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第二章声现象课件.ppt_第1页
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第二章声现象课件.ppt_第2页
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第二章声现象课件.ppt_第3页
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第二章声现象课件.ppt_第4页
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第二章声现象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二章 声现象 编者语聊城近6年的中考真题中,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除2014年考查两个填空题,以后考查都是一个单选题,所占分值3分对声现象的考查通常以生活现象、生产中的应用为背景,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以及声的利用,噪声的控制混合在一起考预计2018年也是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辨一辨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也立即消失 ( ) 2声音的产生条件与声音的传播条件不同,前者是物体的振动,后者是需要介质 ( )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考点2 声音的特性,辨一辨 1.声音在同一种介质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不变,响度随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小 ( ) 2.音调和响度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一定大 ( ) 巧记口诀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大小看振幅,距离太远响度小,减少分散把它找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高低定音调,长松粗低短紧高同一音调乐器多,区分乐器靠音色,只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传信息.,考点3 声音的利用,想一想校园中,听到铃声我们知道什么?远处隆隆的雷声告诉我们什么?敲西瓜判断什么?说明声主要利用在什么方面? 校园中,听到铃声我们知道要上课或者下课了;远处隆隆的雷声告诉我们快要下雨了;敲西瓜听声音可以判断西瓜是否熟了;说明声主要利用在传递信息方面 特别提醒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区分:凡是声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就是传递能量;声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是根据接收的声做出某些判断,就是传递信息.,考点4 噪声与控制,辨一辨 1.“0”分贝不是没有声音,而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 ) 2从环保角度来讲,当乐音影响了人的学习、休息时,也会成为噪声 ( ) 想一想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 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 示通过什么方式控制了噪声? 甲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乙是在传播过程 中减弱噪声 特别提醒防治噪声的途径有防止噪声的产生(禁止鸣笛、摩托车装消声器等)、阻断噪声的传播(城市道路旁加隔音墙等)、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戴防噪声耳罩、头盔等).,【教材重点图片】,【重点探究方法】,重点难点突破,类型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例1】2017哈尔滨中考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振动 产生的;鼓声通过 空气 传到观众处,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鼓声是由空气传到观众处的.,变式运用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在固体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最慢,A、B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把振动的物体放入真空环境中,它是无法发出声音的,C选项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选项正确,类型2 声音三特性的辨析,【例2】2017南京中考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 ( A )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思路点拨“为什么唱到高原的高就唱不上去了”,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变式运用 2.2017烟台中考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 (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C 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是由弦的材质、长度、横截面积、松紧度来决定的;在材质、横截面积、松紧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其长度,可以改变音调高低,所以,演奏弦乐器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3.2017绵阳中考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 ) A.音色不变 B音调变了 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B 用同样的力吹塑料吸管时,同时不断地剪短吸管,使得吸管内的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变快,振动的频率变大,所以其所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变高,类型3 控制噪声的方法,【例3】2017鄂州中考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D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两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思路点拨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道路两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变式运用 4.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 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应调节音响的响度,使声音的响度不要太大,A错误;居民关闭门窗,是阻断噪声的传播,B错误;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是显示噪声的大小,提醒人们注意控制噪声,不能阻断噪声的传播,C错误;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属于防止噪声的产生,D正确,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 声音传播形式与回声测距,12014聊城中考端午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 272 m,声速按340m/s计算声音在以 声波 形式传播,猜押预测 1.2017河南中考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以 声波 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只要物体在振动,就产生了声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做声波,22016聊城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D 物体振动的振幅很小或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就不会听到声音;“低声细语”指声音很小,这里的“低”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小;“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32013聊城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项错误;“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项错误;“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项错误;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改变了“小石头”原来的形状,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项正确,42012聊城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产生的条件,故A项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项错误;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速度,因为声音通过一段距离需要一定的时间,故C项错误;音调的高低由频率决定,人的音调不可能都是一样的,故D项错误,52015聊城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C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丁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A 甲图中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项正确;乙图中击鼓时用力不同,鼓皮振动的幅度不同,纸屑被弹起的高度也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项错误;丙图中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声音调也不同,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故C项错误;丁图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62017聊城中考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D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A错误;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因此“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正确;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错误;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错误,猜押预测 2.2017泰安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