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需要“呵护”_第1页
创新需要“呵护”_第2页
创新需要“呵护”_第3页
创新需要“呵护”_第4页
创新需要“呵护”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创新需要“呵护” 创新需要“呵护” 文刘亚军 没有挚爱,就缺少呵护; 没有呵护,就没有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 笔者创新教育实践感悟 创新意识在呵护中萌发 创新意识的萌发常常是在无意之中,这是一种潜在的意识,有时是出于本能需求,有时是突发意念。当这种创新意识还处于朦胧状态时,是十分脆弱的。这突然迸发的创新思维的火花,也许会像瓦特观察蒸汽鼓起壶盖而突发奇想一样,在若干年后发明出蒸汽机,也许片刻后便会烟消云 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成为促使“瓦特”发明蒸汽机的引导者。比如:给学生一句赞赏的评价,一缕肯定的目光,一个欣赏的表情或动作;也极有可能无意中使这宝贵的创新意识在朦胧中夭折。或许是因为一句严厉的斥责,或许是因为一个鄙视的眼神,或许是因为一个否定的手势。因此,在2 / 5 细小的教学环节中,在频繁的课堂交流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注意到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1.与学生交流,出口的每一句话都要从关爱学生出发,不能有半点伤害;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抓住每一个思维的碰撞,让萌芽 的创新意识勃发。 2.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眼神,都应当充满热情的鼓励,而不能有半点的冷漠。让你的眼神点燃学生心中的智慧之火,激起学生潜意识中的创新思维。 3.在学生面前的每一个举动,都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做出表率,而不能随意为之。用你的热情温暖学生的心田,用你的幽默和智慧呵护稚嫩的创新之苗。 总之,在细小的教学环节中,在频繁的师生交流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必须努力做到使自己的言谈举止有利于学生创新火花的迸发。 创新能力在呵护中形成 创 新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呵护,需要正确引导,尤其需要鼓励,这就像植物成长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一样。 我接触过这样一位学生:她的思维太拘谨了,唯唯喏喏。如果说“一加二等于三”,那么她不敢说“二加一等于3 / 5 三”。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她有个很严厉的妈妈,她只要做错题,便挨打。她每天都生活在压抑中,学习没有主动性,思考问题没有独立性,处处表现出依赖性。 了解了这种情况,我知道她最缺少的是什么,也便清楚了自己该怎 么做。她写错了字,我让她自己去查字典,选择正确的义项,自己改正,并及时鼓励。渐渐地,她在我面前少了几分胆怯,多了几分自信。 一天,我故意说错了一个词语的解释,她马上给我纠正,并拿来字典查找证据。我随即表扬了她,她非常高兴。第二天,我又故意读错了一个句子,她马上给我指出。这时我问她:“你是否发现自己有一些变化 ?”她沉吟了片刻,回答说:“我胆子变大了,敢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了。”我又问:“你能想想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 ?”她回答说:“我知道自己是对的,给您提出错处,又能得到您的表扬。”渐渐地,她敢于给老 师指错,大胆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大胆地否定别人认为是对的东西,自己有了独立的见解,开始大胆地联想,大胆地尝试创新,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而在这一变化中,我并没做什么,只是小心地呵护、鼓励,避免伤害。 由此我联想到,过于严厉的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可是他们并未意识到他们是在扼杀天才,是在泯灭个性,是在摧毁特长,是在毁灭创新。 当然,不否认他们的一切都从“爱”出发,然而过分4 / 5 地“爱”的结果,会导致悲剧的产生。“溺爱”是杀子,“严爱”也是害子啊。 来自家长的教训,给教师一个启迪:好的愿望如没 有好的方法和途径,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只记得“严是爱”,见到学生有了缺点毛病便“恨铁不成钢”,口出“蔑”言,大加责备,而没有想到学生心灵受到的伤害,最终结果常常是恶性循环,促使对立情绪产生,逆反心理形成,老师怨声载道,学生苦不堪言,难免形成厌学之风,还谈何创新 ? 由此看来,教育首先要呵护,育人首先要育心。浇灌心灵之花既不可旱,也不可涝。只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心去体贴、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意识,才有希望形成创新能力,教育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小心地呵护着、期待着吧 !也许,天才就 在你的身边;也许,奇迹就在你的眼前;也许,这平凡的群体正孕育着伟大。教师是神圣的,师爱是伟大的。善待每一个学生,无论他给你的印象是好还是坏。把爱平等地洒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