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本”_第1页
切莫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本”_第2页
切莫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本”_第3页
切莫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本”_第4页
切莫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切莫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本” 对自读课本使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九义小学语文课本在内容和结构上作了 相应的调整,将三类课文改为两类,把独立阅读课文从语文教科书中剥离出来,单独编成自读课本,与教 科书配套使用。笔者认为这一调整有三个有利于:( 1 )调整前,不少语文教师由于对三类课文的编写意 图及其特点把握不准,往往把独立阅读课文当作讲读课文来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现在这样一调整,有利于 改变以前那种状况。( 2)学生有了自读 课本, 不仅扩大了阅读量,而且拥有了阅读的主动权,有利于自学能 力的培养与提高。( 3)贫困地区的学生的课外读物匮乏,有了自读课本, 就为这些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 课外阅读材料。 一、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本的现状不容忽视 自读课本的使用,为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为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然而,一些学校和 教师未能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自读课本的作用。笔者调查了一些学校,发现在对待或使用自读课本时存 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1.把订阅自读课本看作是负担。不 少学校只给学2 / 6 生订语文教科书,不订自读课本,说是为了减轻家长的经 济负担。各年级自读课本的印数均大大低于语文教科书的印数,可见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自读课本。 2.把自读课本看作是一般的课外读物。有些学校认为,眼下课外读物浩如烟海,学生订阅自读课本是多此 一举。 3.把自读课本作为摆设。一些学校虽然给学生订了自读课本,课表上也安排了阅读课,由于自读课本的内 容不列入考试范围,也就不加指导和检查。自读课本实际上成了一种摆设,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4.音像制品抢占了课外阅读阵地 。学生用在荧屏上的时间多了,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了,因而,自读课本受 到冷落。一些学生即使看自读课本,也多为匆匆而过,只是认一下门牌号码。 究其原因,主要仍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教师认识上的偏颇和操作上的偏差,致使自读课本未能真 正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二、用好自读课本的两点思考 1.认识上位,充分认识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和自读课本的特点及其作用。 ( 1)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陶冶学生的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吕叔湘说 :3 / 6 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叶圣陶说:从前那些读 书通了的人,那些成为学问家著作家的人,可能是像叔湘同志说的得益于课外看书。如果只重课内讲读 ,忽视广阔的课外阅读,无异砍掉一只臂膀。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同志曾对阅读教学的现状作了调查, 指出:学生课外阅读少,阅读面窄,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最大障碍。因此,课外阅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践证明,学生要学好语文,既要搞好课内学习,又要搞好课外学习,只有既重课内,又重课外,学生的语 文能力才能日益提高。 ( 2)自读课本不同于一般的课外读物和学习辅导材料, 它是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及学习语文的规律 ,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内容,既注意纵向联系,又注意横向联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训练整体。它具有以下一 些特点:一是选文按组编排。其内容与同组教科书上的课文有密切的联系,体现了内容的一致性。二是围绕教 科书中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选文。全套自读课本分低、中、高三个阶段,体现了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三次循环, 使其更具科学性。三是自读课本中的课文属独立阅读课文,独立性很强,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自读课 本是小学生独立阅读的基本材料,是开发学生心智,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渠道。让学生在自读中学 会4 / 6 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要把自读课本很好地利用起来, 使自读课本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2.指导自读要得法,充分体现自读课本的特点。 自读课本是供学生独立阅读的,教师应该在独立上着眼,在阅读上下功夫,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或指点。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教 师在学生每读一遍后,要进行检查。这样,放手又不放任自流,循环往复,直到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懂为止。 根据一些教师的经验,自读课文的阅读步骤一般是:阅读前,指导学生注意和弄懂课文后读一读、想 一想的要求,复习学过的阅读方法。阅读时,结合课后的思考题,反复阅读课文,独立准备答案。阅读 后,通过朗读、答问,进行检查。对程度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读书,往往是浮光掠影,以为读了一遍,就算读过了,不懂得怎样才算读懂,教师应教给他们学习 方法,告诉他们独 立阅读要一边读一边想,自己学会读懂课文的内容。比如,第七册自读课本中的割草人和 孩子们一课,可以指导学生按这样的顺序和方法阅读: ( 1)通读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 理解5 / 6 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自读课本上的课文,大部分是通俗 易懂的,生字也较少,教师应放手让儿童自己去读,不懂的字词,自己查字典弄明白。 ( 2)默读或朗读课文,通过比较,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割草人和孩子们是自读课本第七册的首篇 ,和教科书第七册的首篇绿色的办公室相呼应,写的是同一个人 列宁,基本内容都 是写革命导师 列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怎样坚持革命工作的。所不同的是,割草人和孩子们是写列宁为孩子们讲故事; 绿色的办公室是介绍列宁的绿色办公室是怎样的,以及列宁在这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工作的。 ( 3)结合课文后的思考题,边读边想,独立准备答案。 自读课文的每篇课文后面都有读一读、想一想 的思考题,以开拓学生思路,提示阅读方法和阅读重点,要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本课有两个思考题:割草人依万诺夫究竟是谁,你能从课文中看出来吗?割草人听孩子们说 列 宁正在做着打倒资本家的事情时,为什么高兴起来?每一个思考题都可以通过两篇课文的内在联系弄 懂。绿色的办公室是看图学文,图和文都是讲列宁在绿色办公室坚持革命工作。割草人和孩子 们是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列宁在大森林里秘密地从事革命工作。从地点看,两篇课文都是发生6 / 6 在圣彼得堡 西北的拉兹里夫湖畔;从描写的主要人物看,都是写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化装成割草工人,在湖边的森林里坚 持革命工作。从主人公从事的工作看,都是写其正在做着打倒资本家的事情,撰写伟大著作指导着俄国革命。 通过两相对照,画出有关语 句,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易于接受。 ( 4)课堂讨论(包括质疑问难)正确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教师检验阅读的效果。教师对学生阅读课文的 指导和检查是两个基本的环节。指导要体现教材的特点和各阶段的训练重点。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