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历史专题突破(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1页
xx届历史专题突破(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2页
xx届历史专题突破(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3页
xx届历史专题突破(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4页
xx届历史专题突破(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XX 届历史专题突破( 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莲山课 件 m XX 届历史专题突破( 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下列几种主张体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兼爱 ,非攻 ”“ 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 ”“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 A、 B 、 c 、 D 、 2、对下面烟标上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无误的一项是 A.“ 孔府 ” 指仁政思想创始人孔子后裔的府第 B.唐太宗尊称孔子为 “ 宣父 ”“ 亚圣 ” c.“ 圣人之家 ” 所在 地在春秋末期属于鲁国 D.孔子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是主流思想 3、奶奶不断唠叨: “ 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的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 ” 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 “ 奶奶 ” 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 “ 天 ” 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4、 “ 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我2 / 6 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 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 )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 “ 天人感应 ” 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 “ 独尊儒术 ” 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 “ 大一统 ” 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 “ 三纲五常 ” 学说 5、在电视剧天仙配中,董永以秀才的形象出现,并被封为 “ 献宝状元 ” ,后官生宰相。句中常用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一语。 “ 奉天承运 ” 的理论依据是 A.“ 以法为本 ”B.“ 民贵君轻 ”c.“ 天人感应 ”D.“ 工商皆本 ” 6、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与这首佛教唱词提倡的修炼方式有类同的是 A格物致知 B陆王心学 c程朱理学 D黄老之学 7、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3 / 6 A. B. c. D. 8、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 “ 朱子高于孔子 ” 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9、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 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 “ 风吹幡动! ” 乙徒曰: “ 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 ” 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0、有人问程颐 “ 寡妇贫苦无依 ,能不能再嫁 ” ?他断然回答: “ 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 ,才用饥寒作为借口 ,要知道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 。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与其对立 A、顾炎武 B、李贽 c 黄宗羲 D 王夫之 11、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 4 / 6 图一(前 551前 479 年)图二 董仲舒(前 179前 104年) XX 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对联集锦。山东和山西的对联是: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 回答问题: (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 2)图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 3)图二中历史人 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 ( 4)在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又有了怎样的发展? 5 / 6 参考答案: 1 10: Acc BABcBD 11( 1)孔子(,核心: “ 仁 ” ( 2)主要思想:提出 “ 春秋大一统 ” 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主张,提出了 “ 天人感应 ” 、 “ 天人合一 ” 学说,提出 “ 三纲五常 ” 。影响: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学思想更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 3)态度:秦始皇以 “ 焚书坑儒 ” ,压制儒家思想,汉武帝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本质相同:两者均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服务。 ( 4)明朝: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两宋以来的理学,将之发展为心学。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总结说明: 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以下的课表要求, (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 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6 / 6 的形成。 (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