 个小时,忙的时候,根本顾不上吃饭。 ”“ 患者对我们的帮助也很大,像第 6 位患者死亡后,孩子家长主动提出捐献孩子遗体,让我们做解剖搞病理实验。也就是在这个孩子的身上,专家分离出 EV71 病毒株,从而准确地找出了病因。 ” 对于刘晓林的两次 “ 报告 ” ,有人暗地里嘀咕,说是报告引来了两次地震,给阜阳形象抹了黑。但是医务人员不这么看,阜阳的广大群众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刘晓林的报告是对医生职业责任的坚守。 一个患者家属说: “ 在 XX 年手足口病大暴发的那段日子里,相信很多阜阳家长和孩子都心有余悸,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发病,不知道治疗的药物是什么,不知道怎么去预防。后来听到了刘晓林医生的名字,是她第一个向市疾控中心汇报了此事,提出了治疗方案,挽救了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