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中医外治法研究.doc_第1页
感冒的中医外治法研究.doc_第2页
感冒的中医外治法研究.doc_第3页
感冒的中医外治法研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冒的中医外治法研究 孙晓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022 【摘要】浅析中医内治法治疗感冒的优缺点,并对中医外治法治疗感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而结合临床经验对感冒的中医外治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感冒治疗;中医;中医外治法 1引言 感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特别在大学生医疗中,其在西医范畴内称为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在传统中医中则称为“伤风”或者“时行感冒”。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大学生每年患感冒平均3.5次,学生病假76%以上是由感冒造成的。对于如何防治感冒,特别在于大学医疗医务中,尚且没有完全理想的方法和药物。相比西药的对症下药,中医着重于辩证用药,客观性较弱、恢复也较慢,但却能够有较好的恢复功能和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大学医务经验,分析中医内治的优劣之处,并提出中医外治感冒的相关建议,为感冒治疗提供一种思路。 2中医内治感冒的优劣 当前对于感冒的研究多是认为感冒是因为人体整体或者呼吸道的局部受病毒细菌入侵而引起的鼻咽喉和气管粘膜的炎症,临床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流鼻涕、打喷嚏以及咽喉不适等。另外还可能由于毒素的入血,造成发热怕寒等病状。针对大学生医疗而言,由于大学生多为成年人,因此多为病毒感染为主(儿童常见则是伴发和继发细菌感染)。在实践中,炎症容易顺着呼吸道影响全身其他器官,形成包括支气管炎、肺泡炎、鼻窦炎、急性气管炎,甚至还可能引起心肌炎、关节炎、肾小球肾炎和病毒性肌炎等等。而现代医学能够确诊的感冒类型可以达到130多种,其中有接近40%的引起源无法确定,剩余的大多数是鼻病毒。对于鼻病毒,大学生(成年人)对其免疫力短且弱,一个人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面可以多次感染反复发病,西药对症治疗可以通过抗过敏、抗组胺药物和清热解毒等药物改善相关的发热、头晕头痛以及鼻塞等症状。而对于病状的根治则还尚欠人意。 对于中医治疗感冒而言,虽然恢复效果慢,但是相关优势还是得到业界的认可。首先是对于治疗的方法,中医是因病而治,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含抗病毒的中草药,以病人内在抗病能力为基础参考,辩证治疗,特别在四时六淫的外因利用下,可以实现中医讲究的天人合一;其次,中医的治疗手段可以有内服外治等多种,内服有药物治疗,外治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刮痧、针灸和按摩等多种方式。在实践上,感冒的治疗可以通过常见的银翅散配合碱进行治疗,其在治疗伤风感冒、清热解毒上具有显著的疗效,临床上能够根治病根。另一方面,感冒作为营卫失调和肺失宜肃病机变化的一种综合表现,中医治疗上认为卫表不和是次要的,如何根治肺失宜肃引起的鼻咽喉炎才是治疗感冒的重点和关键,而在用药上,如果是单纯的中医内服,由于药距离病灶较远,药入胃之后经过脾容易药性分散,药力难以集中病灶,使得中医治疗法较为缓慢,这就是中医治疗内治法的缺陷所在。 3感冒中医外疗法的可行性和方法 3.1可行性分析 感冒外治法是利用中医外治进行感冒疾病的恢复的一种称谓。除了上述的刮痧、针灸和按摩外,相关文献还提出熏、浸、洗、擦、枕、口含、塞鼻和散吹等等。早在古代,中医的相关文献就有提出通过将药进行熏化成雾气利用皮肤和口腔进行吸收治疗的方法、通过药水进行洗浴治疗的方法以及药膏涂抹治疗的方法等多种外治方法。古代中医认为人身有四千八百万毫孔,是气血所在,而不仅仅是口鼻之调。这说明,古时候中医药物外治主要是取其药的气体自毫孔渗入体内进行病理治疗。通过这种方法,中医认为循经络直达病灶的药物可以为肌肤所吸收,对整体的治疗效果有较强的表现。这一点,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得到科学化的证实,并且加以利用和借鉴,出现了不少中西结合的中医外疗法,例如吴氏的色甘酸钠溶液喷雾预防感冒法、魏氏的苏打滴鼻预防法、夏氏保健枕治疗法等等。因此,从古至今,从理论到实践,中医外治法治疗感冒是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3.2中医外疗法的方式 当前中医外疗法治疗感冒已经可以借鉴利用现代医学手段得到较好的发展。在中医传承上出现了针剂穴位注射法、超声透入法以及雾化吸入法、快速感冒机应用等等。而实践中较为主要的方式主要从以下两点出发考虑:一是从上呼吸道的局部给药。在实际临床上,通过将药物直接用在上呼吸道之上(或附近局部),为上呼吸道的粘膜所吸收。这种出发点的外疗法主要考虑药物药性在治疗上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近抗病原,能迅速消除炎症及时保护上呼吸道粘膜。因此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口含、滴鼻、滴咽、雾化吸入以及粘膜敷药等等;二则是体表给药法。这种方法是基于药物施于皮肤使其吸收到达治疗目的的外疗法。临床上可以通过药膏、穴位、药水沐浴以及药袋等多种方式。 相关文献指出在治疗上主要是上呼吸道局部给药,而对于预防则是多为体表给药。实践中可以有敷药法,通过选取合适的大蒜榨汁搅拌面粉成圆锥状进行鼻塞治疗,每次停留10-20分钟,每天治疗次数不少于4次可以治疗伤风感冒;通过选取大椎、肺俞等进行拔火罐治疗,通过留罐15分钟作用起罐或者进行闪罐治疗风寒感冒;耳针法则选下屏尖、内鼻、肺通过毫针对其进行刺激治疗咽喉痛;穴位按摩则主要考虑鼻道、鼻流等穴位的按摩,利用鱼际穴位的肌肉发达区,揉搓鼻腔两侧感冒敏感区直至发热,使得两区的经络通畅,气血正常。当然,临床中外疗治感冒的方法还有很多,篇幅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4结束语 中医外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理论基础,并且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发展。本文浅析了中医内治疗感冒的优缺点,并针对性结合工作实际对中医外治疗感冒的方法进行探讨,为相关感冒治疗提供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季梅,季华,梁军.中西药物防治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xx(09). 2黄素嫦,钟秋生.中医药治疗感冒发热摄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xx(03). 3章雪影.21种抗感冒药物成分对比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xx(07). 作者简介 孙晓玲(1962-),女,辽宁省沈阳市人。学士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