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政治小论文 初三思想政治复习资料(论文)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00 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而在100 多年之后,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依据是:第一,科学技术能增强劳动者的技能。用科学院技术武装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科学技术可以改进生产工具。第三,科学技术可以扩展劳动对象,增加劳动对象的种类。第四,科学技术可以强化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强化生产过程的管理。 历史上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最终导致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管理方法的巨大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伴随有相当数量和比例的新生产业的产生和兴盛。当今世界,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周期越来越境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大,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正发挥着第一位的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民族文化素质、科学技术水平还不高。在这样的条2 / 3 件下,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 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才能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才能实现共同目标和远大理想。 展望未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我们只有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为振兴中华作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2、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改革开放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改革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对外开放是以洋为中外的原则来批判继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要改革。 总结历史的经验,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以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全方位、多层次、宽3 / 3 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总额在世界上的位由 1978 年的 32 位跃升到19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站服务协议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员安全培训题及答案
- 2025年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模拟题及解析
- 机电运输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教育品质检验师专业素质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装饰设计师技能等级认证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房屋维修员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家具设计师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专业技能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与导学案模式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日本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 (2024)大学生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芜湖市鸠江区医院招聘16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T-CBDA 86-2025 建筑幕墙、采光顶及金属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厨房消防安全培训
- 小陈 税务风险应对常见指标与答复思路
- 2025云南昭通昭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新高一数学暑假检测卷(学生版)-2025年新高一数学暑假衔接讲练 (人教A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建筑膜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