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五首 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30、诗五首 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30、诗五首 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30、诗五首 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30、诗五首 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30、诗五首 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莲山课 件 m 30、诗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背诵理解诗词,体会诗歌意境。 2、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在诵读的基础上了解诗的内容,明白句意。 教学难点 诗中意境的体味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运用抢答的形式,简介作者。 2 / 7 在黑板上写出曹操、李白、王安石、杜牧、杜甫五位诗人的姓名。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讲述中抢答。 (1)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想像丰富,构思新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 “ 诗仙 ” 。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 李白 (2)他,是唐代晚期著名诗人,他的抒情写景七言绝句,在艺术上 有很高的成就,被后人称为 “ 小杜 ” 。我们学过的诗有山行清明 杜牧 (3)他,曾是宋朝的一个臣相,唐宋八大家之一,江西临川人。我们在上一个单元学过他的一篇文章 王安石 (4)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圣,我们学过的诗有舂夜喜雨绝句 杜甫 (5)曹操由学生点评,要肯定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生朗诵曾经学过的以上诗人的诗句,读得好可示意学生鼓掌鼓励,激发诵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学生齐读,体 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三、赏析江南春 1、茌江南舂天的大地上,黄莺欢快地歌唱,绿树丛丛,映衬着盛开的红花 ;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3 / 7 旗,所有景物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怎么 7 下起了春雨,甫朝留下的许多寺庙,笼罩在烟雨蒙蒙中,楼台亭榭,在烟雨中掩映,时隐时现。 2、学生阅读江南舂,思考 : 问题一 找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 问题二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要点提示 :诗中描写了莺、绿、红、水、村、山郭、酒旗下寺、楼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无哏贷美和向往之情 ) 四、作业 试背五首诗。 第二课时 一、齐诵五首诗 二、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揭示标题,划出标题停顿。 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2、讨论、探究。 问题一 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 (要点提示 :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 将诗人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奠大的精神慰藉。将月亮人格化了 ) 4 / 7 问题二 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 (要点提示 :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 三、教师范读望 岳 1、介绍泰山。 泰山,属五岳之首,主峰海拔 1524 米,舂秋时的齐国、鲁国两国都可看见泰山。由于山势高耸出奇,山南山北的景色各不相同,可谓神奇秀丽。山中还会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如此美景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看那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的景象。 2、讨论、探究。 问题一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此种感觉在什么情况下感受得到 ?(要点提示 :登岳 ) 问题二 由此首诗,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要点提示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具有俯视一切的雄混气概 ) 四、赏析观沧海 1、教师结合图画讲述 :一个人登上一座山石,面对着波涛翻滚的大海和海中树木茂盛的山岛,看着一轮红日仿佛从海面升起。如果此时的他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战事连连告捷,正挥师北征,他会作何感想呢 ? 学生自由发言 :具有 (心胸开阔、雄心勃勃、野心勃勃、一统江山、囊括宇宙、称霸天下 予肯定 )。 5 / 7 2、诵读全诗。 3、合作探究。 问题一 诗中哪些句子写景?哪些句子抒情? 问题二 其中最能表达作者志向的句子是什么 ?试作简要分析。 (要点提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日月、银河代表宇宙,可它们似乎就在大海里运行,从波涛中涌出。诗人把眼前实景和想像融为一体,绘摹出大海万千气象和吞吐星辰、囊括宇宙的气魄 ) 五、默诵登飞来峰 问题一 与观沧海相比较,二者在写法、结构上有何相似之处 ? 问题二 点评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一句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要点提示 :表面意思,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 ;深层含义,有成就大事业的胸,才能不畏惧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 ) 六、作业 背诵五首诗 6 / 7 口语交际 古诗文朗诵 活动目的 1、给学生以展示自己的舞台,培养学生语文活动的组织、安排和参与的能力,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灿烂文化的感情。 3、激发学生朗诵古典诗歌的兴趣,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修养。 课前准备 1、结合六、七单元古诗的学习,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练习正确、有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诵这些作品。 2、收集课外古诗文作品,确定一些 补充篇目,练习声情并茂地诵读,做好赛前的积累准备。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比赛结果按组评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各组选出 1 位,共四位同学与教师共同组成评委。另选两名主持人,共同讨论确定评分标准。 5、在黑板上写出 “ 古诗文朗读背诵比赛 ” 大字及彩色花边图案等,以营造气氛。 7 / 7 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开场演说,并宣布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2、四个小组按次序每组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