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探讨_第1页
新时期高校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探讨_第2页
新时期高校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探讨_第3页
新时期高校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探讨_第4页
新时期高校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探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新时期高校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探讨 新时期高校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探讨 贾 汐,肖华丽 (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当前的经济形势势必给准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也势必会引发毕业生一系列心理动荡,进而诱发准毕业生“离校综合症”,给高校管理部门带来一定压力。本文从准毕业生“离校综合征”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其表现、成因,提出了应对毕业生“离校综合征”的对策。 关键词: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措施 一、引言 “离校综合症”已经成了当今准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谓准大学毕业生指的是在高校中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并顺利完成毕业答辩等毕业手续,但是尚未离校真正毕业的大四学生。这部分准大学毕业生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学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踏入社会。但是在学生以往的教育中,学校、家长、乃至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就业方面,并且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仅仅关心是否就业,就业情况如何,但是却忽略了他们在这个离校的2 / 5 特殊时期所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投射在行为上,就是如今所说的“离校 综合症”。在当今社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如果不能有效进行心理引导,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约束,这些准大学毕业生的“离校综合症”就会产生更加严重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以求给高校最后阶段的教育提供一些思路。 二、何为新时期高校准毕业生“离校综合症” 每年的五、六月份,当高校准大学毕业生即将毕业可又尚未离校之际,他们经常会在校园内有一些不文明甚至是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通宵唱歌、乱扔乱砸、聚众闹事、夜不归宿、损坏公物、酗酒闹事、打架斗殴、夜班哄吵等等。这些行为不仅仅严重影 响学校正常的运行,也给其他非毕业生带来了影响,还会形成一种错误的示范,使得非毕业生觉得他们毕业时也应当这样做。这严重损坏了学校的公共财物和公共秩序。 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以往意义上的边缘学生,或者往日大家认为的顽皮学生,部分女同学和部分平时规规矩矩的“老实人”甚至也常常会随波逐流,做出一些反常行为。因为这种现象出现在每年的学生毕业离校前夕,故可称之为“离校综合症”或“最后的疯狂”。 因此,“离校综合症”是一种由准大学毕业生离校前的复杂心理综合引起的反常现象,是毕业生四年积累下来的3 / 5 多 种矛盾在离校前夕的集中产物,是部分大学生思想不成熟的重要反映。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过分兴奋,少数情况下表现为过分忧伤、迷茫,而且忧伤、迷茫也部分地以一种兴奋的方式反常地表现出来,并带有一定的破坏性。 三、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的表现及成因 (一)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的主要表现 准大学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往往都有一种最后的发泄心理,想要做点什么特别的事情来几年一下最后的校园时光,具体的行为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发泄性地处理公私财物 这是目前存在最广,影响最大的“离校综 合症”的形式,准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前对公私财物进行发泄性的“扔”、“烧”、“砸”,在许多高校中,更是在后半夜从宿舍楼上进行高空抛物,在破坏财物的方式中,得到情绪宣泄。这样做的直接后果,不仅造成了财物的损坏和浪费,还会产生大量的校园垃圾,甚至对过往的人员有一定的人身伤害威胁。 2生活放纵 “离校综合症”的另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准大学毕业生的生活放纵,普遍存在夜不归宿的现象。通宵 KTV、酗酒、打牌、上网,个人生活的放纵,更有许多的 准大学毕业生通过放纵型的生活来作为高校生活的告别仪式。有许多人更是直接将“最后的放纵”挂在嘴上。大学准毕业生的最后离校4 / 5 前的打架斗殴率较非毕业生高出 120%以上。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不利于身心健康,更是严重影响社会秩序。 3自暴自弃,放弃找工作以及情感问题 在准毕业生中,最常提起的就是就业问题。因此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导致大学准毕业生情绪的高低起伏,许多学生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心态较好,抱着享受最后的青春生活的态度混日子,而许多学生却没有落实好工作,往往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更有部分偏激的例子在找工作 期间发现了就业情况的严峻,意识到了自身条件与理想情况的落差,受到了较大的心灵打击。而另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之间纯洁的恋情,往往也因为毕业的到来走向结束,许多准毕业生都无法做到理性面对,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例如自杀、报复、暴力等。 (二)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成因 新时期造成高校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跟高校和社会有关,又与准大学毕业生自身有关;既是长期矛盾积累的宣泄,又有偶然因素的诱发。本文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分 析了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的成因: 1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心理落差 在毕业前夕,准大学毕业生的精力倾向已经挪到了就业问题上,校方也往往全力配合学生就业,学业任务几乎已5 / 5 经全部结束。但是真正当准毕业生踏入社会,寻找理想的工作之时,才会发现社会现实的残酷。随着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许多产业已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着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从客观上减少了工作岗位,而政治改革和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导致社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也大幅度降低,因此在就业上,用人单位具有一定的优势。许多准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之后,往 往都面对过高的就业待遇理想和企业严苛的用人条件之间悬殊较大带来的心理落差。找到单位的毕业生感慨万千,去相对较差的单位的毕业生唉声叹气,还有许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更是牢骚满腹,前途未卜。加上临近毕业,与师长、同学、同乡话别、聚会增多,有的准大学毕业生受环境影响或是就业不理想,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