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住院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198份标本分析.doc_第1页
皮肤科住院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198份标本分析.doc_第2页
皮肤科住院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198份标本分析.doc_第3页
皮肤科住院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198份标本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科住院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198份标本分析 赵俊文 文山州医院皮肤科,云南文山6630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皮肤病血液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xx年1月xx年12月收治慢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8例皮肤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有128例(64.64),其中42例(21.21)为革兰氏阳性菌,86例(62.32)为革兰氏阴性菌者。检出率由高至低前五位分别为葡萄球菌35例(17.67),绿脓杆菌22例(11.11),大肠埃希氏菌12例(6.06),肺炎克雷伯菌9例(4.54),肺炎链球菌8例(4.04)。大肠埃希氏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左氧沙星的耐药性较低,而对头孢唑啉、胺曲南、头孢美唑、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55.71、37.14、34.29、40.0、41.43。葡萄球菌属均对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其他抗生素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皮肤病患者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对考拉拉宁以及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而革兰氏阳性菌耐药性则有所上升,表现为对多种抗生素易感性下降。 关键词皮肤病;抗生素;耐药性 R446A1672-5654(xx)02(c)-0136-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xx年1月xx年12月收治慢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血液及皮肤表皮细菌培养证实为阳性者138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患者62例,患者年龄为3978岁,中位年龄为42.8岁,病程为1个月3年,中位病程为1.9年。 1.2方法 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细菌阳性实验以及药敏实验。选取患者血液按照无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采用葡萄糖肉汤作为培养基,将血液接种到培养基中。观察培养基中菌落的生长情况,应用MIC法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进行鉴定,革兰氏阳性菌患者采用GP法鉴定进行药敏实验,革兰氏阴性菌患者应用GN021法进行药敏实验。药敏实验必需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2进行检验。 2结果 2.1细菌检出情况分析 198例皮肤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有128例(64.64),其中42例(21.21)为革兰氏阳性菌,86例(62.32)为革兰氏阴性菌者。检出率由高至低前五位分别为葡萄球菌35例(17.67),绿脓杆菌22例(11.11),大肠埃希氏菌12例(6.06),肺炎克雷伯菌9例(4.54),肺炎链球菌8例(4.04)。 2.2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大肠埃希氏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左氧沙星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头孢唑啉、胺曲南、头孢美唑、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55.71、37.14、34.29、40.0、41.43。见表1。 2.3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葡萄球菌属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比较敏感,其耐药性分别为0.0、3.23,而对其他的抗生素均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可知,皮肤病患者病原菌分别主要以革兰氏阴性细菌为主,而革兰氏阳性细菌则占少数。本研究中198例皮肤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有128例(64.64),其中42例(21.21)为革兰氏阳性菌,86例(62.32)为革兰氏阴性菌者。研究结果与文献3一致。陈水安3等曾报道皮肤病患者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率为29.6,而本研究中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率为37.68,其原因可能与近年皮肤病患者大量使用喹诺酮类及头孢类抗生素有关,这类抗生素在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同时增加了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性。 通过对患者革兰氏阴性菌耐药分析可知,大肠埃希氏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左氧沙星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头孢唑啉、胺曲南、头孢美唑、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55.71、37.14、34.29、40.0、41.43。其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存在ESBLs的有关。相关研究中指出,ESBLs是导致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增加的原因,其研究中指出大肠埃希氏菌ESBL者对第三代头孢耐药性高达100.因此避免ESBL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对降低革兰氏细菌阴性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燕琼.自制紫外线消毒柜消毒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xx(5):136. 2郑金娥.医务人员手污染的细菌学调查J.医学信息,xx(6):398-399. 3叶满.耳部分泌物的细菌学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xx(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