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doc_第1页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doc_第2页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 2011-10-22环境学导论期末论文姓名:梅春勇班级:建环091学号:20093051231-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引言: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作用。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如道路拥挤、噪音大等日显突出。目前,国内的道路建设及交通规划主要是针对道路交通量,而国外将交通量和噪音均列为交通建设和管理部门控制的对象。国内研究人员己开始研究交通噪音对人们生活所产生一系列影响,并积极寻找着解决的办法,并争取在道路建设及维护中加以考虑,将其应用到实际当中。摘要:日常生活中的噪声强度虽然不会致人或动物于死地,却能危害人的健康。城市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前为关注的问题。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近年来,世界上众多国家为降低公路交通噪声采取了诸如应用降噪路面、种植降噪绿化林带、修筑声屏障等措施。除此之外真对不同的噪声污染类型必须有不同的真对性的解决方法。由于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噪声污染这一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 Noise intensity in daily life not caused by human or animal to death, but it can harm human health. Urban road traffic noise pollution for residents along the normal life of the extent and scope of work, study, rest, environment, interference also will intensify and expand. Road traffic noise pollu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concerned residents along. Traffic noise interference with peoples normal life and rest, even when serious affect peoples health. Such a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ndocrine diseases. Noise can study and work efficiency, product qualit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even become one of the factors of social instability. In addition, traffic noise will also affect economic development along the highway. In recent years,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taken to reduce road traffic noise,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of noise reduction pavement, plant noise of the green belt, the construction of sound barriers and other measures. In addition to real different type of noise pollution must be different really on the solution. More and more aroused attention due to traffic nois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noise pollution, one of the world four environmental hazards must be effective control.关键词:城市 交通 噪声污染 防治正文本文在前人许多实验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综合前人的经验及教训,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对噪声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提出噪音的防治措施,从而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有助于达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平衡发展的目的。如今,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的工作、学习效率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影响。据相关资料表明,人体在进入强噪声环境中一段时间后,会感到双耳难受,头痛等症状,若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就有可能患上耳疾。有研究表明,噪声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听力损伤也与从事职业及环境有关系。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研究此课题,使人们知道身边噪音的危害,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提出可行方法,减少噪音对人的危害, 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人们能够更加舒适的生活。 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声音的分贝是声压级单位,记为dB。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夜间40dB;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55dB,(夜间指22点到次日晨6点)。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那么,室内环境中的噪声标准是多少呢?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第5条4款规定,在室内进行噪声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所在区域标准值10dB。1、什么是噪声从物理定义而言,振幅和频率上完全无规律的震荡称之为噪声;从环保角度而论,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使人厌烦并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妨碍的声音统称为噪声由于噪声属于感觉污染,所以它并不同于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污染损害首先,它没有污染物,噪声在空中传播并未给周围环境留下某种有害物质其次,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积累,传播的距离也有限再次,噪声声源分散,而且一旦声源停止发声,噪声即消失,不能集中治理。2、我国城市交通噪声现状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在城市交通干道两侧住宅十分普遍,而三分之二的交通干线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环境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一是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安静小区”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三是噪声源控制和治理工作得到重视,一些城市对施工噪声、工业噪声严格管理,降低了工业噪声源和施工噪声源的影响范围:四是城建改造工作卓见成效,全国大部分城市加大了市政建设的投入,通过对主要交通干线进行拓宽、扩建,及对城市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工业企业外迁,降低了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强度;五是各城市重视控制噪声的法规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管,进一步强化了建筑施工噪声和对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突出控制交通噪声。噪声治理上,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防控技术单一、法规有待完善的问题。3、交通噪声的危害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却忽视了噪声对人类带来的危险一般人适应的噪声强度为1530dB。一般认为低于40dB是噪声的卫生标准,超过40dB会影响睡眠,60dB以上会影响人们的工作、谈话及娱乐,70dB开始损害人的听觉,85dB以上人感觉不舒服,115dB以上健康受损伤因此,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听力损伤噪声对人体健康显著的影响和危害是使人听力减退和发生噪声性耳聋。长期在噪声严重的环境中工作,则产生听觉疲劳,听觉敏感性随之下降,听力功能不能完全恢复,使听觉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即形成噪声性耳聋。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500Hz、1000Hz、2000Hz三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超过25dB,称为噪声性耳聋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正常交谈时,句子的可懂率下降13。有资料表明,处于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的人们,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2)睡眠干扰人类有近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类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一定强度的连续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和数量,使人多梦,缩短睡眠时间,引起神经衰弱当达到50dB时,入睡就有困难尤其对病人、儿童、老人干扰更大。突发性的噪声还会使人从熟睡中惊醒当睡眠受干扰而无法入睡时,会引起头疼、头晕、记忆力衰退、疲乏、失眠等症状使第二天的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分散,易出差错在噪声环境里,神经衰弱的发病率可达50一60。(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长时间接触噪声,对全身各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噪声刺激,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平衡状态失调,也有报道说,噪声对人体心血系统的影响主要是血管运动中枢失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从而出现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血压升高的情况。高强度噪声可致大脑功能低下,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促进心肌收缩,从而导致心动过速消化系统受到噪声刺激,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慢,胃酸降低,食欲不振。(4)对人心理的影响噪声引起的声波对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噪声干扰引发民间纠纷的事件是常见的。噪声也容易使人疲劳,因此会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一些做非重复性动作的劳动者,影响更为明显。另外,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信号,从而容易造成工伤事故。(5)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交通噪声严重影响房地产、工厂、商厦等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公路周围的土地价值。有资料表明:交通噪声每升高1 dB,土地的价格就会下降008126,平均O9左右。反过来说,将交通噪声水平降低1 dB,则相当于沿线土地增值09,对于土地批租来说,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值。4、防治噪声污染的办法1、政府监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组织相关单位,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管理、道路建设等部门联合实施。2、合理规划选择建一是城区内交通主次干线应合理,密度应适中。路沿与第排的敏感建筑物之间应有较大的距离,距离越大,噪声衰减越大,交通噪声对人们的伤害也就越小,一般应为1520m。二是选择建筑物场所和理,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建筑物噪声标准,决定建立学校、医院、住宅区和工厂区的合适址。3、特殊车辆限行大型机动车辆的限行,城市内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环保型的公交车辆,使高噪声车辆得到有效控制。城市建设和道路规划中充分考虑交通噪声控制措施,提高交通噪声监测技术,加强对交通噪声系统协调管理。4、绿化带减噪路沿两侧种植绿化带。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带有吸声、隔声作用,能有效降低噪声。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当绿化林带宽度大于lOm时, 可降低交通噪声4-5 dB。5、居民区的自我防护对路边建筑物如居民区加装塑钢中空隔音玻璃或夹层玻璃。这样能有效地减弱玻璃外面的噪声污染,保护家居的安静环境。6、构筑声屏障采用构筑声屏障的方式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降噪方式。声屏障降噪主要是通过声屏障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应来降低噪音,据测试采用声屏障降噪效果可达10 dB以上。7、铺设降噪路面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空隙率达20一30的沥青混合料,有助于吸纳噪声。同等条件下,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 dB。8、低噪声车辆的研制控制公路噪声最直接的措施是控制车辆本身的噪声。公路交通噪声,尤其是噪声峰值,主要决定于载重汽车、大客车等重型车辆,所以低噪声车辆研究以这类车辆为主。控制车辆噪声是治理公路交通噪声的最根本的方法。9、全民参与鼓励群众对噪声污染进行举报,教育城市居民控制各种生活噪声。结语由于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噪声污染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治理和控制对人们生活、工作产生极大影响的交通噪声污染已经刻不容缓。噪声污染这一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从国外公路建设发展的规律来看,当路网建设形成规模后,投入于环保治理的资金将逐渐增大。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任何一种降噪方式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中也各有不足,所以应该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