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煤堂理念下的高考地理二轮复爿模式探索.doc_第1页
翻转煤堂理念下的高考地理二轮复爿模式探索.doc_第2页
翻转煤堂理念下的高考地理二轮复爿模式探索.doc_第3页
翻转煤堂理念下的高考地理二轮复爿模式探索.doc_第4页
翻转煤堂理念下的高考地理二轮复爿模式探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翻转煤堂理念下的高考地理二轮复爿模式探索 陈琳 (常州市第一中学,江苏常州213003) xx年笔者从网络上接触到翻转课堂这个概念,了解到它最先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进行探索。xx年春天他们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并把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他们发现学生在家观看视频听讲解,可以节省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腾出来的时间可以用于做实验,或者帮助那些作业有困难的学生。他们的这种做法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有两个主要的优势,一是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课一课后作业”的教学结构。基础知识的学习由课堂上统一听教师讲解,变成了学生在家观看视频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统一讲解无法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而在家观看视频学习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学习进度,也可以重复学习,这就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用于实验和作业,不仅解决了实验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帮助那些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而传统的教学结构中学生是课后在家作业的,作业有困难时也得不到教师的帮助。第二个优势是,翻转课堂使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更有针对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家观看视频时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讲解,紧贴最近发展区,减少了无用功。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就一些问题进行拓展和加深,或者在师生间展开深入的互动和讨论,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传统高考二轮复习与美国林地高中传统的课堂有相似的情况,时间不够,课堂上统一的讲解既浪费时间,又没有针对性,学生课后作业时教师无法帮助,学习效果差。那么,我们能不能借鉴林地高中翻转课堂的理念,创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模式呢?其实,在我国的洋思、杜郎口等教学模式中也都渗透着翻转课堂的理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先学后教”,教在学生最近发展区,针对性强,而针对性教学是国际有效教学的三条经验之一。“先学后教”的探索我们从xx年左右就开始了,于是,笔者决定在高考二轮复习中探索一种基于翻转理念的复习模式。经过近五年的摸索,我们将这种模式概括为“训练+小专题”模式。 一、“训练+小专题”模式的教学流程 “训练+小专题”模式中的“训练”就是让学生在课前或课上先进行训练。它类似于“先学”,但又不同于“先学”,因为二轮复习是复习课,不是新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建构知识。因此,笔者让学生先训练,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小专题”就是在学生训练后,针对学生训练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组织微小的专题,进行讲解和强化。这种专题切口很小,大多是围绕一个小的知识点展开,不追求大而全,不像传统复习模式中的专题,大而无当,重点不突出。 由于学校给地理学科的时间有变化,这种模式又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可以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一种是不可以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 可以布置作业的形式,其教学流程如下:课前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自主训练教师批改确定小专题讲解小专题强化训练。这种专题可以稍微大一些,一般用时在15分钟左右,如太阳视运动、与季节有关的地理现象等。 不可以布置作业的形式,其教学流程如下:教师研究训练题,确定小专题一课堂限时训练一根据学生做题情况选择小专题一讲解小专题。这样的小专题内容更狭窄一些,一般用时在5分钟左右,如雪线、非地带性现象、岩石圈物质循环、通视问题、北印度洋洋流、澳大利亚北部的气候成因等。 二、训练题的编制和小专题的确定 在“训练+小专题”模式中训练题的选择和编制十分重要。在二轮复习的前期,笔者编制的训练题会相对集中于某一章,后一阶段基本上高考原题或模拟试题。当然,由于时间关系,题量不可能达到高考的题量,可能是一半,也可能是三分之一。为保证训练题的质量,我们一般选择近两三年的高考原题或各地级市的模拟试题,也会围绕热点问题编制一些题目,尽可能不再做一轮复习时做过的陈题。 “训练+小专题”模式的关键在于“小专题”的确定,要将学生的学情与教师的专业判断相结合。我们的原则是必须符合“1+X”的要求,“1”即学生错得多的知识点,小专题必须是学生错得多的知识点,否则这个知识无论多重要都不能作专题的主题,这是保证教学针对性的前提。但仅仅是学生错得多还不行,因为一些枝节的知识点,如天体系统的层次、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等,与其他知识的关系不大,难度也不大,就题讲题就可以了。“X”为主干知识、难点知识、可拓展的知识、热点问题等,小专题必须既是学生错得多的,还要符合“X”中的任意一种,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锋面气旋、河流的补给、非地带性现象、区位因素、雾霾现象、地质灾害等。 “X”中首要的是主干知识。我们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全部列出来,如果在某次测试中发现学生在这些主干知识上错误较多,既将该主干知识作为小专题的主题。因为是主干知识,因此就不必面面俱到,比如“地球上的大气”部分,主干知识主要有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常见天气系统、主要气候类型等,像大气的垂直分层等就不作为主干知识。 其次是难点知识。难点知识往往决定优秀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笔者学校的生源相对较好,学生对地理等级的要求也较高,因此一些难点知识只要学生错误较多,教师就将其作为小专题的主题。如“地球在宇宙中”这一部分的难点主要有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两个日期划分问题、太阳视运动和日影朝向问题、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问题等。 第三是可以拓展的知识。这些知识点前后联系的知识较多,也是高考高频考点,如“地球上的水”这部分中,“河流的补给”与气候、水资源的时间变化关系密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涉及到许多具体的地区,“洋流”本身的形成、分布规律和影响等都是可以拓展的。 第四是热点问题。每年教师都会对近一年来的时事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与地理主干知识关系密切的热点,进行小专题复习,如每年我国新增的世界遗产、奥运年前后奥运会的举办地点、当年重大的自然灾害、雾霾现象等。 确定小专题的主题后,要对该专题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在建构知识结构时要尽可能考虑到该知识点的各个侧面。切口较小,也利于建构专题的知识结构。我们一般使用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如影响雪线的因素,笔者就建构成一幅关于影响雪线因素的概念图。另外,在建构知识结构时还要考虑该知识点中的侧重点,如关于雾霾现象的知识结构中我们的侧重点就是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的“雾霾的时间变化(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和“雾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上,而对于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应对与治理措施等只要求学生作一般地了解。 还有一些小专题涉及的内容较多,笔者加以总结归纳,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熟悉的就过一遍,不太熟悉的就多花一些时间,老师也可以作一些点拨。如“季节的判断”,我们就出如下的知识清单提供给学生: 1根据天文现象判断四季。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位置、公转角速度线速度大小、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大小、两极地区附近的极昼或极夜情况、太阳升落方位、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等。 2根据气候现象判断季节。海洋或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我国气温分布情况、气压带风带位置、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季风气候区风向、我国的灾害性天气等。 3根据水文现象判断季节。我国东部河流的径流量、北半球高纬度河流的结冰情况、长江河口盐度大小、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向等。 4根据人类活动判断季节。天山牧民放牧位置、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极地地区的考察活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农事安排等。 三、成效与反思 从近五年的实践来看,“训练+小专题”模式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我校选修地理的学生是比较多的,他们在高考中的地理等级也比较高,没有学生因为地理学科课时少而达不到高校需要的地理等级。在高二小高考复习中,我们也采用这种模式,同样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江苏省教研室组织的“名师课堂”活动中笔者展示了一节该模式的课堂教学案例,并与省内的广大地理教师进行了研讨交流,得到了广泛认同。 该模式之所以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原因有三:一是教学的针对性增强,通过课前的训练和统计分析,教师讲解的针对性大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