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性研究进展.doc_第1页
延续护理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性研究进展.doc_第2页
延续护理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性研究进展.doc_第3页
延续护理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性研究进展.doc_第4页
延续护理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性研究进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延续护理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性研究进展 汤晶姒怡冰 延续护理是医院、家庭、社区之间的相互合作,协调和信息共享,并为病人提供无缝隙连续服务。它也是病人出院后回家休养或是回到社区进行后续治疗的纽带,然而传统的护理服务仅限于住院病人,病人一旦出院,护理工作便不再延续。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延续护理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情况的对比,提倡社区卫生服务与医院服务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居民提供高质量、方便可及的卫生服务。 1延续护理定义 国内有学者将延续护理定义为:医疗机构通过系统地设计一系列护理行为,使病人在转换了不同健康照顾场所后,如医院转换为家庭,一样可以得到高质量、与原各项措施具有协调性、连续性的护理1。即使有部分病人疾病得到相对控制或疾病缓解后出院,由于所患疾病的复杂性,自我管理存在相当的难度,病人仍有很高的健康照护需求2。潘美开等3认为,糖尿病病人出院后治疗依从性降低,而出院后的持续治疗很重要,病人及家属对出院后的疾病恢复相关知识需求增加,且更趋于需要上门延续服务,可以看出,部分病人出院后仍需得到延续护理。同时,国内也有研究4指出,有些病人很难在住院期间一次性完成疾病全程的治疗与康复,出院后大多数病人只能通过回院复诊来延续治疗和获取相关的康复信息,因此,健康需求远不能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求。 2延续护理与社区卫生服务有关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1国外研究现状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是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中心的一个延续性护理研究项目发展而来5,它强调随着病人转移到家庭和社区,其治疗和护理也应该从医院持续性地投射到家庭和社区6。该模式通过跟踪和管理病人从住院到回归家庭全过程,提高病人及照顾者的自我护理能力7。VanWalravenC等8指出,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病人的健康结果,降低其急性住院后的再入院率。 另一方面,美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合格护士为病人在其家中提供护理照料和治疗。护士通过家庭访视的方式对病人及其照料者进行健康促进及疾病预防有关的主题教育,这种服务的最终目标是给出院病人提供持续的照护,并使他们在家中重新恢复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社区护士可以在病人家中提供部分服务,比如自我注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等,社区护士还可根据病人的个体需求,在访视病人时提供相应的专科护理。当病人需要再次入院时,社区护士还负责向医师提供病人的信息。现在国际上有不少国家或地区的社区护理工作是在家庭医师团队的基础上开展的,效果较好9。 2.2国内研究现状笔者查阅近五年的相关文献发现,大多数有关延续护理的研究仍以电话、信件、登门随访、Email、护士门诊等方式居多,而有关病人出院后转诊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后续治疗或导管维护的研究相对较少。有许多病人,例如慢性病病人10、携带导管出院病人11,他们需要经常往返于医院、社区进行治疗和康复,在治疗环境不断变化的时候,无法避免会因医院和社区服务的不衔接等各种因素导致医疗护理服务的中断,这就可能导致病人不能很好地恢复疾病,因此完善机构间的连续性服务不可忽视。延续护理在我国内地的发展仍未成熟,它不仅涉及到医务人员对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导、上门随访等内容,还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12。有调查显示13,有33.3%的护士认为病人出院意味着护理服务的结束,40.5%的病人出院时没有获得相应的指导。 另一方面,我国社区护理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国内各地区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14。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理解比较狭隘,不能充分理解社区护士价值,大部分人仍觉得社区护士只需打针、发药,以至于很多时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15。目前国内很多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仍偏重以二级预防为主的护理活动,例如静脉输液、肌内注射、测量血压、家庭访视等16。 2.3延续护理与社区卫生服务展望延续护理被认为是高质量医疗服务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慢性病的康复、成本效益控制、有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7。国外及我国香港地区进行的延续护理所取得的积极成效通常是由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的结果18,然而,我国要发展延续护理,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一,我国还未出台有关延续护理的法规与制度,也就没有相关的准则约束或保护医护人员及病人。其二,社区与医院的转诊机制还不成熟,尽管已有医院相继开展延续护理服务,也仅仅是采用电话、门诊、信件等方式,很少有医院将出院病人转诊至社区进行后续治疗及护理作为延续护理的一种方式。 3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也愈加重视,尤其对延续护理的渴望更是日渐增加,延续护理必定会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延续护理模式规范化、制度化仍需不断研究。同时,在构建合理的延续护理模式时,如何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资源,而不是单单就医院的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电话、随访等单一的延续护理方式,这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程波,袁芳.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xx,29(4):84-85. 2陈燕.北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照护模式的初步探索D.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xx. 3潘美开,陈茜,邱月群,等.糖尿病患者对医院延续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J.医学信息,xx,5(7):1687-1688. 4李晴,周婷婷,李韬彧,等.延续护理在腹膜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xx,47(2):114-117. 5高凯霞.应用奥马哈系统对膀胱造瘘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和结局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xx. 6董玉静,尚少梅,么莉,等.国外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xx,12(9):20-23. 7陈曦,毕越英,陈海花.连续护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xx,47(8):758-760. 8VanWalravenC,OakeN,JenningsA,etal.Theassociationbetweencontinuityofcareandoutes:asystematicandcriticalreview.JournalofEvaluationinClinicalPractice,xx(16):947-956. 9巫云辉,曹世义,邱德星.基于家庭医生团队的社区护理模式探讨J.社区卫生服务,xx,30(2):109-111. 10汤维娟.上海市癌症病人连续性照护模式的构建D.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xx. 11张秋娥.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与对策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xx(11):66-68. 12徐建秀.我国延续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xx,12(9):18-19. 13付伟,李萍,钟银燕.延续性护理研究综述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xx,26(4):27-30. 14郭佳钰,周娟,刘秀娜.我国社区护理现状J.社区护理,xx,26(12):3351-3354. 15王茜,王薇,胡燕.中美社区护理现状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全科护理,xx,12(8):679-682. 16李蕴明.国内社区护理有待完善N.医药经济报,xx-04-12(W03). 17简平,刘义兰,李保华,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续护理现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