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立春.docx_第1页
古人说立春.docx_第2页
古人说立春.docx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人说立春【篇一:9 生肖以立春还是春节为标准?听听专家怎么说】 生肖以立春还是春节为标准?听听专家怎么说 今天中午11点59分,2015年的立春正式到来。而春节,要到半个月以后的2月19日。昨天有读者打来热线询问:那在这半个月内出生的宝宝,生肖到底是马还是羊? 这个问题,确实有些复杂,在学术界也是各有各的说法。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生肖到底是以立春还是春节作为标准。 生肖以立春为标准的方法起始于商周时代,当前黄历、传统的命理学、占卜学等民俗学均以“立春”作为生肖计算的依据;而且从上一年立春到下一年立春,是基本规律的365天;而从上一年春节到下一年春节,短的话只有354天,长的话则可能多达384天。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叶春生教授认为,生肖是从立春而不是从正月初一农历新年开始算的。而立春的日期和时辰,是历法学者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精确计算出来的,有准确的科学依据的。 以除夕为分界点,也就是我们说的农历新年(大年初一)为起点计算生肖的方法,出现比较晚,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北宋,现在很多人比较认同这个。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民俗专家顾希佳认为,属相不应该按二十四节气来算,毕竟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也是农历生肖年的开始,属相自然应从正月初一算起。 而北京市民俗协会主席赵书认为:立春是节气,是中国古人用来进行农业生产服务的,虽然按照公历,每一年的立春基本固定在2月3日至5日,但在我国传统农历中,因为有闰月,有些年份一年里有两个立春,而下一年可能会没有立春的现象;春节则是传统上为生活计时而用的,表示两年之间的交界,因此,计算生辰属相当然应以农历大年为界线。 看看,连专家们都争论不下,所以小记觉得,不管属相什么,无须深究。毕竟,对我们息息相关的上学、工作,都是以身份证上的阳历日期为界的【篇二:必修1必修5文化常识】 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 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逐渐演变成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易书写,比草书易辨认。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楷”有“规则”之意,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更便于书写。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独体主要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字”“指事字”;合体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形声字”。 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书法与篆刻为汉字插上了艺术的翅膀,使一个个平实的方块字灵动起来。 奇妙的对联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对联由上联、下联组成。字数多少无规定, 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形相同,结构相当。平仄协调,要求平仄相异。平声舒缓,仄声短促,上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必修2 诗经两首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离骚 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2.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孔雀东南飞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作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7.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10.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 1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12.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13.公姥:公公和婆婆。 14.适:出嫁。(始适还家门: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15.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16.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18.古代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或五夜。 19.建安: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2)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3)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4)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短歌行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2.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3.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4.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5.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6.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兰亭集序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篇三:五校高三语文试题】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初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 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时代的国风与家风 戴兆国 冯友兰在贞元六书中曾论华厦中国的国风。他在谈论抗战的未来时,指出中国面对日本的侵略,保特着“退而不溃”的态势。在局部上中国面临着失败,但是却永未被敌人所破。无论是军队还是人民都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这样的组织力,源于中国人的道德力。这种道德力构成了中国的国风。因为中国的国风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所以中国注定立于不败之地。 具体而言,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儒家和墨家的严肃表现在,对家国和各种民间组织的信心。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能够以中国人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不被外邦人所欺凌,这是儒家和墨家的积极精神。道家的超脱又能够让中国人在许多事情上放得下来,满不在乎。积极的严肃的精神是负责任的担当,超脱则是能够放下的担当。这样的国风几千年延续下来,形成强大的民族心理和坚韧的民族性格,使得中国人能够面对任何艰难困厄,而不至于消沉。这样的国风促使中国人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也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更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面对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国人在传统国风的感召下,勇于改革创新,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当然,维系优良的传统国风,我们还需要建设优良的家风。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国风的形成必然依赖于家风的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最为基本的细胞。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任何时代的家庭都需要一种普遍的家庭道德。传统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的家庭道德就是这一类。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古人虽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但是,只要每一个人在家庭中尽到孝亲、在社会上尽到忠诚的职责,两者就可以得到统一。因为这是家风最为基本的要求。一个孝老爱亲的人多半也是有利于社会的人,一个忠诚于民族和国家事业的人多半是大孝于家庭之人。家风的最为普遍的道德要求是形成优良国风的基础。 时代变迁带来了家庭结构的改变,家风自然也就会发生变化。新时代的家风自然要脱去传统社会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压迫和苛责。随着现代中国大家族制度的解体,三从四德之类的传统家风就不再适应时代,而要代之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家风。传统家庭依靠家长的权威加以管理,现代家庭则依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彼此平等交流,共同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长辈和晚辈、平辈之间需要保持平等对话的关系,在家庭具体事务上要具体协商。目前中国家庭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对孩子的教育。不要让老人空巢,不要让孩子留守,这是当前家庭最为重要的职责,也是好的家风的最为突出的标志。可能有人会说,外出打工、工作繁忙、工作特殊等等都会导致一些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困难。但是,我们应该深知,一个总是不完满的家庭,往往就是有缺陷的家庭,就是家风有问题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没有好的家风,就会失去对家庭道德的遵守,就可能给家庭成员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古人说,家和万事兴。当家庭出现了问题,当家风不醇正,一个人的事业也是不完美的。我们与其追求一种破碎的“成功”事业,做一个不完整的“成功”人士,还不如坚守一份家庭的温暖,为社会贡献一个安宁的港湾。当一个个家在平静中度过岁月,作为大家的国也就会稳定如初。 家风影响国风,国风也影响甚至决定家风。家风是从社会各个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风。当人人走出家庭,带着家的温暖,装着家的期盼,怀着家的未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民族国家就一定能够建成。国风中的道德力能够影响家风,家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国风。当国家政风清明、学风向上、文风大振,民风一定醇美,家风也就会醇正。光明清正的国风,醇美和谐的家风,应该是我们盼望的时代之风。 (取材于2014年2月13日中国文化报) 1关于中国的“国风”,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国风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所以抗战时中国军民能够保持组织力,中国注定 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b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二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国民勇 于负责任的担当精神。 c中国人能够面对任何艰难困厄而不至于消沉,与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国风新形成的强 大民族心理和坚韧民族性格密切相关。 d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中国人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这与传统 国风的感召密不可分。 2对新时代的“家风”建设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时代的家风建设需要对传统的家庭道德加以继承,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就是 一种最重要的家庭道德。 b新时代的家风要脱去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压迫和苛责,要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 彼此平等交流来建设。 c目前好的家风最为突出的标志是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对孩子的教育,不让老人空巢, 不让孩子留守。d没有好的家风,就会失去对家庭道德的遵守,不仅可能影响家庭成员的发展,也会 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风的形成依赖于家风的建设,国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家风,后者正是本文论 述的重点。 b一个人在家中尽孝,在社会上尽忠,这是家风最为基本的要求,而这一要求恰恰是 形成优良国风的基础。 c外出打工、工作繁忙、工作特殊等使一些家庭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从而导致家庭 有缺陷,家风有问题。 d作者认为,如果能坚守一份家庭的温暖,为社会贡献一个安宁的港湾,就可以算得 上“完整”的成功人士。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休,京兆长安人。父大智,洛州司功参军,其兄大敏,仕武后为凤阁舍人。梁州都督李行褒为部人告变,诏大敏鞫治。或曰:“行褒诸李近属,后意欲去之,无列其冤,恐累公。”大敏曰:“岂顾身枉人以死乎?”至则验出之。后怒,遣御史覆按,卒杀行褒,而大敏赐死于家。 休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 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讫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澋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德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 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 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 (选自新唐书?韩休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休复执论 执:坚持 休直方不务进趋 务:致力于 帝不能夺 夺:使?改变 吾用休,社稷计耳 计:计策5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直接体现韩休忠直品格的一组是(3分) 无列其冤,恐累公 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虽得罪,所甘心焉 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尉小官,犯非大恶 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况,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贤良,在玄宗为太子时,受命逐条回答有关国政问题,此后担任过一系列重要的官职。 b.韩休担任虢州刺史期间,体察民情,请求为虢州百姓减免赋税,经过努力终获成功,表现出他为民请命的仁爱之心。 c.韩休因萧嵩举荐而任宰相,他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二人关系也很和谐,因而得到宋澋的赞许。 d.韩休秉公直谏给了玄宗很大的压力,但面对谗言,玄宗非常清醒,将韩休与萧嵩进行 比较,说明任用韩休的理由。 7.将下列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5分) (2)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惊残:惊醒。故山:即家乡。 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6分)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作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_ 。地崩山摧壮士死,_ 。(李白蜀道难)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 ;_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3)_,忍尤而攘诟。_,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娄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牛 张爱玲 禄兴在板门上磕了磕烟灰,紧了一紧束腰的带子,向牛栏走去。牛栏里,积满灰尘的空水槽寂寞地躺着。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禄兴轻轻地把手放在磨坏的栅栏上,抚摸着粗糙的木头,鼻梁上一缕辛酸味慢慢向上爬,堵住了咽喉,泪水泛满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