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结直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_第1页
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结直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_第2页
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结直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_第3页
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结直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_第4页
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结直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结直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结直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 终点染色 计算机图像分析法( TECIA) ,测定 47例结直肠癌患者对阿霉素( ADM)、5 氟脲嘧啶 (5 Fu)、 丝裂霉素 (MMC)、卡铂 (CBP)、 顺铂 (DDP)、氨甲喋呤 (MTX)6 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 47例结直肠癌对肿瘤组织的平均抑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5FuMMCADMMTXDDP,联合用药的抑制率为 MMC+DDP+5FuMMC+5 FuDDP+5 Fu。结论 结直肠癌是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较好的肿瘤,且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在指导结直肠癌的临床用药及个体化化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结直肠癌;药敏试验; TECIA法;化疗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仍有相当多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的机会;接受根治术后的患者也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化学药物治疗在结直肠癌2 / 6 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可以杀死生长中的肿瘤细胞,可以减少或预防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提高结直肠癌的疗效。然而临床使用的化疗药物种类繁多,肿瘤对各种化疗药物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为了提高疗效,我们采用 TECIA法作了结直肠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不同的结直肠癌患者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和耐受情况,为临床结直肠癌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标本 47 例结直肠癌新鲜标本均取自本院手术标本,其中男 32例,女 15例。所有标本都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腺癌。所有病例均为首次治疗,术前未化疗。标本于无菌条件下快速 送到实验室。 1.2 药品与试剂 选用目前常用的 6种结直肠癌化疗药物 :阿霉素( ADM,意大利产) ;5 氟脲嘧啶 (5 Fu,上海启东制药厂 );丝裂霉素 (MMC,日本产 );卡铂 (CBP,齐鲁制药 );顺铂 (DDP,齐鲁制药 );氨甲喋呤 (MTX,上海华联制药 )。 MTT(美国 Sigma 公司),配制浓度为 5 mg/mL,过滤灭菌,避光冷藏。培养液 RPMT 1640( GIBCO公司产品)含 20%小牛血清, -20 冻存。 100 级净化工作台(吴江市伟峰净化设备厂),二氧化碳培养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计算机图像分 析仪由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1.3 标本处理 无菌切取肿瘤组织 1 cm3大小,用 D hanks3 / 6 反复冲洗 3次 ,加 200 U/mL 的青、链霉素适量浸泡 10 min。剪除脂肪、纤维及坏死组织,选取边缘生长好、无坏死的癌组织块,在层流超净工作台上,细切成 0.5 1 mm3 大小的组织块。将组织块堆放到有 1640培养液的 24孔板中,每组设 4 孔, 37 CO2 孵箱培养 24 h,以图像分析仪测定每孔组织块面积 A,每孔加入相应的化疗药 10 L, 继续培养 4 d后,加入 MTT 染料再培养 4 h。再次测定组织块的染色面积( BA),并按下式算出化疗药物的抑制率( IR)。 IR%=1-(BA处理 /A处理 )/(BA 对照 /A对照 )100% 。 1.4 评价指标和标准 评价指标为化疗药物的抑制率( IR): IR50 为高度敏感, 30 2 结 果 47例结直肠癌体外药敏试验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率、抑制率范围和平均抑制率见附表 1。 表 1 结直肠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率、抑制率范围和平均抑制率 3 讨 论 化疗方案个体化一直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难题 ,为此人们建立了多种肿瘤药敏测试方法。但由于恶性肿瘤存在着较强的异质性 1,造成肿瘤对各种化疗药物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忽视个体差异仅凭经验用药,存在着盲目性,使得总体疗效不佳。建立可靠的体外肿瘤药敏检测方法,可以帮助4 / 6 临床医师了解不同患者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和耐受情况,设计合理治疗方案,避免无效药物所致的副作用,从而实现个体化化疗。目前的抗肿瘤药物的药敏试验方法可分为体内和体外检测法。体内肿瘤药敏试验有裸鼠模型法和肿瘤肾包膜下移植法,但因实验条件复杂,价格贵,实验周期长等限制,未能在临床推广应用;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常用的有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 ( ATP CSA)、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MTT 法) 、四氮唑衍生物比色法( XTT 法) 、组织块培养 终点染色 计算机图像分析法( TECIA)、胶原凝胶小滴植入法( CD DST)。本文所采用的组织块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法( TECIA)操作步骤少、简便易行、需标本量小、成功率高;本法能够保持实体瘤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细胞存活,同时能够模拟体内实体瘤细胞的环境,提高了药敏的准确性,是一种较实用的微量化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能为临床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的结果提示不同个体的结直肠癌患者对同一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可能与恶性肿瘤存在着先天性或获得性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有关 2。所以结直肠癌的化疗应该通过药敏实验确定不同患者对每一个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结直肠癌患者建立 “ 量体裁衣( tailor) ” 式的个体化化疗。 5 / 6 结直肠癌是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较好的肿瘤 ,至今 5 Fu仍是结直肠癌最常用、疗效相对较好的药物 3。从本文的药敏结果可以看出,最敏感的单药为 5 Fu,其次为 MMC、 DDP,按平均抑制率 5 Fu MMC DDP CBP MTX ADM。联合用药 MMC+DDP+5 Fu MMC+5 Fu DDP+5 Fu。结果表明了结直肠癌对各种药物单药治疗疗效均不佳,联合化疗可提高疗效,联合化疗效果优于任何一种单一药物。因此选择结直肠癌化疗方案时应尽量选择单药敏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进行化疗,可提高结直肠癌化疗的疗效。 结直肠癌的体外药敏检测技术对于评估、组合和筛选化疗方案、实施个体化化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分子生物与技术的发展,肿瘤药敏试验正步入分子基因水平,肿瘤药敏试验方法也不断改进与完善,这必将大大提高肿瘤药敏试验的实用性和准确性,肿瘤药敏试验在指导临床用药及个体 化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益新主编 .肿瘤学 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