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教材七语上4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_第1页
2016年新教材七语上4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_第2页
2016年新教材七语上4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_第3页
2016年新教材七语上4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_第4页
2016年新教材七语上4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2016 年新教材七语上 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4 古代诗歌四首 【导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时计划】 1 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步骤一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 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三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 / 11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 1 2 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三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 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碣石 (ji) 澹澹 (dn) 竦 峙 (sngzh) 3 / 11 (2)词义 竦峙:耸立。 幸甚至哉:幸运得很。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2作者名片 曹操 (公元 155 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 (今安徽省亳县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雅爱诗章,好作乐府歌词,今存二十一篇。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 (今属河南 )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 (712)中了进士 ,官洛阳尉。 李白 (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诗歌具有浪漫主义特色,想象奇特丰富,作品收入李太白全集。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 (今北京 )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杂剧共 15 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4 / 11 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 “ 秋思之祖 ” ,王国维称赞其 “ 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 ,是 “ 小令之最佳者 ” 。 3文体链接 乐府诗: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的 “ 颂 ” 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陌上桑和 学法指导一: 针对步骤二中的表现手法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 (1)衬托:用一个事物陪衬另一个事物,使后者更多情善感。 (2)烘托: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 (3)渲染:仔细描摹以加强效果。 (4)抑扬: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或褒扬,而后透露出真实意图。无论是欲扬先抑还是先扬后抑,所要强调突出的都是后者。抑扬的使用使诗词在很短的篇幅里跌宕起伏,摇曳生姿。 (5)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5 / 11 对某事或物的描摹、议论更含蓄地表达出来。 (6)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7)以动写静:通过描写 “ 动 ” 来体现 “ 静 ” ,更显其“ 静 ” 。 (8)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追念古代,感伤现实。 (9)虚实结合:虚写和实写相结合。可大大丰富意象,开拓意境,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 “ 乐府双璧 ” 。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律诗: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 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次北固山下每句五个字,所以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钱塘湖春行每句七个字,所以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 (第 1、 2 句 )称 “ 首联 ”( 或起联 ),第二联 (第 3、 4 句 )称 “ 颔联 ” 第三联 (第 5、6 句 )称 “ 颈联, ” 第四联 (第 7、 8 句 )称 “ 尾联 ”( 或结联 )。6 / 11 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步骤二 赏读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 )观沧海 1如何理解 “ 东临竭石,以观 沧海 ” 一句? 【交流点拨】 “ 东临竭石,以观沧海 ”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 “ 观 ”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 “ 观 ” 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的? 【交流点拨】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3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7 / 11 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4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交流点拨】诗中 3 8 句 实景描写海水与山岛; 9 12 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想象之景。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春天的景物很多,为什么作者挑选 “ 杨花 ”“ 子规 ” 来写?说说你的理解。 【交流点拨】 “ 杨花 ” 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 “ 子规 ” 啼鸣暗含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暮春时节的这两种景物,渲染了哀伤的氛围,融情入景。 2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怎样的愁绪寄予了明月? 【交流点拨】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和担忧。 步骤三 赏读次北 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 (一 )次北固山下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点拨】首联:点题。 “ 青山 ” 指北固山,诗人此刻在船上, “ 客路 ” 即行客前进的路,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8 / 11 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 “ 平 ”“ 阔 ”“ 正 ”“ 悬 ” 四字炼得好: “ 潮平 ” ,两岸才显得宽阔; “ 风正 ” ,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 潮平 ” 句,又是为颈联中 “ 江春 ” 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 残夜 ” 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 时间过得这么 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途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情感真切,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尾联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交流点拨】作者从炼字着眼,把 “ 日 ” 与 “ 春 ”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 “ 生 ” 字和 “ 入 ” 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二 )天净沙 秋思 1本曲前三行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9 / 11 【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羁思旅愁,借景物自 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2 “ 断肠人在天涯 ” 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点明全文主旨: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 “ 夕阳 ” 如血,可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 “ 天涯 ” 二字,与夕阳配合,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 3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游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步骤四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写法 观沧 海采用情景交融、虚实相映的写法,借景抒情,将10 / 11 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次北固山下采用寓情于景、景中含理的写法,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 天净沙 秋思运用了传统的寄情予景的写法,把本来抽象的、难以表达的悲苦之情借助景物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寄情于景,想象丰富,语言含蓄凝练。 2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 “ 胸襟 ”“ 抱负 ”“ 思乡 ” 的诗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 淹岳阳楼记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板书设计 观沧海水:澹澹山岛:竦峙(壮丽气势)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向荣姿态)实景 借景抒情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虚景(奇特想象)(宏伟意境)博大胸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 / 11 杨花尽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