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以工代赈办公室以工代赈工作总结 市以工代赈办公室以工代赈工作总结xx年,是万源建设川陕渝结合部经济文化强市的第一年。一年来,我办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及市级相关部门、项目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全市“四五五”跨越式发展思路和省办“有序、清正、民心”的总体要求,以“重争取、突重点、攻示范、强管理”为工作思路,以切实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助推新农村建设为主要任务,扎实工作,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一、扎实搞好项目的编报和争取,资金任务超额完成。今年,以工代赈国债项目资金继续减少,全省工作评价机制和资金分配机制继续实行。我办迎接挑战、抢抓机遇,扎实搞好了项目储备、论证、编报等前期工作和项目资金争取工作。1、做好项目编报日常工作。严格按照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提取和预报xx年度项目,兼顾新增的亟待解决的项目,积极上报争取重点项目,做好项目编报和信息反馈等日常性工作。先后编报了xx年以工代赈预算内项目、易地搬迁项目、省级配套项目的建议计划报告和建设计划报告,相关建设计划得到了省办的批复。按照规划做好了xx年项目的储备、准备及示范村比选(确定邱家坪村)工作,完成了xx年国债(示范)项目的预报和预算内项目等建议计划的上报。2、完成示范片项目规划编报。年初,做好黄钟示范片项目前期论证和比选准备工作,市领导亲自参加全省比选,得到上级支持被纳入全省6个示范片项目建设计划。市委、政府及时成立示范片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示范片规划编制意见,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落实规划任务。我办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乡镇,深入片区乡、村、户调查研究,规范运作,切实规划,完成了万源市黄钟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暨“三村建设”示范片规划。并及时通过了达州市专家组现场评审和文本评审,上报了规划材料。规划于9月3日得到省以工代赈办批复(川赈办xx59号文件)。3、完成两年移民项目可研编报。根据省、达州市移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和高山贫困户分布现状及扶贫需要,深入乡村调查,做好前期准备,及时编报了万源市xx年和xx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建议计划的报告。积极争取上级支持,xx年6个乡镇6个村500人的搬迁建设任务得到省办批复,被纳入了全省移民项目计划。4、做好工作汇报,落实项目资金。多次赴省、达州市办专题汇报我市以工代赈工作。并利用到成都、达州参加工作会议和上报项目材料等机会做好经常性汇报和信息衔接工作。全年共争取到位以工代赈项目资金1120万元,其中预算内项目资金820万元(含黄钟示范片项目520万元、6个新村等项目300万元)(川赈办xx62号文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250万元(川赈办xx64号文件),省级配套项目资金50万元(川赈办xx65号文件)。超额完成了保证目标任务(年初下达保证目标任务820万元),比去年增长120万元。二、切实抓好项目的实施和监管,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今年全市投入xx年度以工代赈项目资金1000万元,在20余个乡(镇)建设基本农田、乡村公路、人畜饮水、小型水利四大类30处工程,包括扶贫新村11个、示范性项目2个。近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县级财政报账制实施办法,规范运作适合我市实际的“计划、工程、资金”监管办法(即:“三步法”“四环节”“六措施”)。与财政、交通等部门多次深入项目区对项目进行检查、监督、管理,调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按时上报工程实施进度。7-8月,我办还与财政局、扶贫办联合下发了项目资金检查验收的通知,并组成两个检查组,通过“查、审、访、听”等方式,集中开展了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检查工作。各项目实施单位能够严格按照计划文件和责任书要求,坚持基本建设程序,加快建设进度,保证建设质量。截至目前,今年实施的xx年度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划拨资金813万元,项目验收达60%。项目和资金管理通过省、达州市部门领导多次检查,通过了审计局全面审计调查,得到好评。涌现了一批以工代赈民心工程和亮点工程,推进了全市惠民行动和新农村建设。国家级示范项目礅子河大桥建设:为市委政府要求我办组织完成的排难目标任务。以工代赈投入200万元,设计建空腹式石拱桥80延米/1座,由四川升华集团有限公司中标承建,组建专业施工队修建并组织当地贫困群众参与,xx年底动工修建。交通局搞好技术指导,所在乡、村搞好配合,我办和财政等部门经常深入督促。今年按照达州市交通局要求,为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完善了施工手续,聘请了监理公司入场监理。目前,财政已经划拨项目资金150万元,整个工程量完成达85以上,完成了桥墩、桥台砌体、桥台墙身、挡墙、锥坡、引道建设和架拱任务,预计12月底完成大桥主体工程,xx年2月通车。届时,将解决魏罗公路沿线13个乡镇11万余人出行难问题和该路多年来不安全不畅通的遗留问题,对全市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省级示范村项目白羊乡泉溪坝村建设:为全市“十六大惠民行动”中农村安居行动之一。在各级各部门支持下,通过强化领导、宣传发动、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加强监管,全村于今年8月按质超额完成泉溪坝以工代赈项目示范村暨三村建设任务。工程累计投资78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投入150万元,地方配套等144.5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劳折资)490.5万元。共硬化公路3.5公里,建3座平板公路桥100米,改造村社公路9公里,新建入户便道路10公里;改造堰(渠)4.5公里,维修河堤460米,新建拦河坝1处,建蓄水池240立方米,安饮水管6千米;改造中低产田土400亩,建粉葛基地200亩,茶叶基地400亩,茶园低改200亩,发展黑鸡1.5万只;改造民居414户,建沼气池329口;建组织活动场所1处,农民夜校、卫生站、幼儿园各1所等。于9月通过了本级验收和省、达州市专家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处处展现了万源市新农村建设第一示范村的新貌,成为“巴山深处的一颗明珠”,为贫困山区如何搞好新农村建设探索了新路。11个扶贫新村及其它贫困村项目建设:以工代赈投入650万元,其中新村工程新建公路42.5公里、桥40米/2座,蓄水池2820立方米,引水渠(管)15公里,农田坡改梯1600亩。目前,财政划拨项目资金513万元,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如省管重点项目长坝豆坪大桥和堰塘铜铃冠村路桥工程提前验收投入使用。新村等项目的实施,解决了项目村过河难、运输难、饮水难等问题,促进了群众增收。今年冬季,我市还全面启动了xx年度项目黄钟示范片建设:该项目为全市“十六大惠民行动”中农村安居行动之一。规划总投资178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520万元、地方配套400余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劳折资)850万元。省办已批复并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市委政府加强领导,成立了示范片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市长王善平任组长,并率四大家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参加村民动员大会。通过各项准备及宣传发动,项目建设已经全面启动,顺利推进。黄长公路建设:建设方案得到市委政府同意执行,成立了由市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黄长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和工程指挥部。我办和交通局已经请达州市公路规划勘测设计所完成施工图设计和预算,通过达州市交通局批复,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代理公司。目前,该项目公开招标结束,12月底可正式动工。所辖黄钟长虹村、丝罗白果树村、罐坝烂祠堂村新农村建设:已新建村社公路8.5公里,索桥4座,引水堰2条,蓄水池2口,打卫生机井100口,发展袋栽耳菇86万袋,种植木瓜、茯苓等中药材480亩,改造民居641户,新建沼气池245口,新建3个村级活动场所及卫生站,开展农民技能及技术培训班5期。为打造以工代赈、三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新的亮点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三、认真做好其它各项工作,完成上级交办任务。在抓好以工代赈项目争取、管理两大主要任务外,我们还做好了上级业务部门和市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1、成功承办全省以工代赈基础管理现场会。3月2628日,全省以工代赈基础管理现场会在我市胜利召开。市委、政府周密安排,我办牵头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做好了会议召开、现场参观的各项筹备工作,成功承办了大会。充分展示了我市近几年以工代赈建设成就,我市的基础管理及项目档案管理做法在全省以工代赈系统得到推广,并得到了省办陈华亨主任的充分肯定。现场会的召开,推动了全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进程,也对我市以工代赈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发挥项目作用,推进“三村建设”。积极落实配套措施,在项目支持、信息服务及联系“三村建设”示范村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支持xx年“三村建设”示范村6个233万元,支持xx年“三村建设”示范村9个746万元。其中,将以工代赈示范村(泉溪坝)和示范片(黄钟)建设与“三村建设”紧密结合,全面提升了班子队伍、人才科技、民主法治在项目建设中的能动作用。为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助手配合作用,今年6月底我办被市委评为“三村建设”先进集体。3、搞好易地扶贫搬迁调查研究和回访。4月以来,按照省办要求,我们对全市xx、xx年度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进行了全方位调查和进一步总结,重点对易地搬迁建设配套的劳务报酬工作、土地调整工作、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结。在6月凉山州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现场会上,我市作了移民“后扶”强产业,易地搬迁能致富的经验交流发言。7月组织各相关乡镇对所有搬迁户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和回访调查,结合群众意见和搬迁实际,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移民后扶工作意见,各乡镇制订了移民后扶方案。4、加强以工代赈经常性宣传。搞好项目的公告公示,做好以工代赈明白册宣传海报的发放使用,全面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编发工作简报6期,完成本级调研2篇,为市委政府提供调研材料2篇。通过电视、网站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外宣传,国家发改委网站2月份登载了万源市强化项目档案管理,促进以工代赈工作。达州日报、达州网站等多次登载我市泉溪坝、墩子河等示范性项目建设情况。上报了万源市以工代赈办公室档案工作管理办法,为省办制定以工代赈项目档案管理指南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以工代赈惠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以工代赈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5、深入探索以工代赈工作创新。以争创全省以工代赈创新奖、保持全省先进旗帜为重要目标,在支持产业化发展、示范村(片)实施机制、以工代赈开放式管理等方面不断深入探索创新。通过泉溪坝示范村等项目建设实践,落实群众“三权”实现开放式建设、验收、管理,“以工代赈+三村建设+整合资源”打造新农村建设亮点,“以工代赈基地农户+市场公司(协会)”促产业发展,都取得了明显效果和成功经验。10月份完成全省以工代赈工作创新奖申报材料以工代赈开放式管理的实践,做好了上级专家评比、验收的多媒体汇报等准备工作。得到达州市办好评和向省办推荐,有望年底获得全省以工代赈工作创新奖。6、抓好作风整顿及廉政教育学习活动。积极参加达州以工代赈系统廉政建设培训学习和全市干部作风整顿教育活动,认真学习中纪委关于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认真参加发改委组织的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活动。完成了心得体会,切实进行了整改。继续保持了廉洁、勤政良好形象,进一步促进了工作。7、做好审计调查配合工作。8-9月,积极配合市审计局对我市xx、xx年以工代赈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并形成审计报告,深入项目区调查面达30%。审计调查结论为:我市以工代赈项目申报、建设、验收程序规范,符合上级和行业要求,没有发现挤占挪用资金等大问题。对个别调整资金方向、改变建设地点等现象及相关处理建议,审计局和我办均向市政府书面报告。按照政府批复意见,我办配合财政等部门进行了完善处理。8、做好其它相关工作。搞好了单位新老班子工作交接,聘用了单位小车驾驶员,保证了工作需要。按照省二级标准完成了xx年机关及项目档案归卷。做好了甘孜州、阿坝州以工代赈系统来我市考察项目档案管理、示范村现场的接待。针对“6.17”、“7.5”洪灾,做好了以工代赈项目灾情调查统计及灾情上报工作。切实帮扶联系点曾家乡覃家坝村发展,支持引水工程建设,为联系贫困户送温暖。制定议案、提案答复工作方案,认真调查答复办理由我办处理的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和市领导指示。完成市信息中心下达的门户网站信息资料报送和电子信息上传任务。联合发改委、财政局出文,即将下达xx年度项目计划到项目区,等等。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一是今年连续遭受洪灾袭击,以工代赈工程损毁严重,部分在建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如墩子河大桥施工现场多次因灾受损,7.5”洪灾曾致基坑、引道多处塌方,且完善施工手续等,影响施工进度,今年只能完成主体工程,项目验收和投入使用延期。二是由于工作量大,单位人员少,事务繁多,给领导汇报力度不够,与各部门协调、联系不够,深入项目区监督、检查、管理不够,各地工程进度、质量不一,项目验收工作相对滞后。三是实施的示范性重点工程由于缺乏建设经验,地方配套不足,不可预料工程量增加,出现负债现象。如泉溪坝示范村建设路桥等工程建设规模扩大,墩子河大桥建设实际钻探桥墩基础超出设计预算,且洪灾给施工方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增大了建设成本。四是全年接待上级检查指导次数多,编报项目和向上汇报工作多,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如示范村省级验收等接待,完善墩子河大桥建设施工许可、监理等,完成黄长路桥设计、监理、招标、衔接等,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盼市委政府给予解决。xx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围绕市委、政府工作大局和“有序、清正、民心”总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争当全省以工代赈排头兵:做好xx年项目材料编报工作和计划衔接工作,加强向省、达州市办的工作汇报,加大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重点争取落实好示范村项目、示范项目、移民项目,确保项目资金同比增长。并做好xx年项目储备和预报。于年初全面结束xx年度项目建设和验收,处理好遗留问题。精心实施和管理好xx年度黄钟示范片项目、移民项目和新村等项目建设,打造示范性强、带动作用大的新的亮点工程,进一步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完成好市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市以工代赈办公室以工代赈工作总结xx年,是万源建设川陕渝结合部经济文化强市的第一年。一年来,我办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及市级相关部门、项目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全市“四五五”跨越式发展思路和省办“有序、清正、民心”的总体要求,以“重争取、突重点、攻示范、强管理”为工作思路,以切实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助推新农村建设为主要任务,扎实工作,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一、扎实搞好项目的编报和争取,资金任务超额完成。今年,以工代赈国债项目资金继续减少,全省工作评价机制和资金分配机制继续实行。我办迎接挑战、抢抓机遇,扎实搞好了项目储备、论证、编报等前期工作和项目资金争取工作。1、做好项目编报日常工作。严格按照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提取和预报xx年度项目,兼顾新增的亟待解决的项目,积极上报争取重点项目,做好项目编报和信息反馈等日常性工作。先后编报了xx年以工代赈预算内项目、易地搬迁项目、省级配套项目的建议计划报告和建设计划报告,相关建设计划得到了省办的批复。按照规划做好了xx年项目的储备、准备及示范村比选(确定邱家坪村)工作,完成了xx年国债(示范)项目的预报和预算内项目等建议计划的上报。2、完成示范片项目规划编报。年初,做好黄钟示范片项目前期论证和比选准备工作,市领导亲自参加全省比选,得到上级支持被纳入全省6个示范片项目建设计划。市委、政府及时成立示范片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示范片规划编制意见,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落实规划任务。我办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乡镇,深入片区乡、村、户调查研究,规范运作,切实规划,完成了万源市黄钟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暨“三村建设”示范片规划。并及时通过了达州市专家组现场评审和文本评审,上报了规划材料。规划于9月3日得到省以工代赈办批复(川赈办xx59号文件)。3、完成两年移民项目可研编报。根据省、达州市移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和高山贫困户分布现状及扶贫需要,深入乡村调查,做好前期准备,及时编报了万源市xx年和xx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建议计划的报告。积极争取上级支持,xx年6个乡镇6个村500人的搬迁建设任务得到省办批复,被纳入了全省移民项目计划。4、做好工作汇报,落实项目资金。多次赴省、达州市办专题汇报我市以工代赈工作。并利用到成都、达州参加工作会议和上报项目材料等机会做好经常性汇报和信息衔接工作。全年共争取到位以工代赈项目资金1120万元,其中预算内项目资金820万元(含黄钟示范片项目520万元、6个新村等项目300万元)(川赈办xx62号文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250万元(川赈办xx64号文件),省级配套项目资金50万元(川赈办xx65号文件)。超额完成了保证目标任务(年初下达保证目标任务820万元),比去年增长120万元。二、切实抓好项目的实施和监管,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今年全市投入xx年度以工代赈项目资金1000万元,在20余个乡(镇)建设基本农田、乡村公路、人畜饮水、小型水利四大类30处工程,包括扶贫新村11个、示范性项目2个。近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县级财政报账制实施办法,规范运作适合我市实际的“计划、工程、资金”监管办法(即:“三步法”“四环节”“六措施”)。与财政、交通等部门多次深入项目区对项目进行检查、监督、管理,调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按时上报工程实施进度。7-8月,我办还与财政局、扶贫办联合下发了项目资金检查验收的通知,并组成两个检查组,通过“查、审、访、听”等方式,集中开展了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检查工作。各项目实施单位能够严格按照计划文件和责任书要求,坚持基本建设程序,加快建设进度,保证建设质量。截至目前,今年实施的xx年度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划拨资金813万元,项目验收达60%。项目和资金管理通过省、达州市部门领导多次检查,通过了审计局全面审计调查,得到好评。涌现了一批以工代赈民心工程和亮点工程,推进了全市惠民行动和新农村建设。国家级示范项目礅子河大桥建设:为市委政府要求我办组织完成的排难目标任务。以工代赈投入200万元,设计建空腹式石拱桥80延米/1座,由四川升华集团有限公司中标承建,组建专业施工队修建并组织当地贫困群众参与,xx年底动工修建。交通局搞好技术指导,所在乡、村搞好配合,我办和财政等部门经常深入督促。今年按照达州市交通局要求,为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完善了施工手续,聘请了监理公司入场监理。目前,财政已经划拨项目资金150万元,整个工程量完成达85以上,完成了桥墩、桥台砌体、桥台墙身、挡墙、锥坡、引道建设和架拱任务,预计12月底完成大桥主体工程,xx年2月通车。届时,将解决魏罗公路沿线13个乡镇11万余人出行难问题和该路多年来不安全不畅通的遗留问题,对全市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省级示范村项目白羊乡泉溪坝村建设:为全市“十六大惠民行动”中农村安居行动之一。在各级各部门支持下,通过强化领导、宣传发动、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加强监管,全村于今年8月按质超额完成泉溪坝以工代赈项目示范村暨三村建设任务。工程累计投资78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投入150万元,地方配套等144.5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劳折资)490.5万元。共硬化公路3.5公里,建3座平板公路桥100米,改造村社公路9公里,新建入户便道路10公里;改造堰(渠)4.5公里,维修河堤460米,新建拦河坝1处,建蓄水池240立方米,安饮水管6千米;改造中低产田土400亩,建粉葛基地200亩,茶叶基地400亩,茶园低改200亩,发展黑鸡1.5万只;改造民居414户,建沼气池329口;建组织活动场所1处,农民夜校、卫生站、幼儿园各1所等。于9月通过了本级验收和省、达州市专家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处处展现了万源市新农村建设第一示范村的新貌,成为“巴山深处的一颗明珠”,为贫困山区如何搞好新农村建设探索了新路。11个扶贫新村及其它贫困村项目建设:以工代赈投入650万元,其中新村工程新建公路42.5公里、桥40米/2座,蓄水池2820立方米,引水渠(管)15公里,农田坡改梯1600亩。目前,财政划拨项目资金513万元,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如省管重点项目长坝豆坪大桥和堰塘铜铃冠村路桥工程提前验收投入使用。新村等项目的实施,解决了项目村过河难、运输难、饮水难等问题,促进了群众增收。今年冬季,我市还全面启动了xx年度项目黄钟示范片建设:该项目为全市“十六大惠民行动”中农村安居行动之一。规划总投资178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520万元、地方配套400余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劳折资)850万元。省办已批复并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市委政府加强领导,成立了示范片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市长王善平任组长,并率四大家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参加村民动员大会。通过各项准备及宣传发动,项目建设已经全面启动,顺利推进。黄长公路建设:建设方案得到市委政府同意执行,成立了由市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黄长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和工程指挥部。我办和交通局已经请达州市公路规划勘测设计所完成施工图设计和预算,通过达州市交通局批复,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代理公司。目前,该项目公开招标结束,12月底可正式动工。所辖黄钟长虹村、丝罗白果树村、罐坝烂祠堂村新农村建设:已新建村社公路8.5公里,索桥4座,引水堰2条,蓄水池2口,打卫生机井100口,发展袋栽耳菇86万袋,种植木瓜、茯苓等中药材480亩,改造民居641户,新建沼气池245口,新建3个村级活动场所及卫生站,开展农民技能及技术培训班5期。为打造以工代赈、三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新的亮点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三、认真做好其它各项工作,完成上级交办任务。在抓好以工代赈项目争取、管理两大主要任务外,我们还做好了上级业务部门和市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1、成功承办全省以工代赈基础管理现场会。3月2628日,全省以工代赈基础管理现场会在我市胜利召开。市委、政府周密安排,我办牵头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做好了会议召开、现场参观的各项筹备工作,成功承办了大会。充分展示了我市近几年以工代赈建设成就,我市的基础管理及项目档案管理做法在全省以工代赈系统得到推广,并得到了省办陈华亨主任的充分肯定。现场会的召开,推动了全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进程,也对我市以工代赈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发挥项目作用,推进“三村建设”。积极落实配套措施,在项目支持、信息服务及联系“三村建设”示范村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支持xx年“三村建设”示范村6个233万元,支持xx年“三村建设”示范村9个746万元。其中,将以工代赈示范村(泉溪坝)和示范片(黄钟)建设与“三村建设”紧密结合,全面提升了班子队伍、人才科技、民主法治在项目建设中的能动作用。为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助手配合作用,今年6月底我办被市委评为“三村建设”先进集体。3、搞好易地扶贫搬迁调查研究和回访。4月以来,按照省办要求,我们对全市xx、xx年度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进行了全方位调查和进一步总结,重点对易地搬迁建设配套的劳务报酬工作、土地调整工作、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结。在6月凉山州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现场会上,我市作了移民“后扶”强产业,易地搬迁能致富的经验交流发言。7月组织各相关乡镇对所有搬迁户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和回访调查,结合群众意见和搬迁实际,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移民后扶工作意见,各乡镇制订了移民后扶方案。4、加强以工代赈经常性宣传。搞好项目的公告公示,做好以工代赈明白册宣传海报的发放使用,全面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编发工作简报6期,完成本级调研2篇,为市委政府提供调研材料2篇。通过电视、网站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外宣传,国家发改委网站2月份登载了万源市强化项目档案管理,促进以工代赈工作。达州日报、达州网站等多次登载我市泉溪坝、墩子河等示范性项目建设情况。上报了万源市以工代赈办公室档案工作管理办法,为省办制定以工代赈项目档案管理指南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以工代赈惠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以工代赈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5、深入探索以工代赈工作创新。以争创全省以工代赈创新奖、保持全省先进旗帜为重要目标,在支持产业化发展、示范村(片)实施机制、以工代赈开放式管理等方面不断深入探索创新。通过泉溪坝示范村等项目建设实践,落实群众“三权”实现开放式建设、验收、管理,“以工代赈+三村建设+整合资源”打造新农村建设亮点,“以工代赈基地农户+市场公司(协会)”促产业发展,都取得了明显效果和成功经验。10月份完成全省以工代赈工作创新奖申报材料以工代赈开放式管理的实践,做好了上级专家评比、验收的多媒体汇报等准备工作。得到达州市办好评和向省办推荐,有望年底获得全省以工代赈工作创新奖。6、抓好作风整顿及廉政教育学习活动。积极参加达州以工代赈系统廉政建设培训学习和全市干部作风整顿教育活动,认真学习中纪委关于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认真参加发改委组织的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活动。完成了心得体会,切实进行了整改。继续保持了廉洁、勤政良好形象,进一步促进了工作。7、做好审计调查配合工作。8-9月,积极配合市审计局对我市xx、xx年以工代赈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意识障碍急诊科处理流程规范
- 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急性期护理手册
- 神经科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方案
- 肝硬化预防策略讲解
- 2025年中药学类之中药学(中级)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 2025建筑材料供应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农产品种苗常规交易合同
- 2025建筑陶瓷供应合同范本
- 2025建筑装修施工合同协议书范文
- 作业评价优化校本培训
- 煤矿安全设施设计验收申报材料汇编
- 公司律师管理办法
- 第5章 乳状液及微乳状液 -乳状液和泡沫
- 房地产公司中期诊断报告
- 平面构成渐变
- 优秀QC成果-提高加热炉热效率发布
- 第4课 部屋に 机と いすが あります 课件【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中日语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
- 物业公司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办法
- 酒店入住登记表excel模板
- 卫星姿态控制课件
- 煤矿爆破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