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建设成效.doc_第1页
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建设成效.doc_第2页
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建设成效.doc_第3页
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建设成效.doc_第4页
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建设成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建设成效 介晓磊,刘海峰 (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分析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困难和问题,阐述学校自觉探索转型发展的动因和决心,提出一条主线、两大突破、三个转型、四个提升的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介绍学校转型发展的初步成效。 关键词:转型发展;战略选择;建设成效 作者简介:介晓磊,男,教授,博导,黄淮学院校长,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jiexl263.;刘海峰(通信作者),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新建本科院校校本研究,hfengxm163.。 0引言 黄淮学院地处河南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其基础可用18个字概括:历史短、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矛盾多、困难大。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即将到来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学校必须以改革和创新求得生存与发展。 近年来,黄淮学院牢牢把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转观念、抓改革、强建设、调结构、搭平台、破难题,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办学道路。 1转型发展战略选择 1.1改革创新,自觉探索转型发展道路 xx年,学校明确了加大应用型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旧有的教育思想观念怎样破除?改革的出路在哪里?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怎样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与地方行业企业融为一体?应用型课堂教学怎样改革?课程、教学平台如何建设?改革资金从哪里出?这一系列问题摆在学校面前。 xx年,学校围绕“怎样办好应用型大学、怎样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等核心问题,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以“政策引路、专家指路、行业铺路、学校探路”为方法的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在活动中,学校为破解高等教育存在的三大问题(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滞后于产业经济转型发展、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脱节、大学生就业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错位),深入研判并主动适应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围绕“转型发展”这条主线,提出: (1)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力本位、重在实践”这“两大突破”; (2)完成从传统专科学校管理到现代应用技术大学管理、从封闭式办学到开放式办学、从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教育到能力本位专业教育的“三个转型”; (3)实现办学基本条件、内涵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四个提升”的总体发展思路; (4)确立“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 (5)强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的五大发展战略。 以上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了黄淮学院战略转型的行动计划,推动了学校的转型加速、全面提升。 1.2顶层设计,明确办学定位 xx年,黄淮学院明确提出“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总体发展目标定位到2020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国内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层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推进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高职教育;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驻马店,面向中原经济区,辐射全国,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着力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学科专业定位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管理经营类4大专业集群,瞄准中原经济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应用型专业为主体的专业体系。 xx年,教育部启动应用技术大学(学院)改革试点工作,学校顺利成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 2先行先试,转型发展彰显成效 2.1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转型发展 1)成立专门机构,领导转型发展。 xx年,学校成立了黄淮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改革试点办公室,由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实验设备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具体负责改革试点项目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改革计划项目建设内容,研究制定保证改革试点项目顺利实施的各项制度与措施,监督检查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的执行情况。 2)成立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研究转型发展。 为加强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研究力量,黄淮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其主要职能是围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综合调研、系统研究,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服务。 3)出台系列政策,支持转型发展。 学校分别于xx年9月和xx年2月出台黄淮学院转型发展及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方案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精神,加速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的意见。xx年8月,在全省率先研制出台黄淮学院转型发展十个新突破工作方案,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治理结构、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培养模式、课程教材、实践基地、科学研究、继续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等全方位推进转型发展。学校二级院系在全国率先制订院系提升转型发展水平工作方案,使学校的转型发展工作有了清晰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4)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促进转型发展。 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与企业合作组建了“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黄淮学院博发电子商务学院”“银泰汽车学院”“用友新道经济管理学院”“天中联食品工程学院”“昊华骏化学院”等二级学院,积极探索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5)建立改革试点推进机制,保障转型发展。 投入转型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其中省教育厅提供专项支持40万元,并于xx年10月制定了黄淮学院转型发展试点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对试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预算、决算和使用等做出详细规定,确保专款专用、专账管理。 2.2进一步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1)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按照“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思路,强化校企沟通交流。组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开展专业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黄淮学院专业建设工作条例,明确了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重点任务、设置条件与流程、建设标准等,建立了常态评价、动态调整等管理机制,强化专业建设过程管理,提升专业建设的前瞻性、针对性、科学性和灵活性。 2)大力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 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学科专业布局。xx年,学校停招了城乡规划等6个专业,新增工程造价、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在建好现有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和管理经营类4个特色学科专业群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机械电子类、食品加工类2个特色专业集群,提升了学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度、依存度、贡献度和满意度。 3)专项支持应用型课程与教材建设。 学校相继出台了黄淮学院课程资源开发质量标准黄淮学院xx年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划拨专项资金150万元,以校企合作方式推动应用型课程与教材建设。目前,学校已立项建设包括软件工程实践、网络工程等在内的100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型课程和WEB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等50门网络共享课程。xx年8月,大学生创新创意创造方法作为创新类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列入了教育部xx年下半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在全国推广。 2.3进一步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1)强力推进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在原有160余家“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的基础上,又先后与用友新道、中兴、思科、河南天中联集团有限公司、华为集团公司等18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专业改革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把“校企双主体”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积极推进“两对接”的应用型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总体原则,学校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梦工厂和各级各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合作联盟单位,建立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工作室或教学车间,把教学内容融入设计或生产过程。 目前,学校在校内建立了“物联网”“嵌入式”“微建筑”“启元造价”“动画制作”等52个工作室,在校外企业建立了32个教学生产车间,以案例式教学、项目化教学为突破口,全面带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3)开展丰富多样的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水平。 围绕“四创教育”,学校积极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技能竞赛等20多项专业技能大赛活动,以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此外,学校每年设立专项资金50万元、校企合作资助资金60万元,支持2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项目。 xx年以来,学校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活动5000多人次,获得奖项300多项。其中,在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学校进入全国总决赛并获得三等奖;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荣获数字媒体方向专业组三等奖;易团队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xx年,学校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 2.4大力实施“双聘、双师、双创工程” 1)双聘计划。 通过“校本培养、社会引进、企业外聘”等渠道完善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机制,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双师”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在学校、院系两个层面聘任企业人才,兼职教师全程参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双师计划。 进一步完善教师下企业的管理办法。选派实践性需求较强的专业教师到联盟单位生产一线相关机构,参加专业实践、科技开发、“横向”课题合作、企业兼职等,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激励教师提升创新实践能力。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学校共选派128人进入企业参加实践锻炼。 3)双创计划。 选派包括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开发等团队在内的业务骨干组团赴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及台湾地区高校进行创新创意种子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意和实践能力。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学校先后派出3批、6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创新创意种子培训,34人获KAB创业讲师资格认证,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2.5积极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围绕转型发展与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加强与欧洲国家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联盟、协会和高校开展合作交流,系统引进欧洲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等优质和特色高等。xx年以来,学校先后与英国斯旺西大学、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芬兰卡雷利亚应用科技大学等15所国外(境外)知名应用技术大学签订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外籍教师来校任教50多人次,强化了国际化的理念,营造了国际化的氛围,彰显了国际化的办学特色。 2.6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1)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服务。 学校依托合作发展联盟,指导82%的大四学生到地方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实践学习,合作开展项目创新;加大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服务地方力度,xx年以来,学校已派出“博士服务团”等24名高层次人才到地方企事业单位,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xx年以来,学校根据地方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课程模块、学习方式,为地方企事业单位进行职业培训16场次,培训各类技术技能人才3000人次,开展技能鉴定2000余人次。 2)为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xx年学校修改并完善了黄淮学院横向科学研究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引导广大教师加强地方应用性科学研究,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申报研究项目73项、合作申请并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从事技术咨询服务500多人次,为企业争取经费支持870万元,为企业创造近1.6亿元的经济效益;帮助地方企业建设科技平台,建立科技服务团队。xx年以来,学校共参与完成驻马店市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建设项目9个,建立建筑设计、化学化工等科技服务团队12个;积极参与企业研发和技术改造项目,推进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xx年8月,化学化工系的“多功能橡胶助剂清洁生产工艺开发”、信息工程学院的“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生产状态监控装置研发”分别被河南省华鼎高分子合成树脂有限公司、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遴选为合作开发项目,并被确定为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 3)为地方发展提供资源服务。 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一网、两馆、一中心”的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资源优势,建立驻马店市行业企业专家网络数据库,并提供的中国知网等最新数据库学术信息。与驻马店市政府共建共管共享图书馆,对全体市民实现无差异、开放与服务。xx年9月,黄淮学院图书馆连续3年获得“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称号,也是本年度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图书馆;与市政府共建共管共享大型体育馆正在顺利建设之中。针对驻马店企业科技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学校于xx年8月,投资1000万元建设“云计算服务中心”,为驻马店战略新兴产业提供高端技术服务。 4)为地方发展提供决策服务。 学校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专业学术优势,积极从事应用性政策研究。xx年5月以来,在经济政策、企业管理、产业发展、教育改革、旅游规划、城建规划诸方面,先后为驻马店市政府提供各类决策咨询研究46项。 5)为地方发展提供文化服务。 一方面,学校发挥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本土音乐文化研究所等科研优势,研究、发掘、传承、创新“天中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学校编撰的驻马店通史被驻马店市政府列入xx年文化部门公务员招考必考科目。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发挥“文化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