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食物过敏.ppt_第1页
婴幼儿食物过敏.ppt_第2页
婴幼儿食物过敏.ppt_第3页
婴幼儿食物过敏.ppt_第4页
婴幼儿食物过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幼儿食物过敏,内容提要,儿童消化道特点 二. 过敏案例 三. 婴儿牛奶过敏及其诊治,儿童年龄划分,新生儿期:出生后01个月 婴儿期:出生后112个月 幼儿期:13岁 学龄前期:36岁,第一次生长高峰,生长速度相对平稳,儿童消化系统特点,(一)口腔 儿童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不够发达,口腔黏膜干燥,因此易受损伤和局部感染。 (二)食管 学龄儿童食管长度为2025 cm,食管横径为1.21.5 cm。食管pH通常在5.06.8。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 (三)胃 胃容量在5岁时为700 ml850 ml,胃容量小,胃液分泌量比成人少,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含量均不及成人,故每日饮食次数要比成人多。 (四)肠 儿童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一般为身长的57倍。肠壁薄、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加之口服耐受机制尚不完善,肠内毒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原等可经肠黏膜进入体内,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五)肠道细菌 儿童肠道内正常菌群较为脆弱,易受许多内外界因素影响而致菌群失调,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新生儿的肠道内原本是无菌的。 出生几小时后,母体的产道、肠道、体表、乳汁以及出生时的外环境中的细菌不请自来(这个过程称为“移植”)。 随后快速增殖,不到24小时,婴儿的肠道内就产生了大量的细菌(这个过程称为“定植”)。 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人体肠道菌群,从此与宿主相伴一生。 发挥包括食物成分分解发酵;蛋白质和胆汁的代谢;维生素的合成;刺激黏液素合成及生物膜形成,支持肠道的物理屏障功能;激发免疫系统的抗感染能力、调节免疫功能等生物学作用。,人体肠道菌群构建,消炎物质 Sokol H, Pigneur B, et al. (2008)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is an anti-inflammatory commensal bacterium identified by gut microbiota analysis of Crohn disease patient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5(43):16731-6. 镇痛物质 C Rousseaux, X Thuru, et al. (2007)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modulates intestinal pain and induces opioid and cannabinoid receptors.” Nat Med 13(1):35-7. 抗氧化、抗衰老物质、维生素K、维生素B2、丁酸盐等 Ozcan U, Yilmaz E, et al. (2006) “Chemical chaperones reduce ER stress and restore glucose homeostasis in a mouse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 Science 313(5790):1137-40. 保护肠屏障 Cani PD, Neyrinck AM, et al. (2007) “Selective increases of bifidobacteria in gut microflora improve high-fat-diet-induced diabetes in mice through a mechanism associated with endotoxaemia.” Diabetologia 50(11):2374-2383.,肠内菌群(有益菌)能保护和滋养人体,细胞毒素毒害神经细胞自闭症 Sandler RH, Finegold SM, et al. (2000) “Short-term benefit from oral vancomycin treatment of regressive-onset autism.” J Child Neurol 15(7):429-35. 遗传毒素基因突变致癌 Klinder A, Frster A, et al. (2004) “Fecal water genotoxicity is predictive of tumor-preventive activities by inulin-like oligofructoses, probiotics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and Bifidobacterium lactis), and their synbiotic combination.” Nutr Cancer 49(2):144-55. 免疫毒素慢性炎症肥胖、糖尿病、冠心病 Cani PD, Amar J, et al. (2007) “Metabolic endotoxemia initiates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Diabetes 56(7):1761-72.,肠内菌群(有害菌)可产生毒素,案 例,男,6月母乳喂养,浙江。 生后1月皮肤出现点状红斑及粟粒大小丘疹,伴瘙痒。初期皮疹以 头面部为主,逐渐波及全身,部分渗出或结痂。曾在多家医院就诊, 拟“婴儿湿疹”,用过“多种抗过敏药、激素”等治疗,皮疹有时 能暂时减轻,但反复未愈。 因反复皮肤湿疹5个月加剧伴咳嗽、气急4天入院 入院后停母乳,改用游离氨基酸无敏配方粉(纽康特) 皮肤症状在治疗2-3天后开始好转,约1周后明显好转,大部分结痂、 脱皮,肿胀逐渐消退;第10天皮疹基本消失。,纽康特使用前后对比,紐康特治疗前,紐康特治疗后,什么是食物过敏(FA)?,食物过敏 -是一种由于进食某种食物引起的可重复发生的机体免疫反应。 如牛奶蛋白引起的过敏(CMA) 食物不耐受 -是一种由于进食食物引起的可重复发生的机体不良反应。可以 是任何一种或几种食物。如药物反应和中毒反应;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的原因,免疫状态,暴露,环境因素,遗传性因素,食物过敏是影响婴幼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提示,食物变态反应发生率的增加可能与人类生活环境,尤其是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关,并提出了“卫生假说(hygiene hypothesis)” 适度的微生物刺激是形成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和口服耐受所必需的,有利于诱导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同时抑制Th2细胞反应,从而起到免疫平衡作用,儿童是食物过敏的易发人群,婴幼儿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病率不低于2-7.5% 中国0-1岁婴儿FA患病率:6.1% ,4-6个月为高发年龄段 (黎海芪2000) 成人 食物过敏并不常见 美国2385例患者调查资料- 食物过敏患病率为0.5% (Cohen 85),Bergmann RL, Edenharter G, Bergmann KE, Guggnmoos-Holzmann I, Forster J, Bauer CP, Wahn V, Zepp F, Wahn U. Predictability of early atopy by cord blood-IgE and parental history. Clin Exp Allergy 1997;27: 752-760,父母具有过敏体质者,其孩子过敏症的发病率升高!,关注过敏家庭,早诊断,早治疗!,但有一半的过敏儿童并没有家族史,低过敏风险组发生过敏的儿童人数与中度风险组的人数总和相等,Bergmann RL, Edenharter G, Bergmann KE et al. Predictability of early atopy by cord blood-LgE and parental history .Clin Exp Allergy 1998;28;965-70,食物过敏 症状,急性过敏综合征 !,喘息 哮喘 咳嗽 鼻炎,湿疹 瘙痒 皮疹 荨麻疹 水肿 干燥,腹泻 直肠出血 呕吐 拒食 生长发育迟缓 反流 便秘 腹痛,口腔过敏综合征 咽/ 唇 /舌 水肿 / 瘙痒,主要食物致敏原,婴幼儿常見的食物致敏原有以下8大类: (1)牛奶 (2)鸡蛋 (3)豆类 (4)鱼 (5)贝壳类 (6)坚果 (7)花生 (8)小麦,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会过敏吗?,可能会发生牛奶蛋白过敏,原因是: 宫内致敏(妈妈在孕期摄入大量牛奶,鸡蛋,有壳海鲜) 哺乳期摄入大量牛奶,鸡蛋,有壳海鲜;,牛奶过敏是小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欧美发达国家,婴儿牛奶过敏发生率2%7.5% 50%牛奶过敏的婴儿可能对其它食物过敏 50 80%牛奶过敏婴儿可能出现吸入性过敏原过敏 牛奶过敏婴儿存在哮喘、湿疹、过敏性鼻炎等特应性疾病的发病风险,牛奶过敏(CMA)的诊断,食物回避简易有效的诊断治疗二合一的方法,怀疑牛奶过敏 回避牛奶食品+游离氨基酸配方(2-4周) 症状缓解 症状未缓解 初步诊断牛奶蛋白过敏 儿科过敏专科医生,牛奶过敏的治疗,严格避免牛奶蛋白 (包括牛奶及其奶制品),选择牛奶替代品,牛奶替代品需满足以下要求: 营养全面且不会引起免疫介导的反应 无过敏原性或低过敏原性的 营养成分 (临床证实有助于生长发育和营养状态良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