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2016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2016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2016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4页
2016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8 2016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莲山课 件 k 2016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灰雀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能联系上下文,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神态的品读,体会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及小男孩的认识过程。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 和感情,体会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4、认识引用人物语言的两种形式。 学习重点 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学习难点 2 / 38 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前准备 教师 课件列宁的资料 学生 查找列宁资料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小礼物,(出示图片: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这是 (),这种鸟的名字叫灰雀。 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揭题。 生读课题 板书 :灰雀 “ 雀 ” 可以分成 “ 小 ” 与 “ 隹 ”,“ 隹 ” 是一种短尾巴的鸟 ,小隹就是小鸟 3 / 38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这是三只怎样的灰雀呢,围绕灰雀,俄国伟大领袖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去读一读吧! 2、出示词语 (重点指导读准 “ 散( san)步 ” 、 “ 胸 (xing)脯 (pu)” 、“ 白桦( hua)树 ” 、 “ 仰望 ” 。注意 “ 诚 ”“ 病 ”“ 蹦 ”读后鼻音。 )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自然段序 号。 2生读词语。 胸脯散步白桦树仰望婉转惹人喜爱面包渣诚实欢蹦乱跳 3.生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小节 ,感受灰雀的惹人喜爱 1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你找到了吗? 2读着读着,你觉得这是三只怎样的灰雀 ? 3从哪些句子看出列宁也像你们一样很喜欢灰雀,找出有4 / 38 关句子。 A.每次 都 1)师读。 2)是呀,当我们深深地喜欢一样东西时,常常会这样做,下面谁来读这句话。 3)你还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1生找句子。 2.生据找出的句子答 a.惹人喜爱,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婉转 ,来回跳动 ,颜色鲜艳 ) b.会唱歌 ,歌声动听 ,课文里有一个词是 “ 婉转 ” 。 c.很快活!从 “ 来回跳动 ” 这个词可以看出灰雀 (很快活 )。 )思考:列宁为什么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列宁喜欢灰雀) 2)生练习用 “ 每次 都 ” 的句式说话。 3)生读句子。 4)生答:仰望、还经常 5 / 38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2小组内互相教学写生字 3学生描红、摹写 。 五、抄写句子 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从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列宁喜欢灰雀,这一节课我们要来学习 2-13 节,请默读 2-13 节,你又读懂了什么? 预设一:列宁失去灰雀后非常着急,从哪儿感受到 ? 6 / 38 1.生找句子 A、 “ 他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 1)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看出列宁当时着急的心情?(找遍。) 2) “ 找遍 ” 是怎么找呢?想象列宁当时寻找灰雀的情景。 3)读 课文,读出列宁找灰雀的仔细、辛苦。 预设二:列宁爱小男孩,知道小男孩捉走了灰雀 ,而没有批评他。 )你从哪儿感受到 ?(第 1 -13 节 )生读课文 2)思考 :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 3)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就是这份深深的爱意打动了孩子的心,让他勇于改正错误,也就是这句不愿伤害小男孩自尊心的问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 4)有感情地读 预设三:列宁从跟男孩的对话中知道男孩捉走了灰雀。 请你默读 3-10 节,你是从哪些话中 知道的,请你说说你的证据。 7 / 38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生思考:男孩为什么不敢讲?此时男孩心里在想些什么? 2)男孩说: “ 没 我没看见。 ” (生读) 生思考: “ 没 ” 字要后面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男孩( )地说: “ 没 我没看见。 ” (吞吞吐吐、低声、低着头、支支吾吾、红着脸、慢吞吞 ) 生带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来读读这句话,体会男孩复杂的心情 3)男孩看看列宁说: “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 “ 一定会飞回来! ” 男孩肯定地说。 这两句话里都有 “ 一定 ” 这个 词,这两个 “ 一定 ” 一样吗?为什么? 生读,试着读出不同的语气。 4导读激情,练读对话。 a.是谁使男孩要把鸟放回树林的想法一次比一次更坚定? b.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 a(列宁,是列宁爱鸟的真情) 生思考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边读边体会。 b(放鸟归园。) 8 / 38 5分角色朗读。 a.咱们来读好这段话,体会这种爱。 b.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得了真正的爱鸟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 c.大家再读读这些对话,你发现了几种说的形式? a 生分角色朗读并体会 b 生多种形式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c.生谈发现(提示语在前面和提示语在后面) 生找出,提示语在前面有哪几句?提示语在后面有哪几句?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多媒体字幕: 3 10 自然段去掉叙述语言。) 二、真情告白,提升情感。 学了课文,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男孩或列宁说吧! 我想对()说:( “ ” ) 生小组内互相交流并写下来 三、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9 / 38 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作业设 计 1、抄写课后生字词语。 2、配套练习册。 板书设计 灰雀 爱 课后反思 课上,首先我让学生找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学生在朗读描述灰雀的句子后感受到灰雀活泼,健康,惹人喜爱。我设问:“ 如果你看到这么可爱漂亮的灰雀,会怎么对待它呢? ” 有的说: “ 逗他玩,给他食物吃,天天来看它,听它歌唱。 ”“ 还给它们做一个木房子 ” 有的说 “ 想把它捉回家,在家里好好地养着,可以随时看到它。 ” 这些都反映了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在这里我没有对孩子们的说法做出评价,而是顺势请学生看看课文中列宁是怎么对待灰雀的。学生很快感受到了列宁 对灰雀的喜爱。我又特别提示了一下,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学生很快找出了 “ 每次 ”“ 都要 ”“ 经常 ” 这几个重点词。并在朗读的时候读得重一些。 10 / 38 6、小摄影师 课题 小摄影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 15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摄影、阳光明媚、桌子、同志、鞠躬、侧过、胶卷、一辆、秘书、杂志社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 吩咐 ”“ 一定 ” 等词来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 学习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继续了解引用人物语话的几种不同形式。 2.通过理解词句,抓 住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高尔基对少年儿童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情感。 学习难点 通过理解词句,抓住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儿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 11 / 38 课件高尔基资料 学生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学生说说课前自读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 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在学习小组内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12 / 38 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细读感悟 1读文想问题 a.投影出示 “ 突然 ” 一词,生说对该词的理解。 b.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 “ 突然 ” 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c.围绕两个 “ 突然 ” 质疑。 2画句找答案 a.小男孩为 什么来?用 “” 画出有关句子。 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 “” 画出有关句子。 b.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 “” 画出有关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 “” 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d.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 “” 画出高尔基说的13 / 38 话。 3读句知内容 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找出句子并朗读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精读入情 教师范读,再指名读,师生给 予评价。 男女生、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14 / 38 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 二、演读入境 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 三、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鞠了个躬咧开嘴吩咐准备停当 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突然侧过脸 读一读 b.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c.各小组以竞赛的方式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15 / 38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描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四、拓展活动 “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 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得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 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 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作业设计 1.续写故事。 16 / 38 2.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小摄影师 关怀、爱护 高尔基小摄影师 课后反思 从本文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表达能力还有待继续加强。三年级的孩子,让他们体会、感受一下,还是蛮到位的,然而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不行了,特别是我抛出去的问题,需要他们详细地回答时,他们的答案总是不尽如人意。需要反复地提醒、督促。 同时,这几天比较困惑的是,如何让学生习得课文中作者叙事,描写人物语言、动 作的技巧。在本文的续写中,发现好多孩子写的文章,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 ,三年级的一些小练笔到底该如何把握需要达到的度? 7、奇怪的大石头 课题 奇怪的大石头 学习目标 17 / 38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2正确读写 “ 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 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 ” 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 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查找李四光有关资料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18 / 38 学生活动 备注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 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 1.说说自己知道的李四光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 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谈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3、用书上的话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吗? 19 / 38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 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 “ 藏、卧、旅、考 ”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2.描红仿写,然 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认读词语。 20 / 38 多种形式读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思考: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用因为 所以 说说原因。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 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应该会把草地( ),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21 / 38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演这次对话内容。 思考: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 才 用直到 才 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三、总结升华 1、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 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学生畅所欲言 四、课外积累 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作业设计 22 / 38 1、抄写有关李四光提出问题的句子。 2、配套练习册。 板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 想了许多年 学习地质学弄明白 专门考察 发现遗迹 震惊世界 课后反思 我在上这课时,由 “ 你知道李四光的哪些知识? ” 导入,揭示课题。接着,引导学 生针对课题提出了 2 个疑问:( 1)奇怪的大石头 “ 怪 ” 在哪里?( 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块石头的 “ 怪 ” ?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讨论,进行探讨。 欠缺之处:朗读的时间不多,形式过于单一,就是自由读。 8、我不能失信 课题 我不能失信 23 / 38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学习重点 1.体会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 家里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通过朗读对话,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学习难点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 搜集、了解关于宋庆龄的生平资料。 学生 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4 / 38 备注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2、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组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25 / 38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 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1.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2.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 事?你是怎么处理26 / 38 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小组内讨论,谈感想。 作业设计 配套练习册 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守信用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一个故事。由于是略读课文,所以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朗读,自己感悟,说说自己心里的想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分角色朗读来感悟说话人当时的心里想法,更好的体会宋庆龄的诚实守信。 语文园地二 课题 语文园地二 学习目标 27 / 38 、选择一个 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学习重难点 、口语交际。 、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 课时目标 、培养学生大胆、大方和他人进行交流的好品质; 、注重交际习惯的提示和引 导: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学生体会到和同学交流的快乐。 教学内容 28 / 38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读读要求 读交际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行 、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9 / 38 、教师巡视。 1、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小组评价,评出本组 “ 故事王 ” 、 “ 最好听的故事 ” 、“ 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 。 四、全班交流 、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 “ 故事大王 ” 名单,教师颁奖。 、挑选几名荣获 “ 故事大王 ” 称号的同学给全班同学讲故事。 3、师生评议 五、畅谈感想 、谈话:听了组内同学和 “ 故事大王 ” 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 3、教师小结 30 / 38 1、学生畅谈感想。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课时目标 、要写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要写值得写的事,并能从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质。 、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明确任务,选材构思 31 / 38 1、指导学生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要求: 板书: 写熟悉的人。 语句要通顺。 用一件事来写。 抓住人物的特点。 2、 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 ( 1)要准确概括人物特点 要写清楚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 写人物时要写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 板书:神情、动作、心理、语言 1、自己读读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2、教生交流,并总结归纳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小组讨论: 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集体交流: 32 / 38 三、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指导拟定题目: 孩子们,好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你准备为你的文章起一个什么名字? 2、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优秀习作的旁边做标记,争取将每个学生的习作情况了然于胸。 1、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拟题。 、起草动笔,开始自己的习作。 四、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评价、修改。 、刚才习作本上老师做标记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 2、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品。 五、与 人分享习作乐趣 、将自己的作文读给所写的人、或者爸爸妈妈听。与他人33 / 38 分享习作的快乐,并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将修改后的作文誊抄在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习作指导)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欣赏佳作 、出示学生的一篇优秀作品: 、交流归纳: 1、作者朗读作品,其他同学边看、边听、边思考: 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2、学生展示自己作品中的得意 处。 二、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一篇 、投影展示习作。 34 / 38 。 1、评议: 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师生共同修改,体验修改的好处和乐趣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将修改后的自豪地读给伙伴听听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我的发现 1、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幻灯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