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征文作品.doc_第1页
家乡的年味征文作品.doc_第2页
家乡的年味征文作品.doc_第3页
家乡的年味征文作品.doc_第4页
家乡的年味征文作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乡的年味征文作品 家乡的年味 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宁陕小学李正红 无论走多远,心里总牵挂着一个地方,那里有游子的所有眷恋和浓浓亲情。一年365天,时刻渴望着的便是家的味道,年味越来越浓,让爱回家吧。 一年又一年,又快过年了。年,不仅是中国古老传统的团圆节日,在童年的记忆里,在我心里也一直散发着醇浓的幽香。走在街上,看着人们忙着办年货的身影,虽然每个人都显得非常忙碌,可是他们的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为这座小县城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氛。我不禁想起记忆里那些难忘的年味。翻翻陈“年”旧事,回味儿时的过年记忆,这年味儿,自然就飘散开了。 我是农村孩子。那时小孩子平时是没有零食吃的。每年腊月就有炒爆米花的人来到家门口。全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炒爆米花。一到腊月,我就与村里的小伙伴一起翘首盼望背着“零食制造机”制作爆米花的师傅。玉米、大米、黄豆都可以拿来炒,爆出来的爆米花可香了。 师傅会选择平坦宽阔的场地,安置他的操作工具,是一种老式爆米花机,很像炮弹。炒爆米花的大人孩子提着装粮食的口袋排着队。哪家炒爆米花就负责柴火,师傅右手来回拉着风箱,左手不断摇动支架上的黑乎乎的罐子。风箱“呼呼”作响,柴火燃烧更旺,火苗舔舐着不断转动的罐体。两三分钟后,他从支架上取下罐子,一边用扳手拧开罐体螺丝,在爆米花机上罩一个麻袋把口扎紧,一边说“注意”“嘭!”巨大炸响声后,一股强大的气流将口袋冲得跳跃了一下,腾起大团白雾,爆米花的味道扑鼻而来。当时好像炒一斤爆米花一角钱。我的快乐自不必说。儿时的味道是爆米花的香味。我记得除了敞开吃以外。爆米花还派有大用场做麻糖。 母亲会在腊月提早生麦芽、准备核桃仁、花生仁、炒芝麻。一切准备就绪后,就用大锅熬红苕糖,熬得变软成胶状,像拉拉面一样反复拉长增加筋道。用筷子挑起会有金丝,要一圈圈绕成团才能吃到嘴,特别粘牙。冷却后胶糖会变得坚硬酥脆。爆米花有大米做原料的,也有玉米做原料的,每次要等到夜深才进行拌糖工序。爆米花和加工好的核桃仁、芝麻、花生仁混合,再淋入热的胶糖,充分捏、揉成长条,有圆有方。然后母亲用菜刀切厚薄均匀的片。接着的几天我会天天吃糖,每天都甜滋滋的。过年有亲戚朋友到家里来,母亲就会用麻糖招待。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麻糖的香、甜、脆的独特风味令我回味无穷,是当时盛行的甜点。 每到过年的时候都少不了一身新衣,新衣服不到大年初一这一天是不能穿的,所以我们小孩天天掰着手指头盼过年,而且还特兴奋。那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大人们有没有穿新衣,但我们却是年年都有新衣穿的,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爱和那份新年的祝福与期盼,都留在了我们的新衣里。 过年时,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要贴春联。也是我记忆中年味的重重一笔。那真是书法和对联的展示会。每一副春联不但对仗工整,并且都有美好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 放鞭炮是小孩的最爱。过年那天,父亲在吃团圆饭前燃放整挂鞭炮,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后,还有一阵浓烈的硫磺气味飘过后,我和哥哥定会跑过去,争着去捡那些落在地上未炸开的小鞭炮,捡上几个“战利品”,我们无比兴奋。即便拣下一些没有引信的小鞭炮,也挡不住我们放鞭炮的高涨情绪,把捡到的所有“哑炮”的火药都倒出来,排成长长的一列,点燃一头,地上会闪起一道弧光。或者将它们从中对折起来,然后将两颗鞭炮的对折处对立码放着,最后再将它们从对折处一一点燃,只听见“哧”的两声,两颗鞭炮相互喷出火焰并旋转起来。 为了在过年的那几天里天天都过一把“鞭炮瘾”。我那时放鞭炮还学会了一些独特的方法:冷不丁发出的巨响非常有意思。有时还为了增强爆响效果,把点燃的鞭炮扣放在破旧脸盆下面,那一声声“砰”、“砰”的闷响,增添了燃放鞭炮的另一番乐趣。有时还把鞭炮扔到空中炸响,这种玩法不但考验勇气,难度还较大,扔早了鞭炮会落到地上之后再响,扔晚了又会炸到手。我就有一次炸到手的经历,幸好小鞭炮的威力不大,被炸到的手指是麻的,现在回忆起来,没受伤真是万幸。 腊肉是过年的必备品。各家各户会专门腾出一间屋子把大块的肉挂在屋梁下的架子上,用烟熏烤,让烟熏干肉的每一个细胞,这样肉能储存很长时间,人们把它称为“腊肉”。鲤鱼剖开洗净,在鱼身上打上花刀,再撒上食盐、花椒面、辣椒面等调味料,将鱼挂在房檐下,阳光和风促使鱼风干,调料的香味自然渗入鱼骨,是餐桌上让人回味无穷的美味,刺激人的味蕾。鸡腿也以同样的方法腌制,挂于通风处,经过阳光与时间的酝酿,这些肉没有了原有的腥膻,增添了许多的韧性和嚼劲,这样的味道是令人终生难忘的。 现在的我对过年已没有了儿时的那种期盼,更多的是对那种全家团聚、浓浓亲情的氛围的期盼、对家乡的眷恋。回家过年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浓浓的亲情包裹的幸福。年,她意味着团聚,意味着祥和,意味着希望与祝福。她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看中的节日。不管是除夕团圆饭,还是相聚合家欢,一起吃喝、一起玩乐,一起度过的时光,这才是年的味道,家的味道。 炸大圆子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工业中专王金凤 农历腊月二十九,这一天,老家的人的头等大事就是炸大圆子糯米圆子。它是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我愿意叫它为“大圆子”,而不愿意叫它为“大丸子”或“丸子”,因为老家的人祖祖辈辈都这么叫一是因其个头确实“大”,每个有鸡蛋大小;二是寓意全家“大团圆”。而“丸子”,应该是指比较小的球状物,如弹丸、泥丸、药丸、珍珠丸等等。再说,“丸”,与“完”同音,大过年的,谁愿意“完”呢?所以不论是从其形,还是从其意,当是叫它为“圆子”好,叫它为“大圆子”,更好。 年二十九的午饭,总是比平时要吃得早一些,好让母亲和嫂子们收拾锅碗,煮糯米饭。 糯米饭煮好后,将其盛在洗净的大澡盆里(洗澡盆有大小之分,大洗澡盆是男人们用的,小洗澡盆是女人们用的。男女洗澡盆是不可以混用的。偶尔,嫂子们用了大洗澡盆,还要遭到母亲的数落。像炸大圆子这种十分庄重的事,是不能用女人们用的小洗澡盆的。用她们用的东西来盛食物,对天地神灵和祖宗是大不敬的。由此,我想到了“祥林嫂”),撒上盐、姜丝、葱丝,待其不烫手时,嫂子们便开始搋,直到搋熟为止。而我则和几个与我一般大小的侄子侄女围在大澡盆边上站着看。不经意间,一挂清水却从嘴角滴落下来,嫂子连忙揪一个饭团,说:“嘴巴张着!”于是,我和我的侄子侄女们便嚼着咸津津的糯米饭,又去你追我打了。 灶旁的大水缸(那时家家户户都有一口储水用的大水缸)上架着一个大簸箕。在大簸箕里撒上薄薄的一层山粉(山芋做的淀粉),嫂子们将做好的大圆子顺手往里面一扔,大圆子就势在山粉上翻几个身,打几个滚,便不再互相粘连。那边,母亲坐在灶下烧火,大哥则扎着围裙,拿着笊篱,站在锅边注视着锅里的油的变化。父亲死后,这些关系到来年运气、年成好坏的大事,都是由大哥来做。母亲的脸被火燎得通红,急了,爬起来望着锅里的油说:“还不中啊?”大哥一声不吭,母亲就又坐回灶下继续烧火。母亲恪守着“三从”,如今“夫死”了,她只能“从子”。 油,冒烟了,可以炸了。一个个裹着山芋粉的糯米团子被小心翼翼地放进油锅。这时,谁都不敢说话,个个屏气凝神。大哥,则一脸凝重地注视着油锅里那不断翻滚着的糯米团子,生怕出什么差错。仿佛这炸的根本就不是大圆子,而是全家人来年的运气和幸福。 如果,圆子炸得黄浓浓、圆鼓鼓,那么,母亲和大哥就会暗自高兴,脸上也会漾出浅浅的笑意圆子炸得好,来年的运气就会好。这时,大哥就会扯着嗓子高兴地喊:“吃大圆子了”听到这一声呼喊,我们便一窝蜂地跑到锅边,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圆子就往嘴里塞。坐在灶下的母亲大声说:“烫、烫、烫。”我们哪管得了那些,圆子已咬在了嘴里,呑也呑不下,吐也吐不出,眼泪滚得满脸都是。 “盛一碗送给前面的大嫂。”我端着碗就往前边跑。 “再送一碗给后边的徐大爷。”我又端着碗往后边跑。 “来啊,来吃大圆子啊”大哥隔着窗户热情地招呼着挑水的“小狗”和挎着菜篮的“豺狼”(农村人为着好养,常给儿子起一个贱名)。 他们要通过那一个个炸得圆鼓鼓黄浓浓的大圆子,把我们家来年的运气、喜气和福气传给左邻右舍四面八方。 如果,圆子炸散了,母亲则不住地咂嘴,小声地嘀咕:“这是什么搞的?这是什么搞的?”大哥则虎着脸,一声不吭。如果这时恰巧我和我的侄子侄女们在那奔跑追打,在那叽叽喳喳,那么大哥就会冲我们吼:“一天到晚,就晓得吃!”母亲也跟在后面说:“什么事都不晓得做,就晓得吃。”仿佛,那大圆子没炸好,全是我们的错。于是,我们赶紧闭嘴,乖乖地躲到一边去了。 现在想来,当年的过年对我来说,真不是一个轻松快乐的节日,而是一个庄重肃穆的祭祀节不能乱说,不能乱动,和鲁迅的祝福有许多相似之处。生怕说错了做错了,得罪了祖宗和神灵,给全家人带来大不幸。 至此,我也忽然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家里家外,很怕与人争执,只知忍让的性格,大概和少小时动辄被呵斥而不会、不能也不敢反驳的家庭环境有关吧。 马年的腊月二十九,午饭过后我也煮了一锅糯米饭,并庄严地宣布:今天,我要炸大圆子!儿子一听,乐了,“就你?”“嗯,就我!你看着。”我一边搋、做、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