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田国男民俗学的研究方法.doc_第1页
柳田国男民俗学的研究方法.doc_第2页
柳田国男民俗学的研究方法.doc_第3页
柳田国男民俗学的研究方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田国男民俗学的研究方法 摘要:自从1846年英国学者汤姆森正式提出“Folklore”(民俗学)这一术语以来,各国的民俗学界针对这一术语的概念与内容,相继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争论,出现了许多学派。本文主要对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的民俗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做一简单研究。 关键词:民俗学;比较研究法;重出立证法;周圈论 “民俗”一词源于汉语,在我国古代编纂的礼记一书当中,“民俗”解释为百姓的习惯和民风,也可以理解为民间传承。民俗学,就是着眼于社会,文化,历史当中的民俗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是社会科学中确立年限较短的一门学科。 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民俗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种。它是从某一地区居住的人们的生活,生产形态当中,培养,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以及思维方式。传承被意为传达、继承,是把某事或某物由父代向子代传达、继承的行为。例如,早晨起床后洗脸、吃早饭、使用筷子的方法和问候语等,都是由父代向子代传承而来的。并且,人生活在这世上,到了一定的年纪,若是没有继承或养成从父代传承而来的习惯,就很难自我成长、自立起来。这种生存状态本身也具有传承的必然性。 换言之,民俗学是把民俗或民间传承作为对象,对其意义进行分析的考察,进而重构生活文化的一个学科。这一学科之所以重视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是因为民俗学其自身是组建起民族文化的基础。 民俗学的研究方法 一提到研究民俗学的方法,就会出现比较研究法、重出立证法、周圈论这些特定用语,这是柳田国男颇具自信地倡导的资料操作法。 一、重出立证法 1914年柳田国男提出了四条新的观点,以代替旧有的历史研究法。 1.不在具体年代的考证上下苦工; 2.不把对固有名词的解释视为重点; 3.选择材料的角度与以往不同; 4.在比较研究的方面下大力。 但是,第四条中所述的比较研究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这是一种通过比较,弄清楚变迁过程的方法。比较研究法虽然能通过比较的过程得出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柳田国男的比较研究法,归根结底,是以民俗的地域差别为基础进行的历史的再构成。柳田国男在向他门下的弟子们解释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时使用了“重出立证法”一词进行说明。最终,“重出立证法”出现在了民间传承论一书当中。 根据1955年民俗研究所编撰的民俗学辞典中的解释,在把大量视为同一传承的资料收集到一起后,通过分析,把它们分成几组,然后从中列出各种要素。例如,假设把资料分为四组。 第一组A、B,C,D,E,F 第二组A、B,C,DG,H 第三组A、BG,H、I,J,K 第四组G,H、I,L,M 把这四组要素排列在一起进行比较,第一组和第二组中A、B,C,D四个要素是相同的,第二组和第三组中的A、B,G,H,第三组和第四组中的G,H、I等要素是共通的,但第一组和第四组之间无共通要素。它们之间看似毫无关系,但把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要素加入进来全面分析,能够得出它们四组属于同一系列的结论。 但是A、B,C,D和G,H、I,哪一组是本质要素,哪一组是经历一次变化后的要素呢。大体上说,最初的本质要素通常在各个例子中都表现为同一种形式,即便有变化差别也不大。反之,经过变化的要素间差异却很大,即便在同一组例子当中也无共通的形式。本质要素的形式是最古老的传承形式的残留。正因为本质要素是很难发生变化的,所以能够从上述的比较方法中推测出某种传承的第一组要素到第四组要素的变化过程。不仅要分析那几种要素,还应该考察它与其它某种要素间的新旧联系。若是把某种传承的相关资料用上述圖表的模式进行分组、排列、比较,可以看出本质要素基本相同会重叠在一起,变化过的要素会与其他组某种要素重叠在一起,这些部分像重复拍摄的照片一样结合在一起,从中可以推断出该传承的变迁过程。这种方法就是民俗学的“重出立证法”。 但是,这种方法仅是作为比较研究法的同义语使用,有关重出立证法的独特的资料操作法和研究流程却未提及。它与其它文章中提到的比较研究或比较研究法是相同的内容。之所以特地为它取名为重出立证法,一是因为柳田国男自知他提出的比较研究法是有局限性的,其目的是为了弄清某种传承的变迁过程;二是因为使用特定的用语来表示柳田国男个人独特的学说,可以用来强调其与旧有的历史研究的差异,让人们与旧有的历史研究形成对比,更好的理解他的学说。 二、周圈论 周圈论最早是作为方言周圈论在1927年柳田国男所撰写的论文蜗牛考中提出的。与前文所述的重出立证法一样,它是基于“地域的差别就是时间的差别”这一认识提出的。这篇论文叙述了有关“蜗牛”一词的方言说法,大体可以分为五类,它们的分布若是以近畿地区为圆心向外地辐射画同心圆,最靠近近畿地区的内圈称“蜗牛”为,紧接着它的外圈地区用,再外圈用,接下来一圈是,最外圈的地区称“蜗牛”为。从这种分布的样态当中,他得出“蜗牛”一词的变迁过程是这一结论。对该结论他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若是日本不是一个狭长的岛国,方言大致会以围绕着近畿地区为中心逐渐向外画圈,因此以某一方面的内容为界线,以此来分开南北方言的尝试是不妥当的。他坚信把南海诸岛与奥羽的边缘地区的方言同时进行比较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像土佐、熊野、能登半岛的珠洲等地区一样,半岛突角地区的语言现象是要加以特殊注意的资料。因为,人们所想象的圆圈,往往会多次通过这样的地区。 三年后当蜗牛考全面改稿的时候,最后一节的标题处使用了“方言周圈论”一词,并在文章中也使用了该词。最终,周圈论被理解为方言周圈论。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到以周圈论为唯一比较基准的重出立证法是柳田国男主张的民俗学的立场和矛盾之处,对于从中央向地方遍布开来的传承,地方是一味地如实接受了吗。在柳田国男的周圈论中,由中央而来的传承被地方如实地接受了。它无视了地方的主体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只是把中央出现的新事物如实地接受这一点是问题之所在。 因此,这也为后来的民俗学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日本学者福田从以下四点批判了重出立证法中并未阐述清楚的民俗的变迁和民俗的历史。 1.资料及类型的序列化指标和基准较为模糊; 2.把民俗的地域差转换为时间轴上的变迁的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