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老人心灵呵护中心义工经典感悟分享(经典).doc_第1页
敬老院老人心灵呵护中心义工经典感悟分享(经典).doc_第2页
敬老院老人心灵呵护中心义工经典感悟分享(经典).doc_第3页
敬老院老人心灵呵护中心义工经典感悟分享(经典).doc_第4页
敬老院老人心灵呵护中心义工经典感悟分享(经典).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敬老院老人心灵呵护中心义工经典感悟分享(经典) 回忆过去 第一位陪伴的奶奶面前放了一辆助步车,上面挂了一个老式的日历,就是可以翻篇然后撕下来的那种,封皮是一张年画,画里是一个大胖娃娃手里抱着一支如意。 我突然想到从前一位照看我的奶奶,是我家邻居。很早丈夫和孩子都相继去世,她成了五保户,每年拿政府的救济生活,平时就帮着邻居们照看小孩,她照看我一个月的工钱是15块。后来我上学了,每次回家父母不在就到她家坐着看电视,我那时候很胖也贪吃,她家墙上挂一个塑胶编的筐,我总能发现香蕉苹果花生水果糖什么的,就一口气吃个精光,她也让我吃。她住在一个低矮的日式的平房里,帮我养过一只猫,小猫很小,黑身子,白色嘴巴和爪子,像黑猫警长,我本想把猫咪带回家,但爸妈不让养,结果就一直放在她家。冬天天气很冷,在她家能够抱着小猫坐在暖气边上看电视是我童年最大的幸福。老奶奶抽旱烟抽得很厉害,我仿佛在烟雾缭绕中看到她又卷上一支旱烟叼在嘴边,然后拿起大剪刀剪各种窗花剪纸。 我常和她说,等你老了,我养你。还常常说自己有两个奶奶,一个是亲生的奶奶,还有一个就是她。可是在我13岁的时家搬到海南,过几年突然听说她去世了,从前的承诺成了戏言。她临终的那几年我既没有见过她,也从没有养过她。现在想起来,对一个人老人家说“等你老了,我养你”这样的话,对她是多么大的慰安。而这样的债务估计要我到下一辈子去偿还了。那个时候我还在和各种考试鏖战,无暇顾及其他,她走了自己好像都没有什麽表示。记得那只小猫后来被妈妈送人了,我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我很担心它,可是也没有办法,好像很多时候在中学就是过着没有办法的生活,总是以为一切在将来会好,可是我还是没有看到,总是失望,觉得很是受骗。 后来好像都习惯了,把自己关在一个城堡里,以为按照所有人的要求去做就安全了。现在想起来,许多人都是这样,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追求着所谓的安全感,怕这个物质身体会持续不下去受到毁伤,所以就这样无奈地活着。 就在和这位老人交流的过程中,我的思路飞到自己8、9岁的年纪,几分钟的时间都在那个记忆里,参加十方缘的活动总能撩起自己许多记忆,对生命间的互动有了更多的反思和警醒,而这些反思和警醒也都能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眼前的这一刻,更好地把它活出来。 生命的源动力 在义工分享的过程中,有一个事情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就是对于性的看法,一位80几岁的男性老人见到义工就很是亲切,热情地不得了把自己的嘴往义工的脸上靠,要亲上一口。一位新义工很不习惯。也许我们普通人心里马上给这个行为下了定义这是色,是淫。其实性是生命重要的源动力,如果这个行为的动机真是这般,也无可厚非。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记得徐文兵老师在讲黄帝内经的时候也提到。如果还有这样的欲求,说明人还是健康的,要恭喜才是。 后来领队婉灵讲解道,这些老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很多是人类本身所带有的最原始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所以他看到年轻的义工才会紧紧地去拥抱,我们有男义工去陪伴他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对这样的举动下定义,那么看待事物的角度就会有不同,对生命有了崭新的理解,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美的向往罢了。谁不喜欢美的事物呢?不要说是男性老人,我们见到的女性老人也会有着这样一份对于年轻生命的向往和渴求,我就见到不止一次老奶奶握着义工的手,眼里满满的赞叹和羡慕,不断地说:自己喜欢小孩,喜欢年轻人,说自己的手不像样。不断赞叹对方漂亮年轻有活力。其实这样的活动同时也在提醒我们青春本身就是美好的,而且正因为它的短暂而让人值得珍惜,提醒我们正当壮年,身体健康,腿脚灵便,还能做许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真是自己的福气。 而领队婉灵说明我们义工所能做的要以自己感觉舒服的限度为标准。心理上要明白:我是安全的。义工们总是几位共同前往,而且自己是绝对主动的,心理上过了关,后面就是一些方法上的技巧,比如向老人家强调说明我们是孙女和爷爷,这样界限明晰,对方的态度就真的会像是一位愿意受到他人尊重的老人家。 体会不期待的陪伴 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希望陪伴的对象变好了,高兴了,开心了,兴奋了,健谈了,更友善了,把他们往自己以为“积极的”那个状况中去靠。可是就在这次陪伴中我碰到一位卧床已10年的意识不太清晰的老人,她可以发出啊啊的声音,可是除了吮吸食物没有对现实生活上的反应,可怎么办呢?陪伴,就是老老实实在她床前,然后播放一首安慰心灵的曲子,在40分钟的时间里,与她在一起。 我发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都很少给自己这么长的时间进行心理上的安抚,而这个时候对自己而言反倒是一个很好的调整了。晓敏义工是主沟通员,她把手伸出来给我握着,我在一瞬间得到一种同伴的心灵上安慰。在刚进入老人房间时的那种凄凉的感觉消失大半,此时此刻是真正的接纳,体验到任何一种生命状态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其实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有时候人们侥幸地说,我才不会!其实没有人真正知道自己下一秒的生命状态到底会是什么样,所以安详地去迎接每个下一时刻的来临就有着无价的意义,日后回忆起来,就知道自己至少在那个时候是这样安然地度过,没有遗憾了。 一个人真正要给予别人最慈悲的喜舍,最真真正正的慈悲事业其实是把你的身心调整到最安静、最平衡、最解放的状态,你每天带着这个最平衡、最解放、最安静、最好的状态去跟人相处的时候,你就是在做最高的布施。这个布施远比财施、其他的施舍要重要。 胡因梦 总结 人是很鲁钝的,很多时候就这样日复一日茫茫然前行,而不知所终,以为怎样行动一下就能得到一个怎样的结果,特别是在物质繁茂的今天,追逐情绪上的慰安和身体上的舒适成为最大的目标,而且心理上总不满足还要更多更多,最后变成像笼子里小白鼠不断在笼子里奔跑般的行动,才能把心里的那个安全感的度数保持在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水平。殊不知这一切都可能一瞬间土崩瓦解,特别是在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才知道,现在因为安全感所做的积累都是毫无意义的,带不走啊。 也许可以稍微停下来想一想,给自己一个空间和时间想一想,如果我老了,或者明天就会死去,那么现在手边做的事情,让我目前焦头烂额的事情,到底在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有什麽意义,或者只是看着,看着这个焦头烂额,不知所终,茫茫然跟从他人脚步的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看着它,去想一想,我这是过着一种什麽样的生活?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在愁中即病中”,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很多时候就这样过去了,我觉得只有和老人们接触再接触,进行切身的生命教育,才能够一次次提醒自己,时间流逝,生命的终点就在眼前,所以要珍惜再珍惜。这一刻有什麽好烦恼忧愁的,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吧。 不需要多长时间,只要一天,只要少应酬一次,少吹牛一会儿,少逛一次街,就有这样的时间去陪伴他们,就象是邀请一位智者陪伴自己,陪伴的时候这位智者不用说什么,他已经用自己的生命,活生生地给你上了一课,那一瞬间,我们才对生命的究竟意义有了接近。谁不会死,谁不会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