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六年级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1页
2019学年六年级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2页
2019学年六年级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3页
2019学年六年级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学年六年级期中语文试卷(2019.01)一、文言文(28分)(一)默写(12分)1阴阳割昏晓,_。(望岳)2_,万马战犹酣。(十六字令三首)3草满池塘水满陂,_。(村晚)4,_,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5_,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6晓雾将歇,_。(山川之美)(二)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78题(3分) 饮湖上初请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7“西子”是指_。(1分)8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_(2分)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B、一二两句写西湖水光山色无论晴天都是美好奇妙的。 C、三四句通过比喻赞美了西子的美丽。 D、“总相宜”与“晴方好”、“雨亦奇”相照应。(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8分)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9、本文选自_作者_(2分)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问其故( ) (2)孰为汝多知乎!(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12两个孩子判断太阳距离我们的距离分别根据_和_的不同角度。(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5分)师旷劝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炳烛:点燃火把、火炬。先秦时期尚无蜡烛,当时称烛,既是火炬。安:哪里。戏:戏弄。盲臣:师旷是个盲人,故自称盲臣。炳烛之明:像点燃火烛的光亮。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1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恐已暮年( ) (2)臣闻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分)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15读了本文,你懂得的道理是_。(2分)二、现代文(3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12分) 散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地,地,走得很,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6在方框内填入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慢慢 悄悄 小心 B、悄悄 慢慢 仔细C、稳稳 慢慢 小心 D、慢慢 稳稳 仔细17、“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句中“有意思”指什么?下文中写到哪些“有意思”的景物?(4分)_18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2分)_19.当一家人散步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用原文回答)(3分)_(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0分) 纺织娘的蓝衣服冬天,纺织娘都要穿上一身过冬的蓝衣服。可纺织娘病了,秋天快要结束了,在冬天到来之前,她织不完那件过冬的蓝衣服。她心里很着急,秋天真的快要结束了。假如织不好那件蓝衣服,冬天就要挨冻了。尤其是他的女儿瘸了一条腿的女儿。女儿小的时候,在树下嬉戏时,被一只公鸡啄去。纺织娘拼命地咬住了公鸡冠,才使公鸡丢下了她心爱的女儿,但女儿的一条腿就瘸了,每当想到这一点,纺织娘心里就犯疼。瘸了一条腿的小纺织娘心里也急呢,她对妈妈说:“妈妈,你为我吃了不少苦,您就歇一会儿,让我织吧,我已经长大了。”妈妈爱怜的对她说:“你还小呢”。瘸了一条腿的小纺织娘看着织机上织了一半的蓝衣服,就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会织呢。”说完,瘸了一条腿的纺织娘就上了织机。开始是笨拙的,因为瘸了一条腿的小纺织娘在用双手织的时候就无法拄拐杖了,有时候她不小心就跌了下去。每跌一次,纺织娘的心就疼了一次:“跌伤了没有?疼吗?”小纺织娘拍了拍手,挣扎着站起来说:“妈,不疼。”说完又上了织机。纺织娘的泪水流了下来:多乖的女儿啊!跌了几次跟头的小纺织娘渐渐的织得很协调了。“当当当当”过冬的蓝衣服一天天变长了,变厚了。瘸了一条腿的小纺织娘还会在织布时唱歌呢,你可以静下来听一听,那是她在唱你经常能听到的纺织娘之歌。纺织娘听了,心中不由涌过一阵热流:女儿长大了。20上文的主人公是_,叙述了_的故事,说明了_的道理。(3分)21第段中纺织娘“心里很着急”的原因是:(6分) 1、_ 2、_ 3、_22第段中的“挣扎”一词表现了小纺织娘_的品质,文中表现这一品质的其他词句还有_。(4分)23第段中纺织娘“女儿长大了”的依据是_。(3分)24第段内容属于_(A.顺叙 B.倒叙 C.插叙),它在文中的作用是(4分)_。三、写作(40分) 25 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500600字的文章。要求:1 写出真情实感 2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2010学年六年级语文答题纸题号一、文言文二、现 代 文三、写作总分(一)(二)得 分一、文言文(28分)(一)默写(12分)1 2 3 4 5 6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3分)7 8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8分)9 10.(1)( ) (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